中考作文指导通用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作文指导1
“动”要与“静”结合
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浓”要与“淡”结合
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 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定”要与“移”结合
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虚”要与“实”结合
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中考作文指导2
【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命题前瞻]
近年来,话题作文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秀一枝,命题作文似乎有些旁落。与前些年相比,我们发现20xx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形式又开始升温。我们从搜集的90份中考试卷中,做了一个统计,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有21家,占23。3%。20xx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等五省市都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背抄优秀作品,又便于老师评卷。由此可以预测,20xx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形式将进一步走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并正在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感悟,关注人格教育,将是20xx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密切关注的内容。在具体选题上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视野、青春校园、亲情友情、责任爱心、合作交往、诚信沟通、宽容理解、勤奋团结、超越自信、珍惜磨难等。所以,同学们平时应注意多积累和整合写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生活,善于发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真善美的人和事,努力捕捉自己生命世界里的灵光。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中考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设计,在形式上已不像过去那样是单个的题目了。而往往在命题之前加一个像话题作文一样的引言,隐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所以我们在审题时应当综合考虑。
[实用技法]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命题作文占重要地位。有人曾经打过比方,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
下面我们以20xx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开端”为例,谈谈怎样写好一篇命题作文。要想写好“开端”这一作文题,应唱好“四步曲”。
第一步:精细审题。
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开端”这一作文题,题目本身就是题眼,且内容比较宽泛,我们可以采用“添加成分”的方法审题,以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如“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等。
第二步:精深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写“开端”,很多同学可能想到的是一句名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或“万事开头难”。这样立意当然也未尝不可,但难以脱俗。如果反向立意,写“良好的开端未必是成功的一半”或“成功的背后,未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也许会使你的文章大放异彩。
第三步:精心选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不会重复,你所经历的生活和你获得的生活体验,应当是最有新意的写作内容。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体现“开端”在成就一件事情中的影响。
第四步:精彩表达。
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本篇习作既可以采用横式结构,写几个人有着同样的“开端”,却出现不同结果的思考,也可以采用纵式结构,写自己对成长过程的反映。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中考作文指导3
中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常见一些考生的作文草草结尾,甚至只写了半篇,这显然是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作文时间不够造成的。所以,除了要注意科学分配考试时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速度。
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快呢?
分析一下社会上文章写得快的人,大致有这样三个特点:
(1)平时练得多。有一位香港作家,就是写《金陵春梦》唐人,有十多年的时间,每天写一万多字的文章,平均每小时写两三千字。他写作时在桌子上放一只表,以便加强时间观念。我们平时如果经常练习写作,种种词语种种句式,种种篇章结构,甚至一些想法,一些材料,经常运用写起来自然就快了。应考前时间短,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抓主要方面练一练,还是有好处的。
(2)心中有预制构件。新闻写作都要快,有一位记者在介绍写作经验时说:在写作方法上,我常爱搞点预制构件,即在采访过程中或采访回来的路上,脑子里把某些材料构思成整段文字,并及时记录下来。写稿的时候,常常能整段搬上去。这样不但写稿时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往往比较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因为是在脑子热的时候写成的。其实,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他们心里装的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预制构件。准备应考作文,也应当造点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然后组装成文。这种练习做多了,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变换角度,改换文题,组成新的文章。
(3)走熟路。记者写新闻,秘书写公文为什么快?为什么换一个作家去写这类文章,一开始倒写不快?因为记者、秘书常写这类文章,熟悉这类文章的路子。应考作文是急就章,应当走熟路,不必独辟蹊径。有人讲过一个爬山的故事,上山时走的缓坡,因为路长,到了山顶已日薄西山,因为急于下山,决定开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围在半山腰下不来。作文也是这样。平时作文要注意创新,特别是自由命题作文,课下的不限时作文,可以足够的时间独出心裁,失败了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考试作文,还有平时或工作以后的应急写作,为了不误事,最好走熟路。
作文得高分的秘密
你有没有发现,只要是龙的传人,就会长着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炎黄子孙都有相同的血缘,有着一种共同的遗传因子。
其实,在我们炎黄子孙身上,还有一种文化的遗传因子,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字汉字,正是这种象形方块字,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前后粘连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你从小受到的最早的中国文化的启蒙,也许就是汉字。当你的父亲或母亲抓着你的小手,叫你伸出食指来,在茶杯里蘸上一点儿茶水,在桌上从左至右画下歪歪的一横时,你就开始接受中国文化最原始的精华了。请不要小看这一笔一划,就在这看似简单的横、竖、捺中,你开始成熟起来、存积在你身上的遗传因子也开始显出它的作用,你,渐渐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一个有炎黄文化传统基因的中国人
你看,写好汉字,将关系到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这是多么重要!
可是现在许多同学不注意汉字的书写,特别是在作文本中,字写的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歪到外婆家去了;有的一脚踢到了下面一行字的脑袋上;有的呢?就象螃蟹,张牙舞爪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来咬人似的!有的同学认为要把字写好,挺麻烦的。但是我却要说,把字写好了,老师在看你的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麻烦了。非但不感到麻烦,如果你的字写的干干净净,好会给老师一种好感。一有好感,就出现了感情分这个东西。也就是说,他在感情上就喜欢你了。你想,这样一来,你的得分是不是会比那些没有得到老师好感的学生要略高一些呢?
那么,怎样把字写得好一些,怎样使老师对你的书写有感情呢?请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试试看。
首先,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有很多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习惯把字写得像芝麻一样小,一个格子起码可以装小她四五个字!我们做老师的改这样的作文卷,简直要象福尔摩斯似的,拿个放大镜才行。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可以写多大的字。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
第二,不要用那种极细极淡的圆珠笔,因为那样的笔写出来的字,老师看起来挺费劲的。特别是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老师,眼睛不好使,看这样的文字就特别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说是吗?再说,用细而淡的笔书写,对你自己的眼睛也有伤害。最好用那种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圆珠笔。笔头一粗,你就自然会把字写得大一些了。
第三,经常注意一些汉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上下结构的字雪、雷上面的雨字头应该写得稍大一点,把下面的部分盖住,这个字就会好看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在左边,偏旁应该稍稍高一些;譬如说:山字旁,口字旁的字偏旁就应该抬高一点;而那些偏旁在右边的字,偏旁又最好往下掉一掉。又譬如斤字旁、月字旁等,如果在右边,都应该往下掉一掉。
第四,平时多注意一些身边经常出现的字体,譬如商店的标牌呀、报纸上的标题呀,或者老师同学们写的漂亮字呀。做一个有心人,看到好的字用手在空中比划比划,这样就记住了,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好看的字学着写下来,久而久之,你的字就会好看起来的。
别忘记,你的字一好看,老师给你的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中考作文指导4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于进取的,畏缩不前的;朝气蓬勃的,萎靡不振的……
请以“形象”为话题,不拘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现实生活,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气象学家发现,全球的气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复杂系统。一个地方很小的一点变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巴西一只蝴蝶煽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
生活中,这种“蝴蝶效应”比比皆是。请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现实。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3、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1)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2)请以“酸甜苦辣才是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和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说开。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世人说:地球上最宝贵的是生命,拥有生命才能拥有一切。学者说: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诗人说:有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久地活着。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谈见解,也可以叙事或抒情。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右侧站立,左侧急行”是乘坐传送式电梯的国际贯例。目前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了解这一国际约定俗成的规则。北京为保证地铁有序有效的运行秩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今年1月5日开始推行这一文明乘梯规则,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世贸”后,有很多“约定俗成”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与不断学习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交往中,也有许多的规则是需要我们不断了解,不断学习的。“不断了解,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请以“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是“不断了解,不断学习”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准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
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
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
有句歌词说: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老农拿着一把菜刀,使劲地砍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叫你不生枣子!”母亲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窝里孵蛋。大冬天,母亲拎住了它的翅膀,说:“把它浸到溪水里。”
枣树被砍后真的来年枝头结满了枣子,母鸡浸了水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世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应了那句“苦难是金”的老话。
请以上面的材料所说的内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觉、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苦难是金”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常见这样的孩子,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其实,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请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入世,将带给中国人全新的生活理念和人生准则,中国人将真正成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作为中学生,你应该具备中国入世后所要求的综合素质。请你以“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话题或以“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两个话题任选一题。②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角度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中考作文指导5
技法概述
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综观20xx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者不在少数。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立意深刻、高远,是有法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列举如下:
一、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三、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四、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
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
五、追根溯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真题再现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试题解读
20xx
年苏州中考作文题“不错过________”,虽是半命题作文,但逆向立意鲜明,与苏州20xx年中考作文题“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颇为相似。既然生活万象纷杂,错过是常态,而题目在价值导向上逆向强调“不错过”,那么其对象一定是有意义的或很重要的。这里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不错过”有指“不再错过”或“不能错过”的意思,前者可以写成往事追忆,后者可以写成人生宣言。
明白了题目的基本意思后,要写成此文,需过两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立意关。
首先,就“选材关”而言,最好不要凌空蹈虚,写成“不错过理想”“不错过青春”“不错过爱”等过于空泛的文章。建议要化虚为实,化情为物。据此梳理一下,“不错过”的对象可以是一次比赛的机会,一场精彩的表演,一次难得的重逢,一次深情的送行,一次对友人冰释前嫌的道歉,一次对亲情精心凝神的体悟,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等等。
其次,要过“立意关”,就需要在平凡小事中,有所提炼,能升华出不一样的情感和思想来。“错过”与“不错过”既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也是一个哲理的问题,都有耐人寻味的情思和意趣。“不错过”似乎更多地包含着主观的对生活与人生的认知和选择。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叙事的基础上,恰当地抒情议论,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是用故事本身说话,过于含蓄甚至隐晦,对于考场作文来讲,则是不太可取的。
综合而言,此次作文题鲜明地体现出了两个特点,即生活化气息浓,选材开放性强。既能让考生容易入手,又能考查他们的生活感悟力和思辨力。
满分作文
不错过风景
周末清晨,窗外笼着一层轻烟。房前的树,沐浴在轻纱般的雾里,静默着,又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我忍不住走出门去探寻。树下的地上,躺着几片昨晚落下的叶子,黄黄绿绿,有些斑驳。我的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微风吹起的叶子走走停停。
读过一个故事:
女孩叶子,聪明伶俐,天真可人。她跟随大人们去报国寺。一路上,她让一只布猴坐得更舒服一些,让布制的心脏也感觉到人怀的温暖;她给虫子一个放心飞行的空
中考作文指导6
《中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有两个方面:
一、最基本语言要通顺
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写过的作文认真诵读,发现不流利的语句,改到通顺为止。
二、在通顺上追求有文采。
根据同学平常的作文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四点建议,以期提高大家的语言运用能力。
1、具体化
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描写,就能使人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的面前说了许多讽刺的话。我下决心要把语文学好。
这段文字缺少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渲染,因而无法展现生动具体的形象。文中尽是粗大的线条和轮廓,只能给人一种肤浅的感受。显然,这种空谈似的叙述是不能吸引读者的。
成绩公布了。哈哈!90分,万岁!我真想叫出来、跳起来!有几个同学走过来,我正微笑着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模样,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数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我头皮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子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金凤凰!
2、精美化
不在于“面”陈述的冗长而在于“点”(用一个词写活一个人物,用一个句子抓拍一个镜头,用一个细节揭示一种心理,用一段文字传递一腔情韵。)在需用上修辞手法。
汽车驶在上学的路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真的舍不得离开家里,可我不得不走,看着妈妈帮我打点好的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不觉耳边又响起她说的话: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她还说,有空她会来看我的。
此文段显得很冗长、拖沓,毫无文采,虽然叙述了近百字但还是给人一种没表达完整的感觉,效果当然是事倍功半。如果去掉那些琐屑的老调重弹的细节,用含蓄而又抒情的语言去展现人物的内心,就会给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骏马总要扬辔奋蹄追日月,雄鹰总要振翅高飞挂蓝天,羽翼未丰的我,也要挣脱父母坚实的臂膀,飞向我神往已久的蓝天。此刻的我有一丝兴奋,又有一丝紧张;有一丝激动,也有一丝迫不及待。可当汽车行驶得越来越快,家越来越远时,母亲的叮咛又响在耳边:“孩子,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3、个性化
我们可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潮词汇,可对成语、俗语、诗词名句等进行巧妙的化用,这样的个性化语言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数学课上,老师在上面不厌其烦地讲着数学题目,我们学得实在是太枯燥。好多同学都没有听讲,开始讲起了悄悄话,大家的心早就飞了!因为明天就是“十一”黄金周了。
这样的语言实在没有新意,老套得成了博物馆的古董,枯燥得令阅卷老师不想往下读。试想,陈旧的内容用平庸的语言表达出来能有什么吸引力呢?如果用另外一种新颖的语言来表达,定会令人耳目一新,新鲜的语言甚至可以将一篇内容平淡无奇的作文“点石成金”。
“X+Y=Z。”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倒霉!又是让人死掉几个脑细胞的数学课!“哼!什么‘X+Y=Z’,还不如‘枯燥的平方+乏味的平方=数学’!”同学们牢骚满腹,都有点儿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认真地开起了小差。明天就是“黄金周”了,大家早就盘算起自己的“假日总动员”了!
4、风趣化
幽默必不可少,调侃必不可少,它是轻松的逗趣,谈笑间体现一种思想的深邃,它往往能够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咀嚼出语言的奇妙与灵动。
老师说文言文要过三关:背、默、译。我有办法对付——混!就说背吧!背不出我就压低声音咕哝。背《愚公移山》时,我就混得让老师不耐烦了:“算啦,这次算过关,下次不行!”
这是一段很真实的素材,只是缺少细枝末节,使原本应该很出彩的情节变得十分呆板,毫无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无法彰显童心与童趣,所以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阅卷老师眼中也会如过眼云烟,注定得不到高分。
过三关?那好,请看我“巧过背诵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前几句要吐字清晰,增加透明度!)“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中间几句节奏要快,滚瓜烂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究竟是孙子有了儿子,还是儿子有了孙子?不妙,压低音量。)“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孙子儿子……儿子孙子……”(声音已经低到极限,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背书还是念经。)“行啦行啦!这次算你过关,下次可不行!”老师终于挂起了“免战牌”。
对照自己的语言,看看以上几种毛病是不是也在你的作文中出现过。如果有,就在平时的作文学习和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相信只要努力锻造你的语言,它就能为你的考场作文披上靓丽的外衣,增添夺目的光彩!
中考作文指导7
展示虚幻天地,即在作文里写想象的内容。这种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与现实密切相关,要以现实为基础。写作时,可以采用联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联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是重点;也可以采用虚构、梦幻等想象的方式,虚构情节,梦境显示,创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里,可以局部是虚幻的,也就是说某些段落或某个部分是虚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顿然增色,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扩展文章的内容。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可爱的家乡》,有一位考生就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两个方面叙述家乡的可爱,一是家乡的山可爱,二是家乡的水可爱。在写家乡水的可爱时,就运用了想象的方法,请看这段文字:“听老人们说,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们每晚都要来这里沐浴,于是玉帝就让龙玉按时送来热水侍候,无名河变成了仙女河,变成了四季如春的暧人河。”这段文字,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内容则以想象为主,交代了无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河上仙女沐浴图,给人以神秘之感,增加了阅读的情趣。
有些中考作文试题,本身就要求考生写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内容是由虚幻构成的,现实的内容只是个引子或缘由。这就要求考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丰富虚幻的内容来结构文章。例如有一篇中考作文《美好的梦》就采用了这种写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梦境构成的,首段有“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过渡转入下文写“梦境”,想象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考生徜徉于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托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飞扬,畅想无限,趣味横生。
写想象作文要注意一点,就是无论如何虚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脱离生活,从而削弱了艺术魅力和可信度。
语文看图作文临场应对方法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微博]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
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烘托、反衬的作用。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寓意漫画的审读。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回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于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
中考作文指导8
一、语言细节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句(2)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二、动作细节
契诃夫小说《变色龙》反复描写奥楚蔑洛夫脱穿军大衣,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鲁迅《故乡》描写杨二嫂时说:“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一个“塞”,便把杨二嫂自私势利的特点跃然纸上。
三、肖像细节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四、心理细节
(1)“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后障壁了。”(鲁迅《故乡》)
(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句(1)当“我”听到闰土喊我“老爷”时内心的震惊,表现出“我”与闰土的关系已非同往昔,彼此产生了“隔膜”,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以上是常见的细节描写,另外如服饰细节描写、场景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细节描写?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
第一,细节描写重在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如钟雨茜《温暖的记忆》中细节描写:
公交车恰好进站,于是我和父亲一起上了车,然后我将奶茶递给了父亲,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奶茶,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然后一直笑着。(杭州文澜中学钟雨茜《温暖的记忆》)
作者只用了“摸”和“笑”,但能以一当十,以无声胜有声,形象地传达了父亲被“我”的奶茶温暖后的的喜悦之情,
第二,细节描写重在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如何翌文《温暖的记忆》中的细节描写:
就在我与她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她对我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又见她的眉形成一弯新月,眼睛稍稍眯起,嘴角往上一提,送给我一个如花般灿烂的微笑。我愣住了。这个动人的微笑让我愣住了。刹那间,有一股暖流从我心中荡漾开来。我的嘴角不经意地也向上一翘,刚才的不快灰飞烟灭了。(杭州文澜中学何翌文《温暖的记忆》)
作者抓取一个陌生人的“微笑”,细致描绘,陌生的她不经意间给“我”的一个微笑,让“我”的内心温暖如春。作者在文末最终由此感悟出:要同别人分享快乐,不要传播自己心中的不快与悲伤。
第三,细节描写重在典型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如钟雨茜《温暖的记忆》中的另一处细节描写:
说罢,便一把推开商店的门出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语塞地站在原地。父亲推开门那一瞬间奔涌而来的寒意与便利商店里的暖气交织在一起,萦绕在我四周,久久不曾散去。
父亲“一把推开商店的门”出去,独自等候公交车,而留“我”于店内避寒,没有片刻的迟疑,尽管便利店外是北风肆虐的寒冬。“我”被父亲无言的举动深深感动,站在原地竟不知所云。父亲的这一细节既真实又典型,突出父亲深沉的爱,也表现了天下所有父亲的伟大形象。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第四,细节描写重在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可以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王家铮《温暖的记忆》中另一处细节描写:
我记得那是一个明媚的冬日。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得妈妈金灿灿的,我从未觉得妈妈竟如此像太阳。是的,妈妈像太阳。照得那片原本会覆盖在一个普通孩子心上的阴云消散得一干二净。
作者把妈妈比喻成太阳,在特定的语境之下,母亲的爱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为有形,母爱给予作者的温暖犹如太阳的光辉一般。
中考作文指导9
一、一个“我”
1、随着同学们一天天成长,对自身的认识,也应随年龄、知识的递增而更清楚,如“我”的具体生活、学习环境、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而这一切都是同一件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与“我”有关的生活,把“我”写进去的文章,才具有真实感,才具有个性,因而才可能写顺、写好、吸引人。
2、写文章的过程,实际上是反思自己、提高自我的过程。写个真、善、美的“我”:“真”是写的基础,“善”是“真”的灵魂。这“善”,用今天的中学生视野、胸怀讲就是三大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自然的和谐与保护,个人的学习与进取。要能够也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学习与社会角色和责任联系起来。本着这样的态度去写作文,才能做到既“真”又“善”,写出“美”的文章。
3、在写“我”熟悉而又正确认识的生活时,要注意你写文章的情绪、感觉是会影响读你文章的人的。因此,作为读了九年书而写的一篇中考作文应是你这几年你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最佳成果,应能让别人与你一同感受生活的阳光。
二、二个“法”
4、结构法:就是建筑物的主体构型。一般来讲,中考作文在三个部分七个自然段左右较宜。
凤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头要明快、简洁。做到了这两点,就多少有了灵秀气。作文开头不能长,超过三行(50字)就难成好文章的头像相。
虎尾:最好是“二节鞭”的尾,倒数第二节就所记之事作主题的升华,议论色彩宜浓些,而最后一节最好是一句,尽可能注意句式的变化,做到有力、有神,令人回味无穷。
集装箱的“肚子”:所谓集装箱就是指中间所记的事、写的内容,只要与主题有关,围绕中心线索,都可以写,这部分对一些写作初练者讲,是最可发挥的地方。
5、文章中一定要有描写,特别是人物描写。因为我们的记叙,就是写人的,事因人生、情随事出。因此,在叙述事情过程当中,不失时机展现两三处关于人的描写,特别是人物的眼睛和手,这样就会使文中人“真”起来,“神”起来,这就是第二个“法”。
三、写好“三件事”
6、“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入文。只要注意,事不在大小,有“我”就行,情不在多少,有爱就灵。这“三件事”要有层次,多角度。“人往高处走”,写事也如此,这事中的情,也应有个由表及里的顺序。而这里的“爱”就是爱学习,爱生活,求上进;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讲责任。
在选材时要注意,自己经历的、熟悉的事是最好、最有个性、利于发挥的素材。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家长让他去买苹果,他就想也买别人也曾买到的一斤重一只的大苹果,结果满街去找,空手而回。其实一斤称二、三个苹果也是很讨人喜欢的,而生活中的最常见、易买的是这样的苹果。写文章选材也是如此,生活中好多事只要你仔细去感受、去品味,就会像席慕荣手中的贝壳一样闪闪发光。
7、这“三件事”就是一串糖葫芦,把它装进“集装箱”,这样可以收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你确实拥有“一只斤把重的苹果”的素材,那就要提醒你,不能写成流水帐。
四、有四点提醒
8、字要正,大小适中。语文试卷上,特别是作文的字,一是要写端正,这是作文的外包装。写端正,至少告诉别人“我认真”。字的“大小”有二点:(1)占字格的2/3左右,过大则丑,过小则弱。(2)这“字”是文句中的字,因此,也应有整体上的大小、实虚之分,这样就有协调、有变化之美。
9、试卷不是草稿纸,整洁是起码要求,切忌乱涂乱画,更不能涂成大墨团,刺人眼。遇有必改的字,一般可轻轻地画上二杠即可,这样既省时,又无伤大雅。
10、注意文章的总字数要和你对自己所写作文的最高希望值之间要同步。
(1)、“不少于600字”(这是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如勉强写到600字,一般只可得基本分。注:劝你能写上650字左右,否则刚够字数,显得“可怜相”。
(2)、750字左右,这是获得二类卷作文分的量。一般努力一下是可以达到的。
(3)、不宜超过830字,否则过多则滥,吃力不讨好,显得谋篇布局的能力不足。
11、注意各自然节之间的长、短搭配,这样能增添文章的外在美。文章的整篇布局也有个“黄金分割点”,在这前后用上一两个独词句或简短单句的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美腰”。
12、写文章是创造性劳动,当你对“写”有一种“渴望”的心态,你就能文思泉涌,当你作文时有一种快感,那离使你“惊喜”的分数就不远了。
中考作文指导10
技法概述
中考作文,除要符合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言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外,还要符合各地考纲的评分标准,如讲究文采、语言亮丽、语句意蕴丰厚等。这样,考生的作文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具体来说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用语贴切,意蕴深远
杜甫留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典佳话,贾岛也有“推敲”的感人故事,名家写作历来重视词语的雕琢、精心锤炼,力求传神。生动贴切的词语可以为一个句子增色不少。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修辞的作用就在于给平实的语言赋予超凡的表达效果。”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俗话说:“人靠衣装扮靓。”文章语言则需要修辞来装饰。
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作文生动形象,满篇生辉;善用拟人既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善用排比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使用对偶句式则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
如《安塞腰鼓》中就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三、巧借手法,推波助澜
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表现手法在文章文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文章语言因表现手法而内蕴丰富,文章主题因表现手法而不断升华。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和烘托、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欲扬先抑、象征、铺垫、照应等。
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正是通过第一段的铺垫、对比来衬托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热烈的特点,从而表达了对质朴、粗犷、豪迈的安塞人的热情讴歌。如没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语言带给读者的震撼是不会如此强烈的。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20xx年的福州中考作文题目“自律”很实在,也很有内涵,考题立意清晰,难度不大。题目的说明文字对什么是自律也说得很清楚:约束、管理、反省、克服惰性、抵制诱惑等等,所以审题没有困难。
考生在审题之后,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中的事,人生就像行驶中的汽车,车轮的快慢好像人生的节奏,失去控制的车轮常常会出轨,失去控制的人生最终会导致人生中的失败。考生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比较好写。
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一定要是原创的、诚实的、真挚的,打动人,说真话,这样就能拿高分。
考生在写作时,文章的切入点要小,不能面面俱到,要有真情实感,让自己心中的秘密、生命中的经历、心灵的感受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样的作文要比那些矫情的、言不由衷的、模仿抄袭的不知好多少倍!
考生若能在文章中结合国学知识,展现考生的文化底蕴,便可锦上添花。如能谈谈中华文化,如“慎独”等古训当然更好。考生可以写如何将“欲望”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做一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人。这样的例子应该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所以大家都有话可说。
和往年的福州中考作文题不同,20xx年的作文题既可以写成议论文,又可以写成记叙文。不像往年的中考题,看起来写议论文合适,可是写成议论文难度大。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滴水之恩”等,两种文体界限非常分明。
如果考生选择的文体是议论文,需要理清楚文章的层次,可以从什么叫自律、为什么要自律、如何自律三个方面下笔写,注重文章的逻辑性,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
如果考生写的是记叙文,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从生活感悟着笔,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从事件中体会到自律的重要性,或是不自律所带来的后果,事件描述应具体,情感表达要真挚。
总体而言,作文题目非常简明扼要,命题者已经给考生立意。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不用自己去设想中心和立意。这样的作文,审题没有障碍,也不容易跑题。
中考作文指导11
(一)材料的含义明显。
如:球王贝利在比赛中共射进一千多个球,有一次,记者问他哪一个球最精彩,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下一个。”
这样的具体文字材料或画面,不需要怎么分析,一看就明白七主旨,那就是:一个人在功成名就后,不能被鲜花和荣誉所牵累。应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这类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阐发即可。
(二)材料零碎,但有联系。
这类材料,少则二则,多则五六则,或互为对立,或互为关联,或互为相辅,或互为统一,但总有其组合在一起的共同性或联系点。如: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托后腿,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3、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刘白羽《长江三峡》)
这三则材料表面上看各自独立,毫无关系,但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观点就会水到渠成。材料1是讲要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材料2是讲登山的艰辛。而材料3的中心是掌握规律。至此,中心论点就瓜熟蒂落了,那就是——立志、攀登、规律。
(三)材料观点隐晦,但要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
这类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位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排列着各种图书七万多卷,而且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大家问他什么,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多岁,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被人们称为“书橱”。
这样的材料虽好懂,但观点很隐晦,只有通观上下文,认真细致地阅读或观察材料,寻找、抓住关键性字眼或重要的细节,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观点。
1、“杂乱地排列着各种图书七万多卷”“被人们称为“书橱””,说明主人兴趣很广,但读书没有选择。
2“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可问他“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亚克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只博览群书而不能精读,蜻蜓点水,因而学而不成。
这样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一分析,观点就水落石出了。
(四)材料是非不清,要求评理。
这种类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分辨是非的辩证能力。
如:针对校园罚款问题,学校和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能罚,学生是消费者;另一种意见认为不但可以罚,还要重重地罚,罚得他心疼才会吸取教训。对此,你有何看法。
对这样的材料,首先要将两种观点分别进行分析、比较、辨别,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分辨是非。要选择正确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五)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观点。
苏轼曽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说的“见仁见智”。
如: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技术人员修理了两个月,也未找到毛病。这时,一位瘸腿驼背的德国移民在电机旁仔细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时间不长,他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很有把握的说:“打开电机,吧划线处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匝就好了。”许多人半信半疑,但按他的话做了以后,电机果然修好了。公司非常满意,经理问他要多少报酬,这人毫不客气的说:“画一条线要一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周围的人听了深感吃惊,但精明的公司经理不但照付一万美元,而且还重金聘请他做了公司的顾问,他就是从小被人讪笑,而在逆境中顽强奋斗,最终登上科学高峰的德国科学家卡尔。斯坦门茨。
这种材料,可以从不同的人物和主旨上分析、研究,列出不同的观点,然后比较,鉴别出最佳观点。可以是”在逆境中顽强奋斗”,也可以是”知识改变命运”。
(六)材料属比喻性,需挖掘引申。
这类材料一般有针对性、社会性,尤其对青少年具有导向的功能性,对青少年的为人处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有教育意义。
如:有个人曾对蚕蛹破茧时的痛苦挣扎于心不忍,于是用剪刀剪破茧壳使之早点出来,结果帮了倒忙,因为蛾只能爬一会儿就不寿而终了。
对这样的材料,首先最关键的是弄清材料的本意,再理清材料的喻意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点,由此及彼地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与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申阐发。就这则材料而言,“蚕蛹”只有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生命才能发出辉煌。由此推出,一个人要想成才,就必须经过一番跌打滚爬,经得起暴风骤雨的洗礼,经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否则永远不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正如古人所说的“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则材料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成才观的教育。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凭感情意气办事,否则会事与愿违,受到法律的惩罚。
(七)提供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要求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此种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思路以及围绕中心重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尤其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不管什么要求,首先应领会原文的主题和全文的脉络,依照原文写作意图和要求或补写、或改写、或扩写、或续写。这样,一篇有分量的续写文章一定能大功告成。
中考作文指导12
一、立意创新
千古意为本,立意直接关系到的选材、结构乃至的深度,是作文成功的“命脉”。考场作文中,新颖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给人心灵撞击,或给人思 想启迪。构思时,要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 见。这样的作文才有创新意识,才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江苏盐城中考以“考题”为话题,一考生以“试卷人生”为题,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他说:“人生如同一张空白试卷,等着你用智慧去填写,用丰富的想象去描 绘……”“人生的试卷有许多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这些都是未知的,有待你执人生之笔,为试卷涂上色彩,绘出你精彩的人生。”立意新颖,深刻,又切题, 令人耳目一新。
二、表达真情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是真情的流露。构思作文,要做到以真情动人,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中考作文在构思过程中,要尽量从自己的经历中筛选素材。
《我发现爸爸老了》是一篇优秀中考作文:“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的扁担挑 着我,在泥泞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并且还夹杂 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已渐渐变得土黄……”亲身的经历,深刻的感受,写出来真切感人。
三、文题醒目
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让人人赏心悦目。那么,怎样给自己的拟一个好标题呢?
1.巧用修辞。巧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的美感,使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乌云过后是晴天》(比喻),表现心绪落寞以后,生活重新变得愉悦而美好;《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拟人),记叙回归自然,走向生活的感受。
2.巧作引用。巧妙借用或改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佳句、流行歌词等,会让文题显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不落俗套。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记叙减负在校园引起的强烈反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抒发中秋节的思念之情。
3.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使文题富有意蕴。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窗外雨潇潇》……
四、开头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就留给了批阅者“成功一半”的印象。
请看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孤独》的开头:“我不喜欢雨季,但它还是来了。雨缠绵地下着,我躲在伞下,独自品尝着雨季的苦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而且巧妙而含蓄地点了题,并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再看作文《失恋》的开头:“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惊讶,小小年纪就干起了这事,这还了得。别顾着生气,听我慢慢道来。”下文接着写“我”与“借口”“失恋”的经过。开头制造的悬念,引人入胜,精彩动人。
五、语言优美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一切优秀都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精品。因此,要为自己的增添亮色,就要努力锤炼语言,用优美的语言去打动别人。什么样的语言才精 彩?经过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巧用修辞,活用俗语、成语、时尚用语,在字里行间透出机智与哲理的语言。如一位学生在感悟母爱时写道:“母亲是岁月的收藏 者,永远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在考场作文中锤炼出这么精彩的句子,大为增色。
六、布局精巧
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考生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如小标题式、日记体式、剧本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而且这种新框架有利于考场作文获取高分。
如中考话题作文“水”,有个考生拟题“水祭”,很有创意地以杜牧《清明》中的四句诗作为小标题。第一段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小标题,书写与春雨有关的种 种喜怒悲欢;第二段以“路上行人欲断魂”为小标题,展现了旱灾肆虐的荒年一杯水要卖1000元的拍卖会场面;第三段以“借问酒家何处有”为小标题,通过李 白、苏轼的呼喊进一步渲染缺水的悲哀;第四段以“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小标题,描写了保持着古朴之风的杏花村山清水秀的美景。生动的正反对比,引发人们对珍 惜和改造水资源的深沉思考。
中考作文指导13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 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 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 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 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 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 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 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 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微博]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 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 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 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 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 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 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 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 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 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 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希望这篇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中考作文指导14
一、出题越来越贴近生活
许淑君指出,纵观近五年来的中考作文,体现着稳中有变的规律,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中考作文,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命题的规律和写作的主题。
近年来,青海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以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居多,基本采用二选一的形式。
在内容上,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贴近生活实际。例如:20xx年西宁市中考作文题目,一是以“发现”为话题,这类题目不设障碍,生活中处处有发现,学生可以写的东西非常多,比如《我发现了妈妈的白发》《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在许淑君看来,“发现_____”学生们选取的角度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题充分发挥写作空间,这类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绝大多数学生不会离题、偏题,只要突出“发现”这一主题就可以。
半命题作文以“走进______”为题,其中,所补的内容,题目都会给出一定的提示语,这类作文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
在主题上,离不开“情”“理”二字。在许淑君老师看来,中考作文的主题无非两个字,一个是“情”字,一个是“理”字,情如友情、乡情、亲情、恋情、爱国情、对专业的衷情……还有一个“理”字,这个理就太多了,譬如做人的理、处事之理……表达方式上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另外,中考作文淡化了文体的限制,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选择。许淑君认为,无论什么文体,中心都是统帅,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绝对不能游离中心,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二、平时要注重积累素材
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学生都能读懂,这样的命题让学生有话说,容易写,学生比较容易适应。
在许淑君看来,要写好中考作文,功夫在平时。学生们是从初一开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平时学生所练习的题目,大多是从全国各省市历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筛查两道,侧重半命题和话题作文,让学生选择练习。写完之后,老师会对两种题型有一个系统的解析,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
三、真情实感最重要
对老师而言,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存在的误区可谓老生常谈。首先是题目太直白随意,没有新意,如:走进曹操,曹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是他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换成走进白脸-雄,就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是立意,多数学生作文的立意流于一般,常会走调,对所写事例没有自己的认知,老生常谈。比如:没有_____,哪有_____,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写“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挫折,哪有成功”这一类的主题,缺乏创新。再次,选材陈旧、俗气。如:选材多是居里夫人、爱迪生、霍金或者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候的故事。另外,大多数学生表达上欠缺,这跟平时不注重积累和读书少有很大关系。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他们更喜欢立意高远深刻,语言流畅,文采突出,结构层次分明,读来有乐趣的文章。无论是生活小事儿,还是家国情怀,无论是接地气的还是高屋建瓴的,只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都可以。
四、题目很重要
写出一篇好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中考在即,如何在剩下的时间里使中考作文取得高分呢?许淑君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题好一半文,题目一定要新颖别致。对于半命题作文,补题有三方面的技巧,一是要以具体带抽象。比如:半命题作文,“_____助我成长”,有些同学会写父亲、老师助我成长,这样的题目显得直白乏味,如果换成老师的眼神助我成长,这样会更具体,更有韵味。二是要以特征来带具体。三是巧用以点带面。如果拟的题目过大,则难以下笔。以走进_____为例,有人会写走进唐朝,走进忧愁等等,显然,要在较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不容易,更别说写出真情实感,所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如可将上面题目换成:走进诗歌的殿堂,走进双溪“舴艋”,既锁定了主题,又缩小了范围,文字更有文采。
另外,无论写什么,立意要高远、新颖、深刻,结构层次清晰分明,当然,富有文采,语言表达流畅、书写规范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这段时间多读点范文。
五、话题作文占优势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作文的综合分析,许老师认为,未来青海省的中考作文依然还会延续近年的风格,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和话题作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仍然占绝对优势,材料作文也占有一席之地,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另外,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明显感到,紧密联系社会,贴近生活实际,将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
中考作文指导15
1.引用名句,起点高远。
[例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2.巧设比喻,形象生动。
[例文]
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3.拟人上场,趣味盎然。
[例文]
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4.排比造势,气势磅礴。
[例文]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5.巧妙设问,引人深思。
[例文]
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6.情意深切,生动感人。
[例文]
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7.题记开篇,揭示主旨。
[例文]
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
8.开门见山,入题快捷。
[例文]
老师,你那双眼睛啊,时而深沉,时而明快,为我的进步欢迎,为我的消沉而不安,我的一切,无需开口便从您的眼神中得到满意的答复。我就是在您这双眼睛注视下,由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读完初中……
9.描形绘神,过目难忘。
[例文]
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初二学生,个子较高,脸型圆圆的显得有些胖,一对不大不小的眼睛上横卧着两道浓眉;血色不多的嘴唇经常抿着,下唇常有比上唇突出的倾向,显出一幅永远也不服气的样子,黑发理得短短的像个男孩子——这就是我。
10.暗含伏笔,扣人心弦。
文章开头叙述一些使读者一见字句便知主人公后来境况的一种方式,比如要写一个不幸的母亲,开头便可这么写:
[例文]
25岁时,一场不幸的车祸,夺去她亲爱的丈夫的生命,留给她的是无尽的痛苦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11.欲扬先抑,别有洞天。
作者要达到称颂主人公的目的,开头便极力贬低主人公,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然后一百八十度转弯,从相反的方面,揭示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此种写法,即欲扬先抑式。
[例文]
我从小就恨我父亲,父亲也同样恨我。
12.对比映衬,言此为彼。
开头运用对比手法,陈述与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情状,来衬托主人公某方面的优良品质的写法。
[例文]
美在哪里?有人说美在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是她的眼睛;有人说,美在溪流中,飘落的花瓣是她的泪珠;还有人说,美在峡谷中,清晨的雾霭是她的面纱……美,在人们心中,是圣洁无瑕而又虚无缥缈的。但就在不久前,一个女孩的出现,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美的真谛。
13.由物及人,巧埋线索。
如果你要写的那篇文章里,有一个和主人公和事件紧密相关的物品,可以成为全文的线索,也可以在设置开头时巧妙地由物及人。开头写作者看到一件与所叙主人公有关的物品,睹物思人,从而引起下文对主人公事件进行叙述的一种写法。这种写法在追叙昔人往事时用得很多。
[例文]
每当我看到白嫩嫩的方块豆腐的时候,那位卖豆腐的小姑娘的身躯,就会从我的记忆深处跃现出来。
14.语音出场,先声夺人。
指开头写出主人公说的一句能表现主人公性格或心理特征的话,紧接着下文便是主人公出场从事的内容,即先声后人的写法。
[例文]
“求求您,大爷,卖给我一束玫瑰吧。”
这是一个小作者在写一个钱不够而极想买一束玫瑰的小女孩时开头运用的写法,语音简洁却把小女孩迫切买花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15.渲染气氛,酿造情绪。
文章开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处特有的环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种与主人公心情或命运相关的所特有的气氛。这种写法,即渲染气氛式。
[例文]
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沉闷,孤零零的走在由学校家庭两“点”所确定的“直线”上,雨点虽然不大,可也快把我的衣服淋湿了。我讨厌这天空,也讨厌这单调的生活,低着头两眼不厌其烦地盯着两只不停移动的脚尖……
总而言之,记叙文开头写法很多,平时练笔的时候,不妨对着同一个题目,按照我们传授的方法多做几个开头,这样,好的开头慢慢地就炼成了。
【中考作文指导通用15篇】相关文章: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12-09
中考作文指导(12篇)12-21
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12-21
中考作文指导(13篇)12-21
中考作文指导13篇12-21
中考作文指导(14篇)12-20
中考作文指导14篇12-20
中考作文指导集合12篇12-21
责任中考作文(通用7篇)12-21
回味中考作文通用5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