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初三作文集锦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作文 篇1
“吃水饺喽”奶奶在厨房叫着。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便马上从楼下下来。
“好好吃啊”一向贪吃的小堂弟在桌前说着,嘴巴还在冒着热气。这水饺是我最喜欢的玉米猪肉馅的,吃进去甜甜的,还有香气弥漫而来。每当这时,奶奶就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我们吃。
吃完之后,小堂弟跑到我跟前说:“去不去玩烟花”。记得小时候每天最期待的是在过年的时候玩烟花,尤其在晚上的时候放,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每当我们拿到压岁钱的时候一定会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一袋子的烟花,口袋里,嘴巴里还会有数不清的辣条。我答应了小堂弟,他马上把他私藏的烟花放到前坪。我从爸爸手中拿走打火机。这时他们都会下来一起玩烟花。小小的光,大家都围着,一起聊聊去年发生的事。
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大家一起坐在客厅等待春晚的开始,虽然中途堂弟会一直吵着说要看《熊出没》,大家看着他这气鼓鼓的样子,便哈哈大笑。到了晚上八九点的时候爸爸,婶婶,奶奶就会给我们包红包,这是我们一年最期待,也是最喜欢的环节。
看到我想睡的时候,我就趴到床上一睡不起。爸爸会在睡前放一次鞭炮,代表不能再出门了。
到了第二天,我们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一起去拜年。其次,我们那个地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不能搞卫生,不能倒垃圾,不能洒水。其实,就是不准任何的东西出了家门。所以家家户户都是乱七八糟的。
到了大年初二,舅舅他们都跑到了我家来拜年,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小孩儿一起玩耍。大人们打牌,喝酒,一起聊天,我们小孩便聚在一起玩游戏,在我家的大沙发上蹦蹦跳跳还一起陪堂弟侄子们看动画片,其乐融融。忘记过去一年的烦恼,重新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年味也就在这一举一动之间产生了。
初三作文 篇2
“小孩望新年,大人望挣钱”,从年头一晃就到了年尾,守着元旦,就已望见了年的背影,年成了一个不速之客又要到了,让我感到有点恐慌和伤感,心下不禁叹息一声:——又老了一年。
我明白,那个缠着大人要压岁钱的小孩,现在已变成发红包的人;
昔日新年,那个等着母亲喊吃饭的小孩,现在已经变成喊小孩子吃饭的父亲,再也找不到儿时盼新年那种急切的期待,那种纯真的快乐;
再也找不到新年时萦绕在心头的那种亲切的问候、新年的祝福、浓厚的亲情、熟悉的乡音;
取而代之的是麻将声盖过了鞭炮声。年夜饭如常,春晚依旧,无忧无虑的那种心情,早已被岁月的劲风洗涤得荡然无存。倒不如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新年才是真正的快乐,以前新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然后蒸、炒、煎、炸忙得不亦乐乎。家家户户都用农产品做成半成品,招待客人时稍经加工便成了一道菜。如糯米淘净后,用清水浸一天再手工磨成米浆,经过滤凝固成面团状,再做成一个个圆饼干大小,放锅内蒸熟,便成了“圆子”,待冷却后用冷水浸泡,经常换水可以长期存放、随时食用;
将黄豆手工磨成豆浆,过滤掉豆渣,再将所得纯豆浆在锅内烧开,将石膏捣成粉状再过细筛,所得细石膏粉用清水调和于大缸内并不断晃荡,使其不沉淀,再用水桶装烧开的豆浆迅速冲入晃荡的大缸内,需一次完成,若有两桶豆浆则要两人同时冲入,所以这个工序至少需二人同时操作,静置一会儿就可用布过滤压在两扇门板中间,滤干水后便成了豆腐,将豆腐切成长条用油炸成半成品称为“生条”,豆腐切成小块经过发霉后拌入盐、辣椒酱再做成“豆腐乳”;
花生、蚕豆、红竽干等都要在新年前炒熟、存放,便于农忙时在田间地头方便食用;
麦牙糖的制作,从温水浸米、煎熬、拌入爆米花,到切成小块成品,需要十二、三小时;
真正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们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炸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
长工、短工,二十四日才可满工;
祭祖用的纸钱,则要从一刀纸里每次数出五张或七张,只能是单数不能成双数,裁成十到十三厘米宽,再叠成三折后略象一个正方形,然后用铁钱凿在纸钱上凿五行,每行五个印,但必须在上午操作,在下午打纸钱必须点一枝香,是何原因,不得而知。铁凿总体高度、上截粗细同圆珠笔差不多,下端是圆的,如一元硬币大小,中间还有一个圆点,凿印后还真的有的象钱。接下来是写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每道门上,都要贴上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楣上的称为横披,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记得在县民劳局(民政局与劳动局合在一起办公的机构)当局长的大伯,书法自然了得。那时他大权在握,要是有人想安排、调动工作,只须他一句话、一纸书函便能如愿,上他家活动的人不少,拿东西的人不少,如愿的却极少,他铁面无私,公事公办,常常将提东西的人拒之门外,或是逐客令驱走,唯独乡亲们拿来红纸请他写春联乐此不疲、照单全收。大门上一副对联是每家必要的,只要你告诉他要写几副房门对联,然后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大门上诸如“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之类,房门上则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利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写给灶王爷的则是“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等,每年的新年前都要忙活好几天,甚至邻村人家娶亲嫁女或别的喜事,都愿意星期天来求汪局长的一副笔墨,更有人以此为借口请他过去“坐坐”,大伯则要看这户人家是否另有目的再作决定,我那时候非常羡慕大伯,写几个字就能换上一餐美食,可大伯却总是推辞,我们小孩子当然不懂其中的玄机。有人请吃请喝,何乐而不为呢?现在每年正月去县城大伯家拜年时,看到他家对联都是买现成的。
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清洗餐具、打扫卫生、贴对联、贴门神,贴年画,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完毕,才可以吃年夜饭,平日里吃不到的鸡、鸭、鱼、肉,蒸、炖、煎、炒、炸,贫也好,富也罢,童年的天真和欢乐,这时候在饭桌上显露无遗,可以无所顾忌地左挑右拣,唯一无法挑拣就是酒,那年代也就只有一种零散的白酒,只是档次高低不同,用盐水瓶到小店里打上一斤酒,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要加上几汤匙白糖,晃一晃就是甜酒了,呡一口辣得直吐舌头,更不知饮料为何物。吃新年夜饭,穿上肥肥大大的新衣,还是觉得很高兴,因为父母要我们穿的新衣至少要能过二到三个新年,那时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了。爆竹则是从一个三百响或五百响的编爆上一个个折下,然后点一个扔一个,也没有什么擦爆、甩爆,也没看到有人放过焰花。初一或初二就是拜年、走亲访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年才算过完。接着便是各村庄请戏班唱黄梅戏,一直唱到农忙,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很少看到舞台上活神活现的表演艺术了。现在麦牙糖、豆腐、炸生条市面上随处可见,“蒸圆子、打钱纸”已变成遥远的回忆,也很少有人写对联了,只有炒花生、唱黄梅戏还在延续。回忆是令人神往的,尤其是儿时新年的情景更令人难忘,年年新年,年年忙碌,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这就是新年的意义吧!
初三作文 篇3
瓦屋寂然空伫立,皓月回乡一段情。瓦片的背后,是坚守的情怀。一一题记
月夜,房屋单调,瓦片呆板地排列在老家屋顶上,像披了薄纱,宁静而安祥。习习凉风轻柔地晃了晃墙角的草叶,瓦片静静地躺在墙角,谁都不知它在这待了多久。
而此时,往事浮现,像无声的电影。
小时候,无知的我一看到这些灰黑的瓦片,便不觉嫌弃它。过了几年,带着对城市的憧憬,我们一家人搬到了城里,只有母亲不时回来打扫。
直到今天,重新踏上返乡的旅途,记忆的烙印才从心头逐渐浮现。
到老家时,已是黄昏。余晖里,老屋庄严地立着,少许瓦片零星散落在墙角。望着这些瓦片,我的心不禁一颤:烈日当空,它沉默;暴雨冲袭,它沉默;甚至,当我因嫌弃它而离开时,它依然沉默……直到有一天,它紧抱着墙角。我上前,拾起一片瓦,触摸它,粗陋的纹理在指尖摩挲。我突然想,这小小的身躯里,竟藏着多深的情怀啊!当年,我们一家安然入睡时,只有它,独自守着月亮;而今,当屋里的角落逐渐缠上蛛丝,它依然守着。我愕然,瓦片的背后,就是这份坚守!
我拾起一片散落在屋檐下的瓦片,抚摸着它,如对着一张沧桑的脸,瓦片,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今夜,无眠!这些我曾经嫌弃的瓦片,并没有因我们的离开舍弃这个家,即使散乱一地也紧紧依偎着墙壁,这不正像我们的父母吗?无论他们的孩子在世界哪个角落,他们都坚定地守着这个家,几十年如一日。陪伴他们的,只有这遥远的月亮。
瓦屋寂然空伫立,皓月回乡一段情。瓦片的背后,是等待,是如父母一般,坚守的情怀。
静夜思,坚守情,人生几度春秋,从此不再相离。
初三作文 篇4
欢笑是多式多样的。有得到满足时的欢乐;有受到表扬时的欢乐。那天,我收获了一种不同的欢乐。
“妈妈我们今天去公园聚餐吧!”姐姐提议。“举双手双脚赞同”我开心地说到。终于,在我们的乞求下,同意了。
走进公园,我们在草地上开心野餐。正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吃上时,一个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个年龄不大的女孩,看起来也就15岁多。她身穿着蓝色的衣服,拿着长长的夹子,左手拿着一个大垃圾袋。汗水从她白净的小脸上滚落。偶尔她也会脱下手套,休息一下,擦一擦汗。接着,就继续工作。这时,一个垃圾袋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降落:在女孩的面前。她直起身子,似乎想找找丢垃圾的人。却没发现,只得拾起了垃圾袋。
我看见了,不由得为女孩感到愤怒。难道走几步,把垃圾扔在箱子里就有那么难吗?这时,脑袋猛得冒出一个想法:帮女孩捡垃圾。我在地上捡起一个大垃圾袋,将垃圾袋打开,一个袋子,一包废纸,一个可乐瓶,都被我:收入囊中“。一会儿,我的袋子就满了,我冲到女孩面前,将垃圾交给了她。女孩看见了冲我甜甜一笑,轻轻说了声:“谢谢”我也一笑。
后来,姐姐加入起来。我们三人在草地上说着话,捡着垃圾,不一会儿就捡完了大半个草地。再看看对方,我们都已满头大汗对于从没干过重活的我来说,我挑战了自我!
通过那一次,我才发现:人人都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我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世上能没有“环卫工人”这个工作。人人都能自觉地保护环境,做一个合格的人类。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那个认真捡垃圾的女孩如今也该长大了,可是,她那时认真,专注地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
初三作文 篇5
我记得,在我初三的时候,有一个十分“麻烦”的同桌,是个女孩子。当时班主任为了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就采取“教学相长”的制度,就是说,让一个学习好的,和一个学习不是很优秀的人做同桌,一起进步。
很荣幸,我是前者。是啊,多好的办法啊!本以为,这将是与时间竞争的奋斗史,却没想到,这居然成了我与她纠葛的血泪史!
一开始,觉得还好,毕竟是同学,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渐渐地,矛盾便开始出现了。比如写数学题的时候,我可以很快地解答出来,而她却好半天反应不过来,该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写作文的时候,同样的时间,我可以有清晰的构思,一气呵成,而她却憋不出多少字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我想到班主任安排我们做同桌的用意时,我是想去帮助她的,同时,也想竭力地和她搞好关系。但依然挨了许多源于她的明枪暗箭,焦头烂额之际,就会听到她在背后甚至是当面,酸溜溜地讽刺自己:“不就是学习比我好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看着就她不爽……”
后来我对自己开玩笑,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大抵是和特朗普本人听到“他不就是美国总统吗?”或者莫言听到“他不就是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吗?”感受类似。
事后我安慰自己:“她不认可我,不一定是我的错,换一个想法,我不应该妄自菲薄啊!”不管这件事错在谁,似乎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征服她的从容感。
因为我觉得,她总是有意地针对我,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我和她相对而行,然后她手里拿着一盒盒饭,就直接泼在我身上,再用“抱歉,对不起”之类的话掩饰她的想法。说真的,我当时就要气炸了!这种狗血剧情,居然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我对此并没有回应,心中也渐渐积攒着愤怒,当她刁难我的时候,我真的想铿锵有力地回击,并拥有不卑不亢的态度。
于是在后来,在我认为她“惹”到我了,我会毫不犹豫地让她也尝尝这种滋味。比如说她把我的作业本扔到地上,我会马上把她的作业本也扔到一边……而这样的做法当然是错误的,也渐渐明白:我只是一味地在给自己增添麻烦罢了,那么对于她,在我看来一些没有必要的做法,我不再反抗,但也不会忍让,保持沉默就好。之后,我们的关系虽然不是很融洽的,但至少不是“敌人”了!
……
所以,你恨一个人,其实也是在恨自己,如果你试着去爱周边的每一个人,你会收获一份沉淀。
对一个人的情感,也是对自己的认知。
初三作文 篇6
雨后初霁,屋檐瓦下小憩,轻轻翻开桌上一卷泛黄的《诗经》,细细品读,便觉东风拂面,花开满目;手执一盏青瓷,龙井余味唇齿留香,静静品味,仿佛身临茶山,东风自来……与诗与茶的缘分,让我相信,总有东风为我来!
幼时春日的一个午后,几缕东风夹杂着慵懒的气息令人昏昏欲睡。还是女童的我无意间闯入了父亲的书房,开门的瞬间,油墨沉淀着岁月的浓香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气,忽然眼睛一亮,因为我嗅到了一缕清香,生命的馨甜在厚重中格外明显。寻香,我蹬着小短腿费力地攀上了高大的书桌,抬首看到一盏余热未散的清茶,正要偷喝干净,却被一旁倒扣着的一卷线装书夺去了注意力。这不是母亲时常捧在手里的那本书吗?我好奇地爬了过去,学着父母平日里的样子翻了几页便想丢掉,一脸扫兴地嘟着嘴想:什么嘛,母亲为何天天看这种东西?这样的小蚂蚁比我还好看不成?正要丢下书,母亲推门进来,我连忙将书拿好坐正。母亲见我在此,微微一怔,随即温柔笑道:“宝贝,在干什么呀?”“我在看书呢!”我自豪地炫耀着,还将手中的书举起来在空中挥了挥。母亲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边说“宝贝真棒”,一边将我手中的书抽了出来,倒了一下又塞回我略显僵硬的手中。竟然拿倒了!顿觉丢人的我正要将脸深深埋入膝间时,母亲问道:“宝贝想要听这书里的故事吗?”我瞬间抬头,眼里闪闪发光,重重地点头。从此,几乎每至午后,母亲都会抱着我给我讲书本里的故事。她温柔的嗓音带着太阳的气息,为我营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美好纯洁。十几载风雨阳光,这本书一路陪伴在我左右,不曾远离。此书名曰《诗经》。
这本书里有一缕东风,东风起时,叶草繁花落满人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每当柳梢染上绿意,我似都能听见远方传来声声呢喃,这是穿越千年的歌声,出征归来的士兵热泪盈眶,他们心中的苦涩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心酸悲伤。“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丽的女子要出嫁,幸福不禁溢出纸页。“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淡淡的忧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书中写尽人生百味,却都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正如母亲的怀抱,永远美丽而又温暖。
母亲为我送来一缕东风,这缕东风携着歌声为我开启了一个诗之境,从此,人生路上书声朗朗、笔墨生香……
自小便在父亲的熏陶下爱上了那盏清茶,仍记得初遇茶时,父亲用毛笔蘸墨,手把手地带我写下了一个墨色纵横的大字——茶。他告诉我:“茶者,人在草木间,回归天地,追寻本心。孩子,愿你今生得一‘茶’,天真永存。”此话我当时不懂,如今总算参透一二。茶路飘香,十年转瞬,每当茶气氤氲,似乎心就静止了一般,一心只留茶一盏。后来看过这样一段对话,韵味深长——小和尚问老和尚:“禅茶何味?”老和尚答:“无味。”无味吗?应该吧,无便是有的开端,不过现在的我更乐意品味茶微苦的甜,苦后回甘……
父亲为我送来一缕东风,这缕东风伴着茶香为我打开了一个茶世界,从此,千味过尽,禅茶无味……
一卷《诗经》思无邪,一杯清茗味生香,父母的爱和他们给予的缕缕东风,伴着墨色茶香,教会了我宁静致远,教会了我心怀感恩,更让我相信:总有东风为我来,为我送来温暖,带我走入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份缘分,上天注定;这缕东风,吹自心田。一茶一书,活在当下,人生路上慢慢行走,东风起时,满目芬芳。感恩,东风,为我来!
点 评
一茶一书,是父母把高雅的东风送入了“我”的心田,禅茶无味,书香有缘,小作者从《诗经》中,从茶道中汲取精神营养,在小小年纪里就能悟出几分人生真谛,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这缕东风润物细无声啊!
【【实用】初三作文集锦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