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的初一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初一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初一作文 篇1
长辈发压岁钱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除了传统红包外,我常常收到一份另类的、私人定制版的“红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就先从大外公的人生经历说起吧!
大外公年少时家境贫困,交学费时捉襟见肘。教材需向同桌借着看;曾外祖父揣着5分钱借遍所有的邻居,凑不齐6分钱买半斤盐;当时家里难得才能吃一次白米饭,大外公就将自己在学校的口粮省出来,带回家过年吃。如此窘境比比皆是。在同学和邻居的帮助下,大外公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完成了小中高的学业。日子虽清苦,学习生涯却很丰富多彩: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第一次接触五线谱,第一次进阅览室……
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大外公辗转汽车、火车来到金华,晚上蚊帐里满是臭虫,不得不在婺江边的窄石凳上躺到天亮,匆匆吃了早饭就参加考试,却不幸落榜。第二次高考时,大外公边在家乡帮助办学,边自主复习,考取了杭州师范大学,我几乎能想象大外公站在校园中,贪婪地注视着,欢呼着“我,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外公怀着为国育才的理想,在永康西溪中学、永康二中、明珠学校种桃种李种春风,一种就是四十二年。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这位耄耋老人,至今都行走在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虽然步子缓慢,却坚定。 退休后的大外公乐于发挥余热,不仅在金华市老年大学任教两个诗词班,还担任金华市婺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一职。
每次拜年时,大外公除了给我压岁钱外,还附赠另类的“文化红包”,那就是亲自签名的著作,如《历代诗词曲释评》、《中华新韵(十四韵)新编》、《婺城对联集成》等。抚摸着写着“韵佳侄外孙女惠存”的书,聆听着大外公的谆谆教诲,我感到特别温暖,特别幸福。从年少贫寒到老有所乐,大外公见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特别期待我们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文化。
收到这些另类的“红包”,我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代代相传!
春节的初一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座落在一个美丽的、山清水秀的、具有各色美食的地方——金华,古称“婺州”,这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浓厚的小城,经过2200多年的沉淀,各色节日都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传统习俗。这次让我来介绍下“春节”吧。
随着一声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人们互相打招呼的问候声中,迎来了中国人民最期盼的春节。每当除夕来临,我家都会万象更新:爷爷奶奶忙着拆旧福贴新“福”,预祝来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爸爸妈妈小姨则在厨房洗菜,切菜,烧火,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这也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大人们都忙着准备各色美食,无暇关注我们。我们撒了欢的放鞭炮,吃零食,看电视………这是我和表妹的天堂!到了傍晚五六点,妈妈把各色美味端上餐桌,全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桌面上新鲜出炉的剁椒鱼头,热气腾腾的鸡、鸭,清馨可口的野菜,色香味俱全的大肠,白白糯糯、咬一口就满口流香的汤圆,劲道十足的千页豆腐………让我看着都口水四溢。还没等家人全部坐下,我就先吃上了。过了一会,人都入座,我和妈妈一起给大家倒上酒和饮料,边喝边聊天。说说哪有好玩的;啧啧赞赞哪有好吃的;讨论讨论哪有年货好吃;全家一起憧憬明年的美好。年夜饭就在这种幸福、祥和、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欢快的过去。
吃完年夜饭,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孩子在一边玩玩具,大人们边看春晚边聊天。也有凑一桌打打牌的。我们就在春晚的歌声,孩子的吵吵闹闹声中,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全家一起开门、放炮、迎新年;这时村中此起彼伏的响起爆竹声,夜空中各式的烟火像巨大的花朵在天空中绽放,又像耀眼的明珠在空中闪耀。人们以此来企盼来年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随后的年期,我们拿着礼品,去亲朋好友家拜大年,道祝福!长年不在一起的人们,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感情。
转眼到了元宵,这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做灯笼,吃汤圆,逛庙会,赏花灯。各色精巧的大红灯笼,动物造型,植物陪衬,个个惟妙惟肖,令人难忘。
令人回味无穷的春节过去了,在残灯末庙中结束了。我也在美食快乐中,迎来了新的`学期。
春节的初一作文 篇3
待旧符替新桃而上,我才发现:年,已来到了。
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往往就是年货。置办年货算得上是头等大事:吃的、穿的、用的,干的、鲜的、熟的。而如今,年货变得千篇一律,采办年货也少了本来该有的喜悦心情。
于是,在父母的提议与陪伴下,我踏上了寻找“旧”年货的路——
从父辈的口中,我常听到油齑一物。那是种历史颇为悠久的食品,据说是远古祭祀时必不可少的祭品,流传到现在,几乎只剩个模糊的影像和名字了。在深奥古村的小巷中,它出现了。
将面粉经加水和糖拌和后,擀成薄片,用刀切作两头尖的菱形小片,并在中间划一道,然后一头朝中间穿过,投入油锅炸黄。新鲜出锅的油齑色泽金黄,十分香脆,带着芝麻的清香。在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油齑,油齑便也成为了那时孩子们的零食。
在那卖油齑的摊铺上,还有一样美食,名曰风枵。它记载于清代《调鼎集》中,是桐庐的传统美食之一。其形似帛,轻盈精巧,有着糯米的清甜。铺上的风枵是一根根的筷子状,实际上风枵的形状千千万万,有纽扣似的,有猫耳朵形的,也有一片片方形的。但不论怎样的形状,都是老桐庐人心中关于年的甜蜜回忆。
除了这些古老的年货,到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就是冻米糖。糯米、花生、芝麻……用米糖拌粘,切成小块状。一口咬去,只觉满嘴的松脆香甜,无渣无屑,回味无穷。冻米糖甜到了心窝,或许正是沾了年味一抹,才格外清口。
一进入腊月,桐庐人就开始忙活杀年猪、打年糕、浇龙须、做索面、刮番薯片。一样样年货,带着人们的憧憬,在千家万户间搭起了一道桥。
身处城市,或许少了炮竹,少了灯笼,少了许多;
所以,寻找“旧”年货吧。它们也许只在生活中、记忆中留下了一道残影,但这似是似非的一点回忆,却能点燃整个春节,言说你的年。
春节的初一作文 篇4
对于中国人最传统的春节来说,我相信大家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但真正了解春节习俗的又有几人呢……
爆竹——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始终是春节的象征。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爆竹,爆竹声中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团聚。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新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放爆竹,记得小时候几个小伙伴一起在邻居家窗户下放爆竹,耳边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声,不禁大笑起来。当然,每次这样搞恶作剧都不会有好下场……但爆竹在我记忆中的春节留下了浓厚的一点红。
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布拿来”,小时候每到春节,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看到家里来客人了便夸人家俩句、拜个年,凭借着我智慧的脑袋瓜总能“缴获”一大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当然,压岁钱还是要多多益善。
年夜饭——春节的重头戏当然是象征着一家团圆的年夜饭咯。看春晚,吃年夜饭一般都是我们家的传统,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喜气洋洋的吃个饭,时不时的放下筷子看看春晚的节目,大家谈论着一年里的收获,浑身透露着喜悦的气息……
窗外爆竹的声响奏起喜庆的天籁,五彩斑斓的烟花交相辉映着,谱写着新年的乐章!一年一春节,团聚共此时。烟花隐明月,难忘今宵醉。
【有关春节的初一作文四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