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5-23 20:10:11 高考 我要投稿

有关高考作文集锦9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考作文集锦9篇

高考作文 篇1

  24日下午,山东高考成绩下来后,我曾经单独辅导的两个孩子的妈妈分别打来了电话,一个考了605分,越过重点线22分,应该算不错了,但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哭呢,说发挥不理想。另一个考了545分,超出军检线13分,说孩子的第一反映是表情木然,说让妈妈给她找家复读学校,她不上去,她要复读。第一个孩子虽然发挥不理想,但基本上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她选择的是大声的哭。说是想复读,但在家长的劝说说,未必复读。第二个孩子表情木然,她内心是真正的悲痛,连表达忧伤的哭都暂时没有了。

  第二个孩子叫映雪,很乖巧的一个女孩儿。她相对来说文科成绩非常优秀,但就是数学和物理思维很差。但她学得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学到零时1点。做数学,有时一天6节自习全部做数学。考试前及考试那几天里,她不吃也不睡,就是吃不下也睡不着……..听着她妈妈的叙述我非常心疼。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高考的压力对她来说太大了。她说非重点不上,非211以上的大学不上。她把一生的幸福都投注到高考中了,脑子钻进了死胡同。

  高考后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考得非常差,而这个孩子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都非常的优秀,不仅成绩好,小时候看着还多才多艺。但上了初中后,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高中成绩更是一路下坡。考完后我问朋友,孩子是否选择复读?他说孩子坚决不。学够了。学烦了。一提学习就头痛。

  高考完烧书的现象屡屡发生,说明什么?我们学校高考结束后虽然没有烧书的现象(老师和领导看得紧,学生不敢),但出现了大批卖书的现象。好多学生无论考得好孬都不选择复读。有一个人打着为贫困地区捐赠图书和教辅的旗号(也可能是真的),一会儿的功夫,在高三楼前的广场上就出现了可观的书的长城。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们学够了,厌学了。

  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学生,到了大学后如何的混天聊日,如何的不学无术,逃课等等不良行为,试想,经过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好不容易考入了大学,远离了父母的监督管理和小学、初中、高中老师们的作业的督促和苦口婆心,他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他们终于可以不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好好地玩一场了。

  从幼儿园开发智力,到小学的奥数、初中为升入重点高中的冲刺、高中为升入大学的拼命学习,有多少孩子的创造力在老师和家长的开发中,逐渐地凋微?有多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学习中逐渐地磨灭?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吗?

  我们总在指责我们的高中生、我们的大学生、甚至我们的研究生缺乏创造力、缺乏想像力、缺乏自主性,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何改变呢?

  老师列举的那些词的反义词,我这个没有读过语言专业的,学理科的本科生都无从答起,何况对三岁的孩子呢?难度开发智力,就是把成年人都难以把握的东西让孩子去强记硬背吗?这样的开发有意义吗?

  中国的人才培养是应该从改革教育体制做起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应该从幼儿园抓起了。让我们的孩子从孩提起生活的快乐一些,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起,思维和创造力再敏锐一起。

高考作文 篇2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梁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稳,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句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然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外,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高考作文 篇3

  最近正值清明时节,有人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只为一次与思念的人相见相聚,只为一场跨越生死的叙话,只为献上一支青绿的艾蒿,只为让那已逝的人与事不被时光的尘埃掩埋。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不久前,还有一个为花而生的节日——花朝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为平凡的日子,添一份美丽与诗意的感动。有能力的富裕人家,会为花的美丽开一场巨大的盛宴,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多少家的清秀佳人与翩翩公子在满园春色中相遇,在这初春的美景中又碰撞出多少美丽的诗行。夜幕时分,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以便更好地照亮花的美丽。

  古时,仪式感在人们是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端午飘散着的粽子清香、响彻着的赛舟呐喊,还是中秋团坐一席的赏月团圆和精巧月饼,还是春节时的合家团圆、守岁叙话。可现如今,花朝节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里,各类佳节的形式也不断简化,又是为何?

  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少了一种仪式感,忘了给平凡的生活送一朵花。信越来越少被人使用,代替的是冰冷与敷衍的表情包。街道上,只见人们脚下生风、面色冷峻。甚至在书店里、咖啡店旁,都很少有人贮留。只有各色的网吧,围团着打游戏的少年。

  有人会说,仪式感是生活的负累,自己并没有多余的时的间与金钱去追求仪式感。

  但其实,仪式感并不是满室金光、富贵堂皇的住所,不是精致昂贵、价值上万的佳肴。它是让你的心灵感到愉悦、特殊的美丽触动。如车站临别前,好友间真挚的拥抱,是为这次相见的时光的定格,和为下次相逢的期冀。轻轻一拥的仪式感,让你们的分离不再常含泪水而是饱含思念,让相隔的每天都因这一次庄重的告别仪式而闪闪发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思念的生长中,诚心诚意地写一封信,配上精巧的信纸,为它熏上芬芳的味道,从这绵绵思念中涌出诚恳动人的心意,寄出一份动人的想念。

  曾经有一堂语文课,令我非常难忘。课上,老师别出心裁地给每人发一张精致的明信片,并让我们写上一段美丽的句子,赠与你所思念的人。那一堂课,我们异常庄重用心,认真地回忆所珍藏的往昔,将涌动的心潮汇成最动人真挚的句子。这堂课让我懂得了,仪式感是必要的,它让平凡的事变得特殊,让绵长的感动取代遗憾的落失。它让爱被铭记,让每一天都变得闪闪发光,留有余味。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对生活认真、尊重且热爱的一种态度。

  古人尚且为了一朵花的美丽而奔波,而我们由于脚步匆匆而忽略了太多美好。为了生存,忘了生活,只能沉淀疲乏不甘,所以,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为平凡送上一朵花吧。

高考作文 篇4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是最聪明的,但或许也是最愚笨的。

  因为有了这颗心,就有了那无边无际的思想,就有了会苦涩的泪和会受伤的情绪。

  那才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承认这个世界还是属于我们的理由。

  被时间造就的遗憾还有多少?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我们在孤单前行中与无数人相遇相知,却又没有剩下几个陪在身旁。我们就这样不断成长,不断关上记忆的大门。

  那一屋子的回忆铺天盖地,充斥着所有的空隙,找们锁上了门不敢再去开启。那儿有最真挚的快乐,有最难忘的一个个瞬间。或许我们会勇敢地拿着钥匙,对着那一扇紧闭的门说着再见,会有一天安安静静地再来看望。或许也会颤抖着拧下最后一道锁。快步离去。我们不愿意留下的,想一起带走的美好,就这样被时间留在了我们再也无法开启的房间里。

  一直都相信世间的缘分,人们也许有缘相见却无分相伴,或许有缘再见无分相识。就好像看着天空中的云,它们重合在一起了,离得好近,靠得好紧,似乎就此不再分离。但实际又是怎么样的?那是高空万里的差距,无论如何也无法遇见的宿命。

  那是命运的安排,我们都无力选择。一场雨挡住你的脚步,你便会注定错过什么;一点小事停住你的计划,你也会遗失什么。我们可以做的,是接受、是等待,是安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宿命的安排已经注定好了,该来的总会来,不是你的总是会消失。

  正因为相信这一切,才会将从前安放好,将未来计划好。最重要的是,将现在的一切,我们所拥有着的一切,我们可以做的一切,我们还存在着的一切,认真地、很好地微笑着去做到最好。

  那才是我们的期待。顶知不到的未来何必去遐想,被时间带走的过往何必留恋。我们只有现在,这一时这一分这一秒,那还在我们手中紧握的现在,一定要去努力去加油!我们会期待,期待着成功,期待着美好,也会明白这一切都会属于现在认真的一刻,属于现在我们坚持的一刻,属于我们现在努力的一刻。

  不必强求着未来,我们有了期待,有了心愿,便会去努力。

  相信的是,我们可以在一路上收获快乐,我们可以在时间中得到幸福,我们可以不迷失在城市的繁华里,我们可以感受阳光的温暖、笑容的明媚,我们可以等到雨后放晴的彩虹、雪后初霁的惬意。

  总有一种期待值得我们相信,值得我们努力,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一切。

高考作文 篇5

  学富五车

  春秋战国之交,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政治的动荡,引起了学术文化的变化和进步,私人讲学也开始兴起。私人讲学,把知识传授给统治阶级的下层以至民间,打破了贵族和史官对于知识的垄断,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进步。随之而来的,是私人藏书的出现。最早致力于私人讲学的的孔子,他那里就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籍。战国时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新的著作。相传苏秦有书数十箧,著名的哲学家惠施“其书五车”,形容学识丰富的成语“学富五车”就是由此而来

  而竹简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流行至公元三世纪的东晋。

  是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在春秋战国时代, 出现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竹简成为各家著书说的主要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如:老子、庄子、孟子、孔子、孙子等。

  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其实就指五车竹简书。

  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都是称誉学识渊博的。学识怎样用车载量呢?原来这里有两个典故。

  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信息载体。用以书写的竹片叫做“简”,又称“策”;用于书写的木片,叫做“方”,又称“犊”。

  “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学富五车”的典故,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这么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八斗”是南朝谢灵运称颂三国魏国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见无名氏《释常谈》)看来,谢灵运对自己的才学也是相当自负的。以后,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喻作文采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天管,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在这里,诗人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一典故。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高考作文 篇6

  炽热的夏季悄然离开,凉爽的秋季轻轻的来到我们的身边。秋姑娘携着风姐姐来到了人间,与夏姑娘擦肩而过。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校园使用着她那神奇的画笔把我秋天的校园们的校园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从南门一进校园,就能看见围着操场的柳树的叶子又像下雨一般坠落在地上,然后,柳树的叶子便会渐渐发黄发黑,直到一点也没有。这样,它如果总就是凋落,就会成为光秃秃的一棵树,就像一个可怜的小姑娘一样,头发全部脱落了,难看极了。从西门进,往北看,一眼就能看见一排松树它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就是冬天里,穿着朴素绿色外套的松树。在操场前面,还有一排石榴树,石榴熟透了,它们一个个绽开娃娃般可爱的圆脸和笑口,争相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那石榴个个都长得裂开了缝,露出像牙齿似的石榴籽,顶端几片叶子全拢在一齐,像蝴蝶结似的,使它更加美丽。秋天,柿子红彤彤的,像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挂在枝头,让人心里产生无限欣慰和暖意。春天,柿子树长出了嫩芽,小小的、绿绿的,就像许多刚出生的小宝宝,在枝头闪动着、炫耀着。还有那龙爪槐,它枝叶茂盛。树干有碗口那么粗,就是棕褐色的,树皮很粗糙,上面有竖着的裂纹。树枝一弯一弯的,像龙爪,怪不得叫龙爪槐。它围着校园,像忠诚的卫兵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秋天的校园多美啊!我爱秋天的校园!

高考作文 篇7

  外婆已经不再年轻,尽管她不愿意承认。

  尽管中秋节聚餐的那天晚上,她还握着筷子,爽朗地跟我们说,自己从不去染什么头发,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可是,大家散去之后,我看到她在黑暗的客厅里,向前凑着,弓着背,看电视上的“神奇一梳黑”广告。荧幕上的光映在外婆脸上,苍白惨淡的,像被时间洗褪了色的衣服。

  外婆喜欢那面镜子。它没有繁复的花纹和装饰,也没有什么神秘诡谲的来历。外婆没有把它挂在客厅里,也没有把它像宝物一样压在樟木箱的层层衣服下。它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外婆的床头柜上,每晚伴着外婆入睡。

  这面镜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它的年纪,甚至比那台给我母亲陪嫁的日本原装松下进口彩电还要老。

  我有时候想,镜子真是奇妙的东西,它为什么能反射出物体呢?它后面镀的那层灰绿色的膜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膜剥落掉之后就照不出物像来了呢?我觉得它像是一扇门,一扇接通我们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门

  我想,外婆还是个扎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的大姑娘的时候,一定是非常喜欢这面镜子的吧。几十年了,它记录了外婆脸上的每一条皱纹的出现,它记得外婆哪一夜辗转反侧,哪一夜安然入眠。外婆接了在南京上大学的表姐的电话,一定是坐在床头偷偷抹眼泪了吧,虽然嘴上逞强说不想不想。这一些镜子都看到了。

  镜子看到了用红纸剪的“囍”字是怎样变白变脆变成烟灰。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年又一年,上一年的还没有完全撕干净,新一年的就有覆盖上去,让人猝不及防,甚至有些慌乱地感慨。

  它看到了外婆纤细的身材变得丰满,乌黑的长辫剪成了短发。然后儿女绕膝。

  我想,等我老了我是一定不要照镜子的,我无法忍受看着自己的脸一天一天变得粗糙暗淡,而向后看看还有绵绵无际的日子在等着我,那简直是比凌迟还要痛苦的事。

  ……

  晚上,外婆在床上躺下之前,会望一眼镜子,她望的不是别的,是她几十年前的青春。

高考作文 篇8

  诗人刘湛秋在《没有不下台的演员》中说:“没有不下台的演员,没有不散场的观众,鼓掌一百零一次,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曾经的“亚洲飞人”刘翔,在煺役告别仪式上,以将栏推倒而非像以往那样跨过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跨栏生涯,开启了新的人生。看来,只有放下过去的辉煌与失败的人,方能得到真正蜕变,如凤凰涅盘重生。

  放下过去,微笑离开。无论我们过去如何辉煌,亦或一败涂地,都要学会放下,因为过去的终究已过去。正如苏轼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谪居黄州期间,真正放下了曾经仕途不顺种种苦懑,洒脱至“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笑傲黄州,与美酒与江月为伴。正是对过去的放下,方使其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峰期,写下了黄州“叁赤壁”的惊世之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放下过去,能使人另起炉灶而如凤凰涅盘般浴火重生。

  放下杂念,坚守自我。正如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的人生境界一样。既然在时空观上要处理好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那么内心修养,便一定要做到放下虚荣傲慢与迷恋财富等一系列杂念,坚定的信守自我的塬则,一切从心开始。当年范蠡在勾践灭吴后功成身煺,放弃高官厚禄,终得保全自我,并由此经商,富可敌国,人称“陶朱公”,与心爱的人西施泛舟五湖。正因他把对权力与地位等杂念放下,才使他坚守富贵,经营恬淡的生活而善终,使他涅盘重生,这是他正确选择的结果。由此看来,放下心外杂念坚守内心的追求,是我们能够再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

  难舍难放,苦闷缠身。俗话说,拿得起的是聪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不能在恰当时机放下的人,一定会充满苦闷与不快,甚至自我毁灭。今年羊年春晚上的抢红包风波,很多参与者在奖金与家人和睦聊天中举棋不定,最终红包没抢到,年也没过好,岂不悲哉?几位共同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忠臣放不下,结果一个个被刘邦、吕后等人杀害,而命丧黄泉,张良是智者,他放下了,早早过着逍遥的日子,善始善终。如此说来,该放下或做出断舍离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坚决,否则莫说涅盘,就连自己的姓命都不保,内心的快乐又何从谈起。

  《菜根谭》云:“笙歌正浓处,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笑俗士沉身苦海”。放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大智慧。美丽而轻盈,我们看得开,放得下,换个活法,就如蝴蝶般翩翩飞至新的境遇,寻找新的机会。从容放下,人生方能获得涅盘重生的境界。

高考作文 篇9

  (1)引:开头概述材料大意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还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2)提:提出中心论点

  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跑了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3)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

  开头引材料从材料切入,简要分析,引出论点。

  中间联材料说理议论的时候用材料的主旨或关键词来贯穿、衔接,如果能把背景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镶嵌进去,那么会使文章与背景材料融合得更为紧密;

  结尾再扣材料,使材料与文章融为一体,同时又体现出文章对材料的引申、丰富和升华。

【有关高考作文集锦9篇】相关文章:

1.有关高考作文9篇

2.有关高考作文10篇

3.有关高考作文5篇

4.有关高考作文8篇

5.有关高考作文7篇

6.有关高考作文4篇

7.有关高考作文3篇

8.有关高考作文九篇

9.有关高考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