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初三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味初三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味初三作文1
年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团聚。
——题记
俗话说得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过年的时间却都是一样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就已经紧张地置办起了年货。我家也不例外,妈妈紧张地到处购买各种各样的零七八碎儿,有花生、胶枣,栗子,蜜饯……应有尽有!爸爸则是在家打扫卫生。我和弟弟则是到处购买玩意儿,有风筝、口琴、灯笼、还有弟弟最喜欢的爆竹……
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忙乱。我们必须预备好过年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真热闹。在这一天,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也都穿起了新衣。妈妈很早就起来做年夜饭,一会儿切大蒜,一会儿又熬汤,可忙了。弟弟则是在外面放一个又一个的爆竹,玩得不亦乐乎!妈妈真是有一双能工巧手,没过一会儿饭就做好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妈妈做饭实在太香!妈妈对我说:“你不可以一个人先吃饭,要等大家到齐了,才能吃。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妈妈。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大家一起吃呢?”妈妈对我说:“因为交上是团圆饭,亲人是要团聚在一起的。”没过一会儿功夫,全都到齐了。我对妈妈说:“可以吃了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年夜饭过后,就是我最喜欢的“发红包”。我拿到了妈妈给的红包,同时也拿到了妈妈给的一段寄语,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十几岁了,还有一年半,马上就要面临中考了,你一定要努力啊!”我心想:是啊!在这年的背后是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哬!这时,弟弟蹦出一句天真的话:“要天天能拿红包,该有多好啊!”
面对新的一年,我应该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老师对我们的期盼。
我想这大概就是伞味儿了吧!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串串的爆竹声。让它们成了年味儿的不可缺少的调咪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初三作文2
对于新年,人们总是那样的期盼。但似乎,现在的新年,过得让人“无聊”、让人担心……
在路上、在车中、在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也只有炮声还能添点年气,如果没了它,还真不知这年过成什么样……”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现在过年,想来想去,只有炮声才能让年过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人们。但是,各大城市却在这极为缺少年气的“危急”情况下,又颁布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严酷命令,一下子又让这几乎是唯一的年气渐渐消失……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非常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虽然过年除了放炮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但这些民俗必尽在大城市无法使用,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过年岂不非常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我们中国人放炮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中国已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消失了。如果不远的将来,这个“放炮传统”也被人们逼走了,那我们中国还留着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还会那么吸引人吗?难道我们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指骂我们中国人的愚昧吗?
科技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也应该留住一些传统、留住历史、留住回忆,也应该留住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气——炮声!
年味初三作文3
伴随着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此起彼伏的爆竹烟花声,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
黎明时分,当大地还是睡意朦胧的时候,勤劳而又兴奋的乡邻们已经争先恐后的点燃了“开门红”,一声声响彻云霄的鞭炮声犹如姑娘小伙们那清脆悦耳的歌喉,唱响了喜迎新年的美妙之歌。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也在卖力地渲染着新年的喜庆气息,整个大地都笼罩在这美妙的气氛中!
匆匆吃完早饭,大人们便投入到了紧张忙碌却又喜气洋洋的年事活动中,你看:杀年猪,打糍粑,包饺子,贴春联等等……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而欢呼雀跃的便是那些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的姑娘小子们,他们有的在欢笑追逐,有的在放着鞭炮,有的在做着各种有趣的游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好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
夜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悄降临了,这时,各家各户都在进行着过年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团圆年夜饭!只见全家老少有说有笑地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美味的水果食物,有橘子,苹果,梨子,花生,瓜子,啤酒鸭,红烧鸡,炖排骨……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一盘烤全鱼了——年年有余!多么美好的寓意啊!一家人觥筹交错,红光满面,这幸福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轰!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花炮声把年的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每家每户都点燃了各种各样的爆竹烟花,天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时上映着那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精彩画面。在那闪闪发光的烟火中,不仅可以依稀看到远处起伏的崇山峻岭,更可以清晰的看到近处那些喜笑颜开的张张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欢呼声却在蔓延……
过新年,团团圆圆,喜气洋洋!也许每个人过年的方式不同,但洋溢在每个人心中的一定是那一种同样的味道,那就是——欢乐和幸福!
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炎黄子孙那代代相传,亘古不变的年味……
年味初三作文4
大人们总说,现在年味淡了,关于怎样过年也变得很简单,连对过年的期许都少了,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究竟年味是什么呢?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似乎这些都有,却又不完全相同。
年夜饭桌上,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部手机,大人们刷着微博聊着微信,小孩们打着游戏听着音乐,只有老人们还偶尔的聊聊天。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的年吧。
大年初一,与父母一起去外婆家,走进去,便看见厨房中的白烟,包围着忙碌的外公外婆。外婆见我们,连忙洗了手走过来抱着我跟我道新年好,然后招呼我们坐下休息。灶上蒸着的饭飘来清香,是八宝饭,也是年味。
我走出去,冬日的阳光很暖和,也可以看见对面房屋上整齐的挂满红色灯笼,很是耀眼。前方迎面走着的两个老人互道了新年好,笑容很灿烂,似久别重逢之惊喜。到处充满着过年的气氛,轻松愉悦,与我平时面对的低头玩手机的人们很不一样。
新年,人们总会收到最好的祝福,然后带着祝福在新的一年继续前行。乡下有些地方没有网,交流不那么方便,人们也不会单用一条只有“新年好”三个字的群发短信来表示自己对别人新年的祝福,他们会亲自登门拜访,好客的主人们留客人一起吃饭,大家聚在一起过新年,欢乐的气氛,是年味吧。
以为会和以前在家过年时夜晚一样冷清,却被隐约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城市空气不好,很多地方被禁止放烟花,有些人也自主的不去污染环境。此时我却可见年幼的孩子们拍着手看着绚烂夺目的烟花,那烟花散发的光芒照着每个人脸上幸福的微笑。
古老的年味似乎没有在岁月中沉淀,而是在传统中衍生,在那里延续。
年味初三作文5
“爆竹声中一岁除。”传说中每到过年都要放爆竹来驱赶年兽,逐渐地,放鞭炮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传统习俗。
“嘭!”记得之前的城里乡下、家家户户,一到过年就会放鞭炮庆佳节。“啪!”一朵朵“鲜花”在空中绽放,一缕缕“彩丝”洒向大地;“噼里啪啦!”,长串的红鞭炮点燃了,户外屋内都热闹起来、欢腾起来。
是啊!放鞭炮一直是我们过年的习俗,更为新春增添了喜庆、热闹。但是,正因为爆竹,身边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鞭炮受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环卫工人还得花不少的时间清理鞭炮的纸屑……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双禁没有了鞭炮声,虽然少了些许热闹,但多了些宁静、和谐,那浓郁的火药味不见了,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些。虽说没有了鞭炮声的喧染,可人们过春节的兴致不曾减退,张灯节彩气氛不曾冷却,春联、“福”字一样不少,团圆饭照样丰盛美味,联欢会节目比往年更加精彩,正月拜年来来往往热情依旧……没有了鞭炮声的春节,照样有声有色、喜气洋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却逐渐恶化。森林少了,荒漠多了;人口增加了,资源减少了。过年的热闹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环境难道不重要吗?
听,少了鞭炮声,鸟儿多了份欢快,小区多了份宁静、多了份和谐;看,少了万彩烟花,天空多了抹蓝色,多了份美丽;闻,少了刺鼻的硝烟,多了份鲜花的清香,泥土的芬芳,空气中多了份纯净而自然的味道。感,少了烟花、少了嘈杂,出门不用担心爆竹的干扰、睡觉不用担心半夜惊魂。
烦杂的爆竹声不再有,浓浓的年味依旧留存。
年味初三作文6
年至,味浓。
年,在一场大雪纷飞后悄然而至,像一位无声的侠盗,将积累一整年的忧虑装入袋中,又从袋中捧出一簇闪耀的希望。希望中偶尔也夹杂着几丝失望,可它们都散发着芳香,那便是年的味道。
年,在取下被岁月熏香的腊肉后悠然而至,又像一坛被封存在老窖里的酒,时间是酒曲,让它在合适的时候慢慢发酵,愈久,愈香,在被开封的一刹那,馥郁,氤氲。酒香不怕巷子深,年亦如此,凝聚着三百六十四个日夜,在除夕夜的最后一次陈酿后,肆意芬芳。
年,又在门旁的桃符反射第一抹光辉后赫然而至。家家户户的春联已经贴好,亲手书写的还墨香依旧。再给土灶中填一把柴火,熊熊旺火也预示着新年的红红火火;再看锅中的饺子,水中翻腾,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象征着新年的热热闹闹。穿上新衣的孩子们,冲上街头,一手拿着鲜红的一串糖葫芦,另一手提着洁白的一袋糖瓜。年在孩子们眼中,就是像身上的衣服和手中的零食一样,是新的、甜的。
年,却在我人生第一场“战役”前毅然而至。寒假,也在中考的渲染下多了一丝紧张的氛围。年,是总结,是回顾,是一次对年前积累的最终检验,而中考不正是如此?鞭炮缤纷绽放,脑海里回荡的却是一个个化学方程式;烟花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光,心中默背的却是一条条抛物线定理。家家户户在欢娱、庆贺,可对于即将中考的我,年骤然变得索然无味……
独坐在书桌旁,面对着“书厦”千万间,再看窗外,已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此时的我只得转回身去,因为有梦,因为,要追梦……
日历一页页翻过……
年将至,味愈浓。
年味初三作文7
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一道霞光披着云层,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在大地上,所形成的图案犹如嵌在地上展翅欲飞的金蝴蝶。这时,随着新春的第一声炮响,春节,来了!
按照乡下习俗,这一天是要早起的,一觉醒来,饭桌上早已摆满可口的饭菜,一缕缕乳白色的热气在厨房里氤氲,宛如仙境一般。炉子里的火烧的正旺,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
上午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往亲戚家拜年,每有一个人来访,都有放一次鞭炮。而迎接客人们的是主人和蔼的笑脸,热腾腾的火炉及美味的零食。人们都坐在一块儿,叙叙旧,讨论这去年的收获和对来年的展望。这时候桌子上往往少不了牌,大人们聚在一起总是少不了牌,但他们不管输赢,只觉得开心,热闹便行。这,就是大人间的年味。
下午,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准备疯玩一下午。最常玩的游戏是捉迷藏,几个调皮的小孩总是藏在深山中,让人怎么也找不着。而且,若不是玩到汗流浃背或晚餐时间,这些还在绝不归家。这,就是小孩子间的年味。
晚上,在外野了一天的孩子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家,慈祥的爷爷奶奶将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孩子,抚摸着他们那饱经沧桑的充满沟壑的手掌,能感受到一股涌在心头的暖流……夜深父母坐在火炉旁给孩子叮嘱一些事。这,就是大人与小孩间的年味,令人最为深刻。
春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红红火火的节日,一个令所有人喜庆的节日,一个关于家的节日,一个让所有人魂牵梦绕的节日,让人难以忘怀。关于它的一切甜蜜回忆,都如蜜一般,浓浓的'糊在我心头……
年味初三作文8
我心目中的年味,是故乡酒的淳香。
飘泊在外的人,无时无刻不涌动着血脉里对故乡的惦念。这是一种无法抛却的如同落叶归根的情结。愈近年关,愈是思念故乡,这乡愁就象封存的酒越来越浓。
尽管身处霓虹都市,在魂牵梦绕中,总会想起老屋屋檐下,在阳光里晃动的一串串红冷辣椒;总会想起路边樟树籽在水泥地上被碾过的脆响;总会想起新酿苞谷酒,在夜里流出的第一滴“头子酒”……
回乡吧,回乡!
你提着重重的行囊,踏上归乡的路。你小心翼翼,轻拿轻放,行囊里是酒,是心里早已盘算好的礼物。漫长的途中,你却惦念着母亲新酿的酒。穿过小石桥,绕过篱笆墙,那熟悉的家在眼前雾濛濛。母亲从家中快步走出,怒嗔狂叫的黄狗。炒好的菜都放在蒸笼里,不一会桌面上热气腾腾,堆叠着你爱吃的各种菜。父亲提了一壶温好的酒,喝一口,暖在心头。先敬父母,千言万语,都在酒中。
饭后,家人围坐在火笼旁。火笼里柴跳动着艳红的舞蹈,发出“啪啪”的声响。你怯怯地拿出送父母的酒,“又花钱做啥”,父亲边恼边将酒收入柜子。“去看看大伯啊”,母亲喃喃地交待。难得回家,过年总是要去问候。走到大伯家门口前小路上,点燃了一挂小鞭。表哥闻声而出,接了一挂鞭。农村的习俗,客人拜年要放鞭,主人应接一挂鞭,表示迎接的意思。寂静的小院即刻热闹起来。不一会,满桌的菜肴准备妥当,我又坐在酒桌旁。伯娘端上热乎的黄酒,方圆几里,她的黄酒最好。闻着这香甜的酒,一饮而尽,顿时心脾豁然。
要走了,我又提着更重的行囊。那浓烈的苞谷酒,醇香的黄酒,清洌地杨桃酒,被家人强行塞入。年,在人们辛苦和守望中来,在乡村宽敞的堂屋前,在等待再一次耕耘的田野边,在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语里,在一家人守岁的喜悦中……一次次如约来临,流溢着平静、庄严的滋味……
你平躺在船舱,舱里氤氲着酒的浓香。
年,是一杯酒啊,一杯酿有乡音乡情的陈酿,在每个游子的血脉中缓缓流淌……
年味初三作文9
在我们长沙过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
过小年这天,要祭灶神。就是把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擦得干干净净,还闪着光。今年过年呀,我也帮外婆洗了碗和瓢,冻死了!然后又在灶上点了几根香,再在灶上放一些吃的,再全家一起许愿,今年我许的愿是希望我的眼睛能康复。
大年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这天晚上,我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竟然不让我睡觉,说这是守岁,而且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然后现在都不用柴火了。除了很小的孩子都要守到十二点以后才能睡觉。那天晚上真是煎熬!我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要坐在那,不一会儿,眼睛慢慢地就闭上了,头一低,就睡了。我爸又把我叫醒,不一会儿,头又低了下去,这就是“钓鱼”,钓着钓着,终于到了十二点,倒头便睡。老人守岁代表珍惜时光,大人守岁代表为老人祈福。这天当然要吃团年饭,我跟外婆说我要吃红烧肉、辣子鸡、小炒黄牛肉、手撕白菜……我还没说完,外婆轻轻敲了一下我的脑袋,说:“傻孩子,过年呀,不可以吃白菜,要不然‘一年白过了’!”这天还要洗澡,洗去一切晦气,说真的,冷!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起来放鞭炮,“啪啪啪啪……”我还没睡醒呢!我昨天守岁呢!十二点才睡!这么早就放鞭炮。“啪啪啪……”,这一个人放就算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放!当然这是象征今年红红火火,然后早上要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那天,我和外公一起写了春联,和我爸一起贴了春联。外婆说贴春联是驱赶一个叫“年”的怪兽。
从初二到初十,就给亲人朋友拜年,这家送一包墨鱼,那家一包木耳,当然我最喜欢别人送我红包,我就说:“谢谢!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芝麻开花——节节高!”
元宵,街上又热门了起来,这天最重要的是吃元宵,还可以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
这浓浓的年味,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总是期待着明年春节的到来!
年味初三作文10
爆竹,新衣,团圆饭,勾勒一派和谐。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橱,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小时候,小孩子们无一不憧憬着过年。在我的认知里,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穿新衣,给老人拜年收红包的日子,是大人们清闲娱乐的日子,更是各家各户走亲访友,传递喜悦的日子。在我七八岁的时候,过年还是热热闹闹的。家里人多,每次吃年夜饭都要用两张小桌子拼在一起才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年夜饭做准备。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也在帮忙。菜香飘满整个院子,正在嬉戏打闹的五六个小孩赶忙停下脚步,一个个似做贼似的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门口。蹲着围成一个圈,商量对策如何“偷”出厨房里飘香的辣椒炒肉。最终,派我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一步三回头地走到厨房里赶忙躲到案板底下,见母亲不注意,火速端起盘子就逃离犯罪现场。伙伴们见我凯旋而归就都来围着我。就这样,战果就被我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分赃完毕。我们还意犹未尽地舔手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只听一阵阵笑声传遍村子的各个角落,门外的鞭炮声也在噼里啪啦地为我们庆贺……现如今,我已经十五岁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如今过年,总会出现这样一副画面:几个小孩三五成群拿着手机,结伴联盟打游戏,只见他们紧盯手机屏幕,手指快速点击,手机里穿出一阵阵打杀的嘶吼声,大人们端来一盘盘饭菜也置之不理。过了一会儿,新一轮娱乐项目来袭——抢红包。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目不斜视,眼睛长时间不眨一下,死定屏幕,一看见红包,手指快速猛戳屏幕,发出“嘚嘚嘚”的声音。就连在饭桌上也是吃一口看三看。老人们满眼的落寞,无尽的无奈……一部部手机手中拿,一个个红包指尖抢,一阵阵打杀声传入耳内,一脸脸无奈尽挂脸上——这是如今的过年。手机,红包,朋友圈,勾画无尽落寞。从何时起,年味开始被忽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酷爱手机?从何时起,开始流行指尖拜年?
年味初三作文11
坐车回老家,过年。一年难得回来几次的兄弟姐妹,在这一天都得回到那个远离繁华的小村子。这样的景象,也只有过年才有了。
车开到了家门口,一开车门,看见的果然还是那熟悉的红砖小院的房子,欢欣地跑下车,顺着石梯,一路奔进院里。
院里还是和往年一样,换了新桃。外屋里,姥爷正坐着听唱儿,唱词里咿咿呀呀的依稀能听出是什么贺春的调子。连着外屋内屋的一条廊道,廊上挂着一根线,上面吊着腌的年货——腊肉和小鱼干。腊肉是从邻人家拿的猪肉腌制的,小鱼干是大舅从塘河里钓上来的寸把长的小鱼晒的,晾晒好后就等着下锅。
出了廊道,就是里屋。从前是女眷住的地方,现在也一样。里屋厅堂的盥洗台上,换上了两根新的红烛,上面系着“大吉大利”和“禧迎春来”的红绸。香炉倒是一年四季都摆在那儿的,只不过今天点上了香,萦萦绕绕,缕缕青烟。厅堂四侧的墙上有四轴画,看起来像是年画,有了年头。
除去这些,每年的新春里还有这么两件坚持的事儿。
一是点年香。年香不是香炉里的那种细香,而是香斗。三十晚上,稳稳地立在院子里点燃,然后再点着“高升”。“高升”其实只是一种叫法,准确说来那就是烟花,点烟花的时候,姥爷总会大喝一声“步步高升”,家里的“小辈”们就各自拿着烟花放起来。
二是给红包。红包是用朱砂纸包好的。我曾半夜假装睡觉,偷偷看到长辈们夜里起床,把白日折好的红包塞到我枕下。第二天早上,我意料之中地起迟了,并且错过了早饭。然而我依旧欢天喜地的从枕头底下拿出红包。感谢祖先们的规定,让我们家的红包里还裹着大糕和果子,毫不犹豫地吃完了这些,我又活蹦乱跳地找小伙伴玩耍去。
啊,这才是年味浓浓的春嘛!
年味初三作文12
我老家住在一条坡上,每到过年,整个坡上都洋溢这浓浓的年味。
每到过年,大大小小的车辆在窄窄的坡上来来往往,载着正在要回家的人和大包小包的年货。走上这条坡,可以看见每家每户都早早的贴好了喜庆的春联。一个个红灿灿的“福”字是如此耀眼,催促着福气快快到来。走到坡的一般就是我老家了,我们每年都自己写春联的“福“字,这个重任当然交给爷爷奶奶,虽然他们不像以前写的那么顺,但心意在就好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最浓的当然离不开放鞭炮了。我们老家那边有个普通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都要放长鞭炮。这就跟我么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有关了:从前有个怪兽叫年,经常在新春之夜食人,搅得人们不得安宁,但在一次战斗中,人们偶然发现这个怪兽很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每到新春之夜就会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和”福“字,在自家门前放鞭炮。爷爷奶奶就宗使用这个故事吓唬小朋友,让他们不要乱跑。当晚饭过后,三个弟弟也总喜欢在后院的水泥地里放烟花,有”冲天炮,满天星“等等一些漂亮的烟花,女孩子们就总会负责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浓的年味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桌子满满当当的饭菜,全家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叙说亲情的一些祝福语。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了。
年味是家庭团圆,是挂灯笼,也是贴春联,更是一家人好好的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但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这些年味逐渐消失殆尽,变成抢红包,传微信。年味是一家团聚一起叙旧情而不是捧着手机,是感受民族习俗带来快乐的过程。这才是我希望的年味,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年味初三作文13
奶奶说:“年味是家人团聚。”妈妈说:“年味是锅几里翻腾的水饺。”妹妹说:“年味是穿漂亮的新衣服。”而我说——
年味是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早上,无论前一夜兴奋到多晚,我总是提前准备笔墨纸砚,瞄准字帖上一幅幅别出心裁的对联,认认真真地练习,争取将一笔一划都勾勒成新年完美的样子。大红色的长条宣纸,烫着鎏金底纹,流畅的字体方显大气和恢弘,远观能震撼到瞳孔。换用一只更粗的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下“福”字,预示着今年的福到了!最后,在妈妈指挥下,爸爸将去年的旧对联撕下来换上新联,一左一右美观对称,遥相呼应。在我看来,过年的感觉蕴含其中。
年味是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年不放炮,简直索然无味!虽然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部分商贩不再摆摊,我们还是买了梦寐以求的鞭炮!挂一串在门前,听着响亮的声音刺透空气,心中的烦恼郁闷顿时解除,意味着挣脱过去的牵绊,开始走向美好的新生活。堵上双耳,夹紧胳膊,脸上止不住地溢满笑容,在“地老鼠”的左右攻势下慌忙逃窜,心灵好似也穿越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我觉着,过年的心情荡漾左右。
年味是春风传讯红包来。
见了亲情朋友,长辈老师,少不得拱拱手道声平安拜个年,他们也自不会亏待了我们,封给孩子们一人一个鼓囊囊的大红包。最欢喜的莫过于串门,许久没见的家人总会关切地问我辛苦与否,给我抓一大把瓜子和糖,哭劝妈妈无视掉我的蛀牙,更重要的是,他们总会交代妈妈:不要没收了孩子的压岁钱,只要他们自己花了,新的一年才能学业有成。这样我便能喜滋滋地手下来。在我想来,过年的神采飞扬在内。
最重要的年味还是亲人相知相守,彼此祝愿。在新的一年中,少一点争执,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任性,多一点体贴……爱之甜,是以年为也。
年味初三作文1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年里各忙各的三代人又聚在一起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奶奶便开始跟我们讲她一年里的趣事,大家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有搭话的人,你一句我一句,逗乐了对方。欢乐的氛围将冬日的冷漠褪去了三分,剩下暖橘色的年味。
不知不觉,服务员将菜端上了桌,顿时菜香四溢。大家都停下对话,“开饭咯”,动起筷子大快朵颐。吃到中途,每家人都会端起酒杯给每个人敬酒,并说上祝福的话,“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接着呢,就是发红包的时刻了,每家人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双手递上给晚辈的红包,这是红色的年味。
吃完饭后,爸爸妈妈又带着我去院子里放烟花。爸爸将烟花棒给我点燃,耀眼的白光在眼前绽开,像融入夜色里的精灵。我用双手甩动烟花棒,白花一朵朵绽开,很美。玩完烟花棒,爸爸就去点燃烟花。火光一点冒出,金色的火星从筒中溅出,又一点点地登高,变大,冲上天空,分裂成无数小小的光点,照亮了夜空,展示她动人的美。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我们不由地捂上耳朵,贪玩的弟弟也钻到妈妈身边,同时不由得觉得好笑。我看着一个个冲上天的烟火,从心底里感到兴奋,闭上眼,许下新年的心愿。等我睁开眼,烟火像流星雨一样落在地上,消失不见了。这是金色的年味。
一朵朵烟花陨落,我们便回到奶奶家。小小的房子被我们三代人挤满,有的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开始搓麻将,有的开始玩手机……我还是选择了看晚会,最爱的节目是小品,奶奶也和我一样这样觉得。
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旧黄历翻过,新日历掀开新篇章,新的一年新气象。奶奶关上灯,提醒道:“睡觉啦!”大家都盖上被褥,进入了梦乡。这是粉色的年味,甜甜的。
我们家的年味一直都是简简单单,却不失缤纷的一种传统。
年味初三作文15
小时候,年味是浓浓的,现在,年味是淡淡的……
记忆中的中国年,总是热闹非凡,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还有必不可少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好一派热闹的场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全家人也会一起贴春联、大扫除、包饺子、一起守岁等等,这些,都会让儿时的我很兴奋,觉得盼望中的年,它真的来了。
随着慢慢长大,年味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里正发生着变化。
小时候,为了迎接新年,我总是最积极,帮着大人贴春联,包饺子,打卫生,晾晒辣鱼腊肉、做年夜饭等,屁颠屁颠的跟在大人后面跑,总觉得过年是个很好玩的事情。现在,爸爸妈妈会让保洁阿姨来家里打扫卫生了,很多食品可以网上购买了,连年夜饭也可以到酒店订餐了,我变得无事可干了,过年,我也就不那么期盼了。
在部分城市,燃放烟花成为了污染空气和不安全的因素,被禁止燃放,这多少让节日的气氛变得有点冷清。虽然路旁的绿植被装点了五彩缤纷的灯饰,却总是觉得缺少了浓烈的氛围,纵然是各处装饰的中国红也显得形单影只。当然在市区要看到一次舞龙舞狮,那就更难了。总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看到的舞龙,人们踏着欢快的脚步,在鞭炮声中挥舞着龙把,祈祷着来年风调雨顺,那震撼的场景仍然在我的脑海中,这场景我应该有好几年没有看到过了吧。
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一起围着火炉,吃着零食,聊着天,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守岁,一起辞旧迎新,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打开新的一年的最佳方式。现在,大家都变得都很忙碌,总会有属于自己的事情,让一起守岁也变得很难,今年就是我和爷爷一起守岁的。70几岁的爷爷,平时总是早早就睡了,而每年的除夕他却总完成守岁才休息。也许,他守的不是岁,而是古老的习俗与他那不变的初心吧。
年味,在消无声息中真的淡了……
【年味初三作文(15篇)】相关文章:
1.年味初三作文
3.初三年味作文
7.年味
8.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