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作文集锦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文 篇1
清末盛传一文钱的故事,甲、乙两个安徽籍的商人携巨资去苏州做生意,结果却挥霍一空,白天乞讨,晚上睡在古庙里。一天晚上,两人面对火堆烤火,相对叹息。甲商人摸出仅有的一文钱要扔掉,乙商人急忙抓住说:我有办法。不一会儿,乙商人怀抱竹叶、草茎、鸡鸭毛等物归来。他鼓动甲商人和他一起用一文钱买来的面粉,索水调浆,将草缠在竹片上,蒙上色纸,再遍粘鸡鸭毛,一共做了二在百件栩栩如生的禽鸟纸玩具,拿到玄妙观去卖,因玩具惟妙惟肖,人们争相购买,竟收入5千多文。此后,夜间制作,白天出售,一文钱从此名扬苏州,生意一天天兴隆起来。
高考作文 篇2
今年高考,我省宁德一中杨华同学以一篇文言文《士运论》获得满分,引起了媒体和一些专家们的关注,也说高考零分作文。与此同时,江苏也出了个更绝的叫王云飞的"古文奇才,他别出心裁地以许多康熙字典才能查到的已"死"去的文字写了一篇《绿色生活》的古文,难倒了阅卷考官,惊动了古文字学者。这篇作文使个别教授推崇备至,有的认为他可以被破格录取进入高校,有的甚至认为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完全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
但我以为,拾古人牙慧而得以扬名者,且慢飘飘然。因为所谓的文言文或古文毕竟是被近现代人扔进垃圾堆里半个多世纪的废物,处于电脑时代的当代人再捡起它来,算不得是什么光彩的事。"和者盖寡"的东西应该是"阳春白雪",而不是被前人丢弃的破烂。如果刻意要将"垃圾食品"包装成"美食",那是跟健康的"与时俱进"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当然,垃圾里有时也可能有被发现价值不菲的古董。不过,那是见仁见智者的眼光问题。以我这不识时务,且文字欣赏水平低能者的眼光看,网上能见到的一些考生"令阅卷老师怒火冲冠""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的高考0分作文,同样语焉精彩,可以列为时代奇文。
以下姑且转载一篇雷人的高考0分作文:
【20xx·上海卷:半命题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要求:自选角度,自行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不敢创新的创新
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你们想让我们写创新。我想你们在阅卷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统一的答案,比如说,写了创新给多少分,不写创新就算偏题等。我估计,全上海7万多考生至少有6万人都会按你们的创新出题思路来写这篇文章,其余不写创新的一律按不会创新而跑题论处!
别忽悠我们了,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连爹妈都换了好几茬,哪个老师哪个父母(不管是不是我们亲生的)会教我们创新?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学的、听的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按照阅卷老师的喜好去答题!而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所以,这些阅卷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一个:按照规矩做题就能得高分。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叫我们做这样的题目,不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最后一考继续撒谎,继续不说心里话?继续按照你们的思维方式写文章?
中国语文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创新就是居然也会有类似于八股的标准答案的,谁要是敢创新,另立山头、标新立异,呵呵,那你就看好的吧,必须把你办了,否则,中国学生中会冒出无数个不听话的学生,那时候,你们的唯一手段就是用极低的分数给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学生一记毁灭性的当头棒喝,20xx高考《也说高考零分作文》。现在看来蛮喜欢创新的韩寒顶着7门红灯毕业就是例子!
在这样创新恐怖的教育制度下,你们还出这样的题目来河蟹我们,表示一下你们有创新的主动愿望,谁信?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在高考中写出好文章来?
板桥同志离我们太远,他的创新行为运气不错,谁叫他原本就是画竹子画得出名的名画家呢,权威就是权威啊。他成就的板桥体我就左看右看都不好看,那水平和我幼儿园时写的毛笔字差不多,居然大家都能看出竹子味儿来,看来中国确实应该有大熊猫!我就是不会创新,我就是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写得好,不喜欢那歪七八扭的板桥体,我就是想在欣赏水平上创新一下,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不让。
纵观我生出来这个世上18年,我看到的是凡是想创新的,活的都不怎么样,凡是山寨的模仿的(越像越好)个个过得滋润无比。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中国立刻可以变成低科技,模仿的结果让我们迅速地富了起来。我们的电视台,把国外的综艺节目不花钱地盗版克隆过来,搞一个火一个,不需要创新,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光模仿、不创新让我们过了30年的好日子啊!
好了,字数够了,我只是想说,在这个模仿快乐、创新痛苦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你让我们写创新不是忽悠我们嘛!你们这种试图用不创新的方式让我们写创新会不会讽刺了点?当然,敢于写这篇可能是0分的文章,我仗的就是我不要这70分,咱凭实力照样能在剩下的数、外、综合、物理上达到一本分数线,至少,写完这篇文章,这几年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
点评:郑板桥的创新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是郑板桥!尽管他的字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看起来四不像。他如果是一个杀猪的王五,我敢保证肯定没人会理他。同样的道理,学生是普通人,不出名。不仅不出名,而且还要受着应试教育的压迫,想真的创新门都没有!
从出卷者的本意看,这篇"半命题作文"是让考生往不受传统限制,不拘一格,要有自己的独创性精神方面立意。当然还可以从"自我表现"和"团队精神"方面的角度去立意。
但这位上海考生偏偏把"意"像郑板桥所书的单个字那样立歪了。这篇作文之所以得0分,其一,讥讽了阅卷老师。说"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
其二,对当今应试教育的严重不满。说"中国语文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创新就是居然也会有类似于八股的标准答案的,谁要是敢创新,另立山头、标新立异,呵呵,那你就看好的吧,必须把你办了"。
其三,大胆地否定了权威。说,"郑板桥的创新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是郑板桥!尽管他的字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看起来四不像。他如果是一个杀猪的王五,我敢保证肯定没人会理他。"
其四,否定了创新。说"凡是山寨的模仿的(越像越好)个个过得滋润无比。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中国立刻可以变成低科技,模仿的结果让我们迅速地富了起来。我们的电视台,把国外的综艺节目不花钱地盗版克隆过来,搞一个火一个,不需要创新,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并说自己"是普通人,不出名。不仅不出名,而且还要受着应试教育的压迫,想真的创新门都没有!
其五,明确地说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泄愤。说"写完这篇文章,这几年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
因为满纸的"奇谈怪论",难怪这篇高考作文会是0分。
但我以为这篇作文是不该得0分的。一是这篇作文固然有违出题者的本意,但毕竟是由出题者提供的材料引发考生自己的联想而说开去的。小时候语文课的老师曾说,考试作文时,只要抄了题目,都可以得上几分的。二是这位考生的"怪论"不见得就怪得无理。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填出了许多纸上的"秀才",现实生活中的庸才(据说北京的一位高考状元,外国11所名牌学校都不要),这种状况本应来个彻底改变,结果年年喊教改,年年不改教;那不敢越命题作文出题者僵化思维模式立意雷池一步的作文还得年年作下去!难道那无济于时代发展需要,不利于考生身心健康的考试制度还要继续误人子弟下去么?考生以所谓"创新"说事,说出了心里的真实话,有什么错?阅卷老师何必非抡起板斧排头砍去?四是这篇作文题目的本身就很耐人寻味。--"不敢创新的创新"。难道这不正是被我国落后的高考制度压迫中的学子的一种呐喊和抗争?!
此外,这篇文章言而有据,行文得体。全文没有语病,没有错别字,表达意思清楚。这样的作文怎么就得0分了呢?据说,那篇文言文写成的作文也离题了,怎就得了满分呢?同样是阅卷老师,差距怎么就这样大呢?是否真如我大哥说的是"阅卷老师的语文不及格,而政治得满分;要么,这个世界真的变态了。"了呢?
高考作文 篇3
如果你生而为人,恐怕你便没了选择,要么,做人,要么不做人。如果,你已经不打算做人,大可不必在此浪费时间。如果,你还想做人,那么,我们可以找个角度探讨一下人生。生而为人,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就是,为人而生,我们为了做人而生,为了做好人而生,为了对得起人这个称谓而生。一旦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又掉进无穷选择的怪圈,你要选择是与非,黑与白,对与错,还要美丽与丑陋,善良与邪恶,甚至还有老实与聪明。生而为人,对于这些对立的矛盾,你总要选边站队,或者兼而有之,不过是此消彼长的缘故罢了。
老实,往往指实诚、忠厚,老实人多数守规矩、讲法纪的人,老实人也多是忠厚人,对于老实人来说,别人说一他信一,别人说二他信二,老实人天生相信别人,老实人因为自己心善,所以他们也自然认为别人也都心善。如今,老实人不仅越来越少了,就连老实人这一称谓,似乎也不那么褒义了。聪明,往往指机智、敏锐,聪明是对人智慧的肯定,现实中某些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从骨子冒精气,如果给他们沾上毛,恐怕连猴都得死。本想说,聪明是对人的正面评价,可是说着说着,似乎又变成贬义了。可见凡事皆有两面性,老实虽好,但不能过头,老实过头了,可能就是迂和傻,聪明虽俐,如果过了头,可能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老实,无疑是个优点,聪明,无疑也是个优点,为什么我们把它们对立起来呢?因为,此时我们眼中的老实,已经不是老实,而是不聪明的意思,而此时的聪明,又不仅仅只是聪明而已,彼消而此长,差距愈加明显,则对立更加突出。做人,应该老老实实,但这不是无条件的,做人不能对什么人都老实,对不应该老实的人老实了,就是对自己的不老实,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做人,也应该有些灵气儿,不能太笨,但聪明也不是随处都用的,该聪明的时候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聪明,那就是耍小聪明。如果一个人该老实的时候老实,该聪明的时候聪明,那么两者是绝对可以让一个人兼而有之的,但现实往往更骨感。
不妨再换一个角度分析一下,老实何尝不是一种聪明? 真正的大智慧:“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所谓老实,就是任天空云卷云舒,听庭前花开花落,只闻花香,不谈悲喜,读书品茗,不争朝夕,净心拂尘,落雪听禅,从容生活便是人生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没有把老实做为内涵的聪明,不是真的聪明,这个意思是说,聪明是有底线的,聪明不能是无节制的,如果聪明失去制约,聪明丧失底线,恐怕灾祸也就不远了,慎之慎之。
做人,离不开聪明,更离不开老实,聪明好比是才,老实则好比是德。做人,最好是德才兼备,也就老实和聪明兼而有之,如果做人首先是德,而后是才,首先是老实,而后是聪明,这样的人往往可以成为家庭可靠之人,社会栋梁之才。退而求其次,便是有德无才,或者说是老实而不聪明,这样的人往往是可以信赖之人,虽然他们做事不一定完美,但他们不会投机取巧,他们会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至于,有才无德之人,也就是聪明而不老实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最不安分的,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则有可能给国家、社会、单位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最后,无德无才之人,即不老实又不聪明的人,不论也罢,不老实又不聪明,即使有害也无大事!综上所述,做人就要成为既老实又聪明的人,如果不能就成为老实但不聪明的人,这或许便是老实与聪明告诉我们的为人之道吧!
高考作文 篇4
前几天老师讲课提到家乡话可能将会被普通话取代,固然大家交流的障碍消失是好事,可这样我还是感到一丝丝担心。也许将来再也不会有方言了,再也不会看到那种本来就少见的文字,这样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知道它会不会也将被人们忘记?
轻轻的翻开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点点滴滴的文字,绘声绘色的画面,交织成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岁月,勾勒出中华民族久经不衰的历史。翻看史册,阅览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阅览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饶的生活;欣赏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复始一点点流逝,传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被人忘记。
犹记得20xx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xx年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幸福是什么?”电视台的记者奔赴各个地方采访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让人感动,有些人的回答让人感到无奈。“家风”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了。“幸福”是经常会用到的,“家风”就很难回答。经过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风是中国传统,不能忘。””做人要诚实、厚道。””别出去打人。”家风是家庭遵守的规则、道德。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长年品行的沉淀才能形成。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浮现在人类的脑海里,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家风对现在的家庭来说已经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被遗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亲朋好友都是讨论如何赚钱、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重提家风,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一种良好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智慧的挖掘。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但怎样弘扬传统文化呢?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和战士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获得祖国的荣誉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有多少先烈为国捐躯,然而有许多人面对物质的诱惑卖国求荣。我们时刻要重视祖国的利益。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信念,什么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败的,他们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俭廉政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钱和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语动摇。我们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勤俭。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们。吃剩的菜和饭,他们不是选择倒掉,而是选择继续把剩菜剩饭吃完;破旧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们都会选择扔掉,他们会用针细密地缝起来,因此,你会看到他们的衣服上有一个个补丁。
让我们牢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吧!
高考作文 篇5
我国伟大的文豪鲁迅先生在层层解剖、削剥、透析整个封建社会之后,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却满脸写着“吃人”二字。而那天我突然从垃圾一般的习题中被吵醒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纸上满满写着“高考”二字,叫人恶心得想吐。我想我应该有着和鲁迅先生一样的大智慧,不然我怎么会和鲁迅先生一样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呢!而这一点从我敢在这个别人在拼命的时期我却在蒙头睡大觉同样可以看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喜欢用独木桥的说法象征高考,而高考这个前世为“科举”的小人,只不过注册了另一下名字,就存活了几千年,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祖宗十八代。而几千年来,中国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到那场生死竞争的时候,大家就一拥而上,谁管谁掉下去,反正死的不是自己,在别人看来,无所谓输赢,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的没有素质。因此,独木桥的说法虽然偏激了一点,倒是准确的很。
社会上有一群从骨子里叛逆的人,他们不过因为年轻就被当作无知,一个力求改变高考制度的声音确实是渺小,但是许多许多的人在一起,就可以很大声,尽管他们大部分都是微不足道的。两种声音并存,虽然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但是注定有一种必须要消失。我们不能否定考试的全部,但是可以力求改变的更加完美的,我们就不该让它一直存在,总有个地方要先开一个头,才可以有故事可以发展。
既然谈到高考就不可以不谈到写作文,记得某次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在上面语重心长的谈论如何在考场上写能够得“多分”的作文,并用彩色笔给他的课程定了一个响亮的主题:55分钟锁定50分作文。接着如黄河泛滥,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传授经验,却决口不提他当年考试的事。我听到昏昏沉沉时候,他的一颗唾沫不小心砸到坐在第7排睡觉的同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当初高考的时候他再争气考个北大或是清华,没准这时候他已经是中国外交部部长。而布置作文作业的时候,每个同学已经必备了一本素材书,考试的时候,我们比的已经是谁买的素材多了。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久了就每个人都一样,不要标新立异,不要大胆尝试,要标准,其实哪里有标准。“不要像韩寒一样写文章”,是一个标准吗?曾经在杂志上看过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就像蒸面包,一屉一屉出来,一个摸样,就算有人才,也会被埋没。但是,我不想做面包,无论写了多少的华丽的词还是写了一整叶的废话,我只想写我所要想的,所要说的话,这才是作文。
我用一整夜的时间写了这篇文章,但是写完的时候我发觉想这些没有意义,明天晚上还是要熬夜读书,还是有做不完的试题,考试确实是一种残酷,我只希望高考的前一天世界突然末日,但是这样似乎对所有的人都不公平,我只知道,有高考一定没有世界末日,有世界末日一定没有高考,这是一种充分不必要条件。世界末日别在考试后来就好了,之后谁也管不了谁。
高考作文 篇6
高三语文备课组 [命题态势]
一、命题特点:常态化、文化化、广义化
从XX 年起,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高考开始自主命题。到XX 年,高考作文出现了八十多道试题。与过去相比,大体有如下一些情况:
第一,直接涉及社会热点的题目有所减少。四年来只有XX 年全国卷i“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 级特大地震”、XX 年江西卷“洞庭湖鼠患”、XX 年全国卷i“丛飞资助贫困生”、XX 年全国卷i“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XX 年上海卷“当今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等寥寥数道。
第二,明确预设主流思想观念的题目仍有一定数量。比如XX 年重庆卷“走与停”、江苏卷“人与路”、湖南卷“谈意气”,XX 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辽宁卷“我能”及四川卷“一步与一生”。XX 年也有辽宁卷“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四川卷“坚强”等四五个。
第三,中性化题目的比例有所加大。其特点是不作清晰的思想预置和审题限制,可供表达的观点广阔多元,自由灵活。比如XX 年湖北卷“‘三’的联想”、安徽卷“读”、四川卷“问”,XX 年福建卷“季节”、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广东卷“传递”和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等。同时,XX 年又有上海卷“他们”、福建卷“果汁·咖啡·矿泉水”、天津卷“人之常情”等五六个。
第四,追求浓郁的文化色彩、审美品位的题目迅速增多。其特点是从中外典籍中选取命题材料,加以美学化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激发考生写作的情绪和思维的灵感。比如XX年全国卷ⅱ“乌鸦学老鹰抓羊”、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山东卷“遥看晶莹,实则复杂”、福建卷“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等三选一、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XX 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北京卷“读诗体会”、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等。而XX 年也有湖南卷“感悟唐诗名句”、山东卷“春来草自青”、浙江卷“触摸都市/感受乡村”等多个。
综上所述,近些年作文命题总的趋势是弱化了说教色彩,越来越常态化、文化化和广义化。
二、命题走向: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
已付诸实施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今后的作文命题,将逐渐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更加侧重于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就命题本身而言,随着十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相互推动,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各自的特点。
3.强化审题能力,立足“准确”求“深刻”。
4.注重素材(尤其是生活素材)积累。
5.结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考点的复习,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6.练成正确的作文程序和较快的行文速度。
[阶段重点]
在作文备考中,应坚持的原则是:全面复习,不搞猜题、押题。所谓全面复习,就是要确立高考作文复习的一个总体构想: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完善表达能力的“网”,好投向生活的“海洋”。
贯串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是:强化四种储备,丰厚写作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积淀的考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华章的。就应试作文而言,如下的积淀尤为重要:
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应关注和留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鲜活素材:
①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
②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
③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
④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
⑤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
⑥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
⑦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
⑧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
高考作文 篇7
俗语云:艺高人胆大。我却觉得,是“胆大显艺高”。因为胆大,我们会有追逐梦想的勇气;因为胆大,我们敢有“不以物喜”的追求;因为胆大,我们能遨游江湖,无所畏惧。
纵使切割师们经验丰富,缺乏勇气的他们只能被后浪推开,拍在沙滩上。唯有胆大,才显艺高。
想当年,相如有勇,青云直上。
本为一介布衣,可他心中却怀凌云之志,寻伺时机施展才华。赵王珍爱和氏璧,不欲予秦,相如听闻,毛遂自荐,出使秦国,完璧归赵。朝中大臣叹异,却也不得不服。相如心中怀着追求梦想的勇气,敢于自荐,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朝臣们的胆量却早已被赵王的威严吓得不知踪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相如有勇,扶摇直上,终让梦想照进现实。
品诗文,太白潇洒,佳作频出。
即便有“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李白的仕途依旧不顺。静言思之,或许入仕不是最适合他的,他应有胆量去开创一番新天地。离开京都,梦游天姥,他大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饮宴桃园,他欣然曰“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他敢于放歌“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他不再为做官疲于奔命,而是大胆放开,追求浪漫诗境。太白有勇,开怀豁达,芳名永存。
观江湖,梁山好汉,沧海一笑。
迫于官府的种种压制,他们也曾试图忍而不发,但骨子里似有种抑制不住的豪情,叫他们不能一味忍耐。一呼百应,好汉们纷纷聚于梁山,开始自己的侠义生活。就算萍水相逢,他们也会仗义相救;朋友有难,他们更会两肋插刀;面对恶事,他们绝不姑息;对待恩情,他们十倍相还。凭着满腔热血与一身勇武,他们行走江湖,毫无畏惧。官府招安,他们大笑一声,继续吃喝。好汉有勇,相望江湖,潇洒一生。
胆大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即使被焚也丝毫无悔;胆大的詹天佑主持修路,面对质疑,不言退缩;胆大的吴菊萍勇敢接婴,面对危险,毫无担心。因为胆大,才显“艺高”,若无勇气,终属平庸。我们虽是小角色,但只要心怀勇气,就不怕被埋没,终有一天,我们会绽放出自己的异彩!
【【精品】高考作文集锦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