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作文

时间:2021-02-26 08:08:06 中考 我要投稿

【推荐】中考作文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中考作文5篇

中考作文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材料准确地把握主旨,提炼论点;

  2、学习按照”引议联结”的方式构思,能在主体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会写简单的议论文,中考也经常考材料型作文的写作,所以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初步写作。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议论文的时候,进行过三次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第一次是对议论文的写作方式的一个初步感知,指导初步运用“引议联结”式的结构,要求观点明晰,会引名言、举实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这一次仅限于是指导大体模式;

  第二次将指导重点放在“会恰当的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学习在引用论据后进行适当地论证”,即会举例、会析例;

  第三次写作既延续上次的举例、析例训练,又提出在“联”这一部分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开来,提出运用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思路增强作文说服力的要求。

  现在浏览当初的教学设计,感觉在“举例、析例”方面的指导还比较具体,给出了三种比较具体的方法:“探因分析法、评析法、反向假设法”,当时训练的效果也比较好。而如何指导学生提炼论点、如何构思出正反式或并列式的论点,仅限 于老师提出了写作要求,给出了一些范例,并没有指导学生该怎样做。所以,这一次当小组内定出“作文指导”这一研讨课主题时,我反复思考,把这一次写作指导的重点放在审题与构思上,即“指导学生提炼论点、会列举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的分论点”上。这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也是学生进行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进行材料型作文的写作指导。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材料准确地把握主旨,提炼论点;

  2、学习按照”引议联结”的方式构思,能在主体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

  环节一:分析河南中招命题规律与趋势,引出材料型作文的写作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的是河南省20xx——20xx四年中考作文的考查方式和题目,仔细观察,看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生思考一分钟

  师:找一找共同点。这四年的共同点是第二个题目都是——

  生:材料作文。

  师:对,都是材料作文,而且要求都一模一样,都是“根据材料寓意,自拟题目”,只是材料有所不同。

  课件展示分析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河南近四年都是二选一的作文,且材料作文为每年必考方式,命题和半命题出现的几率占一半。从命题趋势上看,20xx年依然会沿用此种考查方式,分值保持在50分,“家庭、学校、社会、人生”几个话题依旧会是20xx年中招命题的主旋律。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尤其需要考生们重视。

  (反思:当初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明晰中考作文命题趋向,引起对材料型作文写作的重视,这样的导入设计很平淡,但我觉得比较实用,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能够为下边的训练节省时间。一个应该改进的地方:课件上已经把四年的作文类型题目及题目都展示了出来,四年的材料作文还特意用了红色字体,学生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如果叫两个学生分析一下,没说到的地方教师再补充一下,可能会更自由一些。可能是自己太想直奔主题了,所以就自己引着叙述分析了下去。)

  环节二:介绍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及写作分类

  师:我们先来看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课件展示)

  ①故事型:它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言故事。

  ②论说型:它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议沦文段。

  ③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④情景型: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生活场面,特别的细节)。

  ⑤图表型:漫画、图表、照片等。

  再来看材料作文的分类:

  ①供材料写记叙文;②供材料写议论文;③供材料写说明文;④供材料写应用文;⑤根据材料写局部(补写);⑥根据材料缩写、扩写、改写。

  师:但不论是根据材料写哪一种类型的作文,都需要根据什么来进行写作?

  生齐答:材料的寓意。

  师:对,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需要根据材料的中心来写作。所以今天我们练习根据材料写议论文就进行两个方面的训练——审题与构思(师板书题目)。

  (反思:现在再来看流程,感觉课堂开始之初已经展示了学习目标,这一次再提出“审题与构思”这个指导重点感觉有点不太流畅,可以把目标展示放在这个环节后再展示。)

  环节三:吹尽黄沙始见金——解读材料,把握核心

  (一)审题指导

  师:作文材料形式多样,完全没有规律和热点可循,真可谓“防不胜防”。但所有的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点:含义深刻,蕴理于文。简言之,就是出题者择取材料的意图明显。大家从以下方面抓取材料本质——第一种方法:善于抓取对话重点和关键词,剖析材料中心,明确主旨走向。

  和某些小说相似,材料作文中的一方对话,往往是作者的“代言”。这些对话往往有比较或对比的信息,这就是作者想突出表达的观点。

  我们来看20xx年材料作文《橘子和苹果》,请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生1读: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你和大家分享啊.”橘子回答说.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小瓣呢?是为了让一个人吃吗?”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师:这里边有两处对话,第一处是小姑娘和谁的对话?

  生:橘子。

  师:他们对话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生齐答:分享。

  师:第二处是小姑娘和苹果的对话,这里边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齐答:奉献。

  师:通读两个句子我们可以发现两句的答语中都能表达“与人”“大家”这样向外含义,那本文中观点应该定在“分享”或“奉献”上了。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方法:寓言、漫画、诗歌要看寓意、中心。

  如这样的寓言(请一名学生来读,担心后边的同学看不清屏幕):

  一个自以为怀才不遇的青年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上帝从路边随意拾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我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青年摇了摇头。上帝又把手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问青年:“你能找到那枚金戒指吗?”“能。”果然,青年很快就找到了。上帝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吧。”

  师:你明白了什么呢?把你的想法给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相互交流)

  师:一句话把握一下材料的寓意。XX,你来。这一竖排同学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它的寓意是:(迟疑了几秒)是金子总会发光。

  生2:一个有才华的人不要抱怨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

  生3: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听不清,师引导,补充了一个词:一蹶不振)。

  生4:是金子总会发光,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生5:是金子总会发光,只有——(没说下去)

  师:还没想好,是吧?请坐。刚才第一个同学说了一个“是金子总会发光”,后边一溜都串了下来。刚才有同学笑,看来对材料的寓意有自己的理解。谁来说一说?

  生6:自己真的是块金子,才能够让别人发现。

  生7:只有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才能让别人发现。

  师:我们来看材料里的提示语:“自以为怀才不遇”,说明是不是真的很有才能?也不见得。上帝的两次举动就提示他要把自己变成一块金子。也就是说,要想让别人发现你,应该首先完美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或者说应该在自己身上寻找“不遇”的原因。

  (反思:这个环节当时很尴尬,本想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叫起来发言的一排学生说的都不靠谱,而且第一个学生说了一个“是金子总会发光”,后边的几个全跟着顺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录像,是我的安排有问题:读完材料之后,我让同桌相互交流从材料中明白了,之后就直接提出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寓意,没有再给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所以第一个学生的发言明显迟疑了几秒,后边的同学可能觉得前边的同学语文程度比较好,受了影响,也跟着一路错误地溜了下来。另外,这各环节本意是结合这个材料指导学生抓寓意提炼观点,应该是谁想好了自由发言,起一个引领的作用,不应该是这种“检查式”的提问发言。)

  师:我们再来看两种方法。

  3.照片要看对比突出的主题;画面往往有需要在对比不同的信息比较中才能表达自己的主旨。

  4.打开思维,在遵循基本主旨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提升高度,开阔视野,力求有自己的独立思维。

  (反思:

  1.第三种方法没有举相应的例子,举个例子会好一点;第四点要求可以不提,因为初中生是刚刚接触议论文的写作,这样的要求有些拔高了。

  2.后来研讨时,凯云老师提出:学生该怎样确定材料中的关键词、怎样确定材料的寓意,是不是再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指导。这些自己在备课时真的没有想透彻,还需要自己钻研一下;另外也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疑惑:语文阅读里的一些东西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如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如一段话里的关键词,到底该怎样给学生点拨?)

  练笔一:20xx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师:下边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小练笔,这是河南省20xx年中考作文材料,请结合材料提炼出论点。师读材料: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请大家结合材料里的关键词语,提炼出论点,写在课前发的练习纸上。

  学生用了四分钟的时间分析材料,写下自己的观点,教师巡回检查。

  学生发言。

  生1:人生要有梦想、有追求,在梦想的基础上更要有实力。

  师:有梦想、有追求,更要有实力。

  生2:梦想与行动密不可分。有梦想并为之行动,梦想就可能实现;只有梦想但不行动,梦想也会无济于事。

  师:后边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句子是什么?

  生2:梦想与行动密不可分。

  生3:梦想必须与现实相结合。

  师:概括得很简练。

  生4: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

  师:好的,请坐。刚才我叫了四个同学,谁还有补充吗?

  生5:要用梦想来引领行动,要用行动来实现梦想。

  师:这个句子很精练。好的,我们来看一下材料:首先要找出材料里的几个关键词:造房子、梦想、砖头、拥有等。大家要注意,刚才我看几个同学的观点,发现有几个同学写的观点里就有造房子、砖头这样的词语,注意这里取得是它的比喻义,不要单纯理解为本意。“造房子”指的是?

  生:梦想、成功

  师:梦想、目标、成功都可以。这里的“砖头”是什么?

  生:行动。

  师: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努力。所以这个材料的论点就应该定在“梦想与努力”“成功与努力”等关系上。

  师:我们再来进行第二次训练。男同学都非常喜欢踢球,关于球王贝利的一个故事: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学生思考两分钟,发言。

  师叫一竖排学生发言。

  生1:(没想好,不语)

  生2:逆境造就人才。

  生3:磨难有助于成功。

  生4: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具有竞争意识,才能成功。

  师:艰苦的环境,竞争意识,提到两点,很好。

  生5:逆境早就人才,经历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更强大。

  师:好,刚才看到xx写的不错,你来读一读。

  生6:竞争提高能力,逆境造就成功。

  师:很精练的句子。

  生7:逆境造就人才,安逸……

  师:想来个对偶,但是还没有想好,是吧?可以说安逸会带来衰亡等。运用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的观点。同学们还有别的观点吗?

  生8:成功的大门永远向那些努力的人敞开。

  师:请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材料:人物对话中有对比或作者想突出的内容,贝利的话里想突出哪几个词语?

  生:竞争意识、贫穷。

  师:为什么儿子会缺乏竞争意识?“因为他很富有,而我小的时候却非常贫穷”,当然竞争意识能使人走向成功,而这个竞争意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贝利强调自己小时候贫穷的家境,贫困的环境能磨练人才。刚才很多同学提到逆境、挫折、磨难等,这些都是比较合适的观点。(转向生8)现在明白你的观点合适吗?

  生8:不合适。

  师:观点定好后,就可以拟题了,例如: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

  (反思:这两次小练笔我认为进行地比较成功。一是没有给学生很难的材料,这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二是第一次练笔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4分钟,学生有时间仔细思考、组织语言;第二次练笔思考的时间就只用了两分钟。三是自己能够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尤其是根据最后一个学生的不合适的观点所作的点拨。常常汗颜自己语言的贫乏,做不到精妙的点拨和升华,逐渐努力吧。)

  环节四:布局有方才匀称——迅速构思,结构清晰

  师:第二方面的训练,咱们讲的是构思。材料作文基本的写法原来我一直讲四个字,是哪四个字?

  生齐答:引议联结。

  教师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引”是什么?

  生1:“引”是引材料,引出材料中的观点。

  师:“引”应该是引用材料。引用材料需注意什么?

  生1:抓住中心。

  师:抓住和中心相关的材料进行叙述。

  生2:引材料时不能太过于概括,还应该抓住中心引材料。

  师:因该是“围绕”。我满来看一下屏幕:引材料不能抄大段原文,要概括;另外不要不印材料,直接进入议论。容易使人感觉脱离材料;即使你写的作文寓意非常鲜明,紧扣材料主题,也最好在开头一两句话联系一下材料。如:读了这个故事……,材料中的XX人物的经历启示我们……

  第二步是“议”,“议”是什么?

  生3:议就是举例子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还不太理解。谁来说一下?

  生4:议就是围绕你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生5:议就是引出自己的观点。

  师:议就是对刚才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看来大家对大致的写法是掌握了一些,但术语还不太会解释。下边“联”这一部分才是对你的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解释一下,“联”是什么?

  生:联系社会、现实。

  师:还有自身的经历等等。最后是“结”,怎么理解?

  生6:“结”就是根据中心对文章进行结尾,顺便呼吁大家。

  师:对大家发出号召。这里边还应注意重新回应一下开头的材料。

  (反思:这一部分进行地很尴尬,原以为学生对“引议联结”式的结构理解得比较好,哪知道学生一发言误差就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原来讲材料作文的写法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学生对术语比较陌生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

  师:“引议联结”这四部份里边那一部分需要大家写得最细致、篇幅最长?

  生齐答:联。

  师:原来我们讲作文“凤头、猪肚、豹尾”,联这一部分相当于什么?

  生齐答:猪肚。

  师:对,肚子,肥肥胖胖的,内容一定要充实。怎么样把内容写充实呢?我们来学习这两种方法: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我们先来看“正反对比式”。

  屏幕展示,一生读材料:

  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托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师:不仅是分论点可以对比,而且论据和材料也可以对比。例如:

  举例一:

  中心论点:学习要虚心

  正面论证:虚心使人进步。

  反面论证:骄傲使人落后。

  举例2:

  中心论点:对待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

  战胜挫折,能使人走向成功。(举正面例子并论证)

  逃避挫折,等待你的只有失败。(举反面例子并论证)

  学生齐读例子。

  练笔三:

  中心论点:要珍惜青春

  正反对比结构:(提示格式:关键词语+做法+结果)

  正面论证:珍惜青春, 。

  反面论证:虚度青春, 。

  学生练笔,时间为四分钟。

  请一排同学展示:

  生1:珍惜青春,美好未来向你招手;浪费青春,万事化为蹉跎。

  生2:珍惜青春,让青春如朝阳般绽放;浪费青春,耽误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美好的未来。

  生3:珍惜青春,就会珍惜时间,活得充实;浪费青春,就会浪费时间,一事无成。

  师:想让句式再工整一些,还可以在字句上再斟酌一下。

  生4: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给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浪费青春,虚度时光,会使自己感叹惋惜。

  师:后边这个词语不错,“感叹惋惜”。

  生5:珍惜青春,做完美的自己,会走向一定的成功;浪费青春,会虚度时光,可会走向失败。

  师:虽然语言不够精炼,但结果对比地很清晰:走向成功,走向失败。谁还有,把自己的观点展示一下。

  生6:珍惜青春,珍惜明天,人生将精彩而充满幸福;浪费青春,无所事事,人生将枯燥而乏味。

  屏幕展示一个示例,学生自由读。

  正面论证:如果珍惜青春,就会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一生有为。

  反面论证:如果虚度青春,则会一事无成,“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并列式:

  师: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论点的正确。因为涵盖了不同的情况,所以文章也就有了非常强的说服力。议论文并列结构模式通常表现为:

  (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2)本论

  A、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B、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C、分论点3+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3)结论(照应全文)

  师:怎么把分论点阐释开来?可以阐述内涵,分析原因、揭示地位、作用、价值,提出策略。可用的格式为:

  关键词+是……

  关键词+是因为……

  关键词+需要(或能够等)……

  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做笔记。

  例一:以“向挫折微笑”为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

  学生齐读:

  (阐述内涵)

  分论点一:向挫折微笑,展示的是勇敢者不屈的信念。(童第周)

  分论点二:向挫折微笑,体现的是乐观者奋起的动力。 (爱迪生)

  分论点三:向挫折微笑,凸显的是无畏者执着的毅力。 (徐霞客)

  例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心论点:不动笔墨不读书

  (揭示作用)

  学生齐读:

  分论点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

  分论点二: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

  分论点三: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

  练笔四:《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1)开头部分:排比句式,提出总论点: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2)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 (利于爱情的沟通)。

  (3)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

  学生思考,写,用时5分钟。

  学生展示:

  生1: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打开真心朋友的心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巧妙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

  师:三方面,友谊、人际沟通,拉近心灵距离。

  生2: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使沟通更加和谐,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容易使人理解,从而使沟通更简洁。

  师:第三句没想好,是吧?前两句不错,请坐。

  生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获得一份得之不易的友情;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够为自己赢得他人的尊敬。

  师:语言比较流畅。

  生4:沟通师生之间的钥匙,叩开了久寂的大门;沟通时邻国之间的互助,放飞了和平的白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相互慰藉彼此的心灵。

  师:不仅句式整齐,而且语言还很美。第三个与第一个句式有点重复了。像XX这种思路,还可以由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同样,亲情、友情、爱情这也是一中思路。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学生自由读。

  (反思:这一部分的训练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现在反思有一个环节安排不太合适:如何列正反对比式和并列式的观点,这种思路的总结不应该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思考,也可以结合例子分析,之后教师再总结出来,最后是学生练笔,这样课堂的生成性更强一些。)

  环节五、课下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引议联结”列出一个详细的议论文结构提纲,要求“联”这一部分运用正反对比式或并列式结构,自拟题目。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俩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课后反思:

  1、学生的收获。

  这一节作文指导讲的是以前的作文指导课上没有讲到的方法,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首先,审题训练,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寓言故事的寓意提炼观点,如果材料难度不太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可以提炼出比较恰当的观点。其次,指导学生列出正反对比式的分论点,有一半学生的观点明晰,句子通顺,有对比的意味。第三,指导学生列出并列式的分论点,仅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列出来,并且不敢细致推敲词句上的问题。在备课时我预想的目标就是让大部分学生会审题、会列正反对比式的分论点就可以了,这样在写材料作文时结构就比较清晰,在主题部分也能够展开论述了。至于用并列式的分论点式来构思文章的主题部分,这个要求比较高,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理解、接受,也能够列出来;中等及靠下程度的学生可能思维没有达到,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局限,这个要求就难以达到了。因为是中考复习指导,就不能顾及面向全体学生了。这既是遗憾也是现实。

  2、环节的安排

  和东艳老师的课相比,我的课堂属于中规中矩的`教师指导课,老师指出一二三,学生照做,课堂环节教师控制得多,课堂的生成性不强。我觉得这也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在作文指导方面时间毕竟不多,备课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得多一些,在教学方式上考虑得少。走在学生后面,学生才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

  3、教师的点拨

  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点拨和激励很重要,学生提炼观点也好,列出并列式或者对比式的分论点也好,多少是要存在一些语言或思路上的问题的。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纠正问题,使学生在发言后得到收获,尤其是正面的示例,效果会更好。我所期待的语文课堂也是这个样子,一直在努力,但在课堂上,自己语言的贫乏还是表露无遗,汗颜又惭愧,自己离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距离还很远。努力吧。

中考作文 篇2

  随笔和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其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但随笔看似随意,实则费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上随处得题,信手拈来,借题生发。它的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

  传达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它的思路不拘泥于一点静止不动,而是如行云流水般通达酣畅。当然,中学生的随笔写作与作家们的随笔创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写作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即随意、自由、小巧、雅致、隽永,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显出自己的性灵,给读者“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感动”、“一点启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随笔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

  发情感,产生思想。所谓“灵犀一动,心有所感”,“乘兴走笔,倚马可待”,说的就是这种情景。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就可能失之交臂。所以,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得别具意味,引人人胜,令人回味。

  二、真实

  余秋雨说:“散文是一种不带什么表演意识的直白坦示,在散文中的任何矫情、空泛、玩弄比在其他文体中更让人难受。”“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自立首先是一种心态的自立。”这段话启发我们,随笔最擅长的是以一颗真诚的心。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手写我心”,这颗心。应该是一颗真实的心灵,不矫揉,不做作,更不能虚伪。应该指导学生不拘一格,随心而写,尚真忌伪,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的观察,自我的认识,自我的评价,摒弃虚情假意,反对刻意为文。真实再现,真切流露,真情表达,纯净自然,出于天籁。从某种意义说,随笔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绝无矫饰。

  三、有昧

  随笔作为一种自由的文体,应该努力写出一些意味,因情而动,依实写来,联类生发,议论风生,联想升华,率性而作,涉笔成趣,从而表现了一种认识,一种体验,一种感情,一种咀嚼,形成一种情景理相生、含蓄蕴藉的意向空间,呈现出意蕴、情致、理趣,空灵中有实,飘逸中有根,柔媚中有骨,或以事感人,或以情动人,或以思想启迪人,以智慧愉悦人,才能有意味,才能意味深长。当然,这一切不需要长时间准备,也不需要反复酝酿,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需要刻意追求,偶尔得之即可。四、灵活

  随笔在构思上具有零散性、发散性、随机性,学生面对一物之微、一时之得,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比物连类,上下串联,一气贯注,敷衍成篇。在表达方式上,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个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在风格上,可朴实清秀,可雄浑刚劲,可潇洒俊逸,可峭利冷峻,可冲淡平和。可空灵温婉,可娟秀纤巧,可充满乡野之气,可洋溢都市风情,可庄可谐,丰富多彩。在篇幅上,长短不拘,长的可达千字,短的百字左右,随表意的需要而定,一般以短章小制为主。

  随笔的随意、自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要防止两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立意的粗俗,层次低,随心所欲,缺少思辨,思想观点偏颇,总是着眼于个人得失,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肆意发挥个人的不健康情感;二是用笔的粗糙,结构安排、技巧运用、语言表达上不讲究,缺少审美眼光,泛泛道来,寒伧浅陋,面目可憎。为此,需要引导学生立意高远,追求情趣理趣,生动、形象、自然、鲜活、丰富、精美,富于文采。

  真切而不沉重,轻灵而不空泛,自然而有品位,恬淡而有趣味,应该是中学生随笔写作追求的目标。

中考作文 篇3

  【技法揭秘】

  “以小见大”,即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简而言之,“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巴尔扎克说,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细节、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好文章来。“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理。

  以小见大既是一种精细选材的技巧,也是一种深刻立意的技巧,以小见大中的“小”,是叙述、描写的焦点,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采用这种技法可以避免中考作文中常见的泛泛而谈、空洞肤浅的毛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这种论述提示了多种选材的途径,为实施以小见大的写法奠定了基础。成功运用以小见大写法的作文一般也能符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类文“立意有深度”“构思巧妙”“感情真挚”的要求。

  【中考兵法】

  技巧一:围绕主题着眼小材料

  以小见大先要着眼于小材料,在审准题的前提下选取小材料。哪些是小材料呢?小材料是指符合写作主题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情景下发生的,没有大范围的影响力,但又能进行具体描述的小事件、小场景、小角度、小动作等写作素材。如:

  我好高兴,终于快到了。穿过这个黑巷子,就是光明了,我看了看手表,“Oh,mygod!”距上课只有3分钟了,此时才真正明白一刻值千金的道理,我真的坚持不住了,又想放弃狂跑,但大风大浪都经过了,可不要在阴沟里翻船。坚持!

  “跑!跑!跑!”现在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为我们是凡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

  (王瑞霞《跑!跑!跑!》)

  作者用诙谐的语言,幽默的笔调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惊险遭遇”:一次因害怕迟到而与时间进行的赛跑。生活中,上学、赶车、上班、约会……为了赶时间而奔跑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作者却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为了走在前面,我们必须跑。”实现梦想需要奔跑,迅猛发展需要奔跑,激烈竞争必须奔跑!文章便这样以小见大,从小事中折射出了大道理。

  技巧二:立意从小角度切入

  有的同学写作时立意过于宏大宽泛,只能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以小见大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立意的角度越小,内容挖掘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写得明确深刻,内容充实。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所选材料中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从而让其闪烁异彩。如:

  他跨进教室,脱下雨衣,全身没有一点干的地方。他正要把蜡烛分给同学们时,电忽然来了。教室里一片欢呼,他顿时觉得像一盆冷水泼在头上,比在雨中还要难受。他把蜡烛分给那几个同学,可他们都说不想要了。一股股寒流向他袭来:“我反正没钱,你留着自己用吧!”“别硬当英雄了,怎样?不容易吧!”“留着以后自己用吧!”“哈哈……”伴着笑声,他手中的五角钱也被那女生婉言要回……他顷刻呆住了。泪,流在脸上,流进心头。

  (段兴霖《雨夜》)

  以小见大,滴水就能折射阳光。作者通过对雨夜一个同学冒雨为大家代买蜡烛的记叙,表达了对这位同学的善举的赞扬和对冷漠者的批评,也表达了对真情和友谊的呼唤,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奉献,生活才会臻于完美。文章似乎没有写友谊,但时时处处却又体现着对友谊的渴求与呼唤。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不可忽视。

  技巧三:强化细节,传神描写,小中见情。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细节便能活化人物形象,揭示或深化主题。我们不妨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职业、性格、心理等。平时留意身边的生活变化,考场上才能采用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方法,如实地多角度展现人们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像从妈妈的唠叨中看到她对孩子、丈夫的无限爱意,从某个人并排走路时总靠左行看出其对朋友的爱护等。

  技巧四:由点到面,篇末点题,小中见理。

  从点到面,就是对所写的点滴小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力求透过具体而微的细节,看到事件所体现的本质,从而给所写的小事一个归属。比如从路人乱扔垃圾想到“陋习难改,环保之路漫长”,从餐桌上的浪费想到资源枯竭、改变消费观念,从登山的经历想到成功离不开坚毅、不怕慢就怕站的哲理等等。又如:

  泥泞路段终于走完了,迎面而来的是一级级不规则的石阶。我心想,这下可轻松多了。哪知,连日阴雨,石阶上长满青苔,滑溜溜的,刚走两步,就跌了一跤,膝盖骨钻心地痛,额头上也碰出了一个包,乎也划破了。我筋疲力尽,连爬起来的劲几乎都没有了。天色更暗了,我能永远趴在这里吗?不能!我拼命爬起来,继续前行。

  这天晚上,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回忆起我曾走过的路,感触颇深:人在旅途,路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走平坦大道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小路,而且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无数次的摔倒。但是,只要有坚定的目标,摔倒,爬起来,继续前行,你所面对的终将是胜利。

  (易开泰《人在旅途》)

  作者把自己在归家途中“走泥泞路”“摔倒”“碰头”这些小事描绘得有声有色,很好地渲染了归途的艰险。但又没有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由此在篇末生发出人生的感悟:“人在旅途……只要有坚定的目标,摔倒,爬起来,继续前行,你所面对的终将是胜利。”

  技巧五:运用对比,挖掘深意,小中见德

  感动,有时并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舍生忘死,也许一个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的生活画面就够了。以小见大,就是要用小事展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与美德,并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邻里之间、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彼此牵挂的美德不就是由芝麻大的小事和画面来连缀的吗?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本是三代人一块儿散步这样一件平常的小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幅极其和谐、温馨、美满的尊老爱幼的画面,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也给我们以审美的愉悦。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人生的大道理,由点到面,小中见大,立意便高远了。

  【范文赏析】

  芬芳在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开头简洁,设置悬念)

  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要是总在家里呆着就无聊透了。于是我去表姐开的花店帮忙,主要任务是送花,(开端)

  表姐的生意不错,我去帮忙第一天便有7份订单。我接过地址和包装精美的7束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一路飞奔。(以景衬情。对炎热的夏日环境的描写,反衬“我”兴高采烈的心情,也表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建设街28号,没错,就是这家。”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叮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传神的细节描写下提示幸福的真谛作铺垫)

  第二家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女,她丈夫送给她一束玫瑰。

  第三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那花是他曾经的同学送给他的。(这两段略写,但也可联想到当时的幸福感)

  一束束鲜花,一句句祝福,接受祝福的人幸福无比。而我,作为传送祝福的使者,也感受列了幸福。(由点到面的议论渲染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引题)

  时光飞逝,暑假结束,我送花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最后,我向表姐提出一个要求,要三束花儿。表姐爽快地答应了,并且按我的要求包装好。(送花结束,文章却未终止,设置悬念)

  我从中抽出一束百合花,郑重地递给她说:“姐,这束花送给你,祝你的花店越办越红火,希望你青春永驻,笑口常开!”表姐非常吃惊,也很感动,我分明看到她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开了几年花店,我倒是从没收到过花。”表姐笑着说。看到表姐幸福地笑了,我也好高兴,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一束花就让开花店的表姐,惊喜落泪,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剩下两束,我给了爸妈一束,爷爷奶奶一束。印着心形的粉红包装纸,包着鲜艳的花儿,它们代表了我的爱,奶奶激动地搂着我落泪,爸妈则幸福得一个星期都合不拢嘴。淡淡的花香浸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精细的神态描写)

  花儿总是会凋谢的,但我知道,芳香已握在我手中,只要我懂得珍惜,懂得给予,幸福之花就会常开不败。(点明主旨,照应开头小)

  【靓点扫描】

  《芬芳在握》,诗意的题目,引人无限的遐想。幸福如花,可以传递,可以共享,赠人以花,手有余香。材料使用上详略有别。同为送花,第一家和“我”送给亲人花详写,第二家、第三家一笔带过,其他送花更是留下空白,激发人的想象。“幸福”,本是个极大的命题,许多人一生都在探求、寻找、揣摩,但很多人一生都难达其理,难称幸福。通观全文,小作者只写了“送花”一件事,没有大的场面,只有对得到花的各类人的细致观察和自身体验的描述,但小事件却折射出大主题,使读完本文的我们对幸福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写作训练】

  1.在写作“让感恩之花绽放”的命题作文时,尹闯同学准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下面是他已经拟出的段落中心句,请另备纸张帮他补充相关的素材。

  (1)送一朵感恩之花给我的老师。

  (2)送一朵感恩之花给我的妈妈。

  (3)送一朵感恩之花给我的同学。

  (4)送一朵感恩之花给那个陌生人。

  [温情提示]一次难得的赏识,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询问,一次不经意的搀扶,一番耐心的指引……只要我们细细搜寻,生活中值得回味、值得感恩的事总有很多。

  2.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一个道理,理解一个人就在一瞬间,好像灵光一闪,就那么一下,我们就明白了许多,长大了许多。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悟也会成为我们人生闪闪发光的金子,值得记录下来。

  (1)以下是刘芳琳同学看到的一个画面,请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加上一段文字,升华一下主旨。

  忽然,两位相偕而行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们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却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那么的默契。两位老人走得很慢,仿佛要将生命和生命的回味延伸,又像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细细品味这芬芳的温馨。

  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

  (2)请以“读懂就在一瞬间”为题,补全题目,运用“以小见大”的技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温情提示]注意从描述性的“年轻气盛”“挺胸昂首”“进门撞在门框上”等短语上寻找答案。

中考作文 篇4

  庄稼需要雨露滋润,友谊需用真诚浇灌。

  ——题记

  相遇

  和她相遇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那天我在***店里帮忙。她刚从这买了两袋盐,可不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还大声嚷嚷着:“找错了,找错了!”我心想,找错了活该,谁叫你刚才不数的。虽然我强忍着没说出来,但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只见她把钱放在柜台上说:“两袋盐是一元六角,我总共才给了你五元钱,可你却找了我八元四角。要都向你这样做生意,不就亏大了。” 啊!原来是这样,我多找了她五元钱,她竟然是来退钱的。我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羞愧,便真诚地说了句谢谢。她说,没什么好谢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诚实,不能贪小便宜。在和她的闲聊中,我知道她和我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而已。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知道有一粒种子已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

  相处

  初二分班时,我俩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胳膊摔折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这怎么行呢?落下功课怎么办?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坚决不同意。这时,她走来了,主动承包了我所有的活计:买水买饭、涮碗洗碟、铺床叠被,上课还帮我记笔记,俨然成了我的保姆,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那段时间,妈妈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给我做好吃的,她就经常给我带蒸饺,肉馅的,特好吃。如果没有她真诚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和她相处,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感觉特别轻松愉快。我知道,那粒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相知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烦恼我们会找对方倾诉;遇到难题我们会共同解决;获得成功我们会让对方分享。我们成天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同学们都戏称我们俩是“连体人”。 可进入初三以后,我发现她的话少了,精神也不怎么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知道,她和一男生暗暗好上了,可最近,那男生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我真想把那男生痛打一顿,可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行事。我必须多陪伴她,多安慰她,尽早把她从那泥潭中拉出来。我对她说:“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为他浪费那么多时间简直太可惜了。要是换了我,早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可不愿做傻瓜。”“什么,你说我是傻瓜?”“对,你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盯着她的眼睛,我一字一顿的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重又变得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看着她活泼开朗的样子,我知道我们俩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终于开放了。

  简评:小作者紧扣话题,巧妙地把真诚和友谊联系起来,用拟人修辞拟题为《真诚浇开友谊花》,成功地缩小了话题的外延,为其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石。接着亮出精心打造的题记,题记虽只有一句话,但采用比兴手法,自然引出话题,点明了写作中心,简洁明了。正文用三个小标题,选取了“相遇”、“相处”、“相知”的三个片断,片断中有她真诚待我的事例,也有我真诚帮她的事例,体现了友谊的双向性特点。每个片断的末尾都有一句前后关联的话,写出了友谊的种子从落进心田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的过程。此文选材典型而全面,语言连贯,层次清晰,故而被评为一类卷,得满分。

中考作文 篇5

  河岸对河流说:“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浪,让我留住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泰戈尔或许青春就有那些尖砺与背离;或许成长就有那些叛逆与感伤;或许留心沿途的风景,就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留心沿途的风景,或许弥足珍贵。

  母亲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极旧,上面斑斑驳驳的,是岁月送给它的礼物。我总是劝母亲扔掉这辆自行车,母亲在这时变得很固执。于是我背对着母亲,皱着眉头与母亲冷战。母亲总是小心地擦拭着这辆车,总是看着它微笑。那天,母亲忽然转过头,对我说:“我们去骑自行车好吗?”看着母亲那温暖的笑颜,我极不情愿地坐在使我与母亲多次吵架的自行车上。

  那是我与母亲的十年。穿过大街小巷,我与母亲拐到母亲与外婆从前的家。小麦的点点香味飘来,那是乡土的味道,我看着脚下车印在泥土上缓缓轧出,画出完美的弧线。我张开手臂,微风拂来,淡淡的??忽然,母亲的车把一歪,我一把抓住母亲的衣角,母亲双脚踮地,稳住了自行车。母亲急忙回头问:“没事吧??”我微笑地看着母亲,母亲温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喏,小时候我和你外婆,也是这辆车,也是这条路。”

  那是母亲与外婆的十年。我终于知道母亲为什么舍不得丢掉这辆自行车了,我的心最深处被触碰,我知道,那是爱。那时的母亲也一定和我一样,穿着白衬衫与解放鞋,露出被太阳晒得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看着外婆黝黑的长发别着普通的珠花飘起,看着地上车印的连绵,看着沿途的风景,温暖如昨天。

  那是我们一家人的十年,母亲笑着说:“你和你的孩子以后也一定会骑着这辆自行车,走过我们走过一遍又一遍的这条路。”我闭上眼睛,听车轮转动的声音,张开眼睛,看沿途的风景的温暖延伸至未来。

  这条路,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乐趣;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清秀。更重要的是这条路上还有我与母亲,在同一辆车上,母子俩说说笑笑,早已成一道风景。

  在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节奏越来越快,但感觉却越来越迟钝。远处的树枝多了一丝鹅黄,我们熟视无睹;地上的草儿萌发出新绿,我们视而不见;连母亲的发鬓间多了一丝白发,我们也倏然不知。我们何曾留心沿途的风景?

  母亲,我不会再吵着扔掉这辆自行车。

  母亲,我会用自己明亮的眼眸,映出沿途最美的风景,收藏在自己心里。因为这风景,体现了亲情的温暖。

  我想对车轮说:我不能留住你的经过,就留住沿途的风景在我心里,让我永远这温暖吧。

  我不能没有你

  在漆黑的深夜里,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刻,你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让我从黑暗中走向光明。不能没有你——我的朋友。

  当我孤单一人走在生活的道路上时,面对迷茫的前程,是你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跌倒了无数次,是你,是你一次次地鼓励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我的朋友,不能没有你。不能没有你的微笑。

  年少轻狂的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在成长的路途中无畏无惧。当生活的挫折一次次的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时,当我再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是你,是你的鼓励带着我一次次走出困境。是你的微笑,你的微笑就像春雨般滋润着我!你轻轻的一个微笑,让我乌云密布的生活变的灿烂起来。还记得吗?曾经的我们一起逃课,一起去爬山,一起在深夜的街道上徘徊着,正是因为有你的微笑让我的生活变的更精彩。

  我的朋友,不能没有你。不能没有你的默默陪伴。

  曾记否?阳光下,我们一起在球场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我们一起在田野的路上奔跑着,只因为有你的陪伴,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还记得吗?我们站在高山之顶,仰望蓝天,诉说着我们心底里的故事,回忆我们走过的初中三年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吗?深夜里,我们在海边的沙滩上遥望着星空,看天上的繁星点点,我们在描绘着我们那美好的未来。你说,我们就像在深夜里行驶的帆船,成功的彼岸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但我们却迷失在黑暗的海洋中,我们期待黎明,期待着彼岸的灯塔。我说,我们就像没有帆的船,但梦想却能带着我们远航,抵达成功的彼岸。我成功的时候谢谢有你的陪伴,感谢你来分享我的喜悦。我失意的时候亦感谢你的默默陪伴,谢谢你的安慰,你的一句安慰让所有的伤都不再疼。谢谢你的陪伴让我的青春无悔。

  不能没有你,我的朋友。我们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你的鼓励,需要你的微笑!让我们带着梦想通往成功的彼岸!

【【推荐】中考作文5篇】相关文章:

1.【推荐】中考作文3篇

2.【推荐】中考作文4篇

3.【推荐】中考备战作文三篇

4.中考优秀叙事作文推荐

5.【推荐】临近中考作文4篇

6.【推荐】迎接中考的作文3篇

7.【推荐】期中考试作文

8.【推荐】中考满分作文

9.【推荐】中考的感受作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