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解释
古代,汉语词汇。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都属于古代;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现代,1949年以后则为当代。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一般也包括原始公社制时代。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之时限。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波斯等,约当公元前三十世纪到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各国情形不一)。希腊和罗马,约当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公元476年)。
基本解释
(1) [in ancient times]∶在我国历史分期上泛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时代。大洪灾,就是古代也是有过的。
(2) [Antiquity]∶历史分期。指原始公社制时代和奴隶时代。通常把奴隶制时代称古代,封建社会称中世纪。
(3)[in the past;formerly] 过去,年代已久远。
引证解释
刘廙、辛毗、刘晔、桓阶、陈矫、陈群、王毖、董遇《劝进表》: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
刘师培《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其足考古代文集卷目者,实以《隋·经籍志》为大宗。”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所有 中国 的社会史料,特别是关于封建制度以前的古代,大抵为历来御用学者所湮没,改造,曲解。”
冯雪峰《雪峰寓言·鸟和山林的大火》:“唉,这就是古代也有过的人类的大火呀,谁也逃不了的。”
古代故事
古代有一个皇帝十分庞爱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姓李,常常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为所欲为。凡朝中要想升官的官员,都会走她的门路,这在宫里也已经不是陌生事了。
有一天,宫里设宴,观看伶人演出。剧中有两人对白,甲问:“我们国家有何喜事?”乙答:“你未听说有凤凰出来飞翔吧?”甲又问:“听说过,但不知详情?”乙说:“凤凰飞翔有四种情况,它的预兆也不相同。向上飞是预兆风调雨顺,向下飞是预兆天下太平,向外飞是预兆四方来朝,向里飞是预兆加官进禄。”皇帝听后,知道这话里有话,是在挖苦他,但由于这表面上只是伶人的表演台词,也就不好发怒。
你能说出伶人乙话里的另一层含义吗?
谜底:“向里飞”,实际上是指官僚们“向李妃”。
古代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0、言必信,行必果。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2、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沈复
1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5、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7、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18、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袁枚
19、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2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2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梁启超
2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4、三思而后行。 ——《论语》
2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6、豪华一去难再得,壮气销沉土一丘
27、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28、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0、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关汉卿
3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3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3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3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3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6、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7、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
38、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3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明
40、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4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42、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43、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4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45、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4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4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0、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53、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成吉思汗
5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8、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5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60、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曾国藩
61、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是绝不黯淡或沉沦。——纳兰容若
62、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
6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6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65、强行者有志
6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67、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6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9、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70、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 葛洪
7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72、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7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74、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7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7、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7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8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1、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82、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魏源
【古代解释】相关文章:
“读书”有两种解释作文10-11
中国古代十大名枪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