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家乡奇特的“游神”的习俗

时间:2024-03-12 11:35:07 登绮 五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家乡奇特的“游神”的习俗

  游神(Youshen;又称迎神、神像出巡等)是指模仿神明巡游的传统民俗活动,通常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旨在酬神、消灾和祈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家乡奇特的“游神”习俗,欢迎大家分享。

我家乡奇特的“游神”的习俗

  我家乡奇特的“游神”习俗

  今天,我坐在老爸的车里,窗外景色迷人,但我无心欣赏,只回味着昨晚看到的奇特的“游神”仪式。

  所谓“游神”,简单地说,就是抬着菩萨的雕塑满大街的走。小时候只是听爸爸妈妈说“游神”只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得到神的帮助保佑,是封建迷信,没什么好看的。但我好奇心就是那么强,没有亲眼见到过“游神”我就心痒痒,今年的初十晚上,我终于见到了!

  正所谓“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我家乡的“游神”会怎样的与众不同呢?想着想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左顾右盼起来,越来越近的锣鼓声引来我的一阵欢悦,太好了,“神”快游来了!慢慢地,“神”“游”了过来,我也看清了大致形状。

  两个人拿着铜的锣和皮做的鼓在整个列队的最前面吹吹打打,四个人抬着类似于古代花轿的轿子,里面坐着一尊菩萨,后面还有两个人拿着喇叭在吹。花轿前面的下方挂着两个筒,里面插满了香。我还注意到,四个人很有默契,抬花轿的肩膀都是一起一落,上下起伏的,菩萨在中间摇晃。菩萨雕塑也随着轿子一起一落的,远看就像真人一样。四周都是静悄悄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庄重二字,这种逼迫感倒让我这个小孩子不知所措了。我无意间把目光放在了菩萨身上,我发现,菩萨的脸竟然是红的!那也难怪,世人做了那么多违反天理的事,菩萨不生气才怪呢。菩萨的眼睛就和普通人的眼睛差不多大,脸上都没有一丝表情,嘴唇微抿着,好像还为世人犯错的事情耿耿于怀呢。菩萨他昂首挺胸,左手优雅地放在大腿上,右手拿着一把铁锤。这把铁锤,仿佛可以把世间所有的坏人锤死,仿佛可以把冤枉好人的铁笼锤破。正在浮想联翩之间,猛地感觉……有人推了推我,我结束了我的联想。

  我睁着茫然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打扰我的人。妈妈笑着说:“我看你一直睁着眼看着窗外,还不眨眼,以为你和鱼一样可以不用闭眼睡觉嘞。”听完后我哈哈大笑,对妈妈解释说:“我在回想昨天晚上的“游神”呢。”“喔……”妈妈似乎也沉淀在回忆之中。

  活动起源

  游神源于丰富多元的民间信仰,其文化原型是古代帝王巡狩四方。《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游神”的记录,其职责是为天帝视察一方。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有“日游神”“夜游神”的角色,分别在白天、夜晚监察人间的善恶。在游神文化流行的不同地区,流传有各式各样的起源传说。

  1、闽台游神文化

  福建地区的“游神”源于乡民对神明保境安民的期许。福建依山傍海,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干旱、台风、瘟疫都会对人们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人们为了抵抗“天灾人祸”而不断创造神明,加上福建地区的原住民是“闽越”族群,历来“好巫尚鬼”,有力推动福建民间信仰发展。大量汉人(多来自福建的泉州和漳州),迁入台湾后,为台湾带来了中原文明,移居的汉人与台湾当地族群不断融合、重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阵头”艺术,其有迹可循的确切起始年代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据高拱干纂《台湾府志》可知当时已有鹤、狮、昭君、婆姐、龙、马等阵头的存在。

  2、潮汕游神文化

  潮汕游神最初起源难以考证,明代潮州戏《荔镜记》曾有描述潮州人游神赛会的情景。至清代,“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放灯结彩,火树银花,举国喧阗,昼夜无间也。”一些地方史志还把它作为社会习俗记载下来,《澄海县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银花火树,舞榭歌台,鱼龙曼衍之观,蹋踘秋千之技,靡不毕具,而人乐从,通宵聚观,至晓方散”。

  3、粤西游神文化

  年例主要盛行于粤西地区,“游神”是年例中的主要内容。关于粤西“年例”民俗文化的起源,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研究假设,但都没有充足的史料作为一锤定音的佐证。一般认为,“年例”民俗文化由来已久,是以祭祀文化为核心,在历史上北方人民南迁带来的文化与原有本地土著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

【我家乡奇特的“游神”的习俗】相关文章:

游神赛会05-15

游奇特的善卷洞05-28

游奇特的善卷洞05-28

游岩神山08-04

我的神探老爸05-21

我的神光棒05-22

我的"神探"老妈05-26

奇特的梦06-24

奇特的山07-05

奇特的“发明”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