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给作文松绑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1-01-13 19:53:51 五年级 我要投稿

给作文松绑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我手写我心”

给作文松绑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次作文大赛,题目是《礼物》,我发现了一篇材料新颖的作文: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张画,画面上有只喳喳叫的喜鹊。奇怪的是没画尾巴,原来爸爸说“我”平时干事总是叽叽喳喳,有头无尾。后来当“我”改掉了这毛病,爸爸就把喜鹊的尾巴添上了。题材寓意很深,发人深思,大家公认是篇好作文。但是看着看着,类似的题材一篇篇出现了,比如礼物也是一张画,不过画的不是喜鹊,而是什么“山羊”呀,“老虎”呀,同样都没尾巴,更让人不解的是,某些画面上竟是“人”。有的没胳膊有的缺脚。最后都是在改了“有头无尾”的毛病后又添了所缺的部分。这怎么能不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呢?先不评判套出来的作文是否得体,就特别是写到“人”缺胳膊缺腿,给别人留下是多么不愉快的感觉啊!再说,一篇篇的作文大同小异,读起来不乏味吗?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们就唉声叹气、如履薄冰。“怎么又写作文了?”还一脸的苦瓜相。有的同学说是冥思苦想找不到材料,没办法,只好“套”上作文选上的优秀作文。因为不是亲身经历的事,写的时候不能入境动情,而是生编硬造、七拼八凑,作文自然干干巴巴没情没味了,更糟糕的是这样会扼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如此练笔,水平是永远提不高的。

  再比如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学生都“心领神会”他们都非常熟悉“尊敬”一词,她们的作文几乎都是假好人好事、假英雄人物,写“送老奶奶回家,老师送雨伞给她,帮助小同学……”他们很自如地编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然后套上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到老师那儿给批上一个“思想高尚、文笔优美”之类的评价。写“尊敬”一文,清一色的“高高的鼻子,弯弯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这就是“尊敬”一词的全部体现,全班59个人当中有59篇“换汤不换药”的作文。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性体,在我们成人眼光的熏陶下,学生一个个变得成人化,更可悲的是一个学生在听到“英雄”两个字时,“英雄救美”这样的语句甚至脱口而出!这样的例子不能不让我感到触目惊心,我们是在真正培养21世纪的人才吗?一个文明的社会现代的社会,纵然付出高昂的代价,也要解放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得解放教师。

  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讲的那样“师生的表达,大体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想到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的想一想,通过上千堂语文课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词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结合的.。譬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与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社会;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写的作文大都是千篇一律,因为他们没实践,没有内容可写,缺乏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情感,教师已在他们的头脑中塞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的“同化果实”,他们又怎么还会结出自己丰硕的果实呢?

  曾经有一位学生说他们老师给他们下了一个禁令:作文不许再写拣钱包、公共汽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说这是老三篇,材料陈旧,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可是写自己的事情怎么可能千篇一律呢?我有我的生活,你有你的感受,即使大家都经历了同一件事,不可能每个过程都一样,感受就更是各不相同了。就算是数学公式那样永恒不变,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也会千变万化呢?更何况作文就更不可能有可套的公式了。就拿“拣钱包”这事来说,我曾经问过很多同学:谁拣到过钱?大多数同学都拣过,当我再请每位拣钱的同学叙述经过时,可就大相径庭了。比如:有位同学在商场里拣到了一元钱,她主动交给了售货员,而阿姨却随口一句:“拿去买冰棍吧!”当这位同学用惊异的目光看着阿姨时,那位阿姨却认为她傻,直到她对阿姨说《小学生守则》里有一条拣到东西要归公时,阿姨的脸才红了,结局是一个孩子教育了大人。你说,这件事写出来,会使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吗?其实作文的材料又怎么有禁区呢?不少同学绞尽脑汁去选材,想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颖材料,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在普通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呢?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事,生活中的事是很普通的,而且常常是周而复始的。春天,桃红柳绿;夏天,酷暑难忍;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冰雪覆盖。照此,写四季的景色也就一个模式了吗?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过的,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不能般,不能套,更不能抄,它象春天的百花园一样,应该是万紫千红的。因为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很多事,与很多人交往,所见所闻,必然有所感。这“感”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表达出来就是情感在流淌,这也就是叶圣陶爷爷说的要“我手写我心”啊!

  二、情感的实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他的专著《多元智能》里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对于一个孩子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又能干。他不仅需要单纯的引导,而且需要更多情感的实践。”

  我们的教育当中,很多时候却都是以单纯而枯燥的形式,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日本的教育。在2000年8月5日,中日两国青少年为了交流一些探险的感受,进行一次登山探险活动。黑姬山位于本州中央的长野县境内,而且几乎没有路,是一座真正的原始野山。在登山途中,中国孩子引吭高歌、高谈阔论,而日本孩子却默默无语、埋头赶路;中国孩子的行李中没有一个是不缺东少西的,而日本孩子却是着装精良,准备充分。经过十四个小时的艰苦跋涉与奋力拼搏,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一起征服了2653米的原始野山――黑姬山。到达山顶的时候,中国孩子们已经是筋疲力尽,而日本孩子从开始到最后都是精神饱满,运动自如。回来后,每个人都写了一篇相当感人出色的作文。不错,在这次重量级的探险较量中,中国学生虽有缺陷,但毕竟与多数日本学生一样,是胜利者,他们不仅奇迹般的坚持下来,而且最后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可是问题是:当他们回到中国,还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吗?到底谁是造成他们在这次活动中这种毅力与承受力缺陷的罪魁祸首呢?我们不应该感到深思吗?中日两国国民在对待孩子及教育的差异可以说是两民族的差异,一个是先让孩子置于死地而后生,一个是让孩子置于“蜜罐”中而后劳。在中国,大人对小孩一般是“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这句近乎国民共识的话道出了教育的真正隐患,它让孩子缺乏自由表达缺乏实践,从而使他们从“一个模式”走向“另一个模式”。正因为如此,在写作文时,孩子们无话可写,写出来的东西都不乏空洞,没有真情实感。

  而法国的素质教育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大家都知道,法国是个崇尚艺术的国度,青少年接受艺术熏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有自己的读书城和实践城,每年接纳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来求学取经的教育人士。法国教育部长雅克?朗说:“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裨益。情感教育唤醒敏感,催生创造力,它像是学生进入未知领域“芝麻开门”的呼唤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在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法国竭力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持自我壮大自我,使本民族拥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我想这种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润泽世世代代。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学生情感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一直没有提到重要的位置。从作文教学来看,老师囿于教材甚至把教材当金科玉律“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基本上没什么改变。肢解课文,掰开了,揉碎了,把教参的分析和理解硬塞给学生,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更有甚者,为了应考,让学生花时间去背孤立的词语,挖空心思地虚构作文,而真正需要读的书却无暇顾及,真正让学生体验的情感却一直被压抑,难怪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郑振铎曾把情感作为文学与科学分野的“疆界”:这个疆界的土质是情绪……文学产生于人类的情绪之中的无情绪当然更不是文学。人类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没有一部不是响应心灵的呼唤,重视记录自己感受的作品。惠特曼一部《草叶集》某种程度上是他自己的一部心灵史;鲁迅的杂文其实就是他吐出来的怒火,是他的呐喊;巴金的《家》实质上是他对封建****体制腐朽的“我的控诉”。而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缺少自己的思考,作文中充斥着“假气”。他们在写作中丧失了表达自我的快乐,宣泄自我情感的快乐,剩下的只有完成一个枯燥程序的无聊之感!因此他们的文章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雷同。现在的学生活在狭小的城市空洞中,缺少和自然接触的机会,缺少亲临广袤的、无拘无束的环境的机会,而这些环境却恰恰是诱发情感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庆幸新课程、新理念已经走进了课堂,教学园地也已经呈现出一片蓬勃的新气象。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念挑战,敢于给传统的作文教学“松绑”。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想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作文教学应该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情感画卷,教师在这画卷中,既是情感的启动者又是情感的传递者和表现者。自古以来,文章都源于兴趣和情感的需要,即所谓“情动而辞发”。在教学中,教师挚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映,继而把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享其师,而信其道”的表现。学生喜欢你,喜欢你带着他们去实践去亲身感受,学生才会喜欢去写作文,喜欢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不留情面的去掉“套模式”,抛开传统的开头、结尾,要用情感用实践去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看见学生作文上“树上红色叶子在欢快的跳舞”不要急着去一棍子打死,而是想想怎样去理解怎样去感受学生纤细的思维。我们得理解,学生是有个性的,他们需要真实而实际的素材,我们得让他们在自己的天空里自由的翱翔,在自己的海洋里尽情的跳跃!


【给作文松绑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习作六五年级语文教案02-03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10-05

《语文乐园》五年级语文教案02-25

语文乐园三五年级语文教案02-03

为心灵松绑作文800字(通用20篇)04-12

五年级语文作文评估小议教案02-26

五年级语文天马教案12-28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8-25

五年级语文复习教案08-22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