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疼的作文

时间:2021-04-20 12:56:49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疼的作文

  回老家的时候,常路过那个小山村。

关于疼的作文

  它离我经过的那条县乡公路约一里许。因建在山脚处,透过起伏的高岗和浓密的树林,能隐约看到它的身影。说它小,是因目之所及也就五、六十户人家。小归小,风景却很不错。春来小村时,近千亩桃树次第开放,顷刻间坡上落红云,沟内涌彩霞;秋到农家时,男女老少齐忙活,刹那间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堆金砌玉,景象格外喜人;倘若有一天漫天飞雪,村内村外白茫茫的一片,犹如一座银装素裹的迷宫……我觉得,那里应是陶公住过的地方。

  终于抑制不住好奇心,在一个夏日的早上,一打方向便拐向那里。透窗眺望,小村的背后是一脉绵延的青山。奇异的是,主峰斜生出两道山梁,像两只粗壮的臂膀将它抱于怀中。山梁下是既宽且深的黄土沟壑,沟内果木森森,绿意浓浓。村前是参差不齐的梯田,上面种着玉米、花生、谷子、芝麻、棉花等作物。此时,正是庄稼开花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朵,是任何花园里都见不到的。当然,这里的主角还是玉米。阳光下,喝足雨水的玉米就像青春期的少年,按捺不住冲天的长势。据说,耳尖的人能听得到它“嗞嗞”拔节的'声音。进村的路是铺过柏油的,虽坑坑洼洼,曲曲弯弯,但勉强可以通行。路两旁栽植着大小不一、稀稀疏疏的槐树,别看树木长的不咋样,但馥郁的槐香倒沁人肺腑。不到十分钟,车便停在村口一侧的湾坑边上。下得车来,孑然独行,自是了无牵挂,心随意走。村边的几处院宅,大都是青石基座,水刷主房,石墙大院。看外观盖的时间不长,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再往后,都是清一色的石头院落。由于时间久远,有些小院显得简陋与凋敝。不过,所有的院落,不管大小、高矮,都顺势而建,上下衔接,左右呼应,像一幅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山乡民居画。小巷虽窄,但都是青石板铺设,或斜坡,或台阶,自然盘升,灵巧随和。偶尔也发现,个别农户竟建在高台之上,倘若上去则须爬十几个台阶。我怀疑出入是否方便。转而又想,他们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还用自夸吗?本来就“高人一等”……

  有三三两两的村民,从自家庭院踱出,或扛锄锨,或挎镰筐,正不慌不忙地走向各自田地。有两个老太太想必闲来无事,正站在石碾旁边啦家常。一个带着草帽的老大爷在自家墙外的小菜园里忙碌着,小菜园里红红绿绿的,约有七八种蔬菜长势喜人。菜园的篱笆墙是用荆轲条编的,高低适度,间隔匀称,一看就晓得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有羊群从胡同内挤出。光着膀子的牧羊人一手拿鞭,一手夹着一支烟,嘴里不断吆喝着,不知道将他的队伍带向何方……

  小山村的日子很平静,平静的就像村口湾坑里的水,青苔满池,波澜不兴。小山村的日子又很沉寂,沉寂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收藏一切可以收藏的故事,遗忘一切可以遗忘的人……

  篱墙不固,门窗不严,朴素自然,安之若素。这就是现在的小村,这不正是我心驰神往的人间仙境吗?我想,等我了却尘世,定会来到这里,寻几间石屋,悄然隐居。忙时理田山中,闲暇弈棋树下。一壶香茗,一轮明月,几卷史书,陪伴自己度过余下的光阴,不亦乐乎?

  回走的时候,我在湾坑旁歇息片刻,对着大柳树默默许下诺言:此后将时常停车造访,同小村叙叙旧,向田野坦坦胸,然后尽兴而归。

  说话间大半年过去,再路过时已是白雪皑皑。车行之中,也就是回眸的一瞬间,一道猩红的标语从小村的方向晃过,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不祥之兆瞬间掠过脑际,方向盘不由自主地打将过去。

  车过去得很是顺畅,因为原来的道路加宽了,而且改为水泥路面。两旁的槐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木槿和樱花。村迎面的石头墙壁,被拦腰抹上了一道水泥,上面是刚才晃入眼中的时兴标语。另一侧的墙璧上如法炮制,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彩绘。原来的湾坑被夷为平地,建成了文化广场,一道徽派风格的风景墙矗立在广场的南则,在石头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兀。坑边那棵一搂多粗的我曾许过愿的歪脖子柳树不见了,是死是活,不得而知。狭窄的主街拓宽了,部分院落只剩下主房。临街的石头墙璧失去了本色,取而代之的是灰色裙、白色面。小巷的石板不见了,统统泥成了水泥面。篱笆墙、小菜园不见了,统一砌成了水泥砖垛,里面栽上了石楠、冬青。太阳能路灯立起来了,银白色的灯杆分外醒目。走步大街上,觉得小村亮堂许多,仔细琢磨才发现房前屋后的树木被砍伐一空,栽植上了楸树、百日红等景观树种……

  仿佛一瞬间,小山村就变了,变得让你生疏了。它远离了质朴沉静、温厚恬淡的过去,走向了现代化新农村。但,窃以为这种改变,似乎有些鲁莽和粗野,犹将一个打扮素净、举止含蓄的农妇,给硬生生化了浓妆一般,而且头上还插了一朵鲜花。更为可悲的是,有些人还口口声声地说这都是为了你好。说什么好呢?近些年来,从城市到乡镇,从平原到山区,被“新农村”化了的传统古村何其多也?本人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隐匿在深山的小石头村,也难逃厄运。

  我不是一个复古者,也不想以古代今。但我只觉得,专心致志地设计,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让传统村落保持原貌又便于外来人欣赏,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小村的恩惠。但如果开着“新农村”的铲车,将一切传统文化都铲平荡尽,那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对“新农村”精神的歪曲。

  小山村有知觉吗?如果有的话,它是否感到痛苦?

  小山村有情感吗?如果有的话,它是否觉得委屈?

  大雪无痕,小村不语。

  我又能如何呢?能做的也只有唉声叹气,徒自伤悲。

  或许,自此之后,我将绕道而行。如果非走不可的话,也扭头它望,疾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