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醒后更显孤独高中作文
“我是孤寂的,我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联系都被切断了,在这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住着似的。”
——夏目漱石《心》
或许这是刻意的安排,也或许是注定的遇见。当我初次读到夏目漱石先生所作的《心》时,恰恰是该书发表一百周年纪念日。第一次读后就有许多感触,因为这本极其有名的小说,不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对世界文学甚至是心理学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心》作为夏目漱石先生后期最有影响力小说,以细腻流畅的笔调把一个赴东京求学的农村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暑期度假时与一位先生邂逅的故事叙述出来,衬以迂回婉转的情节将故事添上奇诡而又沉郁的色彩,并用推理的方法更深层次地将人性中对善恶的自我形式的觉醒的主旨揭示出来,同时又将对恋爱的惆怅,对宗教的理解这些所谓“人的高层意识”有机地、巧妙地与故事主干结合,最终将读者推上道德的、理性的神坛边缘,仿佛是揪住领口盘问——是生是死——是善是恶要怎样的抉择!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多了些伦理色彩,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悬念性。小说的主人公是便是被称为“先生”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而作为连接全小说的“我”是一位明治时期来自边郊的大学生,一次偶遇使我认识了这位先生,并且对“先生”分析独到的思想,独到的行为方式不仅赞赏而且发自心底地佩服,但一直有一个疑问,即一直不清楚为什么先生频繁地要去杂司谷扫墓。每次问及他时,总是被他搪塞掉或是转移话题,因此带着这个疑惑,“我”一直从入学到即将大学毕业为找工作而谋划之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先生寄来的长长地书信。“我”极其惊讶地发现这封信竟然是先生的遗书,而通过这篇遗书“我”逐渐了解了“先生”的过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骗走了父母的遗产之后对人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并远走他乡独自到东京来求学。在这期间喜欢上了房东的女儿,但却因过去的阴影,让“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对她的喜爱是发自真心,而爱的善变性也令先生极为感到感到彷徨无助。为此,先生将他最信任的好友“K”也搬来同住,想借此来开导他继而走出阴影。而“K”由寺院长老抚养长大,对禅宗“精进勇武”的戒律倍为信奉,但是他在房东中寄住时,也同样爱上了小姐。先生为此极其憎恶而邪心四起,急中生智中抓住了“K”笃信禅宗的弱点并加以抨击,还抢先向房东提亲了,这样“K”在自己失去恋人的打击的同时,又对自己实践着的的信仰产生了怀疑,最终在一个夜里自杀身亡。于是先生与小姐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妇,然而至此以后“先生”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空间里,在回避告知妻子“K”的真实死因的同时也不愿意与人交流。他活在寂寞与孤独中,深受两方面矛盾的折磨,一是利己主义与自我觉醒之间的选择,他用利己主义之心赢得了爱情却就此失去了最要好的'朋友。二是善恶之间的彷徨,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失去生命为代价的痛苦上,他有善心但却做了无法回还的恶事。因此,在这矛盾中他以每月都去杂司谷上坟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也假意对地下有知的“K”做出忏悔。可是,这些虚妄的事情,并没有给先生带来长久的解脱,他在两种矛盾的折磨下最终选择也同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每一位读过《心》的人都有极大的震撼,它用锋利的笔触直接剖开重重甲胄掩护下的心,就此分析了人性中为恶的悲哀本质以及自我认识到为恶后觉醒而无法与他人述说的无尽悲哀。
人类社会,总是交织着无数种情感,亲情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为这些情感所困的人总是既热衷于称赞情感的美好,又在当他们不利于本人时,却又发狠了的为恶。而善恶的转换之间本不是可以预料的,因此是一念之差。有人说,小说中描述的“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恶人形象,他是功利主义利己派的代表,是一个为了得到爱情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但是,纵使先生此种做法是为了恶,但是他至少清晰地认识到了他的确做了恶,这是恶人所做不到的,先生也就是因为认识到了恶,而要自我觉醒要看清恶的本质,但是他觉醒了也认清了自己,却又不可避免地发现他比不觉醒前更为孤独。
社会很混沌,人际关系又很繁杂,大多数人都在半梦半醒之间沉沦,有一部分人嚷着要与这个社会决裂,但是究竟成功了么?还有一部分人努力认为这些都是他个人想出来的,故而迷信宗教,借以宗教的迷障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极少数人真正地认清了自我,努力地要使自己觉醒,他们深信觉醒以后必将会带来光明的未来和对生活的自我满足,然而,这些自我硬逼着自己觉醒的人,却陷入了被社会主流抛弃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更为悲哀的是,他们所发的忠告多被视为诳语,他们的行为被冠上“疯子”的名号,他们在为恶之后善念发省后性格变得乖戾变得捉摸不定变得既生活在往日恶事中的悔过里,又生活在迷执于现实丑恶带来的厌弃中。于是心愈发变得封闭,愈发变得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正如先生在遗书里所述,他与外界的联系都被切断了一般。这是因为他早已看透这些外界中自然有丑恶的一面,而这一面正是他所不愿看到的,同样具有讽刺和值得悲悯的是,他不愿看到的正是他自我觉醒的源动力。
人大多是如此,在安逸的生活条件下不愿去做改变,而好不容易做出的改变却又比之前更在心里过意不去,那样,说是所谓的“看透”,也终究是自己的黯然离开。
《心》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但是因它曲折离奇又恰到好处的具备了推理性的情节,更是因为有极大的思想意义,是一位看透了自己的心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发人深省的内心独白,是一位成功将自己自我觉醒后却发现更不能被世界所容纳的悲惨结局的人真实而深刻的想法。这当然一直影射了作者夏目漱石先生一直笃信不疑的人的无可救药和恶的本性。但是,一百年过去了,这部小说依旧由朝日新闻重新连载,并进入了日本的中学课本,足可见这部小说的影响极为广泛。
内心世界中千丝万缕的复杂情感关系,正是人性中最美好但同时又是最悲哀的部分,先生最终选择了引决,则既可以映射出是知识分子注定的落魄结局,又能够就此进一步分析,如果全社会都是这样混沌苟且,那又会变成怎样的悲惨境地呢?这也正是读了此书后发出的真切感慨与对社会的忠告。
【自我觉醒后更显孤独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读《自我尊严觉醒》有感03-18
觉醒03-03
觉醒04-05
轮回辗压后的骤然觉醒初中日志04-27
心的觉醒作文05-07
长大后很孤独抒情散文05-24
孤独的灵魂高中散文06-03
觉醒的造句05-14
鹿的觉醒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