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近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时间:2021-04-11 18:34:38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近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研读近年全国20个高考作文题,突出的印象是,作文题型丰富多彩,审题难度整体降低,文化味趋浓,内容更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与往年比,以题传道的趋势继续弱化。

近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

  题型上,以话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均占比例。2006年全国卷出了一个“乌鸦学鹰叼羊”的材料作文,今年复习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新材料作文的训练力度。翻开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新材料作文题也比往年明显增加,显示了全国卷对高考复习突出的导向作用。全国Ⅱ卷果然又出了一道新材料作文《帮助》,但是各省所命的高考作文题,话题作文仍占绝大多数。作为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各地的作文题型变化比较温和,也是可以理解的。

  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中,前些年流行的关系型话题明显退潮,只留下四川省的《一步与一生》、宁夏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词语型话题得到青睐,如广东的《传递》、湖北的《母语》、福建的《季节》等都是双字词语;比喻型文题仍占了一定比例,如江苏的《怀想天空》,最好写出天空的比喻意,如将思维引向写自己的生活天空或自己的精神天空,就比较有深度。

  内容上,进一步降低了审题难度,面向自我,贴近生活,积极反映社会热点,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重庆的《酸甜苦辣话高考》对应的是恢复高考30周年;陕西的《出事了》直面的是现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社会的办事风气;全国Ⅱ卷的材料作文《帮助》从透视新闻人物和背后的道德故事引发思考;广东的《传递》难免受奥运火炬传递的启迪,这些题目都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民生问题,体现了21世纪教育要求学生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领域的价值取向。

  关注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有较浓的文化味。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强调诗意、理想,强调精神层面的.生活追求,具有良好的引导意义。这里的“诗意”不单指吟诗作画的风雅,更多指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态。北京的作文题,从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申开去,文化意韵浓厚,书卷气十足。

  突出思维考查,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要搞清楚是所有的记忆都不被风化,还是特指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珍贵的记忆,以及记忆不会随着时间风化需要依赖何种条件,这些问题都需要理性分析。四川卷的“一步”与“一生”是什么关系,一步影响一生?或者一生由无数的一步组成?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行走”指什么?指“前进”、“发展”,还是“进步”、“消逝”呢?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还是“远离”?人类社会总是处于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之中。写好这篇文章,需要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很有思辨性。

  怎样的高考作文题才算好题

  作文命题重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大可不必在审题上难倒学生,一份好的作文命题,应该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写,让积累多的同学放得开、写得好,这样才公平。好的作文命题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日常的积累。具体一点,好的作文题应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朴实、简洁但内涵丰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和发挥空间。今年广东题《传递》就非常朴实、简洁、而且开放、大气,文题理解可深可浅,让每个考生甚至初中生都有话写。一般学生可以从家传宝贝、话语信息等具体物质的传递入手,写篇不错的记叙文。层次高一些的学生可以深入品味“传递”的含意,也可考虑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伟大精神的传递、传统道德的传递等,具体化后可以是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快乐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等等,实题虚写,立意更高。这样的题很受学生喜欢。另外,上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天津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都非常朴实、明白,考生没有太大的审题障碍。

  开放仍要有节,广阔而要有“边”。“开放”、“广阔”,指写作的范围大;“有节”、“有边”,指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套写。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就显得过于开放,大而无当,一网打尽,为那些平时不学靠临时背几篇励志文章上场的考生打开了方便之门。另外,陕西卷的漫画缺乏应有的导向,题目指向不集中,学生往往短时间内不知所措,很难确定叙述或议论的方向。

  要能激励考生抒写真情实感,尽量不要出过于抽象、笼统的题目,引来空话、大话、甚至假话。我不大喜欢《我能》这个题,它似乎在鼓励考生杜撰故事。《母语》、《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等题目看似具体,实则空泛,最易滋生大话套话,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水平。

  要新颖、巧妙,不能让考生看到题目有“已经练过”之感。我个人喜欢《诗意地生活》和《行走在消逝中》,富有挑战性。

  要努力体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有利于个性表达。最好不要以观点命题,那样会强迫有的考生写假话。命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若能多方面论证则更好。今年的全国Ⅱ卷关于《帮助》的话题尽管老调,但举了正反两个材料,能够较好地激发思维,考生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认识入手,或颂或批,既保证他们都有话说,又能激发创造,塑造人格。

  另外,话题的引导语要有较强的启发性,不要生硬苍白。

  今年高考作文题对教学的启示

  作文教学要三种题型并抓。今后一段时间,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将更加明朗,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系统训练,特别是在今年全国出题大半回到“命题作文”的情况下,更应肯定“材料作文”的积极一面。

  审题训练的重心要有所变化,要审出题目中蕴含的深层意义。过去由于话题或材料理解难度较大,大家审题训练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全面把握话题,或者放在如何读懂材料上,只求“不犯规”就够了。今年各地作文的审题难度小了,那么谁挖掘得深,谁能将题目与自己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谁就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审视,准确破译题目中话题或材料的实质,使作文试题由陌生到熟悉。

  注重文化的积淀。许多考生反映题目不难,难的是用什么样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加强观点和素材积累十分重要。今年多省作文题突出人文素养,考查考生阅读的量度、广度和深度,也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和思想积累。这就给今后的语文教学以鲜明的导向:那种沉溺题海、不指导学生读书,使学生孤陋寡闻、胸无点墨的语文教学,是不适应高考改革发展的。

  加强思维训练。思维训练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引导学生掠去浮华,探寻现象背后的实质,进行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是今年高考作文题再次给我们的提醒。

  要加强结构和表达训练。高考作文在审题难度降低以后,语言表达已成为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尺。语言表达的训练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正确,组合得当,上下衔接,语意通畅,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一点灵动的文采。

  回归人本,重视生命体验与个性表达。另外,还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近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相关文章:

关于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05-30

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分析05-29

今年高考作文题型和特点介绍05-30

高考作文阅卷现状及近年命题特点05-29

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05-30

近年全国高考作文范文05-31

浅谈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05-29

近年来广东高考作文01-15

关于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势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