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乙己》有感作文八篇
【篇一:读《孔乙己》有感】
孔乙己的一生都是悲惨的,他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影响,虽然读书,但是却没能中秀才,而他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迂腐知识,结果就只能在忧郁中死去。
孔乙己的悲惨其实就是当时人们的悲惨,饱受压迫,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了折磨。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后来因为偷书而被打断了腿。
由孔乙己可以看出当时的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苦读书,却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而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更是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鲁迅的这篇文章让我同情孔乙己,也让我深思: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实际技能,避免一事无成;而且,我们待人不能冷漠,而要用我们心中的爱去关怀他人。
【篇二:读《孔乙己》有感】
孔乙己的长衫,映出了那个社会下层读书人的悲惨命运。而这样的长衫,却依然存在在今天社会上的两种人里。
第一种人,就是那些每天用名牌服装,金银首饰装扮自己,“孔乙己的长衫”就穿在了他们身上。孔乙己穿一件长衫来显示自己是读书人,这样只是给别人添了些乐趣,没有人真正的佩服他。而这些人每天显示自己有多么的有权有势,连乐趣也不给别人添。这种人,迎来的只有无数人的白眼和蔑视。孔乙己虽然虚荣,但他还是心地善良,给孩子们分发茴香豆,而这些人光有钱却不用来做善事,固然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了。
第二种人,是如今一些号称是读书人,但只是书呆子的人。他们都有着高学历,却都是名副其实的高分低能,他们忽略了其他各方面的培养。他们是“文明的野蛮人”。他们没有控制力,没有忍耐力,甚至不能自理,依赖家长,不自立自强。这就好比孔乙己,身材高大,却不能够养活自己,鄙视体力活,最后毁的还是自己,穷困的还是自己。
在当今社会,“土豪”和“书呆子”都是受尽人鄙视的,他们就是当今的孔乙己,没有当代人应该有的素质。都是小气,无能,自命清高,好吃懒做的“破落户”。
生活在新世纪,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摒弃不良的道德品质,将好的发扬光大,绝不让“孔乙己”继续存在下去。
【篇三:读《孔乙己》有感作文】
在本书中,作者以貌似冷淡的语句给你叙述着上世纪初随处可见的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故事——一个好吃懒做,迂腐,手脚不干净,读过点书,还残存点做人的尊严的人因为偷窃被人打断腿,最后消失在这个人世间。本来,这样的故事乏善可陈。但经过先生的妙笔,孔乙己那有一点自以为是,有一点迂腐,有一点善良,同时,更有一点可怜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永远地扎根在读者脑海里。
《孔乙己》的凄美妙在它完全隐在冷峻的语句中。通篇文章找不到一个带有感情倾向的句子,甚至找不到一个带有强烈色彩的字,一切的意味靠的是读者自己去体会。故事的视角,被固化在一个酒馆的柜台前。主人公的一生就通过这样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但通过这样一个“窗口”,却可以洞悉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体会种种人情世故,这需要多么高超的技巧。而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悲哀。
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就是个悲剧。不知是哪位前人说过:“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清朝末年,科举制的荼毒已经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阶级与阶级的对立,还有贪官污吏的横行等等,当时的社会动乱不堪。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纸醉金迷中舍弃了一些情感。而那时,一个小小的孔乙己,活着重要吗?死了,也重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便想起了这样一段对话,“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谁晓得?许是死了。”一个小小的丁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似习惯一般存在。然后呢,嘲笑,讥讽,最后,再散开装着没事人样,然后再看戏。真是一些高明的观众!府衙里的人也纸醉金迷,对着散发着血汗抑或是别人希望的同时夹杂着铜臭的纸醉生梦死。
【篇四:读《孔乙己》有感】
“多乎哉,不多也”,认识孔乙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一个初秋的下午,妈妈递过一本《鲁迅小说全集》给我,从此我结识了这样一个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的名字来源十分有趣,是别人描红纸中的一句让人半懂不懂的话得来的。穿着破旧长衫的高大体型,青白的面色,深陷的带着伤痕和蓬乱的白色胡子,这就是鲁迅所描绘的迂腐而穷困的孔乙己。孔乙己虽然还是一个秀才,但考了很多次状元,都没能考上,最后把自己考得穷困潦倒。尽管如此他却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穿长衫的人,虽然他的长衫很破旧,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以前有点钱,现在落魄的读书人。一口的之乎者也和爱面子就是他的特点。
文中最有趣的是孔乙已分小孩子们茴香豆的情景。孩子们吃完豆子,仍然不散,眼睛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鲁迅先生将孔乙己这种又穷又酸又迂腐的小人物,用平和幽默的语言,刻画得入木三分。
孔乙已最终不知去向,让我不由心生悲凉。他是一个可悲、可怜、可气又可有可无的一个酒鬼。他被科举制度所迫害,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
然而,当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我不再为他为愤怒,不再为他悲痛,而是有些同情他了。
孔乙已是个生活在旧时代的迂腐的人。他似乎满腹经纶,却毫无用武之地,以致招人白眼。从孔乙已身上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尤其是具有创造力的知识终是有价值的。只有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知识的拥有者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
因此,我们不应该生活在历史的故纸堆里,而是应该勇敢地学习新知识,为未来社会的美好付出啊!
【篇五:不优秀就会被淘汰】
阅读完《孔乙已》之后,我从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制度的背后,看到了社会的残酷——社会本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如果你不够优秀,就会被淘汰。
孔乙已本是一个读书人,因比较懒惰,才堕落到成为“站着喝酒而不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虽是个书生,自恃比“短衣帮”多些文化,可因好吃懒做,总是窃书,以至被他瞧不起的人嘲笑。后来他被打断腿,更是无人关心,无人过问,只是年关掌柜算帐时才提起他还欠数十文钱,最后只是“大约的确死了”
现在我们生活不是一样吗?如果足够优秀,他就会走到社会的上层,拥有金钱、名誉等等,可是,一旦在上进的过程中放弃了努力,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被社会遗忘,甚至连他的生死都是别人的一句“大约”,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吗?如果我们再不努力,不能使自己优秀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掉队,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孔乙已,努力过,奋斗过,但他不是优秀的,既没有短衣帮的勤劳,也没有其它穿长衫的人那般阔,自己又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去偷,最后自然是落了一个悲惨的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努力奋斗,不是为了他人,只是不在严酷的毫无竞争环境中保持在队伍中,就必须使自己优秀,孔乙已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优秀,就会被淘汰。
【篇六:注定的可悲】
孔乙己——一个熟悉的名字,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遍。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看这篇文章,这篇老师将要讲的课文。无疑,这应该是我最认真的一次预习了。
他那悲惨的一生,他所谓的无助与可怜,在我的心中画下一个个符号。他又穷又懒,但却还自命清高;他自欺欺人,但却还死要面子;他迂腐不堪,但却等级明确。我觉得他很可笑吧,明明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却非要装出一番书生风范,应该是在安慰自己吧。
他原先拥有一份替人抄书的差事但却好吃懒做,不到几天便连人带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后儿就去做了偷盗的事。心中总有一个疑问,他不是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连人带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为什么要去做偷盗的事情?他这种行为配得上“读书人”的称号吗?显然,在我心中的答案是“不能”。一个举止如此低俗的人还自命清高,真是注定的可悲。
孔乙己那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也算是他一生悲惨的重要原因吧。他成天渴望着一天能考取功名,得到高官俸禄,但却不为现实好好思量。他不去反思,更看不清自己是哪般模样。倘若他肯低一些头,加入短衣帮的行列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吧。一个认不清自己的人,一生,注定可悲。
孔乙己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经日行渐远,但他那种自找的“注定可悲”仍在我们身边萦绕,一定要认清自己。
【篇七:读《孔乙己》有感】
遥想封建社会的,心中,莫名有股黑暗袭身的.感觉。
打开《孔乙己》,一个封建社会迂腐的文人形象便浮现在眼前。他是唯一一个站的喝酒而穿长衫的人。眼前时时浮现出他站在酒馆里,手端一碗酒,四周的人对他哈哈大笑。为什么而笑,因为他的穷而去别人家偷书,笑他偷书被人家发现而受欺负,笑他给孩子分茴香豆,最后所剩不多时惹人快活的情景。这种恶状是什么而造成的呢?是社会,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把他逼得无处可待,只是在手中有些闲钱之时在那不大的酒馆里来两碗温酒,一碗茴香豆。来解心中之仇。真是可悲啊!
甚至到最后,可怜的孔乙己因偷书而打折腿时,都要爬的来到酒馆取得暂时的“快乐”时,都被当成一个笑话,被讽刺的走出酒馆的门。不禁让人觉得内心对他的可怜,但在当时那个没有天理的社会没有关心,没有温情,只有对利益的要求,对穷人的鄙视!
在这个科技与社会并齐发展的21世纪,我们生活在这个互相关心的大社会中,依然也有许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发生,看到那些被社会腐朽而欺压的人们,深深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可悲,可恨。对当时失去尊严的人们的可怜与惋惜。
所以,我们要去努力,去奋斗,像鲁迅先生一般用手中的笔,用头脑去携手打败那些不良的风气,更去牢记历史,反思历史共创一个充满关心,友谊的和谐家园。
【篇八:读《孔乙己》有感】
仿佛又是鲁镇的酒楼,那个穿着破烂长衫的身材高大的孔乙己倚在台边,品着温酒,嚼着茴香豆。
虽没有进学,但孔乙己也是天天“之乎者也”着,炫耀着他似有非有的文化。几个小孩向他要茴香豆,他看了看豆,慢吞吞拿起几颗,一颗一颗给,所剩无几时,孩子还想要,他便慌忙用手遮住豆,打发走孩子,暗自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矣。”后来,他在丁举人家偷了东西,被打断了腿,拖着残疾的身躯,一顿一顿地用手爬来,青得发黑的脸,破破烂烂的长衫,他向掌柜买了酒,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轻轻接下,一饮而尽。就是这样的一个酸腐文人,最后也只是落得了“大约的确是死了”的名。
仿佛又是孔乙己,带着充满着旧社会迂腐气息的他,活活被剧毒封建的科举制度吞噬。可是,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封建社会的毒害没有死,一个孔乙己被吃掉,还有千千万万“孔乙己”会被吃掉。
但是,孔乙己也有善良的一面,他教小孩认字,他分了茴香豆给小孩吃。相比那些坐在店中的人,谁不比孔乙己阔绰?谁有分给了小孩茴香豆?
还是那个孔乙己,难以读懂的孔乙己,也只能用“仿佛”的语言态度来看他了。
【读《孔乙己》有感作文】相关文章:
读《孔乙己》有感10-10
读孔乙己有感10-27
读《孔乙己》有感(转载)09-22
读《孔乙己》有感范文04-06
读《孔乙己》有感450字作文04-17
读《孔乙己》有感350字作文04-17
读文学著作《孔乙己》有感作文04-17
读孔乙己”后有感范文04-05
读《孔乙己》有感例文推荐04-06
读孔乙己有感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