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家乡的风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1
“咚咚咚,咚咚咚”随着龙舟上的鼓敲得越来越响,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就到来了。中午,我们一家准备去爷爷奶奶家吃饭,也尝尝他们亲手做的粽子。
在去的路上,妈妈给我讲起了关于粽子的来历:战国时期,屈原因为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力报国,最后自投汨罗江。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喂给鱼虾吃。
一进他们家门,我就直奔厨房,只见奶奶在里面准备粽子和今天的午饭。“奶奶,我也想学包粽子!”我喊了一声。奶奶微笑着看我:“好啊,你过来,我教你做。”奶奶拿出一些食材,“这是糯米,这是粽叶,还有,这些是粽子馅,有肉,有枣,豆和豆沙。”说着,奶奶拿起一片粽叶,我也跟着拿了起来。只见那粽叶绿油油的,好似翡翠。奶奶继续说道:“把这张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按住那尖角。嗯,嗯,对了。”奶奶一面说,一面帮助我,使我不会弄出太大的`差错。“来,过来。你看,把这些糯米抓一点起来,放在漏斗里。”这些糯米,就像某种动物的卵,平静地躺在翠绿的叶子上。“放点粽子馅,再放上米。把剩下的粽叶绕粽子几圈,最后用绳子绑上,就好了!”奶奶再次伸出援手,帮我的粽子加紧完工。很快,我便掌握了做粽子的方法。接二连三地又做了几个粽子。“做好粽子后,把粽子放入锅中,倒上水。“注意,水一定要没过粽子哦!”奶奶讲起了煮粽子的方法,一边讲一边开始煮粽子。接下来,只用等待粽子变熟了。
“粽子做好了!”奶奶把一大盘粽子端上餐桌。豆香,枣香,肉香一齐扑入鼻中。再解开绳子和粽叶,咬上一口,口中那可口的味道更是令人难忘,在一旁的人也都纷纷赞叹道,今年的粽子仿佛格外美味,有一种家乡的味道。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希望这种传统习俗能永远流传下去。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家乡的传统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2
春节前夕,老家的集市上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花灯,而数量最多的却是孔明灯——一律是红色的,式样也不多,基本是方的、椭圆的。这玩意儿虽简单,却漂亮便宜,是我们的最爱。
按照习俗,孔明灯是在吃完年夜饭后放的。也许大人们经历过无数回,对于早放晚放倒是无所谓,可我们却等得辛苦又煎熬。还没吃饭呢,弟弟就把孔明灯不停地翻过来倒过去,两眼直勾勾盯着看,馋得眼睛都要红了。就连吃年夜饭时,他也像是魂落在了灯上,扒拉一口饭,瞟两眼灯,或者端着饭碗在饭桌与灯之间来回跑动,还时不时拉拉爸爸的袖子,让他们加快吃饭的`速度。好不容易等到了放灯的时间,却又要先等长辈们在灯上写下祈愿——“五谷丰登”、“马到成功”、“幸福年丰”等话语在家族中传递。我们再急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因为长辈早就叮嘱过:祈福的话是写给天宫中神仙看的,要心诚,着急吵闹的话,神仙就不会满足我们的愿望了。
写完了祝福,终于就是放灯的环节了。点灯的事往往都是由家中的晚辈来做,寓意“薪火相传”,也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今年是堂哥点灯,他用打火机点燃蜡块的四个小角,火红的亮光立马穿过一层薄薄的纸透了出来,整个灯顿时变得亮堂堂、暖烘烘,似是玻璃做的工艺品,看得人咧嘴而笑,仿佛幸福已经降临在了每个人的头上。等到孔明灯变得越来越胖,像是一个圆乎乎的学步小娃娃调皮地迫不及待地向上蹦去时,我才用双手托起灯,轻轻地往上一送。灯就像是一只游鱼,带着人们美好的憧憬慢慢地游上夜空,汇入其他人家的灯中,一起发出白昼般的光芒。此时大人们站在大场院里仰望着夜空,规划着来年的生活;我们则欢呼着跑出院门去追逐夜空中的“游鱼”了。渐渐地,灯只剩下几个小点,星星般地在云中若影若现,和人间的事物道别,然后“咻——”地钻入黑夜,不见了踪迹。
我不知道天宫里的神仙是否会收到我们的祈愿,但是我想美好的祝福在放灯前就已经生效,藏在人们热爱生活的那颗心中。
家乡的风俗作文3
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的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等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收压岁钱啦!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给远方的亲戚打视频电话,开开心心地聊天,吃完饭便睡觉,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就会有炮声四处响,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已响起,使人睡不好觉,我只好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了“红爷爷”见我起床便递给我,我高兴地喊了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妈妈下饺子,奶奶烧香,爸爸响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凌晨6:30我们吃完饺子,我便随着爸爸妈妈去庙里磕头,天色昏暗,路上行人却多,一路上,我把“新年好”说个不停,看着手里塞来的'压岁钱,我知足地笑了笑。
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就要开始拜访亲戚,爸妈带着我和姐姐一同前去,我们一天能走五六家亲戚,马不停蹄,热闹非凡,亲戚见到我们,都热情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谁都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也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心中满是欢喜!在亲戚家坐一会就要回去了,家里也有客人,爸爸妈妈也要去招呼家里来的客人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临走时,亲戚们出来送行,看着我们离去后才回到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出现了冠状病毒,祖国母亲生病了!全国人民都封闭在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愿祖国母亲快点好起来,等到明年,我们都过上一个快快乐乐,热闹非凡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4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独特风俗的节日,也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这个节日的风俗很多,例如吃月饼,燃灯赏月等等苏。东坡曾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馅。”可见从古代起,大家就很重视这节日了。
幼儿园时,我也开始重视这些节日了。中秋前一天,老师让大家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灯笼。我们各个兴致勃勃拿起各种各样的工具加工自己的灯笼,有小兔灯,小熊灯,小狗灯等可爱又耐看的.灯笼。
制作过程中,老师还讲述着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中秋节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它与其余几个传统节日一样,都是慢慢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记载。后来也有贵人,文人学士仿效起来。李白这位诗人便是其中一员。对月亮祭拜这个习俗也就流传到明天而月下,游玩于许多中秋习俗,都是人们对生活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时的我怎么活听得懂呢?长大了看到这些话才觉得饶有趣味。
中秋那晚,我与家人们一起闲逛着。到了那条挂满五彩缤纷的灯笼的街上,我们漫步在这灯笼的世界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玉兔灯,形象逼真的月亮灯。朴素古典的功能,各式各样的灯笼,造型优美美不胜收,令人眼花缭乱。那时年纪还小,也不太讲究,只是把灯挂在了高处。在灯光的映衬下,一个个灯笼活灵活现的。再加上我们细心设置的灯谜,这些灯笼也变得更加有趣。远望时如同星星一般,若隐若现,璀璨夺目。
荡悠了许久,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条灯火通明的街道。
长大了,再回想起这些往事,不禁笑出了声。
家乡的风俗作文5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谁都知道的。中秋节赏月和响月饼更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今天正是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为了以表孝心,我准备为父母买月饼。我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学生,我没有很多钱,但偶尔也会有零花钱,因我的父母都是要在这里打工的,再加上我又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所以我的家里并不富裕,所以我的零花钱也不多。我以前攒了一些钱,本来打算攒几十块给我远在故乡的妹妹买一套衣服寄回去的,但想到爸爸、妈妈平日里的辛苦,我就花了一部分钱去买了一盒果味月饼。
当我把月饼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笑得都合不拢嘴了。随后,父亲对我和母亲说:“生活再穷迫,在中秋佳节,也应该意思意思,不说去酒店吃大鱼大肉,也不说买几千几万的东西,这几块十块的月饼总归还是要吃的,”“对呀!虽然我们一家五口的生活不富裕,可还不至于吃月饼也没有钱。我的二妹和小弟现在还小,以后长大了,要上学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哪儿筹钱,”突然,妈妈说了一句:“快吃吧!苍蝇都要来了。”父亲说:“这小小的月饼的'含义大不相同,我们千万要注意,可别掉啊!哪怕是一小块也不行。”
我看到他们吃的时候不禁涌出了几行眼泪,这是幸福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这些月饼的看重。因为这月饼代表了我的孝心,所以她们很看重。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这样会得到最美丽、最珍贵的东西——真情!反之,则会得到世上最丑恶的东西——个人利益。拥有了真情,亲情,就代表拥有了财富,但拥有了金钱却不代表拥有一切,希望同学们记住:人世间的真情才是最珍贵的,;因为真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还有,你们千万不被金钱所迷惑,钱不是万能的。
我因为拥有了真情而骄傲,不为拥有了钱而高兴。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春节有很多很多的活动,可是我唯独在乎的只有年夜饭。
那年,我回到湖北过年,实在难得,家里人总算全都到齐了,也正因为如此,当晚的年夜饭比往年更丰富。
由于做饭的压力大,我也有幸有机会参加了整个烹饪过程。
首当其冲的一道主菜,也是主食——饭团子。
听爷爷说,团子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我学着大奶奶的手法,翻拌馅料,往里面加葱姜蒜,接着又邯郸学步的把拌好的馅料一点一点包进糯米里。
只是由于糯米糊实在是不结实,一捏就四分五裂,馅料撒了一地。
大奶奶看我狼狈的样子,就给我示范:“看,这样……然后那样……看,这样就不容易烂了,你做一下,看看对对对。”
我在大奶奶地教导下,终于做出了十几个像样的团子。
做完了团子,我又发现奶奶在院子里用一根木棍打着什么肉。我走上前一看,原来奶奶打的是鱼肉。“奶奶,”我凑上去,“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奶奶边打边说:“奶奶我正准备做一些鱼丸。”我一听就来了兴趣,“我能试试吗?”我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奶奶。“行,当然行。”奶奶笑盈盈地回应我。
我抄起棍子用力往鱼肉上打,还别说,真挺好玩的!就这样,我和奶奶打了一下午。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又把打烂的鱼肉搓成丸子,再用锅煮一下,捞出来放好。
这时,爸爸走进来,给我提了一个剧难的`问题:“你知道我们老家人为什么要在过年吃鱼丸吗?”
我努力搜索大脑,但一无所获。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老家湖多鱼多,人也嗜鱼,平时大小宴席上鱼丸就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到了除夕年夜饭的团圆桌上,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了,年年有“鱼”嘛!”
“哦哦,我明白了!”为了让爸爸家乡自豪感爆棚一会儿,我向他投去佩服的眼神。
终于开吃了,这顿饭真是色味俱佳,但我眼里却觉得那鱼丸是桌上明珠。所有人有说有笑,“战场”不一会儿就打扫干净了。
我靠着奶奶,回味着满桌饭菜里暖暖的香香的鲜鲜的滋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大家是不是就想起了端午节这天呢?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呢?爸爸告诉我:在春秋时代,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当他听说秦王想要陷害楚王时,就赶紧报告给楚王听,可楚王并没有相信屈原说的话,还把他流放到边境,后来楚王果真被秦王给杀掉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就抱石跳入汩罗江自尽了,当地百姓都被屈原的爱国情操感动了,划船到汨罗江,往江里投放用竹叶包的饭团,喂给鱼虾,希望鱼虾不要去吃屈原的'身体。百姓在每年五月五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因屈原是爱国诗人,那时的人们想找寻屈原的身体,就会划船到汩罗江上找,也就演变成赛龙舟的习俗了。
我的家乡在韶关,到了端午节也是不可缺少包粽子的。先把红豆、花生、黄豆、肉、糯米……等食材准备好(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准备,但是豆类的、糯米这两样东西要提前泡)。把糯米加上食用碱和食用油,搅拌均匀,拿出一些干净粽叶,拿着粽叶两边,向内弯,合在一起,一个锥形就好了,先向里面放入一些糯米(这时候一定要拿好),接着放花生、红豆、黄豆、肉、再包起来,用绳子绑好就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煮了。在锅中放入包好的粽子,接一些水倒入锅中,水一定要没过粽子,开火。不久锅上就冒起了滚滚白烟,锅中的水正在“咕嘟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单闻着那味儿,就足以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大约一小时左右,粽子煮好了,妈妈端着粽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扒开它的大绿衣,软软糯糯,美味极了!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家乡的风俗作文8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想必大家每年都过元宵节吧,那你了解它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在西汉就受到重视,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从唐代起成为民间习俗。在我们的家乡,元宵节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等习俗。
而在我们家,元宵节最受欢迎的是全家一起包汤圆、品汤圆了。
元宵前夕,妈妈会买来糯米粉和黑芝麻。元宵那天,妈妈将洁净的黑芝麻用料理机碾碎,接着倒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然后将一小块黄油放入锅中,熔化后倒入黑芝麻粉中,晾凉后,将芝麻搓成球形,一粒粒的摆在砧板上;爸爸力气大,和面的任务交给他,他把糯米粉放入一个盆中,将适量温水分次加入糯米粉中,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并搓成长条,分成一小截一小截排在板上。准备工作完成了,接下去可是重头戏包汤团了。
我仔细观察妈妈的手法,学着妈妈的样子,取一小块面团,放入手心,用大拇指在面团中心按下,按成一个碗状,放入一个黑芝麻丸子,将外面的.面团包裹完整,再放入手心,用两个手心反复搓成光滑的球形。我问爸爸:“为什么汤团要搓成圆形?”爸爸笑着说:“元宵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汤圆搓成圆形,象征着团团圆圆。”有了成功的经验,我还创作了许多汤圆形状:有的像孙悟空,有的像小动物,还有的则不知道像什么看着一个个汤圆,我开心极了。
我迫不及待地催着妈妈煮汤圆。“妈妈,煮好了吗?”“妈妈,饿!”身子时不时凑到锅边,看看我自制图案的汤圆在哪儿。一个个汤圆在锅中像白色的小精灵,在水中上下欢快地跳着舞,“扑通扑通”沸腾的水像在为它们伴奏。我多么盼望立刻尝到自己亲手做的汤圆。
终于烧好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拿起勺子,舀起自己做的汤圆,不顾烫嘴,也不顾形象,张牙舞爪地抢着吃。轻轻一咬,黏而光滑的糯米伴着溢出来的黑芝麻馅,刺激着味蕾,香喷喷,甜蜜蜜。
元宵佳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真是一件惬意的事!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不同的风俗,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是陕北,我家乡的风俗,我也是了解一点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我们陕北的衣、食、住有讲究。这些风俗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讲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还有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鞋。
我们陕北人的`饮食烹饪习惯以熬食为主,其中手抓羊肉,风干羊肉,羊杂碎,腌酸菜,大烩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馍馍,煎饼,荞剁面,荞面圪坨等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多和在山北居住的游牧民族,饮食习惯有关。
听奶奶说,陕北人多穴居陋处,有浓厚的原始遗风。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后的涯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欲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
对了!还有秧歌舞,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的创作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美丽夺目的奇葩!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对我的家乡有所了解了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在我们家乡,过年时总要抬大龙,这是我们的传统风俗。
正月十五通常是抬大龙的日子。有一回,我和许多人在路旁等待,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抬大龙呢?”“因为传说龙可以行云布雨、消灾降福,于是人们借此祈求每年可以风调雨顺、鱼虾满舱、平安丰收。”妈妈解释道。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大龙来了!”有人大喊了一声。!我拼命探头,却没能看见,不过隔着老远就听到了响彻云霄的龙吼声。待龙近了,那吼声更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哇!这也太惊艳了吧!”我不禁感叹出声来。龙头足足有两层楼高,宽度更是霸占了整条街。龙牙有半个人高,仿佛瞬间就能把一个人撕碎。张开的龙嘴里含着篮球般大小的龙珠,彩灯层层环绕。龙眼直直地目视前方,透出一种威严。
路边人们的感叹声此起彼伏,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工艺复杂,制作精妙、夺人眼球的大龙上。
龙头如此精致,那龙身一定也不差吧!还真说中了。几十余米长的龙身,见首不见尾,都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还有些许金色的小鳞片。庞大而长的龙身下,倒是有短小的龙爪,反差之大,却显得毫无违和感。由于机械的缘故,大龙全身都能动,龙爪在身下挥舞,再加上锣鼓声,就好似神龙欲飞。
路边的人有的在感叹制作不易,有的`在赞美做工精细,有的在目瞪口呆地欣赏,还有的在紧闭双眼向龙祈祷。
在大龙远去后,我回家查阅了有关平阳县春节风俗抬大龙的资料,才得知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早在20xx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资料更加深了我对这项风俗的喜爱与崇拜。另外据《平阳县志》记载·流传其历史已有400年,活动时吸引了十多万民众,壮观直气势非凡。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传统风俗,是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所以我们也要将它传承发扬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前的好几天里,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想必大家过年都要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忙着贴。而我呢,做爸爸的小助手。我们先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我帮爸爸把浆糊涂抹到新对联的背面,爸爸就把对联的上部边沿粘好,然后把对联从上往下轻扫开,这样就贴完了。爸爸告诉我,贴对联是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习俗,以示辞旧迎新。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想起《元日》这首诗,便脱口而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示新年红红火火,财源广进。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给人呈现一派喜庆的景象。
今年除夕夜,我亲自体验了点燃导火索那一刻的快感。起初我是躲在门后,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可以仰头,我只看到亮瞎眼睛的天空。可一出门我的眼睛就被火药味蒙住了,双眼加上寒风刺骨的感觉,就像到了边疆战场上一般。我刚要往回走,就被爸爸叫住:“怎么不敢点吗?”我不服气道:“怎么可能?我一个12岁半女生了,还怕这个。”说完爸爸就搬完了烟花筒。我想:既然都搬来了,不如斗胆放一个吧!
我手里紧紧握住点引线的香,一步一步走到大家跟前,我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的把引线点燃着,导火索冒着火星飞快的`向烟花筒烧过去。“哇呀呀,快跑!”吓得连火花都不敢看一眼夜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了门口。
“砰砰砰!”“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彩光,直冲云霄,“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鲜花,光彩夺目。
那“砰砰砰”的声音在耳边永久回荡……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习俗,就像人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样。”那么长春是什么样婚嫁风俗呢?在我参加一次婚礼后发现了许乡的婚嫁习俗。
要先择“正日子”,结婚当天的日子叫做“正日子”一般由新郎家选的。新娘家要选‘待客日”,他们需要完成两次同样的婚礼,也就是正日子”从及待客了“正日子”就是正式婚礼了。
然后是新房布置可忙了,但在婚嫁风俗中个颇为有趣的项目,作为女方的弟弟,要担任主力要上窗帘。订结婚照,以及擦一遍地
送亲必须要新娘弟弟,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准备开始迎亲。迎亲,迎亲当天是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时间也是找人占卜指定好时辰,一般有8和9这两个数字,寓意发财和长久之意。新郎接亲人数是单数,这与我们正好相反娶回家就成双数了,其中也必须要有小孩。
结婚时可热闹了!每十个人围着一张桌餐桌上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可口美味佳肴。有炖小鸡,炖鱼炒,地三鲜等。美食所有人都在祝福这对新人,女方妈妈眼睛里眼泪在打圈。但大部分是喜悦的泪水,可能是看见自己女儿长大了吧。大屏幕上有这对新人的照片,花童扯着新娘的纱裙并送到新郎那边便下场。新郎全身西装十分帅气并竟是人生大事。新娘的`婚纱是白色的,头上戴朵白色的花。纱裙上有许多珍珠,像在“舞池”上的白天鹅。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新娘要改口叫妈。改口费一般是1001。寓意是新娘千里挑一
我认为这个是智慧的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就是长春的婚嫁习俗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我的家乡在佛山。佛山人爱花,每逢春节,逛花街是大家最喜爱的活动。
每年除夕夜,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花街。那天晚上,整条马路张灯结彩。花街上,早已是花和人的海洋,花团锦簇,人声鼎沸。通往花市的大牌坊顶上,“禅城迎春花市”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挂着很多大红灯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光透过灯的红纱,投射到地面上,成了别有意味的“投射灯。牌坊前面还有两只大大的`幸福卡通猪咧着嘴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整条花街春意盎然,逛花街的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挂着微笑,显得神采奕奕。挤进花市,各种花令我眼花缭乱。传统的桃花开得正艳,蝴蝶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月季在阳光的下含苞欲放,还有寓意富贵、吉祥的杜鹃,象征神圣、幸福的郁金香……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突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是百合花。绿油油的叶衬托着洁白的花朵,纯洁和神圣。许多年轻的女儿围在百合前挑选,据说,百合寓意着爱情和事业顺利。
“金桔金桔,大吉大利……”“买桃花啰,新年走桃花运啰……”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和着姹紫嫣红的花,好一个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的热闹世界。
听爸爸说,在佛山,逛花街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佛山人素有爱花、种花、赏花的习惯,而新年岁首,赏花之风更是大兴。因此,佛山人在过年时必会逛花街,购买年花。并且,不论店铺或家居,也必定会在显眼位放置一盆大桔或四季桔,在养眼的同时也取大吉大利之意。逛花街也还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寄愿,比如说在花街买红桃,是取谐音“鸿图”,寓示大展鸿图;买金桔,是取谐音“今吉”,寓示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同时,除夕行花街,还有“卖懒倡勤”的意思。爸爸还说,人们逛花街就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运。从花市里买来的花,就是春节里给自己或朋友最好的礼物!
闻着各种花的香味,我不禁感叹:有花街的春节才是真正的“春节”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07
家乡的风俗作文01-24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7-26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8-1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10-01
家乡的风俗作文12-31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1-3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7-30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8-03
家乡的风俗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