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4-06-24 12:29:58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节作文精品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精品15篇

端午节作文1

  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失所,自己却无能为力,心灰意冷之下跳入汨罗江,后人为了悼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包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大家都听过这首歌谣吧!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分工合作,爸爸负责买材料,我负责洗粽叶,包粽子的任务就落到妈妈身上了,当然我也会在旁边协助。

  首先,我们先拿出以下的材料:粽叶、芦苇草和炒好的瘦肉、香菇、虾仁等。然后我开始了我的工作,先把粽叶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放到一旁,再把包粽子的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净,递给妈妈。接着我看着妈妈拿了一捆芦苇草,拴在门环上,再拿出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把糯米放入“漏斗”中,接着放入炒好的香菇、瘦肉等配料。最后在上面放入糯米,包住配料。最后用粽叶把所有的东西严严实实地包好,拿出芦苇草把粽子绕上几圈绑住就完成了。过不了多久,妈妈就包好了几十个粽子。真是太厉害了!

  妈妈说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听到这句话我就开始流口水了。我等啊等,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看着这些美味的粽子,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吃了起来。“哇,好烫!”我赶紧吹一吹,继续塞进嘴巴里,“好香,好吃!”我不由得连连赞叹。包粽子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所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美味了!

  赛龙舟

  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

  端午节下午,吃完美味的粽子后,爸爸带我到佛昙镇看赛龙舟。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从人群里挤进去,抢到了看赛龙舟的“VIP”位置。

  比赛快开始了,随着鞭炮声响起,来自各个村的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你瞧,那些龙舟一艘艘威风凛凛,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每条龙舟都有一个负责吹哨子和打鼓的`指挥员,负责划龙舟的是十四个人,每条船总人数为十五个。各个队伍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红色、蓝色、绿色等,队伍名称也以衣服颜色来命名为红队、蓝队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绑着红布,上面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黄色大字——“奋斗”。

  比赛开始了,十二支龙舟队伍严阵以待,裁判员一声令下,十二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射了出去。各支队伍使出看家本领,队员间团结协作,动作整齐划一,娴熟奋力地向前划去。顿时人声鼎沸,有的喊:“蓝队加油!”有的喊:“红队加油!”喊声惊天动地,每个村都希望自己能赢。一艘艘龙舟迎着汹涌的浪花,在河面上划出一条条长长的波纹,都不甘示弱地你追我赶。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有一条龙舟出现了状况,原本领先的蓝队因为指挥员出了状况,指挥出错,打乱了队员们的划船节奏,他们手忙脚乱,还差点翻了船,四周的观众一起发出了“啊”的惊叫声,都感到有点后怕呢。但这点小挫折并没有使蓝队失去信心,指挥员调整好心态,跟上节奏,奋力吹哨,加油打鼓,队员们再次迸发活力,团结一致地使劲向前划去!

  激烈的比赛落下帷幕,蓝队因为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一举夺冠。他们的精神使在场的观众既佩服又感动。

  端午节让我更加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和端午节的习俗,也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更让我领略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风采。

端午节作文2

  老人们说,端午节是门前悬挂的艾草,菖蒲,可以驱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们说,端午节是河上的一条条龙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小孩子们说,端午节是腰上挂着的一个个香袋,每一个都装有一个童趣的心。只要拥有过她的人,哪怕只听过她的故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我又岂能例外。

  端午节是我们这块神州大地上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那时,可热闹了!人人门前悬上艾草,挂上钟馗,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但这些还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欢吃粽子,爸爸对我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投江殉国.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妈妈对我说,箬叶要到山上采,山上会有箬叶树,我和伙伴们,大人们一块儿去采箬叶,山上有人工栽种的箬叶树,所以我们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会与伙伴们竞赛,看谁采的多.箬叶采回家后,还得用剪刀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我家是吃荤的,所以当然是去买肉了!

  肉买来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妈妈"这阵东风了!妈妈包粽子前,当然要先把糯米搅匀,再依次放下三勺盐,两勺酱油,两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才可以包.妈妈把箬叶折成三角形,流下一个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馅儿,然后又把糯米添满,再将箬叶包在糯米上,用线一绑,就形成了一个枕头形.我看着妈妈做了许久,做得糯米没了,馅料空了,才停下来.停下来后,我望着一个个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妈妈快点煮几个,可妈妈说,一时半会儿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妈妈一定要我先出去玩会儿,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去.来到街上,我见到许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问才知道,他(她)们也和我一样,都是被妈妈"赶"出来的.我们各自说着想象中自家的粽子应该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过了一会儿,我们各自怀着满腔喜悦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飞一般跑回家,一到门前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马上跑到厨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盘中正冒香气和热气的粽子,也不管烫不烫,随手抓起一个,还真烫,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抛到那只手,一下子又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挠挠,可我毕竟是皮肉之躯,太烫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来,再用小刀将粽子切开,一下子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馋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无穷!我马上跑到街上,一会儿跑到这家,一会儿跑出那家,一会儿又蹦进了另一家,相互品尝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旺盛……

端午节作文3

  端午节,别名端阳节、龙节、天中节、龙舟节等,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节日。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的来历,始终与屈原的“抱石投江”故事联系在一起,人们借此深深地缅怀他的那种爱国情怀。有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面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但是没有打捞起来,于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躯体,用竹简装入糯米投到江中,后来发展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小的时候,曾听大人说过。

  ——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有着许多民间传统习俗。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打午时水、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囊、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但各地习俗内容或细节上是有些差异的'。

  端午节,某种程度来说,气氛尽管不如春节那么热烈,毕竟也是个节日,大家仍是渴望等待,并以某些活动庆贺之,给人以“喜庆祥和”之感觉。正如流传民谣所言:“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菖蒲香满堂,这儿是端阳,那儿是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和。”

  端午吃粽子,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的风俗,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所以说,到了端午节,不管贫穷与富裕,家家户户就要包些粽子(当地人叫“端午粽”)。

  ——最先摘些(也有上门兜售的)“粽叶”、采点棕榈叶(撕成细条,捆扎用),再是浸泡糯米、制作馅料,即可包了!其形状多样,有尖角状、长条状等。馅料各异,有鲜肉的,更多的淹菜、芋艿的——蒸熟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弥漫在空间,总是让人垂涎欲滴!

  农历五月,人称“五黄月”。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即是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在少时记忆里,家乡端午日当天的中餐,要吃一些带“黄”字的食物。

  ——因是这样,大家都要腌制一些“咸鸭蛋”(经过腌制鸭蛋,蛋白质缓慢地变性凝固)。腌制一个半个月后,咸度正好,蛋黄也出油了,蒸煮后,蛋黄个个起沙流油。当年石井大队,也二三户人家是养鸭的,每年这个时候,母亲会去他们那边买一二斤腌腌。

  像黄鳝,当年的农村随处可见抓到,不用买了。而黄酒,则不一样,就要出去买了!在吃方面,像我们衢州这边,也有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某些习俗,那就是端午节要吃大蒜和螺蛳,一直延续至今。

  菖蒲、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和艾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开窍醒神。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

  又是一年端午时,仪式感今不如昔。跟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事物认知能力提高,那些愚昧的“元素”已渐渐淡出了视线。时至今日,人们过端午的那份热情却没有消退,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文4

  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源于古楚人依依不舍投江而死的贤臣屈原。许多人划着小船去追救他。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就不见了。此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以示纪念。用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吴、越、楚盛行赛马。

  其实,“赛龙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雕刻成龙造型的独木舟,伴随着急促的鼓声,赛舟娱乐神灵,是祭祀活动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后来,除了纪念屈原,赛龙舟还被各地的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江浙划龙舟,具有纪念出生于江浙一带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舟上,张灯结彩,来回穿梭,水上水下,场面动人,妙趣横生。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插秧成功,预祝丰收。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英雄颜洪窝。关于划龙舟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传说。时至今日,在南方江河湖海的许多地区,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此外,划龙舟还传到了邻国日本、越南和英国。 1980年,龙舟赛被列入中国民族体育项目,每年举办“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第二故乡中国湖南省岳阳市举行。赛前举行了“龙首祭祀”,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元素。 “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在龙头上“上红”(系上红带)后,祭司宣读祭文并对龙头“开光”(即点亮)。随后,所有参加龙祭的人三鞠躬,龙首被抬到汨罗江边,奔向赛龙舟场。超过60万人次参加了比赛、展销会和联欢活动,可谓盛况空前。此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赛将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龙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另一项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粟”、“筒粽”。它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茭白叶(茭白叶)包裹粟子,呈牛角状,称为“角黍”;东汉末年,用草木灰水浸泡小米。因为水里有碱,所以用茭白把小米包成方形,煮成广东碱粽子。

  晋代,饺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此时做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就叫“益智粽”。据当时周处记载的'《岳阳风土记》记载:“习惯用茭白叶包裹小米,...至日,谓之粽子、谷子。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饺子。大米混入禽肉、栗子、红枣、红豆等,品种增多。粽子也作为交际礼品。

  到了唐代,做粽子的米已经“白如玉”,形状出现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记载了“大唐粽子”。宋代已有“糖粽”,即在粽子里放入水果。诗人苏东坡有句“我见粽子里有杨梅”的诗句。这时还有用粽子堆楼台楼阁、木车牛马的广告,可见吃粽子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元明时期,粽子的包材由茭白叶改为芦苇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着的粽子。添加的材料有豆沙、猪肉、松子、红枣、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每个中国家庭都要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有更多种类的设计和颜色。从馅料上看,小枣京枣粽子在北方比较多;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并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端午节作文5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像往年一样带我包粽子,一边包一边闲聊着。妈妈说,端午节那天,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在手腕脚腕上缠五色线。五色线的五种颜色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去毒避邪。我便埋怨妈妈说:“去年,你就没给我带五色线.”

  妈妈歉意地说:“去年端午节,你姥姥不是住院了吗?妈妈一忙起来,就忘了。今年妈妈一定不会忘记的。”

  第二天是星期天,妈妈早早就出去买菜了。临走前叮嘱我:吃完早餐把碗筷洗了,然后完成日记。

  妈妈走后,我懒洋洋的起床,脸没洗,头没梳,就坐在了电脑前打游戏。

  游戏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妈妈开门进来时,我才发现已经十点了,赶快溜进厕所。妈妈一看电脑开着,就叫我出来,我却装着没听见。妈妈恼火了,闯进厕所把我拽出来,指着我的头发把我大吵一顿,我快步走进自己的卧室,“咣“一声,把门摔上,妈妈顿时火冒三丈,冲进来大叫:“不听话,就滚出去吧,想去哪去哪儿”一边把我往门口推,我挣扎着身子瞪着她,就不出去。妈妈那时候的力气大极了,抓住我后背的衣服把我按在书桌前:“写检查,写一写以后应该怎么做!”

  我坐在书桌前,眼泪扑簌簌的掉下来。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总是这样对我,不是唠叨,就是训斥,动不动还写什么检查,这样的妈妈我宁可不要。

  我一边流泪,一边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我这样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怀疑当初在医院里你是抱错了孩子,你为什么总是对我说话恶声恶气,我恨你让我读英语,恨你让我写日记,恨你的唠叨,恨你的一切,恨自己有一个泼妇一样的妈妈~~我用尽了一切恶毒的语言,匕首一样的词汇完成了给妈妈的检查。放在桌子上,我看看表,悄悄地开门,到辅导班去了。

  一路上,我想象着妈妈看到那封信时的样子,她会伤心难过?会暴跳如雷?会把我抓回去暴打一顿?管她呢!她越生气我会越高兴的。

  放学了,我肚子咕咕叫,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有些忐忑不安了:其实,妈妈对自己挺好的,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平时妈妈对我严格,还不是对我好,希望我多学些本事?

  打开门,妈妈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以前,看到我回家,她总是顺口就问:“饿了吧?”“妞妞想吃什么饭?”今天,我偷眼观察,妈妈面无表情的看书,就像没看到我回来,一动都没动。

  “吃饭了。”妈妈只喊一声,自己先吃起来,饭也没给我盛。

  “去睡觉吧。”妈妈只催一遍。睡前的故事和瞎聊也取消了。

  妈妈真生气了,妈妈不会再理我了吗?真奇怪,耳边没了妈妈的唠叨,倒觉得像缺了什么,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起信里的话,我觉得自己过分了,可又张不开嘴道歉,怎么办呢?我胡思乱想着睡着了。

  早上,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翻身,睁眼,不禁瞪大了眼睛:我的手腕上缠着五色线,再看,脚腕上也有。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的棉线扭成细细的麻花,接口处系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下面坠着一对刻着“福”字的小铃铛。哦!我的妈妈,我那样刺伤了她,可她却在半夜里,悄悄走来为我系上端午节的五色线,为女儿祈福······

  我流泪了,那是懊悔的泪,是感动的泪······

端午节作文6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份,正值石榴花开得最红火的时候,也是杨柳十分繁茂的时候,词人欧阳修称之为“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这两句出自于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一个“烘”字,给人以火的热情;一个“重”字极言柳枝的繁盛。首二句写景,一红一绿,为节日渲染了喜庆的氛围。“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三句则从端午节的习俗入手,表现出人们欢迎节日的喜悦之情。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两句,正面描写端午节。“浴兰时节”即端午节,因仲夏时节,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菖蒲酒”即蒲酒,其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加入雄黄、朱砂等,以辟邪解毒。“正是浴兰时节动”,着一“动”字,有“轰动”的意味,把人们那种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以及举行活动时的忙碌场景形象地描摹出来。“叶里黄鹂时一弄”句由人事转写物态,通过黄鹂的啼鸣进一步渲染气氛,同时引出闺中女子的情态——“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人们都在庆祝节日,而这位女子却在深闺中睡觉,透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清愁,至于何种情思,作者没有言明,读者尽可驰骋想象。

  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一词中描写了端午节这天妇女的活动。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正是仲夏,天气比较炎热,故女子“轻汗微微透碧纨”。起句描写的是端午节这日的妇女,她们身着薄衫,仍有微微轻汗将衣衫浸透。这句暗示出天气的炎热,为下句“沐浴”作铺垫。“明朝端午浴芳兰”句,描写的则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故端午节又称浴兰节。“流香涨腻满晴川”句承上而来,是说女子沐浴梳洗时把用剩下的香粉胭脂丢进河中,以至于河水涨腻。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水边妇女之多,描摹出纷繁盛大的节日场面。

  词的下片怀人,由端午节妇女们的各种活动,怀念起那个“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佳人。此词也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写给侍妾王朝云的,“佳人相见一千年”表达了希望两人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全诗围绕端午节的习俗展开,首二句开宗明义,点明了诗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山村的民风淳朴的.端午盛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小小的山村之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火红的石榴花忽然之间盛开了,不知不觉中挂满了整个树枝。中间两联是对端午这天具体的生活习俗的描写。“粽包”,即粽子,又叫角黍,是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团,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粽子便成了人们端午节专享的食品。“艾”即艾草,据说艾草能通九窍,去疾病,所以端午节人们时常带在帽子上。诗人也不例外,早早就准备了一把艾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希望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健康和福气。端午节还有个旧俗——各家各户都要储备一些草药,能保一年到头平安无恙。一直到夕阳西斜,诗人才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家人早已经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准备好了。诗人在端午节忙了整整一天,晚饭和家人坐在一起,疲惫之中,又带有着几分的满足,充满着幸福味道。

端午节作文7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阳节。说陌生,因为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这个渐渐被我们淡忘的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以前的人们究竟如何度过这特殊的一天?端午佳节又至,在品粽怀古之余,不妨也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味道,或可在那粽香深处寻到一些不该被忘却的儿时记忆。

  如今,有关儿时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童年的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前一晚临睡前,妈妈总要在我的手腕上绑一圈五彩丝线,据说可以驱毒避邪。而我总要一遍遍地叮嘱妈妈,要她记得明天叫我一起去摘艾草。但是记忆中每次醒来,我就闻到了一阵阵艾草的香味,睁开眼一看,艾草与榕树枝已经高高地挂在门框上了。于是赌气,责怪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笑嘻嘻地端来脸盆,盆里漂浮着碧绿的艾草叶和榕树叶。妈妈哄我:“快起床,洗洗眼,明亮亮,洗洗脸,漂漂亮亮。”于是我便高兴地爬起床,洗脸吃饭。

  印象中的一个端午,看见外婆一手端着青花小瓷碗,一手拿着小铜勺子在碗里轻轻地搅拌,满屋子都飘散着酒的香味。我问外婆在弄啥,外婆说是拌雄黄酒,小孩子过端午都得喝一口。我好奇地用舌尖舔了一下,嫌苦就推开了小碗。外婆却一脸严肃地说,喝一口就不怕蛇咬了,喝了才能吃粽子。于是我闭着眼喝了一口,又赶紧咬了一口又香又甜的红枣粽子。接着,外婆用筷子蘸了雄黄酒滴在我的耳朵里,还在我额头上写了“王”字。之后又给我套上绣有蝎子、壁虎、蜈蚣、蟾蜍、蛇等“五毒虫”的红布兜兜和用红绸做的心形小香袋。还说滴了雄黄酒毒虫不钻耳朵,额头上的“王”字就是专吃“五毒虫”的老虎。

  我边吃着粽子边闻着香袋,显得十分惬意。外婆也自然有了兴致,不紧不慢地说从前村头的河里有条大青龙,老是兴风作浪,冲毁庄稼和房子,还要吃猪、吃牛、吃人。人们没法子就去河神庙里求神仙。神仙说龙吃了粽子就不闹了。照着神仙的说法,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一早,人们就把刚出锅的粽子扔到河里给龙吃。结果,龙真的不再闹腾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安稳日子。

  随着年龄增长,我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外婆的说法以外,还有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因为屈原在流放时得知自己的国家已被秦军攻破,悲愤交加,写了《怀沙》诗后就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引舟竞渡打捞屈魂,还向江里投下粽子,以避鱼虾水兽蚕食屈原身体。从此,包粽子、赛龙舟就成了端午的重要习俗,以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时光如流水,岁月一晃而过,如今过端午,我不插艾草,不绑五彩线,甚至连粽子也很少吃了,即使吃,也是买现成的,至于歌仔戏,那更是很少涉足了,端午的味儿淡了许多,童年的记忆也就越发显得珍贵了,怀念童年,怀念端午。

端午节作文8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氛围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阴历5月七年级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七年级糕、八年级粽、九年级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非常不错吃。

  记得每年5月八年级,妈妈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块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所有筹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妈妈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风俗,据了解是孩子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九年级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孩子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块吃;小孩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辉纾大人就会叫孩子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大家说如此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日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季村里的孩子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孩子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日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觉得,5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5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了解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孩子都会缠着妈妈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互联网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互联网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一般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外出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哪个的蛋壳先破了,哪个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孩子子对于鸡蛋非常感兴趣,并非由于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由于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哪个的蛋被撞破哪个就输了,好胜的孩子们玩得可高兴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备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了解也是为了纪念楚医生屈原:“楚医生屈原遭谗不需要,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午节作文9

  今日是我盼望已久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去街上采买节日需用的物品,因为今日姑姑们一家也要回来同我们一齐过节,我又能够和表哥一齐尽情的玩了。

  我们来到街上,“呀!怎样这么多人?就像过年一样!”我不禁惊叹道。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人们往来川息,一个个家庭主妇在忙碌的采买着所需物品,耳畔是时高时低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大人笑、小孩闹、汽车鸣、喇叭叫的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都呈此刻人们的眼前,等着人们的亲睐,真可谓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忙着让妈妈买这又买那。

  我们又挤到卖粽子和油糕的摊点前,只见买粽子和油糕的人,已把摊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正在妈妈发愁该如何是好时,不知是谁号召了一下,密密麻麻的'人才自觉的排起队来,不一会儿街边的队伍就如一条长龙。人们翘首以待,缓慢地向前移动着。我和妈妈排在最终边,看着长龙的身子我心里想:不知几点我们才能买到?经过很长时间的焦急等待,最终轮到了我们,买完后,我回头一看,又是一条新的长龙排在那儿,看来今日这位摊主可赚美了。最终买完了所需物品,我和妈妈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大人们就钻进了厨房忙活起来,快到吃饭的时候,姑姑们一家也来了,他们没坐多久,妈妈就喊:“开饭喽!”我快速冲进饭厅,只见饭桌上已摆满了一桌丰盛的且香喷喷的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粽子,迅速剥去笋壳,把白生生、亮晶晶的粽子放进了面前的碗里,再用勺子在妈妈事先准备好的蜂蜜罐里舀了两勺蜂蜜浇在粽子上,用筷子夹起就大嚼特嚼起来,一个粽子三口就被我“消灭”了;之后我又戳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油糕,继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刚才粘在嘴角的糯米也在我嘴边跳起了舞。见我馋成那样,妈妈忙说:“小馋猫,慢点吃!别噎着了!”我这般吃相,逗得大家是哈哈大笑。

  我快速“扫荡”了一番后,摸着填饱的肚子,便问坐在旁边的爸爸:“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呢?”爸爸略微想了想说:“这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啊!据说屈原跳江后,人们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可无数次努力都没有结果,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人们就把饭团、饼子等扔进江里去喂鱼,久而久之就在屈原投江的这一日流传过端午节。”“噢!原先端午节还有这个来历呢!”我恍然大悟的道。姑父之后说:“各地过端午的风俗还不一样呢。我们这边端午节时吃粽子、挂香囊、门口插艾叶;南方有些地方还要吃五黄,赛龙舟。”这时奶奶说:“岩岩,过来,我给你额头上画个圆。”说着便端起一碗看起来黄黄的,闻到又有些酒味的稀糊糊的东西。我连忙问:“奶奶,这是啥?为啥要用这种东西在我额头上画个圆?”奶奶说:“听老辈人讲,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用雄黄拌酒在小孩的额头或耳背上画个圆能辟邪驱瘟,也能防止蚊虫叮咬,好处可多着呢!”姑姑说:“这可也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哟。”看来过端午节可不单单是吃顿饭这么简单。

  饭后,一家人谈笑风生,互说着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互诉着对彼此的牵挂和关心,一派祥和;而我们孩子们呢,则顶着奶奶给画的圈,在家门外相互追逐、嬉闹,好不欢乐!

  今日,我不但品尝了很多的美食,并且还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一家人聚在一齐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真是其乐融融!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更应当世代相传。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啊!

端午节作文10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2008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端午节作文

  每当端午来临时,每当粽子飘香时,总少不了一番趣味!

  端午是有趣的。在端午来临前,人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一些普普通通的粽叶,一些普普通通的糯米,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最后打上结,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完工了。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粽子,远远看上去,粽叶嫩得发亮,漂亮极了。粽子下锅了,煮粽子大约需要一小时,我静静地坐待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毕竟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太困坚持不住,就蹲在地上睡着了……

  乍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醒了过来。只见竹篮里放着一些热腾腾的粽子,我立刻站起来,跑到竹篮边,拿起一个粽子,烫得我来回走动。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粽子冒着热气,散发香气,粽叶上还有点点水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一口咬下去,米团黏而不腻,像雪从口中划过,只留下淡淡的清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得我嘴上都是糯米,像一只大花猫,奶奶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笑,就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端午是忙碌的,因为麦子熟了,该丰收了,于是,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只顾收麦当然没有干劲儿,所以来了个“割麦比赛”。“三——二——一,开始!”大家你追我赶,耳边不停传来“嘶嘶”声。他们的手变黄了,大汗淋漓,心里却是喜悦的。他们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端午是忙碌的,端午更是有趣的!

端午节作文11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大早起床,妈妈就问我:“端午节到了,你想吃什么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吃妈妈包的粽子啦!”妈妈笑着用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高兴地说:“你这个小馋猫,永远也忘不了妈妈的粽子。”是啊,一想起妈妈包的粽子,我就直流口水。

  每年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妈妈就要买来新鲜的竹叶,因为用竹叶包粽子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妈妈把竹叶放到一个大锅里煮一会,拿出来凉了以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妈妈把两片大大的竹叶对着放,一片正、一片反,再把两片竹叶卷成一个圆锥体,在里面放上糯米,然后把露在上面的竹叶往下面一折,就包出一个有棱有角、上大下尖、模样可爱的粽子来。每次我都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但不知为什么,我包的总是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

  妈妈包的粽子不仅好看,更好吃。妈妈有时在馅里放一些火腿、有时放一些绿豆沙、有时放几个大枣,口味各不相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上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端上桌子了。鼻子一闻,那带着浓浓糯米香与淡淡竹叶香的气味,简直沁人肺腑。嘴巴一尝,甜得清淡不腻,咸得香浓可口,简直令人大饱口福。啊,妈妈的粽子,总是这么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过口不忘。难怪妈妈说,我这个小馋猫永远忘不了她包的粽子。其实,端午节让我忘不了的又何止是妈妈的粽子,更有那纪念屈原的.传统故事。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学识非常渊博,他怀才不遇,遭奸人陷害,被流放他乡。在凄惨的流放途中,他听到楚国被敌人占领的消息,十分悲愤。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想到自己的凄惨遭遇,想到祖国被敌人侵占,悲伤之情难以抑制,终于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瑞午节包粽子的由来。据说楚国人因为不舍屈原死去,争先恐后划船追赶,希望寻觅到他的踪迹,这也就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听了这些,你终于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划龙舟了吧?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如把艾叶菖蒲插在门上,用以避邪驱瘟。有的地方,还有吃“五黄”的习俗,端午节那天要吃雄黄酒、黄豆、黄瓜、黄鱼、咸鸭蛋黄。端午节的这些习俗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他身在中国或在海外,一到端午节这天都忘不了这些传统习俗。今年的端午节我认真观看了中央四台的电视报道,看到多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在过端午节,我感到这些传统习俗已经成为维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根和魂,无论他们走多远、无论他们还会不会说中国话,但他们依然维系着这些传统的民族精神,表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此时,我的耳边回响起一首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不管身在何处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在我的身上烙上中国印……”

  在我的心中,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吃粽子、划龙舟,有着丰富活动内容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维系中华民族根和魂、深深烙上中国印的民族节日。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12

  我们家乡一年中有几个重大的节日,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这几个节日的前几天都要走亲访友,而且要买上礼物去落节礼。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个节比上两个节要特别些,送节礼时另外要给舅子、小姑、七大姨的加上一把纸蒲扇、几斤肉和一些粽子包子等,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端午节的前一天,各家各户的主妇都要忙着裹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有些人家要加些红豆,火腿、莲子和冰糖为辅料,这样香甜可口。不过农家人以纯糯米加碱水煮,吃起来清香美味,而且保质期久。裹粽前要自备碱水,其步骤:先要选择干净洁白的早稻禾杆烧灰,放在糙箕上用纱布盛好草灰,烧一锅开水,用勺子舀水淋浇在草灰上,这样反复地经过七次过滤得到纯净的浓碱水。裹粽时要用碱水去拌糯米,糯米渗透碱水成淡黄色即可成料。其次还要选好宽长的箬叶和修长的粽皮,清洗干净,将箬叶卷成锥形,其间放上糯米,用粽皮扎牢成形。最后把一扎成形的生粽放到大锅里,倒满碱水盖上锅,经大火连续煮上四个钟头。真是吃时容易,做时难哪!

  初四一大早,奶奶端出个大脸盆,盆里的糯米早已拌成金黄色,还加上了莲子和红枣。旁边放着箬叶、粽皮。奶奶开始忙碌起来,她手脚利索,不久大掛的粽子包好了,每个大小一样,尖尖的,呈三角形,既美观又大方。看着奶奶包粽子,觉得挺有趣,于是也学着包。我坐在奶奶一侧好奇地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而且是个大传统节呢?奶奶先卖了个关子: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然后奶奶打开话匣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湖北、湖南一带。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爱国诗文:《离骚》等诗。因此端阳节又称为诗人节。后来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纷纷来到江边,把米团扔进江里。后来人们就用包粽子的习俗来纪念屈原。

  听着奶奶讲故事,我搁下了手中活,于是连忙用左手卷好玉叶,右手抓起一把米往锥形里塞,再用粽皮把它扎牢,放进锅里。几个钟头后粽熟了,我挑了一个自己裹的粽子,扒开箬叶,里面露出又黄又嫩的糯米饭,忍不住咬上一口,那蜜枣的甜汁和着糯米柔软的香味往嘴里一送,好吃、好吃,赞不绝口。

  端午节那天事情繁多。各家各户都要把房前屋后的草坪、水沟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消毒,莱园里除撒石灰外,还要在园角边上熏上一堆火,据说可以防虫。小孩也大早地拿着镰刀来到水塘边,堤岸旁割上大把的菖蒲、艾叶插在自家的门上,表示一年平安吉祥,而且还能驱邪。

  中午过节,圆桌上除摆满鱼肉鸡鸭外,还分别摆上五个盘子,盘子装着鸡蛋、蒜子、葱子、包子、粽子叫五子过端阳。小孩要在自己的额角、肚脐、脚丫涂上雄黄烧酒,每人还要喝上一碗用车前草、臭耳朵、蒲公英草药煮成的药汤,以清热解毒,盘活肠道。节后爷爷还专门给我讲了屈原巜离骚》诗的含义,我受益匪浅。

  端阳节、五月五,插艾吃粽龙舟舞。男孩小妹喜洋洋,老人喝酒话端午。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最快乐的端午节。也是我自懂事以来感到挺新鲜、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深深故乡情,浓浓乡愁味。让我们留住乡情,记住乡愁。让乡愁在我的童年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端午节作文13

  端午节就快到了,很多同事这几天都在家积极地准备材料亲自动手包粽子,而且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成果照片。今天我看到一位同事把粽子装在盘子里,而且还动手做了牛肉小煎包,再配上凉拌自己家里地里种出的嫩黄瓜,一切准备妥当。把老母亲接到家里一起品尝,看着已经两鬓斑白的母亲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美食,真是幸福又温馨。

  谈到端午节,同事们都把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一下子把自己的回忆拉到了二十几年前。在我们小时候,端午节往往都是麦收最忙的时候,因为当时收麦要用镰刀,一镰一镰把小麦割下来,然后再运到麦场里,用拖拉车一圈又一圈地把麦子撵出来,然后再用叉把麦秸秆挑起来,压过两遍之后,就可以把所有的麦粒都收起来,然后把麦秸秆都垛起来。

  现在说起来好像轻松又容易,但是当时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大工程,因为几亩地的麦子要先收割下来,然后再把麦子一捆捆抱到车子上拉走,当时都是用人工的架子车,很多事情都是用人力一步步完成的,真是走一步一把汗,衣服都能被汗水渗透,眼睛也被汗水浸得疼疼地,红红的,真是一段难忘的劳累记忆。

  还有同事说:“我最烦的就是搂麦子,用耙子把地里遗落的麦子搂起来,一遍又一遍沿着自己的土地转了好几圈,都累得体力透支。”当时每当麦收时节,学校都会放假,所以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家长都不会让在家里闲着,都撵到地里去干活,去割麦子,收麦子。

  这样劳累了十几天之后,端午节就到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节,端午节不仅能够吃上粽子,还能吃上伤力草打鸡蛋。因为粽子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因为当时很少有卖粽子的,只有到了端午节,才能够吃到自己包出来的粽子,而且大人平时都很忙碌,很少给我们包粽子,所以当我们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就感到粽子特别好好吃。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鸡蛋呢?妈妈告诉我说:“那是因为麦收过后,大人小孩都到地里去忙碌干活,个个都累得体力透支了,而伤力草打鸡蛋正好可以补充体力,让透支的身体能够尽快恢复体力。”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小型的收割机,取缔了镰刀,但是这种机器只能把麦子割下来,还要用车子去拉,但是这时候已经有了机动三轮车,机动三轮车比架子车拉得多,而且还跑得快,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

  再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就有了大型联合收割机,不仅可以把麦子割下来,而且还能够直接把麦粒脱下来,只需要再地头上准备一个单子接住麦子就行了,等全部收割完毕之后,再把所有的麦子装车运回家。但是地里长长的.麦秸秆要拉走,因为如果不拉走就无法种地。有的人图省事就把麦秸秆用火点了起来,熊熊大火不仅烧完了所有的麦秸秆,而且还烧坏了地里栽种的树木。还严重污染了环境,整个麦收时节烟熏火燎,弄得空气都是一股烟熏的味道,而且为此还惹出了好几次火灾。

  现在技术更加先进了,不仅可以又快又迅速的收割麦子,而且还能够把麦秸秆用铡刀打得粉碎,直接撒到地里成为了将来玉米的肥料,收割完毕之后,就可以直接播种。

  现在的人们今天还能看到满地金黄的麦穗,第二天就一地干净 了,第三天就看到地里已经播种上了玉米。速度之快,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麦季已经结束了!现在的人真享福呀!

  端午节留下了我们的深刻记忆!

端午节作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在这盛大的节日到来之前,我们迎来了夏至。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在周代,面积,我们现在知道,中国已经陷入分裂和冲突的状态。虽然周朝统治了几个世纪了,其他几个州,原本藩,试图开拓出自己的王国。秦国最终将出现胜利者和统一全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规则下。

  屈原担任部长周皇帝。一个明智的和口齿伶俐的'人,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做了很多打击猖獗的腐败困扰法院-从而赢得了其他官员的嫉妒和恐惧。因此,当他敦促皇帝与秦国,以避免冲突,官员施压皇帝让他从服务中删除。在流亡期间,他前往任教,并写了好几年了。审理后认为,周某已被打败秦,他陷入了绝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米卢河。他的最后一首诗写道: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独障壅而弊隐兮,使贞臣为无由。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许多沉重的叹息,我有我的绝望,悲伤,我出生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再寄一次轭翡翠龙一凤辇团队,等着风来,变味了我的旅程

  他是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渔民冲出长的小船,敲锣打鼓吓唬鱼,和投掷入水养活粽子,让他们勇敢的鱼也不会吃屈原的身体。

  现代端午节这一天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通过龙舟竞渡,吃粽子,和其他一些活动,在他去世的纪念日:农历五月初五的第五天。

  龙舟竞渡是最令人兴奋的节日,吸引了大批的观众。龙舟一般都涂上明亮的颜色和装饰的独木舟。长度从40到100英尺不等,他们的头的形状像张着嘴的龙,鳞片状的尾巴,而船尾结束。根据长度,高达80赛艇动力船。鼓手和标志捕手站在前面的船。龙舟进入竞争之前,它必须“给生活带来的”画眼睛,一个神圣的仪式。赛事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船只竞争,一线队抢一个标志,在课程结束后的赢家。年报种族遍布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海外华人社区的地方。

端午节作文15

  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项活动就是划龙舟,很多人都会趁热闹,顶着烈日看这一年一度的赛龙舟盛况,其实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有记载。而且赛况并不亚于现代的龙舟的`比赛。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 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02-02

端午节的作文09-30

端午节的作文11-15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

端午节作文09-16

端午节作文11-10

(精选)端午节作文07-19

【精选】端午节作文07-10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