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明的韧性作文

时间:2023-12-25 13:24:26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明的韧性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的韧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明的韧性作文

文明的韧性作文1

  千年以降,还没有一个人,如你,把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悟得如此透彻,领会得如此深刻,运用得如此独到。你始终抱定积极入世、造福社稷的理念,你始终坚守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操守,你始终秉持冷眼观市、笑对人生的态度。

  你以柔韧之躯,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贬谪之地,都用文明的火把点亮周围人的额头,照亮周围脚下的路,写就一曲曲韧性的精美篇章:洞察时弊的理智拨开笼罩穹空的阴霾,伸展自如的睿智滋润万里江山的土壤,行云流水的机智催开绽放文坛的花朵。

  于是,你——苏东坡,身在朝堂,便为江山社稷谋划,屡屡上表陈情,只图富国强兵;你身在贬谪之地,就弯下身来,与百姓一道,贴近大地,千方百计造福于民,与民同乐。官运亨通时,你在忧虑;失势落魄时,你在放歌。你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书写成一篇篇令世人和后人顶礼拜读的绝妙文赋。

  你在密州书写狂野的“韧”字——看,倾城百姓跟随而来,就是要看看太守怎样“亲射虎”。你心真的醉了,酒酣胸胆尚开张,权且操练一番吧!古往今来,翻遍史册,还有哪一位地方大员如你,能换来倾城百姓俯心塌地的追随。

  那不是你一心为民、造福苍生的见证吗?想当初,你初来之时,密州还是盗匪横行,淫祠遍野。仅仅过去数月,盗匪绝迹,那些原来供奉天地神灵的祠堂,如今成了学堂,朗朗读书声传遍乡野,民风为之洗化,百姓开始安居乐业。莫不是苍天格外眷顾于你,你是如此这般深得百姓的拥戴和信赖。

  你在杭州书写温婉的“韧”字——你真的是水利专家!你在加固西湖堤岸后,把疏浚出来的淤泥填塞到西湖中央,形成一道长堤。你还是一位生物学家!你约好周围乡民,在大堤上植杨插柳;你懂得,使大堤稳固的办法就是种树。而今,绿柳扶堤,一道千年风景线跨出水面。你还是农学家吗?你在湖中种上莲藕,你用甘甜的西湖水酿酒,这些福利你通通给了当地百姓;偶尔,你也讨一杯酒喝,和百姓一起品酒吟诗。

  你在徐州书写博大的“韧”字——有谁在滚滚黄流面前,不惊不惧,指挥若定,保住一方百姓安全。有谁,冒着杀头危险,独闯禁卫军操练大营,恳求将士们和百姓一起加固城墙,保住徐州。有谁,居然以自己的.威望,博得了禁卫军操练大营主将的支持。千百将士和倾城百姓一起,扛着麻袋,抬着木头,走上城墙,和洪水搏斗。你竟然感天动地,浸泡了城墙月余的洪流渐渐退去。徐州保住了,百姓欢呼雀跃。当时,黄泛区一片涛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唯独你的治所,苍生有幸,得以保全。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就在于一代代如你一样的人,高擎炬火,将其中的“韧”性演绎得精美绝伦。是呀,人生天地间,就应当如你,拿起笔,就秉持善念,心寄馨香,传达乐观向上的情怀,激勉后人;放下笔,就擎起起担当的旗子或锄头,走向天下苍生,有一份力就付出,有一份情就寄托,有一份爱就奉献。唯此,活着才算真正抻长生命;唯此,身后才能万古流芳!

文明的韧性作文2

  额尔金勋爵在圆明园满天大火中嚣张的狞笑,定格了历史的残忍。“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百年后晓桦迟到的宣战,变成了最绝望的文字。王园箓用空洞的眼神望着二十九个大木箱,目送斯坦因车队载着这些稀世文物在沙漠中远去,古老文明的伤口正流着鲜血,一如当年沙漠中最凄艳的晚霞。

  五千多年来,多少灿若星辰的古老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了一抹青烟,只留下一些遗物供人观瞻。而中华文明却是承载着血泪,背负着使命的真正猛士,敢于直面民族的危难,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东方巨龙守住了岁月的沧桑,古老国度焕发出新生的力量。

  战火的`洗礼,文物的缺损,文明的冲突怎能动摇我中华文明之基石?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以刚韧的国魂、柔韧的筋脉、坚韧的风骨,与撼动中华文明的一切势力打了一场场漂亮的仗。

  中华文明的韧性,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壮志豪情,“刚韧”铸就了文明之魂。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熄尽狼烟,天崩地坼,天下一统。万里长城笑看风云变幻,秦兵马俑无惧沧海桑田,恢宏大气的民族性格悄然塑成。卫、霍出河西,封狼居胥,饮马翰海,致使漠南再无王庭,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响彻千古。张骞赴西域,戈壁寒风如刀,大漠飞沙似雪,丝毫阻挡不了他的初心。边疆固,西域通,奋发进取的文化精神由此形成。

  中华文明的韧性是,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淡然,“柔韧”打通了文明之筋脉。仕途失意,被贬黄州,即便处于人生低谷,东坡也要在谷底开出超然之花。欧阳太守为政以宽,寄情山水之间,“山水之乐”,便“得之心而寓之酒”了。刘禹锡愿“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超然物外的心态让它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留下“诗豪”之名。

  中华文明的韧性,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坚韧”塑造了文明之风骨。一首《满江红》掷地有声,以抒万斛英雄壮志。崖山海战,浮尸十余万,可崖山精神永不灭,勇士们用生命唱响一区悲壮的大宋挽歌。直至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连“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亦不可能使汉人屈服。

  直至后世,我们的文明在坚船利炮下、战火纷飞中,用她残损的手掌支撑起她的儿女。我们以“刚韧”抵御外辱,以“坚韧”师夷长技,以“坚韧”坚守气节。故而,五四运动兴,西南联大立,抗日战争胜,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这股韧劲儿。

  恍惚间,耳边似传来击缶之声,我颤抖着展开中华文明的画卷,这古老的文明曾“居高位而不易其本”,曾“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曾“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而“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创新将赋予文明的韧性更丰富的含义。

文明的韧性作文3

  韧性,哪一种?怎么去描摹这个概念?巷口烤的焦糯的烫口年糕是韧的;打铁匠一挥一打砸的火光四溅的红熟铁器是韧的与文明二字,尤于中华文明四字,那涌自天边来的滔滔江水,那浑浊澎湃的轰鸣,将是最好的诠释。

  中华文明时称大河文明,是凭一捧泽,一把沃土,一片庄稼。万物依傍在汹涌延绵的江水边,生活的.气息声色一点点在江水处绣密绣实。如果说在单一的个体中我听不见韧性的回声,我想我在这轻舟泛不离的群山江水中找到了答案。

  江水,若说中华文明,你当想到长江,梦回黄河,我建议你这样做,随风而去,停驻在滚滚洪流边,你感到湿热的水汽,通天的震响,你凝视着,仿佛永不停息的绵长,或是涌涌黄沙,滔滔而下。你感到了什么?这是沉舟也无法撕裂的厚重,这是无形胜有形的坚韧,这是一种力量,它气吞山河,滚滚而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若说韧性,细数七八,这短短的卷纸怎容得下?因此我们不妨只乘一两只孤舟,感受文明的韧性。

  我们乘上舟去。第一舟是扁底的,宽而轻盈。它是一物,却也似乎无形,我称它为宽容、包容、或是接受。文明的继承是冲突、竞争、合作之路。在国际上,我们可以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来提出。但是出于这一叶扁舟,也许我们直接看一看对岸那个平凡的中国女人更直观。粗布衣服,低顺的眉眼,微微内收的下巴。现在有新时代女性,但从古至今,这样的女人(放在此时是乡土的女人)仍是国民的特征。中国女人是乡土社会的女人,从相夫教子中走来,从柴米油盐中走来,从母性和博爱中走来,她们厚重而坚韧;中国女人是不平等的牺牲品,从三从四德中走来,从一生的附庸中走来,从轻视、践踏中走来,中国女人一开始是带着点奴性的,她们体态柔软而卑躬,她们低顺着眉眼,宽容着世界。这样的一点泥土味的宽容、包容甚至说逆来顺受,不一定是劣的,却有可能是根性的。对岸的女人一双眼睛低垂,怀着一汪无私的爱,母性的宽容。她转身隐没了,那朴实乡土的背影是有韧性的,不能抹去的。

  下一舟好像修补过很多次,却意外的结实。中华文明是遭受过侵犯的,但是如果止步于被侵略,中华将永无崛起。中华文明的韧性除了对外来的求同存异,显然还多一份索取,多一份拿来主义。坚韧不仅要能忍,还要能打。我们不会主动打,却必须具备这份能力。实力可以不展现,却不能缺失。因此漫漫长河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我们摸爬滚打,流血无数;我们在笨拙中成长,我们要强大,因此要拿来!我们学会怎样拿来,怎样屹立,因此坚韧而伟大。雾那边的战士身影隐去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中华文明的韧性是我这一纸残卷挥洒不完的隐忍和豪情,在这个俊采星驰的时代,我们屹立在坚韧的文明之上,感受一份宽容,一种豪情。中华因韧性而伟大,未来因人才而夺目。

文明的韧性作文4

  纵观天下,中国人大概是最有资格写《文明的韧性》这个题目的了。我们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和我们同时期出现的文明都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我们是传承性最好的文明,论中华文明之正统非中国莫属,毫无争议。至少在现在,我们认为中华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中最有韧性的绝非无稽之谈。

  衡量一个文明的韧性,最重要的大抵就是衡量一个文明实现复兴的能力。文明想要长盛不衰是不可能,迦太基城再坚固也终有被夷为平地的一天,罗马城再宏伟也终有陷落的一刻。汉唐之盛何其壮哉,也不过是两三百年之数。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并不是因为中国不会被毁灭,而是因为中华文明能够不断浴火重生,实现涅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北方的民族似乎总是比南方的`民族更加骁勇善战一些。不论是罗马人还是中国人,在面对北方民族的南下时都有岌岌可危的时刻。在罗马城被蛮族攻破之后,西罗马帝国所象征的罗马文明就彻底销声匿迹了,欧洲由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然而中华文明却不这样,靖康之难使宋朝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换一个皇帝、迁一下首都,文明总归还是能够延续下去。即使是清兵入关,整个国家都落入敌手,中国的文明也不会断绝。日耳曼人学习拉丁语和拓跋宏推行汉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罗马文明灭亡了,中华文明复兴了,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坚韧之处。

  文明的毁灭也不全是由于外敌入侵,从内部发生变质腐烂进而导致毁灭的文明同样比比皆是。东罗马帝国曾几何时也是罗马文明的国家,到最后却舍弃拉丁语而以希腊语为官话,放弃罗马式的帝国而建立其东方式的国家,虽有罗马之名,却不复罗马之实了。而中国人却是不这样,孟子见齐宣王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语。面对这样的问题,笑而不语的恐怕不只是齐宣王而已,两千年后的蒋介石听到这个问题,难道不会笑而不语吗?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钱穆的“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虽然隔了千年的时光,但从气象上看实在没有什么不同。马可·奥勒留之后斯多葛学派再无大师,而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代出人才。中华文明之韧性由此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能有如此之韧性,能绵延至今而不衰,大抵有三个支柱。一曰郡县,二曰科举,三曰儒生。有郡县则天下一统,国家不会割据分裂;有科举则代有人才,民族不会无才可用;有儒生则人心不乱,文明不会“和平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儒学是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它们都是对中国文明的概括,并不拘泥于特定的观点或主张。实事求是的讲,我在文章里爱用“儒学”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方便对仗罢了~(笑)

  文明终究是由人组成的,而郡县、科举、儒生则是怎样用人、怎样选人、选什么人的准则。设郡县、兴科举、选儒生,那么中华文明的复兴未来可期!

文明的韧性作文5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各种文明就如同溪流倒映的月光一样时而灿烂时而暗淡,但它的源头就在人类脱离动物的蛮荒、具备社会属性开始的那一天。要寻找文明的韧性,就如同我们在谈论一把利剑,需要握住它的剑柄,插入坚石中,再回过头来敲打剑身,听听是否有龙吟之声。

  国人在寻找文明的源头的时候,早已不满足商殷的起点,从周口店跳到蓝田,从蓝田跳到了元谋;欧洲人也不满足于希腊的神庙和罗马的斗兽场,从日耳曼、安格鲁萨克逊跳到尼安德特。殊不知,圣母玛利亚、阿拉和玉皇大帝给你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原来大家文明的 源头都在那个东非的小村落里,那位露西的子孙后代们,沿着海岸线,磕着海蛎子走到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同的文明。因此,全世界的文明本就同根同源,相互包容而多样,固其大而存其异,或许这样的文明才是正真具有韧性的文明。

  历史长河中有一些文明,反其道而行之,固其小而谋其大,很快失去它的韧性。铁木真帅数万草原铁骑掠欧亚大地,其子孙落得折鞭钓鱼台,落荒漠北,直至今日潦倒于中亚,其萨满文明何以谋大?希特勒驱钢铁洪流碾压欧洲,围困莫斯科,数年后落得狼穴自毙,一墙隔国东西,其法西斯文明何以某大?还有凯撒、李元昊、丰臣秀吉,还有滑铁卢、中途岛和北纬38度。太多文明已经尝到逆流而行的恶果,路人皆知,谈不上韧性也谈不上辉煌。追寻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当一个文明谈不上包容就会失去它的韧性,丢掉了合约拾起了刀枪,最终只会在一声清脆后折为两段。因此,不同的文明固其大而存其异则存,固其小而谋其大则败。

  再来反观一下中国的文明,国人引以自豪的泱泱中华上下五千,礼仪道德亘古不变。真的是一成不变吗?当然不是,谈不上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但确实我们今天的`华夏文明接纳了太多的异族文明。正是这样的包容才让我们有了汉唐盛世,才让我们的文明立足五千年,有了韧性。但是不是我们一直这样包容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当华盛顿在美洲建立当今和我们针尖对麦芒的另外那个文明时,那十全老人还在纠结为了顾及他的面子英国人应该跪一条腿还是两条腿,闭关锁国,当文明拒绝存其异时,最终换来的是善意的敲门声。所以在同样的文明历程中,固其大而存其异则兴,固其小而谋其大则衰。

  几年前,当飞机从上海飞到旧金山的时候,我俯视着太平洋突然有了一个很怪异的想法,要是太平洋只是一个小小的池塘,红色巨龙应该叫塘西小胖,汤姆大叔也该叫塘东小白。大家邻里之间,求同存异,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保卫战了吧,也不会有六十年前的金家保卫战了。直至今日还有太多的文明,掌握在权伐手中相互拼着各自的韧性,不惜以换取一声清脆。就不再说文明的归宿了,因为我们知道了它的起点难道还很难找到它的终点么?只是在这条路上,太多的文明没有走上它应有的道路失去它的韧性,清脆夭折。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只是溪流倒影上的那个光斑,微小到不足以照亮四周,却能识得明暗,懂得高低。

文明的韧性作文6

  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着长者讲的一则故事:西汉霍去病和卫青都是纵横沙场的大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霍去病性格刚烈,像一把利剑;卫青为人则内敛而充满韧性。二者的结局却迥异:霍去病英年早逝,而卫青长寿终年……史事年久不可完全考证,但旨在说明一个道理:韧性使人行远,过于锋利则容易折断。

  古今往来,无数成功人士,谁不是用一股韧性,在追求真理的进程中斗争,在探索科学的实验中拼搏,在商海沉浮中坚持……

  开国总理周恩来,从法国到上海,从延安到重庆,从北京到万隆,哪一次不是以坚韧的毅力和应变躲过了多次暗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三起三落”后,七十古稀,给毛主席的信中还决心“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后来才有时机主导被国外称为“迎来中国千年盛世”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坚韧的精神专注科学,多年春节都未能和家人团聚,父亲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还对他“母亲过世未能回家”耿耿于怀,而他依旧以“韧性”坚持科学,直到成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到四十多岁还为生计发愁,而他具有坚持发展通信技术的韧性,坚持学习和再超越。如今的华为让美国总统举全国之力遏制也难以动摇。马云当年由于长得丑,面试官都不要他,结果他硬是凭借惊人的韧性和毅力创业,通过多年的.努力,造就了如今的阿里巴巴帝国。

  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苦难,韧性让无数人选择了坚持,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个人是民族的细胞,韧性的意义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何尝不是一样?古今往来,中华民族哪一次崛起不是在内忧外患时,哪一次成功不是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后。

  中华民族在西汉初期,国库空虚,西北外族时常烧杀抢掠我族民。汉初几位皇帝忍辱负重,只得延续和亲之策,休养生息,保持实力,充分体现了“韧”的精神,通过多年休养之后,才一举平定边疆,收复失地,奠定了之后数百年的和平与繁荣,以至于我们汉民族的“汉”字,也是由此而来。

  中华民族在清朝初期,康熙年幼登基,皇位不稳,也面临西北不定之状,康熙和雍正以坚韧的毅力积聚实力,举全国之力,收复新疆,平定西北,迎来“康乾盛世”。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赶走帝国主义的侵略,带领民族脊梁完成长征,以小米步枪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粉碎了别国再次通过朝鲜半岛侵入中国的可能,教训了当年几近狂妄的西南国家,哪一次都没有“敲乐打鼓”的胜利,都是以坚韧的毅力通过长期的斗争得来的。

  当下的形势一样,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需要个人不畏失败,不怕摔跟头;时代需要中华民族有更多韧性,发扬韧性。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行远走向某种成功;中华民族才能行百里而半九十,通达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明的韧性作文7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延绵至今的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万千磨难,几近断脉,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不但没有灭绝,反而越古老越焕发出新的生机了呢?

  那是我们民族的韧性,换言之,是我们古老文明的韧性使然!

  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上来看,我们祖先向来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生逢治世,他们会积极执政,惠济苍生。一旦生逢乱世或者遭遇不幸,他们往往是“国无道则卷而怀之”,等待时机的到来。苏东坡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然而他既能在位勇退徐州大水,为民谋福,离职后也能盖两间雪堂,“倚杖听江声”“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范仲淹能“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辛弃疾一生志在抗金,却被南宋政府雪藏二十年,但他既能闯金营活捉叛徒,更能在瓢泉稼轩内吟诗作词,等待机会,盼着将来能够“沙场秋点兵。”

  从我们的文学艺术上来看,我们的文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元曲,包括四书五经,“柔韧”的光辉无处不在。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我们的中庸之道。我们知道“和而不流,强哉矫”我们也知道“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这是我们的《道德经》,我们从来不硬碰硬,而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我们的唐诗,能让我们“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我们的宋词。是它,让我们面对磨难微微一笑,淡然处之。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学,更是中国思想的豁达,处处流露着中国文明骨子里的柔韧!

  从我们的历史变迁来看,凡是朝代久远的,都是德润万物细无声。以周朝为例,提出“德治天下”,德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柔以怀人,周朝福泽800年。

  周朝如此,更别提汉武唐宗了,更是“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一片祥和,经济稳定发展。他们懂得如果横征暴敛,视民如草芥,必定会“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这便是柔的力量,柔者,韧也!

  20xx年,我们的新中国迎来了七十华诞,经济长足发展,面对国际的经济刁难,我们表示,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狂风骤雨能够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的'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五千年的艰难困苦,中国就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古老的中国如今面临这新的挑战。面对美国的贸易战,“我们不想打,也不愿意打,但绝不怕打,而且我们有信心打赢。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1”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底气,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柔中有刚的韧性!

  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伟大的文明,文明的韧性必将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焕发出更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的韧性作文】相关文章:

可贵的韧性05-20

谈韧性初中作文07-19

开发韧性的10个策略的励志文章09-18

文明的作文12-10

文明的作文12-16

文明小学作文11-08

文明上网作文11-08

文明作文优秀11-16

与文明同行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