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普适与差异作文

时间:2020-11-23 11:30:51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普适与差异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适与差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普适与差异作文

  当代思想界有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主张“文明一元论”,相信各国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思想文化的演变都殊途同归,万川河流不管来自黄土地,红土地还是黑土地,最后都会汇集至一处。

  另一种,与前者截然相反,即历史主义者所持有的“文化相对论”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由于历史、国情的不同,各有其价值所在,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通纳,且不存在一个为不同文化所共享的普适文明。

  其实,无论是“文明一元论”的“殊途同归”,还是“文化相对论”的“分道扬镳”,其背后的理据都是要予以重回讨论的。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普适和差异两者并不矛盾,前者给人以壮阔的场面感,集体感;而后者以个性的差异的美感存在,普适创造了整体框架,差异则赋予其标志性的美感。

  然而,由于时代原因,人们更看重普适而否定差异。

  诚然,普适的文化确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如八大山人,初学山水画时自然没有那份个性与张扬,不过也是依着前人构建好的传统国画绘画方式与技巧描摹,将其继承,且今夕,“文化交融”,“一带一路”越来越为人熟知,人们普遍提倡文化的“殊途同归”。

  但这其中的个性化是不可忽略的。王开岭在《古典之殇》中惋叹:“中国,正变成由1000个雷同城市组成的国家。”城市文化本应该多姿多彩百花齐放,如今却被抹去了差异,这不仅是美学的遗憾,更是文化的失却。诗人于坚哀叹道:“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

  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这原生的世界本应该是差别化的,连月都有“月是故乡明”的说话,正是这份差异,才使中华文化“百花齐放”,才使各个民族孕育出独特的灿烂文化。

  而如今有人却要说抹除差异,不禁让人叩问,以后的人是怀念此处的高楼,还是思念彼处的大厦。

  此山彼山,此月彼月,在文化的大同下,我们更应该追逐这份差异之美。

  承认普适,是时代趋势,而追求个性之美,是保持文化生机的前提。

【普适与差异作文】相关文章:

《全宋词》洪适07-05

高适《燕歌行》赏析02-23

赵普收礼01-09

普赛克04-21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译文及注释11-10

《除夜作》高适唐诗鉴赏07-19

《登陇》高适唐诗鉴赏07-14

人的差异励志故事06-09

《古大梁行》高适唐诗鉴赏07-10

《营州歌》高适唐诗鉴赏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