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火炕的作文

时间:2024-11-15 19:14:40 晶敏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火炕的作文(通用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火炕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火炕的作文(通用5篇)

  火炕的作文 1

  在大西北,没有哪一个去处能像热炕一样令人安稳踏实,牵肠挂肚的了。

  地势不同,气候差异。南方多雨温湿,潮气重,床透气简易,晾晒方便,睡床。而北方天寒地冻,干燥阴冷,于是聪明的先人们不得不开启智慧而发明一种暖且安实的卧榻,于是就有了极具北方特色的火炕。有屋必有炕,炕便是屋子的主角。盖屋子时先是设计好了炕的大小,位置,然后才大张旗鼓的开始了建造。所以北方的火炕都是固定一致的,靠墙临窗。等房子盖好,炕也就砌好了。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事物如何瞬息变化,而火抗依旧如故的停留在庄户人的生活里,他和屋子一样,不可替代。即便家庭殷实一点的大户人家,虽也羡慕城市人家的席梦思床,但购置来,也只是装饰和摆设了。用了一段时日发现,还不如火炕温暖踏实。所以有时有些人家屋子里会滑稽的出现一种情况:右边通墙大炕,左墙处华丽的席梦思大床。炕用来睡觉而床用来装饰。

  有炕必有窗,小时候的窗是木质的,镂空的格子窗。窗上糊着白纸,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剪纸,小动物们憨态可掬的随意的粘贴着,充满了很多的童趣和温馨。我总喜欢躺在暖暖的炕头上,看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透进昏暗的屋子,光束中无数的尘埃漂浮着,像精灵一样,让我幼小的心灵多了很多的遐想。而现在人家门窗都是塑钢玻璃了,但炕的布局依旧不变。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故乡人的口头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从热炕上懒洋洋的爬起,若即若离中开始了一天的劳动。晚上收工,四仰八叉往热炕上一趟,鼾声如雷,任你千呼万唤也休想把他们从酣梦中唤醒。北方的火炕和人的性子一样,宽而厚实,他们占据屋子的一半位置,四五个人并排儿躺着还有宽裕。

  最温馨的是,冬天天寒地冻。外边鹅毛大雪,屋子里的火炕燎毛燎毛的烫。闲汉们便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女人们纳鞋底说笑。孩子们在雪地里打滚嬉戏,手脚冻僵了就一骨碌爬进被子里惹来一片打闹。炕桌上沏着浓炎炎的砖茶,冒着热气,扑鼻的'香。“上炕,上炕”这是庄户人待客的隆重礼数。只要来人,必要请你上炕,上炕是对客人的敬重。如果你拒绝了他们就会觉得生分,话题也会少了许多。因此在北方去了人家,主人吆喝你上炕,二话不说,鞋一蹬,上炕。主人定会乐开了花,几碟农家菜,一壶老陈酒,任凭海天阔地瞎侃聊天。只有这个时候,人和人之间就没有了虚伪,地位和隔阂,只留下真诚。也只有在火炕上你才能真正懂得北方人的敞亮和憨厚。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风俗。

  炕便成了庄户人真正意义上的家。

  离开了炕的人,无论走到哪心里都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无论睡多豪华的床榻,心底也留着火炕的味道。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关,母亲早早就晒好了麦秸秆,等粉刷完屋子就开始铺炕。陈旧的麦秸已烤焙的干燥枯黄不宜再用,收拾了去烧炕,新的一层一层铺的均匀。用席子压严实,席子也磨的乌黑光洁。然后铺上宽大厚实的羊毛毡。

  羊毛毡是母亲凑了几年的羊毛,请了毡匠师父撵的。一般过了秋收,毡匠师傅们就背着家伙式走街串巷吆喝,他们用自制的简易的几件工具就将一团团杂乱无章的羊毛制成一张张温暖的毛毡和做雨披的毡衫。而如今这种技艺已经失传,很罕见了。

  厚重的毡一铺,松软的炕便也平整严实了。再铺上火红的床单,年的味道一下子就浓了。我小时候睡觉不安生,炕大且暖,不知怎么的,一睡觉就顺时针转,早上醒了总是头脚颠倒。母亲说这叫“滚炕”,滚炕的人走的远,应了母亲的话,我总是离家很远。

  我不喜欢逼仄的床,有种窒息的感觉,还吱吱呀呀不稳,使睡眠也很少。有时候睡懵了摔下来过几次,也不敢敢翻身,翻身总怕会掉下来。所以每到一处我先要看看床是否宽敞,如果有床垫我会去掉它,床垫左右晃也烦,索性直接铺块床单睡在床板上。尤其到了冬天,天气极寒时,暖风又抵不了严寒,床上冰凉冰凉,哆嗦半天才会暖过来。夜里如果有风,丝丝缕缕到处透风,被子里越发的冰凉。恨不得回到母亲的热炕上去。就像父亲老说的那句话“我们只需要温暖,而不是奢华”。

  原来,当我在滚烫的火炕上降生的那一刻,火炕已经将温暖和爱烙进了我的骨子里,实实在在。当我匍匐在夜里时,我会闭着眼放纵自己的思绪,回到火炕-----那个温暖安适生命开始的地方。

  火炕的作文 2

  在我们东北的乡村,几乎家家都有一盘火炕。原来的火炕是用土坯垒成炕洞子,再用土坯搭炕面子,现在一般用红砖,也有用大块的水泥板做炕面子的。无论是用什么,炕面子上都要抹上一巴掌厚的、掺着碎麦秸或者是稻糠的黄泥。搭好的炕一头连着锅灶,一头连着烟囱,用慢火烘干,再铺上炕革,一盘火炕就算大功告成了。其实看似简单,但真正的行家里手搭的火炕好烧不冒烟,热得快而均匀,热量持久不散,其中的奥妙玄机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呢。

  仔细想来,火炕对于农家来说还真不仅仅是为了取暖和睡觉,用处大着哩。

  家里来了客人,一般都是让到有炕的屋中。如赶到天气冷,就让到炕头上,主客并排或者对面坐好,腿脚上盖一床小被子,会吸烟的就扯过烟笸箩卷一支自家种的旱烟,边抽边聊;不会吸烟的就沏上一壶热茶,边喝边唠。这和坐在沙发上、茶几旁相比,少了几分客套与古板,多了几分亲切与随意。这土炕就成了农家的会客厅。

  大多数农家习惯于在火炕上吃饭,尤其是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在火炕上摆一张炕桌,桌上再摆几盘农家菜,全家人围着桌子盘腿而坐,慢慢品尝。老爷们儿再烫上一壶小烧抿上几口,菜热、酒热、炕头更热,直吃得满面红光,热汗淋漓,这饭吃得怎一个“痛快”了得。这火炕就成了农家的餐厅。

  寒冬的夜晚,气温骤降,滴水成冰,农家人可不怕。火炕早已烧透了,烟插板一插,大棉被一捂,往热被窝里一钻,只觉得全身都被温暖包围着,任凭凛冽的北风把屋顶的烟囱当成了哨子尽情地来吹,把窗户上的`玻璃当成了锣鼓肆意地敲打,一觉睡到天亮,那就是一个踏实。

  长大以后的我久居城里,虽年过不惑,但我总是想念乡下的那个家。有时假期回去,晚饭后和年迈的母亲早早地躺在火炕上,给母亲捶捶肩膀,再让母亲给我挠挠后背。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说起我小的时候,母亲说她那时总是很忙,大多数时候是把我一个人放在火炕上,怕还不知深浅的我摔到地下,就用一根布带像拴马驹子似的把我拴在炕里的窗户棂子上。我“咯咯”地笑着说:“怪不得我现在一见火炕怎么就这么亲呢?”母亲还提到我小时候身子骨单薄,动不动就头疼脑热,肚子疼着凉。这小病是从来不去看医生的,都是喝碗红糖姜汤,往母亲烧的热炕头上一趴,在身上捂一床厚厚的被子,发一身大汗就好了。现在想来,此方治病,不仅简便经济,而且还没有任何副作用呢。

  我在城里总是想念乡下的家,到底是想家里的什么?躺在火炕上我才明白:除了这盘暖暖的火炕,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有自己慈爱的母亲啊!

  火炕的作文 3

  你知道什么是火炕吗?我体验了一把。真的是像铁板烧。

  东北大火炕,起源于东北平房,在没有楼房的条件下,用水泥和土做炕,配以火炉,平时添煤炭入火炉,使得炕本身很热,故名火炕。

  炕的发明的历史还很悠久,早在东黑山遗址中发现了火炕,可以追溯到西汉年间。

  我们周末去爬长城,爸爸特意找了一家农家院可以烧火炕的住下,店主人非常好客,听说我们要来,一早上就开始烧火了,我们下午到的时候已经是一身疲惫,倒在屋里炕上,不一会儿就感觉炕上一阵暖流流过,这时就听窗外的大娘说话,炕热不热啊,我再添些柴火,我以为火炕的炉子就在我们窗外,我们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吓得我直往外看,我们是不是在锅里啊。逗得爸爸妈妈前仰后合。

  这个火炕真是舒服啊,有点像汗蒸馆,我们准备下午去登长城,稍作休息,整理下装备,我把被子铺开平铺在炕上,谁成想我这个聪明之举竟然让我回来的时候睡了个热被窝,爸爸妈妈的被子像豆腐块一样,所以他们回来没有那么热乎。农家院的平房还是比楼房要凉一些,因为他们是大窗户,而且乡下本来就比市里要温度低个一两度,又是山里,黑的有早,温度降得也快,我们六点多往回返,天色已是大黑了,走在高速路口不打个闪光手电灯,车辆都看不出有行人,所以那一小段路也是非常危险,他们住在这附件也是太不安全了,晚上天黑就不能出来了,买个东西都不方便,还有走个几公里去找小超市。

  晚上妈妈将自己带的床单被罩枕巾换好,就好像在家一样,但是床头窗帘处还是会瑟瑟进来冷风,喘气都是凉凉的,我们用衣服围住头顶,可是炕是火热的,躺住一会儿,下面就开始发热,又过一会儿就有点烫手,我想这是要烤乳猪吗?一晚上如果我不动会不会冒香气了?妈妈怕我睡在炕头太热,和我换了一下位置,说万一醒来流鼻血就麻烦了,上火就糟糕了。一晚上妈妈都怕我被烤成小乳猪,一直在试探的问我熟了吗?哈哈哈,其实是问我热吗?不过我还挺喜欢的`,这种暖呼呼的感觉,天越来睡起来越舒服。妈妈说她也很喜欢,她腰疼如果可以睡个一年半载估计就可以治好了。可惜这是人家的火炕,我们不能搬走。

  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了,特意过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在窗户根下面点的火,一看不是放心了,但是是在我们隔壁有一个大灶台,下面是生火的地方,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啊,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又可以做饭,有可以睡觉取暖。真是妙啊。

  火炕的作文 4

  屋外,寒风呼啸,刺骨的冷风重重地拍打着木门。屋内,火炕里不时迸溅出零星的火花,烧红的炭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火炕前一张窄窄的长凳上挤着五六个孩子:有蜷缩在角落的,有背靠稻草堆的,有趴在凳沿上的——不约而同地把红彤彤的小手拢在炉外,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对火焰有种珍惜而迷恋的情感。正是这赤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给我们以冬天独有的温暖与美妙。

  “呀!没火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接着就是一群孩子手忙脚乱的往炕膛里丢枯枝残叶。火光腾的又蹿上来了,把孩子的脸映得通红,泛着圆润的光泽和一层薄薄的细汗,大家这才舒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大家的肚子开始发出咕咕的怪声。一只只小手飞快伸向大嘛袋的红薯,如同老鹰在捕捉它瞄准的小鸡,迅速而麻利,接着——一丢,红薯精准地进了火炕,飞起一抹尘土。

  红薯在火钳的拨弄下排列得很整齐,一个接着一个,紧紧依偎在一块块焦黑的炭边。身下铺着一层炉灰——安安静静的,仿佛一列在酣睡的'小动物。

  孩子们根本不需要钟表,我们的直觉是极准的,到了该夹出红薯时,所有孩子都一下子弹起来,等待年龄最大的头儿将红薯一个个用火钳夹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一人一个,不多不少。

  这时,风忽然不合时宜地厉害起来,叫嚣着冲进了房间,横冲直撞。几个孩子赶紧护住火炕,头儿与另个孩子把房间的木门费力地合上,担心冷风会灌进来,又用一张小凳抵着门,风终于收敛了些,不再那么大呼小叫。而后,大家便开始安心地坐回原位,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微烫的红薯,脱去红薯皮,一小口一小口啃着即软又香的薯,何等惬意与满足的时刻!

  一群孩子,在冷风瑟瑟的冬天,为了抵抗寒风,合上木门,一起挤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围着大炕,吃着红薯……幸运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一个城市孩子到农村亲戚家拜访,竟偶然能碰上这一刻,也真算是奇妙的经历了,以前,我何曾有过如此围着火炉过的冬天?好个温暖舒适的冬天!

  火炕的作文 5

  微寒的夏风吹散水泥路的沙石,树叶轻拂,它们是那么地轻,那么地薄。它们随风飘到空中,在受到洗礼之余,还乱摆着,享受着空中的清爽,颇像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娃娃。

  曼妙的笛音,从竹笛里跳出来,伴着河里的木舟,和那时不时蹦出水面的鲤鱼,悠扬地传来!楼角的瓦片里淌着夏雨,一滴滴有节奏地亲吻着地面。石砌的烟囱冒出白气,弥漫在整个村子的上空。

  爷爷倾斜着身子,粗糙的手按着炕沿,支撑着站起来,他坐起身,宽大的肩膀在空中晃来晃去。清一色的白发直直地挺立在头上,脸上印着深深的,叶脉般的皱纹,肥大的耳朵挂在白发旁。他步履蹒跚,手扶着老藤椅颤微微地坐下,摸起一本书,端着一杯清茶,吹几口气,戴上眼镜,美滋滋地看起书来。

  窗外,那路旁的一朵朵栀子,她们享受着夏雨的拍打,那雨点滴滴落下,好似多根轻柔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按响大自然的琴键。

  我搀扶着爷爷走出门,感受着雨后空中飘来的栀子花的气息。那一朵朵小巧的'、妩媚的栀子花在风中摇曳,凝着残留下来的雨珠,显得有几分饱满。银白的花瓣中间点缀着淡黄色的花蕊,美得让人驻足痴望。“好清爽!”他低下头闻了下栀子花,眯着眼说到。

  十五年前,爷爷和奶奶一起栽下了这棵栀子树,两人一起浇花、施肥……可现在,奶奶不在了,爷爷浇完花后,转过身去,望着屋里的火炕,暗自神伤。他眼里没神,面容有些憔悴和颓唐,从他的神情中,知道他一定在念着奶奶。

  过了一会儿,他看了我一眼,朝着树下的小木椅指了指,示意让我坐下。我等他坐下后,直接坐到他的怀里。他把脸贴到我的头发上,粗糙的大手摩挲着我的小手。我又问起了那个问题:“爷爷,您的腿是怎么受伤的呀?”其实那个问题我已经问了不下八十次,可我就是喜欢听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又不厌其烦地说了起来,讲得很投入,凝视着远方,双手比划着。大概是讲得太兴奋了,茂密的白发滴下了几滴汗水。“那年呀,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小偷闯进了我们的家……”

  听完故事,我们走进屋内,他缓缓地爬上火炕,把手放在炕上摸了摸。那炕已满身伤痕了,炕角已被磨圆,由于经常擦拭,炕面已有明显的纹路了。他吁一口气,泪珠已在泛红的眼眶里打转,深沉却又断断续续说:“这铺炕是我和你奶奶一起搭的,那年我们都二十岁……一起来到这儿。刚落脚,这间屋子就作为了我们的新房……我们垒起了这铺炕,过了这么久,这铺炕还在,可是你奶奶却不在了……”

  爷爷侧卧在炕上,一只手插在头发里撑着头,另一只手捻着一枚凋零的栀子花,目光从栀子花游离到窗外。

  雨后的傍晚,霞光满天,比仙境还没。整个天空,被朱砂似的红云团团围住。一抹夕阳把天空照得透亮,还有一层淡粉的薄云。

  栀子花、晚霞、老火炕,爷爷今生无法忘记它们。

【火炕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笑作文作文03-08

雷雨作文作文01-04

石榴作文作文01-07

六一作文作文03-03

我与作文作文01-30

母爱作文作文(精选)03-05

母爱作文作文(精选)03-10

笑作文作文03-03

母爱作文作文03-03

作文之我见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