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喜欢让我忧为题目的作文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都会举行庙会。从我记事以来并未见着这儿有庙,只是每年的春会仍叫庙会,其实叫物资交流会倒更贴切些。每当这时,近在本城远至邻县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都会从四面八方云集与此。由于交通不发达,有的商贩提前几天就会肩挑、车推的往这赶,所以接近县城路上行人总是络绎不绝。街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行人更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那种繁荣的景象倒真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除了过年就是赶会,因为在街上可以吃到许多平时难得一遇的东西,还能看到耍猴、玩杂技,最开心的还是在路边的'书摊尽情的租“小人书”看,有一次看的入了迷,租书的已经收摊走了,我还捧着一本书在看,直到父母办完事找来。
成年以后向父母要了钱和女伴们一起赶会,总是喜欢看一些本地不常见的花草,和一些做工精巧的或是竹刻、草编或是锦缎刺绣的小挂件、小摆设。尽管囊中羞涩,却总是逐个的问明名称、价格,希望可以量力而为。有时也会不顾女伴的催促在即兴书、画或捏泥人的摊位前驻足良久、赞叹不已,最后买了个“黛玉葬花”的泥人欣然而归,尽管饥肠辘辘、腹中空空却开心异常。
刚结婚那两年,每逢需要添置衣物用品,总想着等清明会再买。因为清明会的商品不但品种齐全,而且总挂着折价处理的牌子。人潮拥挤的大街上,大家亦步亦趋的边走边看。每当听到商贩“跳楼大减价”的叫卖声,我就和邻居的几位大姐奋不顾身的挤上去,那种场景用趋之若骛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大家会不厌其烦的查看想买的商品,特别是衣服连针角都要检查一番,(如果每个质检员都能如此认真的话,就不会有次品上市了)有时还会当街试穿。回家的路上,带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人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尽管囊中空空,不顾一直等候的老公已是心急如焚、满脸不耐,仍兴奋的炫耀自己在这次打折中又赚了多少。
最近几年已很少逛庙会,有时亲戚来赶会时才会陪着上街转转,可并不会买什么。也许是大街上的衣物远远赶不上精品店里的高档时尚,再者试穿、调换也不方便。也许是交通发达了,商品流通快了,随处可见的超市、精品屋使人们的日常需要得到满足。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虽然还有买了大包小包的,虽然还有兴奋的面孔,还有满足的笑容,可毕竟已少了很多。打电话给朋友大都说没去逛,因为没什么可买的,挤的又累。
总是想这个集会还能延续多久,会不会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让人喜欢让人忧,做为一个传统节目,既牵动大家的心,又给人带来些许失落,让人欲爱不能,欲罢不舍?总是想是人们的心态老了,找不到最初的感动了,还是,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了。这也许就是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