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第一步该怎么做好
一种现象:如果问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上最怕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告诉你:最怕作文。不仅孩子怕写,老师也怕指导,家长更怕辅导,很多学生的习作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东拼西凑出来的,有的甚至抄袭而来的。
思索:学生对作文的惧怕来自于什么呢?一是家长的预防针打得太重了,在孩子即将升入三年级时家长就会很严肃地告之:三年级的作文很重要,一定要把作文写好,否则语文成绩就会很差;二是老师对作文的概念提得太响,对作文的要求太高;三是让作文偏离了生活,编造素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文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对作文没有新奇感和兴趣。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深知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如果刚开始就没有引导好,后面的作文之路将会越走越难,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策略:一、做好低年级写话和三年级习作的过渡和衔接。
如果一开始作文就让学生长篇大作,规定字数,学生就会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就要把进门的槛搭低一点,从写话和片段练习开始。其实低年级进行的看图写话和句子练习,就是习作的开端,学生对写一段话或一个小片段是很有自信的.,也比较容易写出来。所以在三年级刚写作文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从写片段和看图写话练起,进而写两段话,三段话,这样循序渐进地练习,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比如我在上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去写自己学校的生活,可以写学生到校的情景、可以写同学们如何上课的、可以写学生下课后的活动。因为只写一点,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写出来了。这样的片段练习学生觉得很容易,等学生能写好一段话了,就逐渐多写,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写几段话了。
二、淡化作文概念,让说为写铺路。
学生怕作文的首要原因,就是老师和家长把作文这个词挂在嘴上说得太多了,说作文很重要,说作文要下功夫才行,说作文要写好怎么不容易等。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作文很难很难”的印象,对习作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不要把作文提得那么响,而是从说入手,让学生“我手写我口”,这样会让学生减轻对习作的畏惧。很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并不会觉得难,可是从来没有把说和写紧密结合。如果教师让说为写铺路,学生就不会觉得写很难了。每个单元的习作前都先安排了“口语交际”,就是为学生的习作打基础的。比如学生在写“我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前,我先进行了口语交际,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说,写因为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很贴近他们的生活。一节课完了,同学们还沉浸在刚才说的兴奋中呢!紧接着一节课我就让他们写,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把刚才自己说的写下来,写得越真实越好,不要编造。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习作都完成了。以后每次习作前,我都先让学生说,引导他们有序地说、细致地说,然后再让他们写,学生渐渐也不怕作文了。
三、多观察、多发现,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编造。
对小学生来说,作文的素材来自于生活,只有多观察、多发现,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否则,学生写作文就只能是编造,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对写作文也越来越没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呢?首先要让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在进行“生活中的发现”这次作文时,我让学生带了实物到课堂上,我自己也带了实物,并且进行了演示。我当时带的是电热水壶,让同学们跟随我一起观察水烧开的过程,从声音水的变化仔细观察,灯开始亮起,壶里并没有声响,不一会儿,壶里就发出呼呼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变成了咕噜咕噜声,再过一会儿,声音小了,变成了突突声,壶口开始冒水蒸气,烧水的按钮自动关了,响声便停止了,再过几秒钟,水蒸气也不再冒了。观察完后,学生都说太有意思了,接着我还拿了苹果让学生观察,先观察外面,颜色怎样,形状呢?再切开让学生观察,里面的果肉,核的样子。经常这样引导学生,他们便会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首先要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要细致,不要粗枝大叶;然后就是观察要有顺序,比如方位顺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整体到部分等等;三是要学会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写起作文来才言之有物。
四、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搭好桥梁
学生的习作是从观察入手、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可以从范文里学会布局谋篇,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会遣词造句。在初写作文时,范文可以为学生搭建桥梁,让他们找到习作的出口,减轻习作的难度。例如学生在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习作时,我就把课文中的三篇文章作为范文去指导学生。先从课文的结构去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这是学生学习模仿的第一处。接着从写作顺序去指导,《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地点变换顺序写的,写作的主线是: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写作的主线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学会了写作的顺序,还明白按顺序写可以让作文条理清楚。三是从修辞手法和如何抓住景物方面去学习,让学生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知道如何去抓景物。用几篇范文去引导学生,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给自己的习作列提纲,学会了如何去抓住景物特点。
习作的第一步不好走,不管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