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河姆渡遗址作文

时间:2023-08-07 15:11:00 炜玲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河姆渡遗址作文(通用1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河姆渡遗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姆渡遗址作文(通用13篇)

  河姆渡遗址作文 1

  早就听说河姆渡遗址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领略了其蕴含的别样的美。

  一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就被其中洋溢着的古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了。

  馆内有许多先人的雕像,男女老少,或在野外钻木取火,或建造房子,或男耕女织……我们慢慢地走着,看到了先人用的一些碗和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有一个先人拿着碗吃着饭。随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先人穿的都是草做的衣服和裤子,有些妇女和男子甚至都没穿衣服。原来,这就是我们先人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我们今天,是经历了多少巨大的演变啊!

  沿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继续去实地感受古文化气息。听说那里是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我们漫步到一个有小桥的地方,小桥上面铺着木板,显得特别古老,走过小桥,看到满地扎满树桩,扎得那么结实,而稻谷的遗迹让我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转而来到先人的草屋参观,那先进的“干栏式”建筑让我不得不惊叹:我们先人的建设技术太高明了!屋内耕作用具颇多,先人大多在辛勤劳作,也有小孩玩耍嬉戏,显得如此悠闲自在。

  我一直沉浸在先人的那个年代里,不觉已来到了宽阔的姚江边,清澈的河水在轻轻地唱着歌,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的阵阵微波不住地闪烁,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守卫着“河姆渡遗址”石碑,树枝随风翩翩起舞……

  “走了,集合了!”同学的叫声喊醒了犹自沉醉在古老情景中的我,看着已经走远了的同学们,我急忙追了上去……

  别样的河姆渡,别样的古文化,给人以别样的美!我爱河姆渡遗址,更爱先人留下来的古文化财富!

  河姆渡遗址作文 2

  上半年前,爸爸带我们去了余姚河姆渡遗址。

  在车上的时候,爸爸一直说河姆渡遗址很好,我和妈妈也半信半疑。到了大门口,看见“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大字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进入了造型独特的大门,把票交给了服务员,一股浓重的“古”味顿时扑入眼帘!我被一件件文物所吸引,里面有骨耜、骨哨、骨箭头、石斧古代人居住的房子、还有还有一些古代划船用的木浆……这些都是古代人生活的工具,想象着他们以前就用这些工具造房子,过生活,真不简单。

  博物馆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我往里面走,又看到了以前织布用的东西,可名字我就说不上来了。妈妈说,原始人生活的时候是农耕社会,他们都依靠石头生火,用标枪打猎,水井口是用木头围起来的,我感觉古代人真的好有想象力呀!再继续往里走,我又发现了很多以前的鱼骨头,鹿的角,牛的.头等一些文物,我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

  后来我们还在这里吃了午饭。这里的特产是茭白,所以十分的好吃,鲜鲜嫩嫩的,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啊!

  从进馆到出馆,我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文物,并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河姆渡遗址作文 3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余姚有一个著名的河姆渡遗址。于是,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决定去河姆渡遗址参观。

  首先我们参观了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古河姆渡人使用过的物品。有陶器、有木器、有石器,还有骨器,没想到距今7000年前的古河姆渡人这么伟大啊!更让我惊喜的是古河姆渡人早在7000年前就学会了种植水稻,这个发现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学会种植水稻的国家。

  出了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遗址发掘现场。我看见200多根木柱插在地上。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古河姆渡人住的房子是干栏式建筑,这能有效的防止雨水的`侵蚀和野兽的袭扰,真是个伟大的发明啊!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河姆渡渡口。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双鸟朝阳”石雕。爸爸告诉我:“这是古河姆渡人崇拜太阳的标志。”太阳给万物的生长提供了无尽的能量,这其中也包括了水稻的种植。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参观啊!我作为河姆渡的传人感到无比的骄傲!

  河姆渡遗址作文 4

  今天,我、弟弟、妈妈和外公外婆一起准备去东钱湖,可是车开到高速上,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不一会儿,地上就出现了许多水洼,为了安全起见,妈妈决定去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时雨也停了。停好车,我打开车门,顿时,清新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了博物馆大门口,上面写这个“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八个大字,走进博物馆,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动物骨头,说明这里以前有很多动物生活在这里,我又看见了很多陶制的罐子和木头做的劳作器材,让我知道了古代人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知识。离开了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考古发掘区,那里立着一个个木桩和几座古代人的房屋。房屋是用木头做的柱子和横梁,屋顶盖着稻草,房屋离地面有一米多高,妈妈说这有可能是为了防止野兽攻击和下雨积水,我走进去,发现里面是用稻草做的房间。屋子里散发着发霉的臭气,这让我知道了以前的人很聪明,但同时生活条件很艰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回家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印有余姚历史的笔筒,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虽然今天没有去东钱湖,但是参观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也是很值得的。

  河姆渡遗址作文 5

  趁着国庆假期,我和好朋友们一起来到了河姆渡遗址,去了解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怎么生活的,一下车,我便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惟妙惟肖,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一进展览馆大门,一股浓重的“古”味扑面而来。里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珍贵文物,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让我们印像最深刻的就是陶罐了,那些陶罐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上面的图案有飞鸟,有走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景象。

  除此之外,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还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水果。他们吃得可真丰富,一点也不比我们差。

  展馆的侧面,有排破旧的草房子。那些房子都悬空的。原来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的房子经常被洪水冲毁,所以在房于下搭一个平台。洪水来了,水只会从柱子间流过,上面的房子安然无恙。

  河姆渡,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展现了我们祖先非凡的创造力。河姆渡遗址讲述的是河姆渡人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河姆渡遗址作文 6

  吱”的一声,大巴停在了校园的门口,我兴奋不已地上了车,去春游啦!我一路上哼着小调,欣赏着窗外的美景。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有着七千多年文明的河姆渡遗址。

  下了车我看到了名扬四海的河姆渡遗址,也让我开始追寻河姆渡人,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到了河姆渡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潮湿的沼泽地带,那里有许多的野生动物。如犀牛、鹿、羊……他们用骨弹、骨标来捕捉动物。

  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本以为祖先靠肉食为生,但考古学家发现的稻谷、米让我们大吃一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经在那时种植水稻了。据讲解员阿姨说刚出土的`的水稻还是金黄色的呢!现在因为年代久远了都碳化了,所以才变成黑色了。更了不起的是先人居住的房子有两层,就像现在的傣族竹楼,上层住人下层防蛇、防水。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经有了种植稻谷先例和建造房子的工艺。

  那时的河姆渡人还有对美的追求。用骨箫当乐器,用泥烧制泥猪、泥碗、泥盘周围还有很精致的花纹盘着。

  我为河姆渡先人而感到骄傲,也让自己作为河姆渡的后人而感到自豪!

  河姆渡遗址作文 7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余姚河姆渡遗址游玩。

  我们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后,一看“哇!”里面有古老的稻米、水碗、还有盘子等等,一些生活上的用品,真是历史悠久。

  走着走着,就到了大展厅,里面玻璃柜子里有很多骨架、有路地上的、水里的、飞行的等等,最让我百思不解的是河姆渡遗址的标志,尽然在木头做的象牙上刻着。

  看完博物馆,我们接着去看考古发播区。狭窄又陡峭的石头小路上走着,终于到了用木头搭成的.桥。走在桥上静静地听一些原始人的故事。我不理解的问题都会一一解答。一路上我们看见有许多泥人和草屋,还有一间用稻草搭成休息室。

  走啊走啊!我们看见了一间开着门的房子,我们往下看有一大群鸡和鸭,还是活着的。

  上了台阶走进房子里,里面有许多蜘蛛网,一看就知道有很多年了。想到了博物馆的墙上写着:第4层文化距今7000----65000年了。里面有很多个房间,差不多有十来间,每一间的人都在做东西,有的在缝衣服、有的在编竹子、还有的在烧饭……忽然间听到一声讲解:“他们在编织的手工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那时候的要求了。”我听了之后,心里不惊赞叹,以前的人真聪明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余姚的母亲河—“姚江”,河姆渡遗址是历史最早最古老的文化,我爱河姆渡遗址这个地方。

  河姆渡遗址作文 8

  昨天,我们去认识了七千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进入宁波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博物馆,几千年前的文化就让人大吃一惊。

  在几千年前,河姆渡这个村落就有了很多东西。锅盖有了,锅也有了,而且,他们还造出了灶台的雏形和蒸笼的雏形。他们的智商已经很接近现在的.人了,他们知道把锅和地板隔离起来能防止火灾。

  最让我惊奇的是河姆渡人做的针、罐子和房子。

  他们做的针全是手工制作的,但是他们把针做得很光滑,针头十分尖,跟现在机器做得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针上的那个孔是用动物的牙穿成的,针上还刻着花纹。他们做的罐子更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他们在罐子上刻出猪(还没完全驯化的野猪)、鱼、鸟等很多动物,再加上这些罐子本来就很美观,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几千年前的罐子,倒像是现在的罐子。他们建造房子的本领也很大。他们会在离河流稍微远点的地方造房子,而且会因为地上很潮湿而用木头把房子固定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空中,还有稻草盖屋顶。

  据说外国人不相信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但是,区区一个小村落就能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不仅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而且除了文字和科技以外,几千年前与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在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小瞧以前,因为那个时候跟现在已经很接近了。我们也要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河姆渡遗址作文 9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遗址。

  一下车,远远望见一幢高大的红瓦白墙的房子,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好不气派!走近抬头一看,正面顶上的横匾中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八个流畅舒展、苍劲有力的立体镀金大字。

  河姆渡南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遗址是1973年被发现的,经两年发掘,合计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化6700余件,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上中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河姆渡遗址先民居住的.是木结构“干栏式”建筑,运用榫卯木作技术。遗址发掘中,到处可见数量重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这种即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术的运用把中国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学家称为7000年前的奇迹。

  接着,我们来到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簏、姚江北岸。曾被评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出土文物,如用大型偶蹄类动物肩胛骨制作的骨耜、陶猪、“又鸟朝阳”象牙雕刻件、骨哨、骨箭头、石斧等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展厅里的一个大型的仿古新石器部落生活的模型,形态逼真:上面是一片碧蓝的天空,下面是一片广阔的土地,群山环抱,流水潺潺,大树参天。河姆渡部落的人们就生活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他们建造房屋,围猎,种植水稻,煮饭劳作,和睦相处。与他们共存的还有各种热带动物。瞧,大象卷着鼻子在嬉闹,犀牛在原野上奔驰……真是栩栩如生。

  这次外出游玩,我的收获真不小!

  河姆渡遗址作文 10

  参观河姆渡遗址我们余姚有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都鼎鼎有名的地方,那就是河渡遗姆址。呵呵,它的历史可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三倍呢!

  你想想那时离我们有7000年那么遥远,如果你看了,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神奇了!

  ”但我也只是听说而已,很想去看一看。终于放暑假了,我就迫不急待地请爸爸带我去河姆渡遗址去一饱眼福了。在路上,我一直在好奇地想:“7000年前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穿什么?他们睡的床不会像现在的那么软吧?……”想到这些,我的激情和好奇心就更加猛烈了,一直催促着爸爸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到了河姆渡遗址。我开心得像只小兔子一蹦三尺高。来到大门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双鸟朝阳图,它是河姆渡古文化的代表,河姆渡遗址的标志,由三块巨大的石头叠起来,上面的图案惟妙惟肖,非常精美。走进博物馆,看了介绍,我才恍然大悟,河姆渡遗址虽然已有7000年了,但直到1973年才在无意中被发现。古时候人们的房子经常被咆哮的洪水冲毁,聪明的人民就发明了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来抵御洪水:造房子时,先用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木桩搭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造房子。洪水来了,只会从房子下面的柱子中间流过,而房子安然无恙。我这才发现整个博物馆就是按干栏式仿造的,只是用水泥没有用木头柱子。7000年前的人们心灵手巧,已经发明了烧制陶器,作为日常用品,那陶器虽然比现代的`粗糙些,但上面的图案也很精美。有一件东西大家看了,一定会同我一样开怀大笑的,是一个小陶塑猪,栩栩如生,非常可爱,我想当时可能是用来给小孩子当玩具的,或是用来装饰的。古代的人还真有生活情调的。他们团结友爱,分工合作,一天中有的在拉弓打猎,有的在田间劳动,有的在家烧菜做饭。勤劳聪明的河姆渡古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他们的食物超出了我的意料,有米有饭,有鱼有肉,还有我说不上来的食品水果,看来古人吃的食物还真丰富,不比我们现代人差,而且都是“绿色”食品呢!

  一边参观我一边在想:“河姆渡先人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他们变成什么样了呢?我是不是他们的后人?”河姆渡遗址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就是我对河姆渡遗址粗浅的认识。你若想进一步了解,还需要你亲自来体会。来我们余姚吧!

  河姆渡遗址作文 11

  在余姚四明山北面有一个叫河姆渡的小镇,那里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在河姆渡镇里有一条林荫小路,两旁古木参天。在小路的尽头,坐落了一座博物馆,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河姆渡遗址,它无声地向我们呈现了七千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

  一下车,我便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惟妙惟肖,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一进展览馆大门,一股浓重的.“古”味扑面而来。里面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珍贵的文物,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罐了,那些陶罐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胖的、瘦的、高的、矮的,上面的图案有飞鸟,有走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景象。在7千年前我们心灵手巧的祖先便已发明了烧制陶器,突然一只“小猪”闯入了我的视线,它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陶塑猪,想来当时不是给孩子们当玩具,便是用来装饰的。

  除此之外,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还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水果。他们吃得可真丰富,一点也不比我们现在差:还都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食品呢!

  在展馆的侧面,有排破旧的草房子。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些房子都是“悬空”的,而非“落地”的。原来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的房子经常被洪水冲毁,所以便有了后来先用一根根粗壮结实的木桩,搭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造房子。洪水来了,水只会从柱子间流过,上面的房子安然无恙。

  河姆渡,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展现了我们祖先非凡的创造力。河姆渡遗址讲述的是河姆渡人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河姆渡遗址作文 12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姆渡遗址。

  刚进河姆渡博物馆,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7000多年前动物的残骸,有四不像的角,梅花鹿的角,鲸鱼的肋骨,大象的牙齿......各种动物的部位清晰可见。由此专家推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气候温暖湿润,大致与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相当,大自然赐予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绕的生态环境。我们往前走,看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它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用石头和各种骨头制作的捕鱼利器,那真是手工佳品。河姆渡先民的居址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他们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炼泥制陶,纺线织布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上,我和妈妈慢慢欣赏,一路听讲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叫漆木桶的物件,它长得一般,可用处确不一般。听说这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也挺有艺术气息的。

  我们参观完了博物馆,这就结束了吗?非矣,非矣!接下来我们到了1973年开挖保存的遗址,开始了在7000年前古人的土地上徒步,参观他们的“居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人的干栏式建筑,比较适应南方水乡,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它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木构水井,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井。

  参观完遗址,我们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今天我感觉收获太大了觉得,学到好多知识,更是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创造力。

  河姆渡遗址作文 13

  桂花在河姆渡渡口飘溢着诗歌的芳香,静静地坐在枝如华盖的古树下,在陶埙和骨哨声中,等待着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碰面,穿越七千年远古文明的光芒。

  小跑进那硕大的展馆,导游伸出食指,指向一个建筑,“这是河姆渡遗址最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同时也是举世瞩目的。”顿时,一股莫名的喜悦从心底迸发,忙跑到一旁,双臂撑住栏,抬起头注视着那独特的结构:密密麻麻的`木桩,纵横交错的圆木,它们朝向一致,用桩柱绑扎的方式有立柱、架梁、盖顶。

  内心霎时觉得自豪,我们的祖先是如此智慧!这种以架空基座为特征的干栏式建筑,是既具有防止蛇虫猛兽等危害,又可避潮湿。上可住人,下可豢养禽畜,忖出如此的妙法,怎能不让我的内心激动一番呢?

  “爷爷,干栏式建筑是不是很伟大?”扬起天真的脸,与爷爷的目光碰出慈爱的火花。爷爷摸摸我的头,“我以前住的地方就是用到了这种干栏式建筑,因为地域的潮湿,底层的东西老是要坏,用这种建筑,就不坏了,下面还可以放杂物。”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高大建筑,不是有架空层吗?不是有地下室吗?这就是先人的智慧,给予后人呀!中国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置身在如此高大的建筑中,心里能不感激起那河姆渡的先人呢?高楼虽大,虽美,却离不开那干栏式建筑深深的根基,河姆渡遗址如此深深的历史,如此地改变后人生活,是多么伟大!

  河姆渡建筑还有一个特点是卯榫结构,即把木头用卯榫结构起来。这样使木料连在一起,结实而牢固。我家原来的房子,也是这种建筑。木结构,屋顶是青青的瓦片。四周墙壁就地取材是石头垒起来的。这一定是河姆渡建筑风格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余姚市还有一批老城区,如管家弄,府前路一带,我前几天参观了一下。全部是卯榫结构,现在完好地保存着。余姚市有名的通济桥上的鼓楼,也是典型的卯榫结构。说到远处,连北京天安门城楼也是卯榫结构呢。可见,河姆渡卯榫结构的建筑风格影响的广大。

  为了纪念河姆渡卯榫结构的建筑风格,余姚市最良桥的桥墩直柱,是卯榫结构的形状呢。

  历史的辉煌,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使余姚“文献名邦”的美称永在,让“东南最名邑”的美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