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

时间:2021-05-22 13:22:10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

  经常听到有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啊,怎么教学生都写不好。好作文难道真是教师“教”(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一些作文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出来的吗?我看不是。无论什么样子的作文都是学生写出来的,教师的教——指导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也就是说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作文自身需要的条件来分析一下。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

  第一,写作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只有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如果学生头脑里没有足够的词汇可用,能写出像样的作文来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会明白。

  第二,作文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感,良好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写出通顺连贯的句子,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作文就会病句连篇,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

  第三,写作文要有丰富的素材可供挑选,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作文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缺乏素材。很多时候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后,学生就忙着去翻作文书,找材料,最终写出来的作文只是对别人作文的改造,而不是原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他们头脑里没有足够的素材可用,只能临时抱佛脚。

  第四,需要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怎样准确地将词句连成篇,怎样将意思表达清楚,怎样将内容表达翔实,都需要学生的'这种能力。

  在上述作文的四个要件中,只有谋篇布局教师才能给予指导,而前三者全靠学生平时的积累,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而前三个条件又是第四个条件的基础。学生如果自身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师的指导再精彩再到位,学生恐怕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原因,相当多的学生语汇贫乏,语感不强,素材积累不足,写不出好文章是自然的。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教师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留较多的阅读时间,提供尽量多的阅读机会。教师应给学生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语感,积累素材,训练思维,学习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多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帮助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甄选。

  第二,指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让学生多记日记、周记,多练笔,养成在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时随时记录下来的良好习惯。勤于积累素材,在作文时才可信手拈来。

  第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习作指导。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应根据当次作文实际,抓住关键,直切要害,指导学生如何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学生写作后,教师应及时给予修改、评价等。

  第四,因材施教,必要时降低要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根据实际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宜一开始就提出诸如字数等硬性要求。作文困难的学生哪怕只能写出几十个字,一两百个字,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物,也应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第五,注重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应抓住学生阅读体验、生活体验的激情时刻,及时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恰当诱发学生的写前兴趣。在学生作文中,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写中兴趣。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改,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给予激励。对较成功的作文,还可以作为范文宣读,或办班报、校报,让学生的作文变成印刷品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后兴趣。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成名成家意识的引导,灌输“一本书”主义,培养学生作文的长期兴趣。

  总之,作文的引导过程可归纳为四个“导”:导累,即引导学生积累语汇、素材,培养语感;导行,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作文实践,敢于去写作;导思,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地思考生活,并付诸文字,逐步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导情,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变把作文当作任务而为写作成习惯。这“四导”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而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经过长期的实践来实现,而不是靠教师短期的急功近利的突击来完成。

【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相关文章: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二作文02-24

伟大是熬出来的励志文章02-06

绿毛龟的绿毛是怎么长出来的06-27

玻璃上的花纹是怎样雕刻出来的06-26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的励志文章01-24

蜘蛛是属于昆虫吗07-01

生活是公平的吗励志文章01-16

小学语文《太阳是大家的》教后反思01-30

高湛的皇后是陆贞吗06-14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成功励志文章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