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年的作文

时间:2024-04-14 11:22:16 六年级 我要投稿

六年级年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年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年的作文

六年级年的作文 篇1

  什么?你要问我最擅长什么?呵,“本少爷”最厉害的特长要数弹吉他了。

  其实,弹吉他并不是我想弹的,而是在妈妈的“威胁”下我才“妥协”的。五年级暑假,妈妈硬要我报名学习一样特长,不然就取消我玩耍的资格。我当时就想:弹吉他吧,反正吉他就几根弦,一定很简单。后来,我发现弹吉他还是很难的,扫弦、和弦,双音,打拍子,记谱子……直到现在,我已经学习一年了。初学时,老师教给我几个小段,让我自己练,我就不屑地弹。到了下课,我就苦着脸了——为什么这么难呀?之后,当我练会了这几段后,还以为自己弹得和大师一样好。于是我便将说几小段弹给家人听,家人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我不禁羞红了脸。从这之后,我决定专心的练吉他。

  到了后面几节课,我就要弹左右手配合、双音、和弦等技法了。刚开始时,不是弹得灵活自如,声音总是断断续续,左手都磨出了水泡。于是,我就练习动作,等手好了,再练习弹吉他。当暑假班学完后,家里正好请客家人就让我弹一曲给客人听。我不紧不慢,端着吉他坐在特子上。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我便弹起一曲贝多芬的《欢乐颂》,客人听了,连连叫好,鼓起掌来,我心里甜滋滋的。

  现在,我正在一支由我的吉他教师组成的乐队里呢!你想来加入吗?赶紧来吧!

六年级年的作文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并识记下列词语:矜持、赫然、折腾、迫不及待、从头到尾。

  2、品读课文,体会老师的鼓励对作者的影响。

  3、感知作者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体会老师的鼓励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作文上的红双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惑?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什么是红双圈?作文上的红双圈有什么作用?)

  【板书:“红双圈”?作用?】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文本,希望这节课下课后我们能找到答案。

  3、作者简介: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船,小船》《这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夜夜狂欢》《午夜鸡尾酒》《何处归程》《世纪恋情》及《含羞草》等。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xx年12月加入民进。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二)自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矜持赫然折腾偶然必然刊物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陆续刊载。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作者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文章选材独具匠心,以小见大,九十八个红双圈代表着老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领。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3.过渡:是的,同学们都很善于提问,作文中的红双圈是如此普通,我们平日书写作文经常能看到,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跟随作者看看这红双圈到底奇特在何处。

  【板书:不平凡】

  (三)品读“不平凡”的红双圈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画满红双圈的作文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我的一篇画满红双圈的作文,首先被贴在(),然后又发表在(),接着又发表在()上,最后发表在()上。

  校园报栏——县办刊物——扬州区刊物——上海正式刊物

  2、谁来说一说,这篇作文不平凡在何处?

  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偶尔看见了,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赫然刊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预设:从小小的'校园出发,一路往外,甚至走出了小县城,走出了江苏省,传到了大城市上海)

  3、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不是一篇普通的作文,它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其中有——(预设:老师的认可、县文化馆同志的欣赏、县办刊物编辑的欣赏、扬州区刊物编辑的认同、上海正式刊物编辑的)

  4、是的,这不平凡的一篇文章,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出示语段:其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腾”,后来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1)父亲的“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是什么意思?他是想告诉我什么?(既然有一篇作文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不试着再多写几篇呢?)——父亲想告诉我:多写作文,你还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继续努力,争取发表更多的作品。

  (2)“折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当时的背景,思考为什么打引号?

  (折腾指的是写作文,对于当时在农村插队从事农业劳动的作者来说,看起来是有点“不务正业的”)

  (3)下乡插队:插队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初中到大学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统一安排下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是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成立了青年点,就集体居住在青年点里。到文革后期和文革结束后,逐渐通过招工、当兵、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以及恢复高考后考大学等方式离开了农村,也有些人在农村成家,就留在了当地。

  (4)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这篇作文对作者命运的影响力吗?例:假如没有这篇红双圈的作文,作者或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或许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获得如此多人的认可和欣赏。假如没有这篇红双圈的作文,作者或许不会有信心去考取北大中文系或许也不会发表如此多的作品,在创作上获得如此多的成就

  (5)是的呀!这个画满双红圈的作文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出示该语句)是否可以改一改:“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哪个效果好一些?为什么?(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表明了作者的信念坚定)

  (6)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这篇画满红双圈的作文,是作者成为作家的重要条件)

  (7)课文中哪个句子也说明了这篇作文对作者意义重大?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追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这篇作文意义重大?

  (年份和日期都记得很明确,而且使用了“清清楚楚”这个词)过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作者将这件事记得如此清清楚楚

  (四)赏析“作文的第一次发表”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作文题目叫《补考》,是篇很长的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

  一天上午在操场劳动,有人跑过来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问题:当作者得知自己的作文贴在报栏里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圈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你的阅读体会

  (1)兴奋:为自己作品能够张贴而感到喜悦和激动为什么会感到兴奋呢?

  ——同学说上面打满了双圈,说明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可。从哪里看出了兴奋?

  ——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双红圈。

  (2)矜持但又迫不及待你从哪些细节看出作者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时间过得很慢,是一种煎熬。)(溜过去——速度很快地冲到报栏前)

  (3)你平时发下来的作文上,老师也会画双红圈,你是否和作者一个细致得将个数都数出来,从这个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对老师的评价很在意)

  (4)这是作者第一次获得老师的赞许吗?(不是——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平时的习作中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肯定)5、为什么这一次如此激动?

  (征文比赛,很多人参加,能张贴说明已经获奖了,这是更多人对作者写作能力的认可。)

  (五)品读作者的“感恩之情”

  1、作者在写作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收获,你觉得这里面有谁的功劳?——老师的鼓励

  ——母校创设征文机会,让作者崭露头角——作者自己不断折腾

  ——双红圈作文给作者带来的信心和勇气

  2、是的,于是作者充满感激之情,写下了这样的语句: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该如何理解?

  (红双圈指的是他人对我的鼓励和认可,在人生之路上,作者会遇见许多这样的事例)

  3、联系生活实际,你的生命之树上是否也有令人记忆深刻的“红双圈”一直激励着你呢?(红双圈,可以是____________,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跑道上不停歇的加油呐喊——课堂上响亮的掌声——做好事后绽放的笑脸。

六年级年的作文 篇3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欢声笑语,善良的人们每天都在编制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一天清晨,乌云密布,闪电划破长空,雷声震耳欲聋,大雨哗哗地下起来了。上班的人们,上学的孩子,走在水淋淋的马路上,汽车的嘀嘀声,电动车的'嘟嘟,自行车的叮铃声,好像一首悦耳的雨中乐曲。突然,一位大妈骑着一辆三轮车,向菜市场驶去,行驶到马路拐弯处,一不留神,车子一歪,车上的水果滚了一地,大妈在一位阿姨的帮助下,站了起来,顾不上身上的伤痛,手忙脚乱地捡着地上的水果。一群“红邻巾”走来了,她们想,大街上的车这样多,水果会被车轮压碎的,我们帮忙捡吧!她们在雨中奔跑着,稚嫩的小手反一个个水果往车上放,一个,二个——地上的水果不断地减少。指挥交通的叔叔,让车辆停了下来,大家一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纷纷走下车来帮着大妈捡水果,不一会儿,地上的水果又回到了三轮车里。大妈激动地说:“谢谢!谢谢!”大妈忙不迭地要把水果送给大家尝,孩子们一溜烟地跑了,边跑边说再见,汽车鸣着喇叭,自行车响着铃铛——仿佛在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好一首助人为乐的乐曲呀!

  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湿露露的地面,金灿灿的一片,善良的人们谱写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唱出了一曲文明之歌。

【六年级年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六年级年的作文08-19

(精选)六年级年的作文08-20

六年级年的作文(经典)08-24

(经典)六年级年的作文08-26

六年级年的作文07-20

六年级年的作文[经典]07-24

【精选】六年级年的作文07-29

六年级年的作文【经典】09-08

【经典】六年级年的作文09-10

六年级年的作文[精选]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