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1
李可染曾经说过——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就像李可染说的那样,如果你踩着前人的脚印往前走,那么你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亚军。因为你无法超越你前面的那个人。如果这样,那为什么有一些盗版比正版还好呢?估计这会成为你们心中的疑惑,所以我不打算直接揭开真相……
齐白石曾对他的学生许麟庐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纽可门发明了抽水式汽轮机;瓦特研究了纽可门的发骨,但瓦特没有沿着他的这条路往下走,从而发明了热蒸汽机;狄塞尔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机原理,但他也没有沿着瓦特的思路研究下去,而发明了内燃柴油机……
你可以去研究它的脊椎,但你不能按照他的思路走;要用你自己的思路去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改进你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么这就说明你已经做好了晋升冠军的准备!
说到这里,或许你的谜团早已解开。也有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有的时候你多观察,不要总想着去抄袭别人的,而自己如果不去创新想象,就会忘了自己的本分和风格……正如齐白石的那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既是齐先生给他的弟子许麟庐说的话,也是齐先生对我们后人的警告啊!
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2
我们都知道:自己通过打拼获得的成功;自己开创了新事业,叫做创业。继承父辈等人留下的财产,叫做继承财产。做一个假设:甲是一个豪门弟子,他有很棒的经济头脑。乙同于甲。甲和乙都18岁了,他们两个面临着同一个选择。1.继承父辈留下的遗产,并学会父辈在生意上的技巧;2.取走足够的.资金,自己创一番事业。
甲选了1,乙选了2。五年后,哪个人的事业更好呢?不妨进行一个猜测:甲的企业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乙创业成功了,而且企业比甲的企业发展的还好,不但如此,乙还获得了更多经商的经验与智慧。无疑,乙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甲只知道遵守老套的规则,不想去拼搏,没有将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所以没有将企业发扬广大;而乙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但有了自己的企业,还将其发扬光大了。
李可染曾说过:“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这就像甲和乙一样。一个选择了踩着前人的脚印,取得了只可能获得的最佳结果,亚军。另一个选择了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冠军。
我们是要向甲一样,踩着前人的脚印,还是要向乙一样,自己开创一条道路呢?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请记住: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3
创新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关键看你会不会去运用。中国近代画家李可染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从最早的牛拉车到如的汽车,两者简直是天壤地别,但这其中不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才拥有的!做事不能总是循规蹈矩,别人已经做过的,你无论做的再怎么优秀也只能是亚军。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他面对自己的荣誉与成绩并不满足,他吸取历代画家的优点,从而改变自己的风格。在他70岁时改变一次画风,80岁时画风再次发生变化,齐白石晚年作品比早年作品更完美。齐白石一生经五易画风,在自己的成功前他选择马不停蹄的去创新,才有了今天这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
创意是什么?不是说你把别人的东西一改造就是创新,而是在已知的领域中去创造新的领域,这就是创新。
有人创新很难,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是的,也许创新是很难但只要你把事情反过来想想,创新也许就在你的眼前。
亚洲首富马云靠着“淘宝”一战成名,可你知道吗?在马云成功前还有一场“创新战”呢20xx年中国的市场被易趣独占成为一大势力,但在易趣买卖商品要交付一定的费用,这是马云找到了商机用东拼西凑的50万元创建了阿里巴巴,强大的易趣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在20xx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成为淘宝,与易趣不同的是马云的淘宝采用免费模式,这一模式让中国大部分人报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网站售卖商品,卖家一多买家就来淘宝一时人气暴涨。易趣闻到了硝烟的味道与eBay联手扬言18个月内打败淘宝,但是易趣没有改变风格,最终易趣终于放出免费声明,但这是淘宝人气已是易趣的20倍。马云这一战赢了,这是经典的小鱼吃大鱼,他运用反向思考“反天下之道而行之”最终获得胜利。
创新很简单,关键靠自己。它就如我们身边飘落的树叶,只要你看准时机抓住它,它就属于你。
【前人的脚印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脚印的作文素材11-29
关于借鉴前人经验的名句02-14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02-23
小学脚印随笔作文03-11
六年级语文教案《金色的脚印》08-21
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11-2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11-14
珍惜眼前人的名言名句有哪些?10-26
《金色脚印》说课稿12-22
六年级《金色的脚印》语文教学反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