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记忆议论文作文高中
【作文真题】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语文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不相同。 例如:
张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沈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
吴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篇一:独创城市文化,同筑共同记忆
人自诞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角色中转变切换,与不同事物、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接触交往,产生联系。而“共同记忆”作为过往时光给人留下的纪念,正是作为一种人与他物联系的精神内核而存在。
从一个市民的角度,我认为于城市而言,只有具备独特的文化风格,才能给市民留下强有力的共同记忆,强化市民的连结感与归属感,从而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同样如阪上走丸一般。面对市民对于城市文化的日益高呼,不少城市的确开始重视文化的建设。然而,面对屡见不鲜的“仿造金字塔”、 “盗版小黄鸭”等城市抄袭现象,我们仍难掩“物质更浓,精神更淡”的忧思。确实,周有光先生曾以“文化似水,自上而下不可逆流”说明文化的繁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传播方向,但文化毕竟有其根植的社会土壤,生搬硬抄不但不能增进城市文化积淀,还易造成文化“水土不服”。而这样的状况一定不会给市民留下良好的共同记忆,更无法培养市民对城市的连结与情感。
一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不仅是高楼大厦的物质外表,更需要独创性的文化成为其精神依托。唯有如此,才能给予市民美好的共同记忆,培育出带有城市烙印的优秀市民。委内瑞拉以其“音乐救助体系”闻名世界。面对物质贫穷,委内瑞拉免费提供孩童精神扶持,不仅孕育出了其独特的精神特质,更培育出了曾指挥2017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的杰出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委内瑞拉虽然是个国家,但其发展独特文化的方法未必不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建设也不应缺失市民本身的参与。唯有做到让市民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于城市血脉中培育出独特的文化之树。同时,这样也能加深市民对城市的共同记忆,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推而广之,不仅城市文化,民族乃至国家更是如此。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更应在时代土壤上培育出属于数字时代的崭新文化,同时定义其在文化谱系中的独特定位。如是这般,才能形成国家共同记忆,让国家长盛不衰。
贞下起元,利有攸往。愿我们都能开创崭新文化,收获宝贵的共同记忆。
点评
文章角色定位明确,贯通始终,并能紧扣“共同记忆”、“文化底蕴”等关键词,呼应材料内容。谈文化不空泛,紧扣住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途径,突出城市文化建设的独创性,对材料的内涵加以深化。材料使用灵活巧妙,用委内瑞拉一例来分析城市文化建设,看到了国家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一致性。作者以分析独创城市文化、同筑共同记忆为重心,从建筑特色,到艺术趣味、精神风貌,揭示了城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共同记忆的意义阐述透彻。最后又顺势一点,由城到国,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篇二:留共同记忆,守文化底蕴
世道虽进,记忆不死。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不在于高楼大厦的云谲波诡,不在于经济发展的一时惊艳,而在于这座城市的“根”与“魂”——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市的人们,共同记忆着先祖在这片土地上的耕耘,共同记忆着这片土地培育出多少伟人,共同记忆着这些伟人如何改变着自己影响着世界,这便是“共同记忆”的价值所在了吧。
而现在有的人利用一地的文化底蕴来谋取经济或是政治上的利益。诚然,对一个城市底蕴的合理开发的确能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可过度的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功利化与商业化趋势。名利带来的快乐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人们沐浴在先人留下的文化带来的美好中,对其中精神的共同记忆却如流水般远去。一代又一代的沉醉与享受,冲淡了记忆,让人们选择性遗忘。
可中国却有那么多人在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呼吁让老北京人的记忆得以保留;木心的坚持与怀念让乌镇人的记忆得以延续;曲阜人对孔子的景仰与尊敬让全中国人的记忆得以永生。城市的记忆不仅是市民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我们有何理由不对滋养我们精神的城市记忆不怀感激之心呢?
既然有如此多人在尽力使城市记忆得到保存,为何仍有许多城市记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城市的商业化使市民之心日趋浮躁,市民往往更愿意拥抱商业交流带来的直接价值,而不愿秉承城市文化中潜在价值更大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
根本上说,这还是广大市民缺乏文化自信的体现。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给现代市民带来了过多的新奇与享受。浅层次的审美与文化交流使人更容易感受到舶来文化的优越轻松。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丧失对自己城市文化的自信力,俯首甘为外来文化影响下的牺牲品,沉沦于城市生活的浅层次,城市的共同记忆也难免逐渐消失。
作为市民的我们,必须遏制住共同记忆不断远去的趋势,始终对自己的城市文化抱有一份自信,让文化底蕴的根越扎越深。
记忆不可丢,底蕴应犹存。守住城市的共同记忆,受益的将是世代人民。
点评
本文角色意识较强,思路顺畅,逐层推进,析因由浅入深,体现该生一定的思辨能力。开篇紧扣材料,亮出观点:城市共同记忆是文化底蕴;接着阐明城市共同记忆的内涵;然后联系现实,分析城市文化底蕴在现代开发中受到冲击的原因,显现针砭现实之效;文笔一转,横向联系相关事例,论证保护城市共同记忆的意义;并由此深入思考城市共同记忆消失的真正根源是“市民缺乏文化自信”;呼吁作为市民的我们需怀抱自信,留住文化底蕴;结尾回扣论点,结构完整。总的来说,是一篇规范而严谨的议论文。
篇三:现代城市也需“共同记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的美好愿景在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成现实,两地相隔再远,问候也可瞬发而至。通讯的发达,让天涯成为了比邻,可你是否曾扪心自问过,自己真的了解身边的这个城市吗?对这个城市你又有着多少的“共同记忆”?
拥有市民的身份,便意味着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或许有人会说,现代城市不过是一台校准的精密机器,人与人的交往不过是冰冷齿轮间的啮合,真情实意尚且难以寻得,又何谈什么“共同记忆”。其实非也,依愚所见,“共同记忆”乃城市的根与魂,迫切需要我们自觉地去发掘、去创造。
“共同记忆”对于城市而言,能够提升其知名度。它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倘若缺失,就不能很好的担当传承文化的重任,就会丧失人们难以割舍的乡愁。综观古今,哪个著名城市不是给人们留下众多的共同记忆呢?谁能忘记巴黎的艾非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谁能忘却重庆的火锅、兰州的拉面,谁能忘记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西子湖、南京的秦淮河、福州的.三坊七巷……沧海桑田,城市变迁。北京的现代高楼,阻挡不了老城胡同糖葫芦的飘香;中外游客云集周庄、乌镇,追寻的的是江南民居小巷的幽然。“共同记忆”早已存留于我们脑海之中,唯有如此情结,才得以夯实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共同记忆”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密切人际关系。人作为典型的社会性动物,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一次难忘的踏青,一场精彩的报告,一次思想的交锋,一件日常的小事……均能化作“共同记忆”,更勿论生老病死、婚丧之事,种种事件的发生和仪式的进行,是当代人“共同记忆”的起源。融洽的人际关系正是夯实城市文化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共同记忆”不是一个人文噱头,更不是一句空谈,它蕴涵在每一座城市之中,镌刻于每一位市民脑海。作为庞大城市中渺小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们市民所缺失的只是一颗发现与创造“共同记忆”的心。转型期社会的人际关系湍流不仅弱化了网际关系的联结,更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冷漠而不愿交际,造成“共同记忆”的时代性缺失。但人作为一切精神文明和交际关系的直接载体,应主动担起共同维护城市“共同记忆”的责任,不应将其归为“不治的时代病”而漠然视之。
“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社会才能和谐;新文化与旧文化也需碰撞,文化才能更好地被传承与发展。身为市民,我们都应出一己之力,与“共同记忆”相联结,使城市的发展,向“大美”迈进。
点评
文章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古诗开篇,提出当代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底拥有多少“共同记忆”的问题,新颖且切题。接着阐述了个人与城市的关系,有市民身份的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进而提出了观点:我们要自觉地去发掘,去创造城市的“共同记忆”。文章第三、四自然段从两个方面来谈拥有“共同记忆”的作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够密切人际关系。第五自然段谈“共同记忆”蕴藏在城市中,根植于人们脑海,同时也简析了当前“共同记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希望,最后总结全文。
综观全文,语句颇畅,思路清晰。但第四自然段阐述“共同记忆”对于个人的作用,有游离于标题之嫌,或者说是理未说透彻。也许是考场时间有限、或囿于篇幅,如何自觉地去发掘、去创造“共同记忆”文中未论及,令人惋惜。
【共同记忆议论文作文高中】相关文章:
共同记忆的作文800字议论文07-27
高中共同记忆作文福建范文07-27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范文07-27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六篇)07-27
《那年,我们共同的记忆》散文欣赏04-04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主题征文?06-06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800字?06-06
档案-我们的共同记忆主题征文1000字?06-06
高中议论文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