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的

时间:2021-04-01 12:44:35 赠言 我要投稿

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的精选范文

  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

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的精选范文

  【按】这些内容在佛学兴趣班以及课后谈话中都曾谈及,现在系统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马海燕。

  大学生应该多读书,特别是应多读人文社科类的书,读了这些书虽然很难直接成为可用的知识,或者立即换取实际的经济利益,但这些书能够训练个人思维,扩大视野,提升个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技能以及社会经验在未来走出校门后你们都可以学到,只要你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包括找工作的失败),不自暴自弃,并且勇于面对挑战。但是一出校门,如果要静下心来读这些书很多人是基本不可能了,而且读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很多人受职业习惯影响,急功近利,读书已经不是为提供自身素养,而是一种消遣或者渔利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虽然自称爱好文史哲但却往往流于肤浅庸俗甚至误入歧途的原因。

  文学、哲学、史学方面的读书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学校都有专业的老师,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具体的学习意见,我这里只是大致的说说。你们已经有读书交流会性质的一个小团体,在这个基础上,你们可以把交流落到实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你们每天读书的量是远远不够的。你们每人每日读书的量如果只是三四十页,这种方式太随意,不利于初学,而且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一阶段你们应该给自己较重一些的任务,所以我建议每日读书20万字-30万字,大概就是一本书左右,你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配,比如我哲学底子一般,但是今天我借了两本书,一本是路遥的小说,一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前者比较好读,你可以读15万字左右,后者需要细细消化,那就读少一些,但也不能太少,大概一章或者一节,范文《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每日的量虽然较大--以后还必须加量,书是越读越薄、越读越快的--但必须保证精读,切忌蜻蜓点水,遇到问题也不必急于求解,可以在你们的读书笔记里记下来--你们必须做好读书笔记,记录每日读书的时间、读的书的作者、书名以及今日读书的页码,至于摘录之类的可以因人而异,我个人是不喜欢摘抄的,但可以记下你特别有感悟的文字页码,读完后有时间写写自己的感受;这个笔记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便于了解自己的读书倾向,也就是说,你每日读书的书目都记录在案了,过了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你可以自己看看自己读过什么书,这些书中文学的占多少,史学的占多少,哲学的占多少。如果文学的过多,哲学的偏少,今后的读书你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增加哲学类书籍的量。如果你只是想读文学类的书,那也一样,你看看自己已经看过的书当中古典文学的占多少,现代文学的多少,当代文学的占多少,中国的或者外国的,诗或者小说,研究论著或者文学理论,你可以根据需要做新的计划。

  第二,你们的交流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这和你们读书的量太少有关系,因为大家读的`书都不多,交流会上对于别人所读的书一定很多是陌生的,而交流者本人可能也未全读完这本书,或者没吃透,这样的交流就容易流于形式了。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收获,比如经过交流,让别人知道有这个人物、这本书,他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自己去读。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交流者自己,一定要深入读,不要为了交流而交流,那就本末倒置了。交流会不是为了影响他人而开设的,我们的初衷应该是激励每个人认真地读书,因此自己读书、受益之后才谈得上去影响他人。

  第三,你们必须邀请一位专业老师作为读书交流会的导师。这个导师是很重要的,我们学校人文学院有很多的博士、教授,你们都可以试着邀请他们来。如果今天是文学专题的内容,那就请他们做导师,如果是涉及哲学或者史学的,可以请思政部的老师。作为我个人,我再次建议大家,如果你们看的书是关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类的书,特别是涉及教理教义和修行方面的书,最好不要拿来进行所谓的交流,对于你们这个交流会,这种交流还是不大适宜的。为什么呢?以佛教为例,你们每个人对它都还谈不上有什么了解,都不知道什么是佛说什么是非佛说,你们的交流只会让你们走更多的弯路,或者误会、曲解加深,一旦初入门时学的、听到的就不是正确的真正的佛法,以后根深蒂固,想改正都是很难的。你们要做的是,在一些善知识的指导下读好入门的书,不要急于与人交流,也不要轻易发表疑惑、看法(特别是不要在网络、QQ群、佛教论坛或者其它论坛发表意见),深入读完后,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与适当的人进行交流(如在有善知识在场等)。

  以上是我个人大致的建议,涉及到读书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吧。 

【给读书交流会同学的赠言的】相关文章:

赠言给同学09-12

给同学的赠言09-13

同学赠言09-13

给同学的赠言精选03-30

同学的赠言07-13

给同学的赠言06-22

同学的赠言12-18

同学励志赠言04-04

同学离别赠言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