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玉玺解释及造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各种造句频频出现,造句是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造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玺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玉玺解释及造句
玉玺拼音
【注音】: yu xi
玉玺解释
【意思】:君主的玉印。
玉玺造句:
1、玉玺长14厘米,宽10厘米,上有6个红色汉字和两条在祥云中嬉戏的蟠龙。
2、另外还有玉玺、漆器、古代犀角、古青铜器、木雕家具和翡翠,尤其是和田白玉,也极受追捧。
3、伦敦经销商,这次博览会主席本.詹森斯(BenJannsens),在第一天晚上,就卖出了四块帝王玉玺,其中之一转到了中国新富翁手中。
4、王阿、现在求你立这禁令、加盖玉玺、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5、王阿,现在求你立这禁令,加盖玉玺,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6、“太平玉玺”在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读法,但都失之偏颇。
7、他们对王说:王啊,那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盖了玉玺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祷。
8、五代时期,“传国玉玺”第四次神秘失踪。
9、据说,李从珂当时便随身携带着“传国玉玺”。
专业解释:
专业称谓:宝玺。宝玺者何?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此秦汉以来之事也。(《明清帝后宝玺》弁言朱家溍)
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谓玺,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砍头的。
玉玺是御玺的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明代正式宝玺亦为玉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记载:“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则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诏曰:先朝甲戌遇灾,御宝凡六,其五已遭毁。命所司觅美玉补造。”可见御宝仍为玉制,惜未能流传至今。然成化、嘉靖时,确实用白石等制作一批印玺,多属闲章,部分印文的文字与御宝一样,现藏故宫。明朝有二十四宝玺,其中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之传玺(《明史》卷七十四;《明会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 清朝的宝玺用料更繁多,除玉外,还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质、金质、水晶、玛瑙、骨质等等。
不同时代,对玺、印、章的使用范围不一。根据《通典》所载:“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齐,……并依秦汉之制。皇太子诸王金玺,皆龟钮。公侯五等金章……光禄大夫、卿……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尚书令、仆射……诸州刺史,皆铜印。”可见,“玺”是帝后以及诸侯王所用,臣下则根据实际地位称“章”、称“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明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
玺底印文
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种说法。另: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又:明清两代也时有假玺出现。明孝宗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当时就认为是假的;清初时,宫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仿刻赝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张壁、鹿钟麟等人仍在追索
着传国玉玺。另:“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我以为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辽史”记:“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子婴以上汉离祖。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献帝失之,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唐更名“受命宝”。晋亡归辽。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干河。“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
又:“魏本纪”中曾记录在一座毁坏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玉玺解释及造句】相关文章:
造句的解释及造句05-04
解释的近义词解释及造句03-31
盖着玉玺的野鸭作文05-18
荷荷的解释及造句04-18
促进的解释及造句03-23
字眼的解释及造句04-18
别称的解释及造句04-18
偕老的解释及造句10-26
白芷的解释及造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