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下册《家》课文

时间:2024-06-08 12:15:05 炜亮 课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语文下册《家》课文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读书做文章;窗课,习作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家》课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家》课文

  《家》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见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家庭是人类一切社会组织中最自然的社会组织,是把人与大地、与生命的源头联结起来的主要纽带。有一个好伴侣,筑一个好窝,生儿育女,恤老抚幼,会给人一种踏实的生命感觉。无家的人倒是一身轻,只怕这轻有时难以承受,容易使人陷入一种在这世上没有根基的虚无感觉之中。

  人是一种很贪心的动物,他往往想同时得到彼此矛盾的东西。譬如说,他既想要安宁,又想要自由,既想有一个温暖的窝,又想作浪漫的漂流。他很容易这山望那山高,不满足于既得的这一面而向往未得的那一面,于是便有了进出“围城”的迷乱和折腾。不过,就大多数人而言,是宁愿为了安宁而约束一下自由的。一度以唾弃家庭为时髦的现代人,现在纷纷回归家庭,珍视和谐的婚姻,也正证明了这一点。原因很简单,人终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作为社会之细胞的家庭能使人的社会天性得到最经常最切近的满足。

  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而更是一个本身即具有生命的活体。两个生命因相爱而结合为一个家,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生命随岁月的流逝而流逝,流归何处?我敢说,很大一部分流入这个家,转化为这个家的生命了。共同生活的时间愈长,这个家就愈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其中交织着两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无数细小而宝贵的共同记忆,在多数情况下还有共同抚育小生命的辛劳和欢乐。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爱情已经消失的情况下,离异仍然会使当事人感觉到一种撕裂的痛楚。此时不是别的东西,而正是家这个活体,这个由双方生命岁月交织成的生命体在感到疼痛。如果我们时时记住家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也知道疼,它也畏惧死,我们就会心疼它,更加细心地爱护它了。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避免一些原可避免的家庭破裂的悲剧了。

  心疼这个家吧,如同心疼一个默默护佑着也铭记着我们的生命岁月的善良的亲人。

  我尝自问:大千世界,有许多可爱的女人,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坚守着与某一个女人组成的这个小小的家,究竟有什么理由?我给自己一条条列举出来,觉得都不成其为充足理由。我终于明白了:恋家不需要理由。只要你在这个家里感到自由自在,没有压抑感和强迫感,摩擦和烦恼当然免不了,但都能够自然地化解,那么,这就证明你的生活状态是基本对头的,你是适合于过有家的生活的。

  一片空地,几间空屋,有人来到这里,贴上标签,于是为家。

  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充满琐碎的重复,所以家庭生活是难以入诗的。相反,羁旅却富有诗意。可是,偏偏在羁旅诗里,家成了一个中心意象。只有在“孤舟五更家万里”的情境中,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家的可贵。

  《家》课文作者简介及赏析

  一、作者简介

  《家》的作者是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04年11月25日,逝于2005年10月17日。巴金的小说创作在30年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完成了多部长篇小说,如《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以及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

  二、作品赏析

  1. 创作背景与动机

  《家》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所写,它主要反映的是一般封建大家庭的历史。1929年7月,巴金的哥哥自川来沪看望他,谈及家庭中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这促使巴金产生了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的想法。巴金的大哥对此表示支持,并写信鼓励他,希望他能通过小说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出来。

  2. 主要内容与主题

  《家》通过对一个逐步走向没落与分化的封建大家族的描写,影射了一个正在崩溃的时代和一个垂死挣扎的封建主义宗法制度。作品中,巴金展示了当时时代下,一部分人的觉醒和反抗,以及一部分人即使觉醒着仍不反抗内心的矛盾和人生的沉沦。主要人物觉新和觉慧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阵营,觉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与两个女子的不同的情感经历引发了他的心理变化,而觉慧则选择离开充满束缚的家,踏上了他所热爱的且仅仅属于自己的新青年的道路。

  3. 艺术特色与写作手法

  《家》是一部写实小说,情节内容自然流畅,这与巴金本人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巴金所出生的李公馆正是如同《家》中的高公馆一般的封建主义的大家庭,生长于此的巴金对这种生活必定十分熟悉。巴金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色,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觉新和觉慧两个主要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当时社会下人们的不同选择和命运。

  4. 影响与评价

  《家》作为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作品中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了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同时,《家》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九年级语文下册《家》课文】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望月课文09-14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10-18

初三下册语文《笑》课文12-08

九年级下册语文《永远新生》课文01-16

五年级语文下册《猫》课文01-05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猫》课文01-06

四年级语文下册《种子》课文10-14

五年级语文下册《牧童》的课文要点02-2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生命》课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