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口技》的课文赏析

时间:2022-08-12 11:26:31 课文 我要投稿

《口技》的课文赏析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散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到的一些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首句点出“善”字,通篇都从“善”字着眼。]

  会宾客大宴,[点时间。在“宾客大宴”之际,恰合旧时艺人施展其技之机。]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点场地。用“角”和“八尺”,极言其小。]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道具,这是“亮底”。连用四个“一”字和一个语气词“而已”极言道具简单。为下文表现其技艺高超铺垫。]

  众宾团坐。[写听众。用“众”字和“团”字形容,见出表演者久为人们所心慕欲闻。]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写听众静待表演的神态。渲染了表演前的寂静气氛,见出“抚尺一下”的效果。暗出表演者在听众中的极高威望。]

  [这段交代表演前的有关准备情况。剪裁详略得当,着意于表演者技艺和道具的详介,而对表演者本身却只字未提。这对下文复杂的音响表演,起到衬托作用。]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许多声音,都由夫妇引出,总提一句。]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各种声响趋于并起,错杂相间;逐渐各尽其妙。]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写宾客的神态和感受,倾听入神,由衷赞赏,乃是从宾客一方写口技之妙。

  总收一笔,作为赞语。以上是正面描写表演情况。家庭所有成员的声响,“一时齐发”。摹状维肖维妙,技艺高超不凡!]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入睡后的宁静气氛。连轻微的鼠声、盆器倾侧声都能真切入耳。又于静中见动。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深夜特征。]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体味动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心领神会。由紧张逐渐松弛,故纵一笔,以便于写全文的高潮。]

  忽一人大呼“火起”[波澜突起,冲破沉寂气氛。],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从“一人”到“一家”,从“大呼”到“齐哭”,写出全家顿时惊恐万状。三次迭用“大呼”点明情势危急;“两儿齐哭”,更见气氛紧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再由“一家”引出“全巷”大人、小孩以至群犬惊恐万状的混杂声,反衬出火势之大。“俄而”,承上启下,说明两者间隔时间短暂;三个“百千”,生动地再现了人呼犬吠,乱成一片的紧张气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风啸火爆,房倒屋塌。从正面十分形象地点明火势之烈,不可阻遏。“力拉崩倒”,见出作者摹拟口技、遣词用字的匠心。]又夹百千求救声,[点出“千百”呼救之人。暗示火势凶猛,已威胁到人的.生命照应上文“力拉崩倒”等情况。]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作者承上加以评说。

  这是作者赞语。先概括说明表演周密细致,没有疏漏,暗点“善”。然后再对口技者惊人的技巧加以具体品评和论断。]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再从侧面通过听众的表情、行动、神态和心理反应,来渲染表演技艺的逼真、生动感人,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真实感受。暗出口技者之“善”]

  [此段,描写“火起”后的种种表现是全文的高潮,生动而有变化,波澜起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开头以交代道具“亮底”,遥相呼应。这里再次点明道具简单,在于使听众确信上述复杂的音响表演只是口技而已;并未借助他人他物,全是艺人自己的绝技。暗出口技者技艺之“善”。]

  [少而简单,照应开头。如此简单的道具,却能演出那样复杂的场面,的确精妙!]

  《口技》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按常规教学的方式释词解句,一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据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模仿情景,把口技表演者表演的三个阶段:“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让同学们以小品的形式再现。这样一来,从学生的即席表演中,我感受到他们的兴趣和表演天分。同时由于发动了学生自身的参与,不仅使学生听起课来不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而且使学生在比较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明确了课文内容的学习目标,解决了难点和重点。另外,我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这篇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表演者利用简单的道具却能摹状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从而体会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文言文的学习,朗读使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而言,这是语文课上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创新教学中,总是提倡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和体会。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教每一篇课文之前,自己首先下功夫把课文读好。而口技一文的朗读也是很重要的,我必须把每个阶段的摹状情景惟妙惟肖地读出来,该紧张的地方就紧张,该舒缓的地方就舒缓,否则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当时听众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也是一样。我应该多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提问中看到自己知识水平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作为老师,课前课后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给自己和学生多一分思考的空间。而对于一名称职的教师来说,学习和思考是不应停止的。

【《口技》的课文赏析】相关文章:

《口技》的课文鉴赏04-10

课文口技的鉴赏04-08

《口技》全文赏析11-30

《口技》课文写作手法鉴赏04-08

初中课文《口技》研究教案04-05

《口技》课文知识点05-18

初中课文《口技》阅读练习与答案04-02

《口技》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01-01

《口技》文言文赏析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