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短文两篇》的课文赏析

时间:2022-01-14 15:39:19 课文 我要投稿

《短文两篇》的课文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短文两篇》的课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一、《谈读书》

  1、思路清晰:

  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谈了知识的价值,谈了求知的目的,谈了学习的态度,谈了读书的方法但思路很清晰,且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开门见山,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用比喻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鼓舞人们去读书;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2、笔法灵活:

  作者的笔法很灵活,说理方法多样,语言生动。

  第一,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组比喻,来证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生动形象。

  第二,运用排比论述。如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等,这些语句列举同类事物或比较不同事物,使相同点或不同点更加明显,使论辩有力,气势贯通。

  第三,运用归纳论证。例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一部分,先列举六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最后引用名言归纳出论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于前边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很令人信服。

  二、《不求甚解》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确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1、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1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

  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第8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

  最后一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许多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

  2、写法特点:

  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第8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第5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平易简约的语言。和培根的《谈读书》中生动的语言相比,本文语言更显得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

  丰富多彩的段式。全文的段落模式非常丰富,基本上是一段一个模式:第1段──摆现象+亮观点;第2段──引言+阐述;第3段──并列式;第4段──总分总式;第5段──反面举例+正面阐述;第6段──观点+例子;第7段──反+正;第8段──例子+阐述;第9段──分总式。

【《短文两篇》的课文赏析】相关文章:

短文两篇课文中习题提示01-02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课文赏析12-11

七年级下《短文两篇》课文06-09

《短文三篇》课文原文03-21

《口技》的课文赏析01-14

背影的课文赏析01-15

短文两篇教案设计09-27

《界碑》课文赏析12-20

课文《散步》赏析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