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松鼠课文原文

时间:2023-05-25 01:33:13 观民 课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松鼠课文原文

  《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松鼠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松鼠课文原文

  原文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n)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jǔ)实和橡栗(l)。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lng)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du)。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zh)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ti)藓(xiǎn)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xi)窄,勉(miǎn)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zhuī)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赏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说它是说明文,因为它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旨在说明松鼠外貌(形态与颜色)、习性(驯良与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点。说它是文学作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明,它是将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的结果,用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

  这种文艺性的说明文又称为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短小精炼,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活泼生动,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引人入胜。《松鼠》一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结构分析:

  课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段是总括的话,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说明松鼠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第二部分(第2段),这一段承接上文,具体描述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主要写了松鼠的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3段),从它机灵的动作和生活习性,写出它是一种活泼、有趣、驯良的小动物,加深了“讨人喜欢”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层(第4段),写松鼠乖巧的习性。介绍松鼠过水的动作、不冬眠、十分警觉、跑跳轻快、叫声响亮。

  第二层(第5段),写松鼠搭窝的方法。描述搭窝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以及窝口的设计,生动地表明松鼠的灵性。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写松鼠的多产,毛的色泽,肉、毛、皮的用处,说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补充了“讨人喜欢”的内容。

  重点句子:

  1.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这个句子中“从来”“也不”“只”等词语,清楚明白而准确地写出了松鼠的活动区域。

  2.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说明,“帽缨形”一词,写出了尾巴的长度和蓬松状,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松鼠尾巴的样子,同时,作者又对尾巴做了动态的描写,写了它的样子和用途。

  3.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松鼠作为动物,有其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松鼠以人的性灵、人的情感,使松鼠讨人喜欢的总体形象逼真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写作特色: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时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相反,读来倒很有情趣。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说明语言形象、生动。

  这一点是相对于平实说明而言的。作者在介绍这种小动物时,不是像写说明书似的,将松鼠的特点(包括长相、性格、习性等等)直接告诉读者,而是运用各种描写手段以及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介绍这种小动物。例如:《辞海》中介绍松鼠的尾巴时,只有“尾蓬松,长16~24厘米”几个字,而作者对松鼠尾巴的介绍就显得既形象,又能让人喜爱:“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段说明,“帽缨形”一词,写出了尾巴的长度和蓬松状,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松鼠尾巴的样子,同时,作者又对尾巴做了动态的描写,写了它的样子和用途,这样,文章就显得生动起来了。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文章还运用描写的方法(例如“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和拟人的方法,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文章还准确地运用了词语。例如作者在介绍松鼠的活动范围时写到:“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这其中“从来”、“也不”、“只”等词语,清楚明白而准确地写出了松鼠的活动区域。又如作者在写松鼠做窝时,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工作程序的词语,将松鼠做窝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写得有条不紊,用“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说明了松鼠做窝时的动作。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说明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

【三年级松鼠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课文原文05-28

白鹭课文原文07-20

荷花课文原文05-03

匆匆课文原文05-27

祝福课文原文05-27

赵州桥课文原文05-27

《白杨》课文原文01-25

穷人课文原文11-06

白鹅课文原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