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与通感有什么区别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②: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与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画与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例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例②: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③: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比喻:池塘像明镜。
例④: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通感:星星是视觉,歌声是听觉,听出灿烂来,二者相互沟通。
例⑤: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
叶子像裙。
例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嗅觉)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例⑦: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例⑧: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例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比喻:细叶是剪刀所裁,神奇的想象!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把柳叶剪裁得如此可爱!
例⑩: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例⑾: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创造的意象美。
例⑿: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比喻:本体是我的思想感情,喻体是潮水。
例⒀: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通感:钟声被打湿,从听觉对象上产生了触觉感受,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例⒁:歌声象一片音乐的湖(晓雪《歌声》)通感:听觉(歌声)与视觉(湖)相沟通。
例⒂: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李钢在《蓝水兵》)通感: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加以沟通,使无形的海风化作了蓝色而带有咸味的多感性形象。
【比喻与通感有什么区别】相关文章:
比喻句有哪些?12-18
比喻句有哪些02-10
比喻类歇后语有哪些10-26
生动的比喻句有哪些12-16
赞美母亲比喻句有哪些12-16
时间的比喻句有哪些12-16
描写春天比喻句有哪些12-15
书的比喻句有哪些12-15
秋天的比喻句有哪些12-15
优美的比喻句有哪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