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4-05 19:29:51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彩 侯门似海 荫凉(yìn)  厚古薄今(bó)

  B.诤言 目光如炬 毗邻(pí) 锲而不舍(qiè)

  C.赡养 暝思苦想 溯源(shuò) 度德量力(duó)

  D.戏谑 气冲宵汉 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 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 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 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3、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微博语录的四个共性特点。(4分)

  面 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

  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龙 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蜘 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答: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 “青奥寄语”。要求:主题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个字左右。(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凡若干篇,其子世京集为十卷,而属予序之。

  盖自至和已后十余年间,公常以言事任职。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复,为上力言。或矫拂情欲。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章有一再或至于十余上,事有阴争独陈,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仁宗常虚心采纳,为之变命令,更废举,近或立从,远或越月逾时,或至于其后,卒皆听用。盖当是时,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注】,至于是非与夺,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苟止。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至于奇衺恣睢,有为之者,亦辄败悔。故当此之时,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无大阙失,群臣奏法遵职,海内乂安。

  夫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余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繇是而已。后世得公之遗文,而论其本,见其上下之际相成如此,必将低回感慕,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其时之难得。则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于无穷也。

  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凡同时与公有言责者,后多至大官,而公独早卒。

  公讳师道,其世次、州里、历官、行事,有今资政殿学士赵抃公为公之墓铭云。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注】元元:百姓。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属予序之 属:嘱托。

  B.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 引:召集。

  C.则公言之不没 没:采纳。

  D.危言正色 危:端正。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范贯之奏议的“功效”的一组是(3分)

  ①矫拂情欲

  ②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

  ③为之变命令,更废举

  ④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

  ⑤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

  ⑥其从政宽易爱人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贯之官至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去世后资政殿学士赵抃为他写墓志铭,曾巩为他的奏议集作序。

  B.范贯之为官恪尽职守,上至天子大臣,下到下属的官员,内至后宫嫔妃,外到边远四方的隐蔽之处,只要事关政治得失,皆在他谏诤之列。

  C.当时像范公那样以进谏为职责的谏官,皆是当时的优秀人才,但是奏议时既不曲意奉承也不盲目反对的人只有范公。

  D. 本文不仅赞颂了范公的进谏精神,而且高度评价了仁宗的虚心纳谏,认为其胸怀如天一样广阔,能承传祖宗基业。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是非与夺,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3分)

  (2)故当此之时,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无大阙失。(3分)

  (3)凡同时与公有言责者,后多至大官,而公独早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原《离骚》)

  (2)或师焉,或不焉, ▲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大弦嘈嘈如急雨, ▲ 。(白居易《琵琶行》)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故不积跬步, ▲ 。 (荀子《劝学》)

  (8)苟日新, ▲ ,又日新。(《大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把信任留给你

  吴永群

  列车缓缓靠站停下。这是陇海线上的一个小站,站台上很乱,到处是卖食物的农民。我对他们篮子里的包子、白吉馍之类的食物不感兴趣,但那一袋袋金黄色的杏实在是让人馋涎欲滴。见很多旅客都在购买,我终于把手伸进了衣兜。

  这次出差很不顺,在兰州被偷了,现在身上只剩下五十元钱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张五十元的钞票递给了车窗前一个卖杏的老头。老头接过我的钱,把一袋杏递过来,转身就跑去换零钱了。

  我趴在车窗前焦急地等待着,担心老头不回来。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就在我焦急等待的时候,列车开动了。

  我的五十元钱就这么没了。这可是我最后的五十元钱啊,没了它,我得挨饿,下了火车还得步行三十里。我越想越气,冲着车窗就骂了起来:“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我憋着一肚子气,骂出去的话当然很不好听。

  对面一位老大爷听不下去了,就笑着劝我说:“小伙子,别发火!生气对身体不好!我觉得刚才那老头不像是骗子,肯定是没来得及换到零钱车就开了……”

  我知道骂也没用,叹了口气闭上眼睛。饥饿中,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刚进入梦乡,突然被一阵喊叫声惊醒。

  我睁眼一看,一个漂亮女孩走过来大声问:“哎!刚才谁买杏没有拿到该找的零钱……”

  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

  女孩虽然年轻,但做事很稳重。她平静地问我:“那你说,买了多少钱的杏?卖杏的是男是女?你给了人家多少钱?该找你多少钱?”

  我准确回答了女孩的提问。女孩听了我的回答后,就笑着把四十五元钱递到了我手里,并告诉了我事情的经 过── 女孩的座位在后面车厢,正好靠窗。刚才列车开动的时候,一个老头跑到窗口把这四十五元钱递给了女孩,请求她到前面车厢送给一个买杏的小伙子……

  对面的老大爷看着我,笑着说:“怎么样,小伙子?我就说嘛,那老头不像是骗子。社会上有骗子,但毕竟是少数……”

  望着手里的四十五元钱,我有些无地自容。

  第二天上午,列车到达了终点站。下车出站的'时候,又遇上了昨天那个送钱的漂亮女孩。女孩带着两个皮箱,我主动帮她提了一个。出站的时候,女孩告诉了我一个秘密──

  原来,女孩昨天送钱时说的都是假话。这四十五元钱,其实是坐在我对面的老大爷给的。送钱这一幕,也是那位老大爷导演的。他从我的怒骂和抱怨中知道了我的处境,就借上厕所的机会,来到后面一节车厢,找到这位女孩,把我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然后掏出四十五元钱递给女孩,让她谎称这钱是那个卖杏老头托她送给我的……

  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 ,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

  (选自《故事家》)

  11、小说第二段插入“我”出差被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1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6分)

  ⑴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

  ⑵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

  13、小说中的“老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1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把信任留给你”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生风骨凝成诗

  一米九一的魁伟身材,炯炯的眼神,稳健的步伐,洪钟般的声音,要不是一头华发,你根本无法将牛汉与80多岁的年龄相联系。83岁生日那天,他说:“我腰板很直!不,我的脊梁很直。”每每有人称羡他身体健康,他总是说多亏了20多年的“劳动改造”。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轻松的幽默带过,无数的磨难已化作斑斓的人生。

  人到晚年,自言“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极少吃药、只叹气”的牛汉,依旧笔耕不辍,诗情焕发。除了诗作,他还有散文集《滹沱河与我》《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他说:“叹气不是悲观。深深地叹一口气,像唱歌一样地叹气,能把内心的块垒吐出来,比唱歌还痛快。”牛汉的书房“汗血斋”,整面墙是书架,书桌上也堆满了书,还有信札、诗稿。他不用电脑,不上网,与世界的联系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是和大自然、人生直接联系。文坛上出现了罕见的“牛汉现象”。

  牛汉这一辈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包括流亡、受迫害、坐牢,什么重活都干过……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

  1923年,牛汉出生在山西定襄一个 穷苦却有着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父亲曾在北大旁听过两年,旧体诗写得很好,家里有全套的《新青年》等杂志。14岁时,牛汉便在日军的炮火声中离开了家乡,直到晚年才实现了在祖坟上为先人叩几个响头的夙愿。牛汉说他一直“土”得很,几十年来不仅乡音未改,就连吃饭、穿衣也保持了一些家乡的习惯。1943年,牛汉考入西北联大学俄文,但他写诗的兴趣却不曾削减。那时,他便成为很有影响的“七月诗派”的一员,并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1955年,牛汉因被打成“胡风分子”而被捕。他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不断接受“劳动改造”……刚刚被关押时,就连看守都紧张得睡不着,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觉。有时,实在闲得无聊,他就学鸡叫、学狗叫,学各种动物叫。1980年,胡风来到北京,牛汉去看望他。胡风犯了精神分裂症,使他感到意外。他清楚地记得,胡风曾对他说过,他的神经有缆绳那么粗,不会断裂。现在见到了曾为“分子”们之“首”的胡风,牛汉感慨万千。

  牛汉一辈子是清清白白 做人,堂堂正正写诗。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的伤疤,他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牛汉的诗不是个人的自传,而是历史大传的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历史结出的一枚果子。他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 历史的一个活生生的、新鲜的断层,有一种史诗的痛感。他和他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他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苦难,祈盼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大灾难,是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

  牛汉曾开玩笑说,他过去是“热血青年”,现在是“热血老年”。在现当代诗坛,牛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2003年,马其顿作协主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牛汉颁发了象征着巍然权威的国际性文学奖“文学节杖奖”。

  2013年,牛汉离开了我们,但他用一生风骨凝成的诗,将永远在读者心底吟唱。

  15.结合第二段分条说明“牛汉现象”的表现。(6分)

  16.文中写父亲、胡风、马其顿作协主席,对刻画牛汉形象各有什么作用?(6分)

  17.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的喉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次,艺术大师毕加索在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后深有感慨地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够画得和文艺复兴时的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

  期中试卷答案

  1、B(A.“文彩”应为“文采”;C.“暝思苦想” 应为“冥思苦想”,“溯”应读“sù”;D.“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幢”应读“chuáng”)

  2.C

  3、(1)反映生活,(2)充满睿智,(3)词语新解,(4)巧用修辞,(5)幽默生动,(6)短小精炼。(4分。答对四点即可)

  4、答案示例:我们以青春的热情迎接青奥会,我们用美好的憧憬盼望青奥会,我们 把真诚的祝愿献给青奥会。 评分建议:内容2分,修辞2分,语意连贯1分。

  5.C(【解析】没:“湮没”或“废止”。)

  6.A(【解析】①是范公奏议的内容;④简单陈述了皇上对一些情况的理解;⑥是有关范公从政方面的介绍。)

  7.C(【解析】“奏议时既不曲意奉承也不盲目反对的人只有范公”的表述错,原文说的是“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苟止”,可见“不曲从苟止”是当时谏官的共同品质。)

  8. ①至于是与非,赐予或剥夺,完全通过大家讨论来决定,而不自作主张。(3分,“予夺”“归”“自用”各1分。)

  ②因此在这时,皇上常常把政事委托给七八个大臣,朝政却没有什么大的缺失,(3分,“故”“委”“阙失”,各1分。)

  ③凡是和范公一起肩负议论政事的职责的人,后来大多做了大官,而他却过早的去世了。(4分,“凡” “同时”“言责”“卒”各一1分。)

  【参考译文】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贯之的奏议,共有若干篇,他的儿子范世京将其整理成十卷,嘱托我为他作序。

  大约从至和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范公时常担任谏官的职务。上至天子大臣,下到下属的官员,内至后宫嫔妃,外到边远四方的隐蔽之处,一旦有什么善恶得失,关乎国家的政治,范公无不极尽所能反复地向皇上陈述己见。有时矫正皇上的欲望;有时切磋治国之策;有时辨别忠良与奸佞,以确定是录用还是罢免。奏章有一次两次或达到十多次上奏的,事情有隐秘之处就单独谏奏,有时召集谏官、御史一同商量,自由地抒发己见。仁宗时常虚心采纳他的建议,并因此改变原来的命令,对于兴举、废除之事加以变更,快的马上照办,慢的超过一个月或或规定的时间,有的直到事情过后,但他的建议最终都还是被采用了。在这时,仁宗在位已经很多年了,对人事的真假与群臣是否有才能十分熟悉,正用仁义、宽厚、清静的方式使百姓休养生息,至于是与 非,赐予或剥夺,完全通过大家讨论来决定,而不自作主张。他所提拔的以进谏为自己职责的人,像范公这样的,全是当时的优秀人才。范公与同时代的名士也都高兴讲出自己的真实意见,既不曲意奉承,也不盲目反对。所以天下的情况通过他们都能使皇上听到,而违背理义的事情时常得不到实行。至于诡诈放纵的事情,敢于做它的人,也总是失败和后悔。因此在这时,皇上常常把政事委托给七八个大臣,朝政却没有什么大的缺失,群臣遵守法律,恪尽职守,天下太平。

  顺应民心而不刚愎自用,这就是天啊。仁宗皇帝之所以能仁义得像天一样,以至于在位四十多年,能够承传先皇创立的太平基业,就是因为这个罢了。后世的人如果得到范公留下来的文章,评说那个时代,看到上下之间如此相辅相成,一定会思绪萦回,感念仰慕,发出不可企及的感叹,然后知道那样的时代很难再遇到了。那么,范公的谏言不被堙没,哪里只是表现他的志向,更是用来表明先帝天边的功德啊!

  范公为人温和善良,仁慈忠恕,处理政事宽厚平易,爱惜民众。等到身在朝廷,言辞端正,态度严正,是他人赶不上的。凡是和范公一起肩负议论政事的职责的人,后来大多做了大官,而他却过早的去世了。

  范公名师道,他的世系相承的先后、籍贯、历任官职、具体事迹,写在当今资政殿学士赵抃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

  9、(1)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评分建议:只要能指认出修辞手法即给分,每点1分。

  (2)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

  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3)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

  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0、(略)

  1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2分)为下文写“我”买杏被“骗”后出言不逊(破口大骂)做铺垫。(2分)

  12、 ⑴动作和语言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刻画了“我”被“骗”钱财后情况有所转机时的兴奋激动心理。(2分)

  ⑵语言描写。(或:侧面描写)(1分)从侧面表现了老大爷的高贵品质,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分)

  13、心地善良,富有智慧,乐于助 人,对世人充满信任,为社会的进步传递正能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

  14、①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写出了老大爷通过自己的行为,使“我”增强了对世人的信任。②点明了小说的主题。信任,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风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信任”留下。③言简意丰,耐人回味。题目中的“你”既指小说中的“我”,也指小说的读者。④引发读者对“信任”这一话题的思考。(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

  15.(1)诗人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创作领域宽广(“多面手”);(2)历经磨难却不悲观;(3)勤于阅读;(4)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体验自然、人生。(6分。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16.(1)写父亲表现了家学渊源对牛汉的影响(2分);(2)写胡风既展现牛汉人生遭际,又衬托牛汉坚强(2分);(3)写马其顿作协主席是表现牛汉的文学成就与国际影响(2分)。

  17.别林斯基认为,伟大诗人都能将个人的痛苦融入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并能代表社会、时代及人类发声。(2分)

  牛汉创作成果丰富,获得有国际影响的“文学节杖奖”,是一位伟大(杰出)的诗人(1分)。牛汉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磨难,有着深沉的痛苦,他却能坚强、乐观地面对(1分)。他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局限于个人的痛苦,而是将其视为历史的一个微小细节(1分)。他用自己的作品表现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族苦难,唤醒人们认识历史灾难并避免其重复发生(1分)。

【高二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06-09

2017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06-20

高一下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带答案04-19

2017高考语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04-27

高二下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04-26

2017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2-25

2017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2-12

2017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2-16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题(有答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