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实录

时间:2021-08-13 10:47:14 二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实录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实录】

  一、回溯历史,巧设悬念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实录

  师: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东魏和西魏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东魏的将士死伤了几万人。士兵们垂头丧气,没有了自信。怎么办?不作战怎么保家卫国?主帅着急啊,就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在宴会上,大将斛律金表演了一个节目,他深情地唱起了一首本族的民歌,这首歌是那么深情、那么动听,把所有人都带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泪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第二天,又是一场恶战——同学们,你猜猜战果如何?

  生:东魏又打败了。

  生:不,也可能胜利了,因为士兵们想打完仗早点回家。

  师:的确如此,为了热爱的家乡,士兵们个个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最后取得了胜利。好奇怪啊,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

  生:是那首民歌使他们发生了变化。

  生:这是一首什么歌啊?我也想听。

  生:一首歌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师:这首具有魔力的民歌就是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板书课题《敕勒歌》)

  二、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师:预习是学习新课文的叩门砖,很多常识我们可以自主掌握,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对敕勒族的了解?

  生1:敕勒族造车“车轮高大幅数至多”,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高车族,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生2:敕勒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敕勒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他们居住的“穹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师:现在请大家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提醒大家小心一个读音陷阱,在这首诗中“见”要读“xiàn”,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就放开声音读出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认真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在观察插图,还有的同学默读了注释,真好!这是会自学的表现。你能尝试着说说读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吗?

  生1:我看到了高大的阴山。

  生2: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

  生3:我看到了风吹过,一群群牛羊在吃草。

  生4:我看到了敕勒族人们在漂亮的穹庐旁放牧。

  生5:我看到了阴山的脚下有一片大草原,就是美丽的敕勒川。天空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罩在草原上。

  生6:天空还像晶莹剔透的蓝宝石,草原大得一眼望不到边,风不停地吹啊吹,一群群牛羊一会儿显露出来,一会儿又消失不见了。

  师:不错!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美丽的图画,读诗要的就是这种状态!放飞想象,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朗读这首诗,走进辽阔的大草原。

  三、细读咀嚼,披文入情

  师:置身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放开歌喉唱出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敕勒歌》,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敕勒川的情感吗?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呢? 生: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一句中我感到作者很喜爱这片草原。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天比作了穹庐。 师:穹庐是敕勒人民的家,作者为什么把天比作穹庐呢?

  生:我明白了,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天空下的大草原就是所有敕勒人民的家。 师:是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叫我怎能不爱她?来,“敕勒老乡们”,让我们读出对家乡的热爱! (出示草原图景课件,师引读,生接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挑战一下,你能在最后一行诗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吗?

  生1:只有“风吹草低”,才能“见牛羊”。

  生2:如果“风吹草低”,就能“见牛羊”。 师:啊,我好像听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3:我知道草原上的牧草一定长得又高又密,非常茂盛。

  生4:草比牛羊还要高,这么好的草,牛羊一定吃的饱饱的,长得胖胖的。

  生5:草原上家家都过着好日子。 师:这千古传颂的佳句,诗中一个“见”字把草原写活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孩子们,用语言文字做翅膀,让我们飞进美丽的大草原:风吹草低,你还看到了什么?(师生共同闭目想象片刻)

  生1:我看到很多人在放牧着一群群牛羊。

  生2:我看到敕勒族的小朋友在蒙古包里认认真真地学习。

  生3:我看到了敕勒人居住的穹庐,像一个个雪白的大馒头,里面又干净又漂亮,住在那里真好。

  生4:我看到敕勒族的人们在开篝火晚会,唱歌,跳舞,快乐极了。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读书就要这样:将语言文字读丰满,读立体,读成一幅漂亮的画,读成一片美丽的风景,读出话中话。 (播放音乐《敕勒歌》) (引读)师:多美丽的大草原!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敕勒川——(学生接读全文) 师:多可爱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有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要为家乡吟诵一曲赞歌:敕勒川——(学生尝试背诵全文) 师:全心爱着的敕勒川啊!为了她,东魏的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卫家乡,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首歌比生命更重要:敕勒川——(学生高声背诵全文)

  四、融情入画,回归文字

  师:1500年过去了,《敕勒歌》吟唱了一代又一代,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能用手中的笔画一画你心中的草原吗? (学生自主作画,教师巡视观察。) 师:同学们作画时都对自己很不满意,为什么呢?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1:我画不出来敕勒川广阔无边的样子,像“天苍苍,野茫茫”那种感觉,一画到纸上就被破坏了。

  生2:草原上牛在叫,马在跑,羊在吃草,还有小学生在采花,那么热闹的声音都画不出来。

  生3:我觉得我画的没有头脑中想的美。 师:你们真善于思考。的确如此,画再美,它也无法尽情表现文字的美,语言文字能激发起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不去敕勒川,就能享受到草原的广阔壮美——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师(引读):孩子们,当我们再一次走进文字,走进美丽大草原,走进《敕勒歌》(学生齐背《敕勒歌》)

  五、拓展练笔,延伸文本

  师:敕勒族人民用优美的文字赞美着家乡,一首《敕勒歌》让我们也喜欢上了草原;你能尝试着也用文字来赞美家乡吗?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家乡的一处美 景,让读者通过你的文字爱上逊克。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敕勒歌》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06-26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03-03

敕勒歌是哪个朝代的01-17

敕勒歌是哪个朝代04-14

《敕勒歌》古诗赏析04-24

敕勒歌古诗鉴赏01-21

古诗《敕勒歌》赏析04-08

《敕勒歌》的诗人是谁03-31

敕勒歌古诗赏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