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时间:2023-04-25 11:00:08 羡仪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1

  一、文学常识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与陶弘景、丘迟被成为梁代最优秀的三位山水诗人。本文是一封书信,也是一篇写景小品文(书信体)

  二、必考知识点拨

  1、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的总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

  异水: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高峻(高山、寒树、负势、成峰——视觉)生机勃勃(泉水、好鸟、蝉猿—听觉)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叙述):恬静豁达,闲适随意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描写):热爱自然,赞颂生命力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议论):蔑视世俗、功名利禄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议论):厌恶官场、避世归隐

  7、主旨:热爱大自然;厌恶追求名利、官场世俗;希望避世归隐

  8、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深层意思的理解:这两句只要写人们在这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这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使人意气风发,精神高尚。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一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所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9、第三段的写景顺与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描写

  10、本文与《三峡》思想感情的差异:《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本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含蓄表达了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2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主人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3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4

  《爱莲说》

  [重点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关键句]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2、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 5

  《大道之行也》

  [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2、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重点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是理想社会。

  [关键句]

  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请同时找出与其相对应的句子。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应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对应句: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对应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考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言文知识08-15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逍遥游》文言文知识归纳203-14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归纳:文言文08-12

《逍遥游》文言文知识归纳03-14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期中试卷03-21

小升初必考的文言文03-06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知识归纳08-1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04-2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的知识点归纳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