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

时间:2024-05-13 09:25:04 玉华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

  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心论点(中心思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段落大意:

  这篇文章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就格物致知的实验精神,专门写给中国学生的。

  第一种划分观点:

  本文的结构问题。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简述写作原由。指出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部分(3~5),从反面论证中国古代对格物致知的态度;

  第三部分(6~13),正面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不可缺少。

  第二种划分观点: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整体感知

  本文着重谈论治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即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材料。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再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发出号召。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4】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5】开给“高分低能”的一剂良药

  本文谈论的是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全文科学的阐释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去探索客观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动手实验,而不是单纯地靠教师和书本就能够实现的。不仅仅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科学、个人成长都包含这个道理。由此,学者应该尽快更新理念,积极培养实验精神、提高动手能力,以避免高分低能的尴尬。

  【6】理论来源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7】整体把握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但实际上这是程朱理学的思想,而非王阳明)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8】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其见解可谓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劝说语重心长。它对我国学生是一剂良药,每个人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9】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10】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段赏析

  1、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品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2、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品味:这一段揭示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不一样。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品味:这两段文字举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品味:这两段文字是后面几段的总说,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

  5、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品味:这一段说明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探测。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6、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品味:这一段讲的是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并讲了对选定目标、完成目标的要求。

  7、时至今天,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品味:这一段是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而不会做研究。这里指出了中国学生的短处及产生的不良后果。

  8、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品味:这一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不但……而且……”揭示了两部分之间的递进关系。

  9、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品味:这一段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光

  “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10、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品味: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得出结论,向青年人提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的要求。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07-1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文赏析01-07

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01-07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精选6篇)10-2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9-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02-1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范文09-16

大意的近义词08-23

开玩笑应有个“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