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06 10:18:05 八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能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形象的特点。

  (三)释读以下字词:

  俏皮作揖骚动暴躁糟蹋鲁莽掩面南腔北调

  生吞活剥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

  (1)读顺文:注意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三人一组“演读”。

  (2)读懂意:了解剧情大意,圈出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台词或舞台说明。

  (3)知背景:

  ①街头剧的特点。街头剧又称活报剧,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代的最热门的话题。《放下你的鞭子》是街头剧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剧作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造成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剧中父女两人的遭遇,在战争初期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容易激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民族义愤,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在表演艺术上它采取了灵活的形式,如让演员混杂在观众中间等,使戏剧效果更为逼真。有些流动演剧队,一日之内连演数场,盛况不衰。当时被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计鞭子”的三个剧作中的另外两个——《三江好》、《最后一计》,在初期也颇为流行。

  ②时代背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全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的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个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4)查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介绍给同学。

  2?开课导语

  茅盾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所作的报告中说:“当抗日战争初起,全国文艺工作者都非常兴奋,立即组织了许多演剧队、抗宣队,到农村和部队中去,写出了许多短篇和小型的作品,如短篇小说、报告、活报剧、街头剧、报告剧、墙头诗、街头诗等。尽管这些作品还存着严重的缺点,但没有人能够抹煞它们在抗战初期所起的宣传作用。”“好一计鞭子”就是对当时颇为流行的三个剧作《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的合称,这些短剧在战争初期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容易激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民族义愤,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有些流动演剧队,一日之内连演数场,盛况不衰。

  (二)活动过程

  1?“听读”,研读的准备

  (1)听读的`操作

  请四位同学演读课文,一人读舞台说明,其他三人分别有情感地演读三个角色。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一群众角色共同参与。

  (2)听读的深化

  这幕在当时激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民族义愤的短剧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提示:可由学生自由回答,注意引导学生从剧情、主题的角度去概括。

  2?“研读”,欣赏的准备

  (1)学生活动要求:结合课后练习题,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同学读的感受结合起来,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

  (2)教师辅助策略:启发学生浏览重要段落,然后结合“思考与练习一”思考。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提示同学先给人物定位,再结合个性化语言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要点:

  卖艺汉——定位:流浪关内,衣食无着、穷困潦倒、卖艺为生的难民。

  ——个性:①流浪卖艺多年,沾染江湖习气,保持爱国之心。

  ②生活逼迫,长期饥饿,一时忘情,抽打女儿。

  ——语言:“如今正是国难当头……现在咱们大中华给东洋小子欺侮得可怜,老百姓又逼得连一句气话都不敢讲,咱们虽然是走江湖的,可总也有一点儿爱国的心眼儿”,控诉日寇的侵华罪行的“九一八小调”。“今天小子承你们先生的好意,打得我清醒了过来,告诉我团结大众的力量去找我们的生路……”

  ——意义:流亡内地的东北难民的缩影。

  香姐——定位:一位流亡关内靠卖艺为生的穷苦女孩。

  ——个性:乖巧懂事,她饿得实在没有力气了,仍然“勉强支起身体”想要继续卖艺,直到“倒在地上”。当她爸爸用鞭子抽打她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怨恨,而是替她爸爸求情。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为饥饿造成的,而造成她一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可恨的东洋鬼子”。

  ——语言:“没有饭吃的时候,还顾到什么好心肠呢?这种心境,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会懂的——先生,这种生活我们已经过了六年了。”“东洋鬼子呀,可恨的东洋鬼子,夺了我们的家乡,抢去了我们靠着活命的田地。最可恨的,我的妈也被他们杀死了”。“其实你就是把全部家产交给他们,还是要你的命。”“我一点怨恨他的心也没有,因为我懂得挨饿是怎么一回事,我感到他的痛苦比鞭子打在我的身上更难过。”

  ——意义:一个十七八岁的、因东洋鬼子而失去家园的、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女孩子。香姐的命运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同情和民族义愤,据说在当时演出时有不少群众把这当成了真实的事件。

  青工——定位:一个有着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觉悟的青年工人。

  ——个性:见义勇为,对香姐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

  ——动作:夺下了“卖艺汉”手中打人的鞭子,和他扭打了起来。

  ——语言:“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

  ——意义:具有高度的觉悟,是正义的化身,民族精神的化身。青工的话,不仅仅是对“卖艺汉”说的,更是对广大的观众说的。在青工的感召下,观众喊出“对呀!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正是喊出了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戏剧人物的方法,可以小说人物的分析方法来类比。

  3?“欣赏”,表演的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街头剧的录像。

  (2)根据本剧的手法,从班级小事入手,自编自演小剧。

  (三)活动延续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编的小剧,同学投票评比。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放下你的鞭子》课文05-06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02-26

初二下册语文《放下你的鞭子》教案07-20

初二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及反思05-06

《放下你的鞭子》教案「优秀篇」04-07

语文版八下《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03-31

《放下你的鞭子》导学案(八年级下册)05-09

《放下你的鞭子》教案设计(语文版八下)03-31

放下举起的鞭子现代诗歌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