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的散文
小城的就这两家,。莫言老师和贾平凹老师的小说完两家书店之后不得不放弃。
前些天,一个网上的朋友,跟我谈起了从前我们青少年时代耳熟能详的许多刊物来,这勾起了我想一睹为快的兴致。
我虽然已经对小城里的书店不敢抱太多幻想,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能侥幸一次。
我先到了闹市区的国营新华书店,进得门去,屋内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徘徊在东侧书摊前的学生。东面售书区的一个女工作人员,坐在收款桌前,说不清是睡着还是醒着,半闭着眼睛。西侧有两个年轻的女子,看上去也是书店的管理员,正站在窗前闲聊。我没敢打扰半睡半醒着的那位,走向了两位闲聊的女人,询问她们书店可有杂志类的刊物。其中一女子摇头不知,让我自己去书架找找看。
我不敢大意,深怕有所疏漏,但是走了大半圈,没有任何发现。书店里不但找不到杂志类的刊物,甚至最新出版的文艺类,科普类的书籍也没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各种学习资料,辅导教材,课外试卷,到是五花八门,入眼皆是,很有些铺天盖地的感觉。
当我怅然若失,又有些不甘心的时候,那位半眯着眼的年长些的女人,朝我投来冷森森的一瞥。我忙不迭打招呼:“你好!请问,杂志类的刊物,放在哪个区?”那个女人爱理不理地说:“我们去年就不上那些书了!”好像在责怪我多此一问。
出了新华书店,过了十字路口,道西便是个体经营的“学府”,规模和新华书店不相上下。问过坐在门口收款的女老板,她指着靠南墙一侧的书架说:“那上面有些杂志,你去看看吧。”
我心里还是有些失望的,这些躲在不起眼角落里的`杂志,也是寥寥无几。我翻了一下,除了《读者》、《青年文摘》、《萌芽》、《十月》、《小说选刊》,剩下的就是《故事会》和几本漫画类的杂志了。不过,相比之下,要比新华书店强多了,好在,“学府”,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我买了以上几本,近期出版的杂志。安慰自己,能看到自己从前喜欢的《十月》和《小说选刊》,实属像过了一把“回家”的瘾,心下已经有些知足了。
出于一种好奇,我把整个书店转了一圈,得承认,这家个体书店的书目种类比新华书店齐全得多。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把学生类的辅导教材和各类型试卷作为了重中之重。这些非文艺类书籍,占了整个书店三分之二的空间。其中辅导学习的光碟和磁带也是应有尽有。我翻看了一下那些辅导材料和卷子,价格都不菲,有的辅导材料高达四五十元。可是再看看那些领着孩子的家长,出手那是一点也不含糊。相形之下我很有些窃喜,我买了除《故事会》之外的五本文学类杂志,才花了五十多元,和那些花了一二百元,却没买几本卷子的人比起来,有趣得多!
看到那些买完复习资料的家长们离去,我忽然连最后那点窃喜也没有了。我心疼那些孩子们!他们比那个年代的我们,实在累多了!我很想替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弱弱地问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把属于孩子的天性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