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距离才是美优秀散文
曾经遭遇过被偷,也曾亲眼目睹过,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包就被人抢走,或者听谁谁家的老人早晨或晚上出去买菜或溜达时被人掠走项链或耳环,像这样类似的故事不止一次听过,经历过。因此,长期警觉使我练就了羚羊一样敏锐的触觉,不管是在繁华的商场还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只要有人离我太近,我都会迅速地逃开,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受其伤害。
两只刺猬取暖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远则不暖,近则互伤,不远不近恰如人意,“刺猬法则”说明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与人的交往,亲密还当有间,这样彼此生活才会自在悠然。记得于丹说过: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看来,距离的远近与时光无关,它只在心里静静丈量,但也永远不会是零,这世上没有零距离,那只是广告词而已。
前几天,去买饺子。
那天天气很好,时有清风徐徐,阳光也不咄咄逼人,北京路两边微黄的树叶也悄悄地爬满树枝,路上只有车鸣的声音,我不知在想些什么,反正很投入,听见有人喊,还想着在这座城市,我不认识几个人,他的喊肯定与我无关。
忽然,一辆电车横在了我前面,咦!怎么回事,正纳闷着,见他手里拿着2张100元,他说:“你的钱掉了。”我摸口袋,里面已经空无一文。
原来,我全身只有一个口袋,而且,里面又很浅。在出去买饺子时,为图省事,没带钱包,就把钱卷成一团塞进口袋,可能是骑电车时,口袋里的钱就滑落出来,至于什么时候掉的也不知道。
接过钱,我对他再三表示感谢,激动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了!”
我的感谢并不是针对失而复得的200元,而是对他的做法表示由衷的敬意。
他淡淡地说:“以后小心点!”
等我回过神,他已骑电车远去,这情景多么像电视剧的情节,连我自己都笑了,呵呵,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是好人多,他还拥有着美与善,不经意的让我感动了一次,否则那天即使到“山东饺子馆”也不知道200元是怎么不翼而飞的。
对他的举动,已经成了我生命里一段温润的浅香,也许我会永远地记着,也许会偶然地淡淡地想起,但我绝不去打听他是谁。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我一直都喜欢这种模糊的状态,也相信唯有这种状态才是最美的时候,与人也一样,很多人说我难以接近,其实不然。
我曾与一个朋友交往过甚,我们相互倾诉着自己的痛苦,自己的隐私,以及所有的过去都向对方敞开,彼此互为精神支柱,在她或我郁闷时相互安慰,失意时相互鼓励,忧伤时相互温暖,可后来不知怎么彼此感到尴尬,好像彼此成了过去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着过去的伤疤,想忘掉都没那么容易,于是,我们便一天天疏远,以致好久都不见面,慢慢地我终于明白了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境界。
上网,我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个别人文字里的过客,静静地走进,看风雨满楼或者阳光倾盆,然后静静地离开。或者在心里记着他或她的名字,或者从不想起。在那一刻写者根本不知曾有人在他(她)的文字前有过片刻的温柔,而我呢,可以在那一刻与他(她)只隔屏幕。咫尺,天涯。
距离让心里盈满所有的欢喜与温暖,这是实际上的对坐所没有的'美好。尽管我常想象与自己喜欢的朋友对坐时,是怎样的如三月里流水,清澈温良。但我更相信,想象才是最好的,隔着远山近水又仿若咫尺的距离,才是最重要的。
有个朋友,偶尔会发一个信息。不多谈,只浅浅地说一些我的文字,或好,或不好。心里曾好奇,想知道他是新友还是故知。他说,这并不重要。于是也随了他去,每次看到留言,会温和地对着屏微笑。想来,他也是懂得这种浅淡的距离才是最好的。与我,又何尝不是。
还有个朋友,曾因为破坏了这样的距离,一天,在心情极为糟糕的时候,打电话胡乱地骂了一通,让他好自为之,之后,心里一直隐隐作痛,他没错,而我也没错,只是在不对的时间里相互伤害了对方,在此,真诚地向他说声:对不起!
生活中,无论对朋友,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掌握一个度,不可太密,不能太疏,适度的距离才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