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优秀散文五篇
说不尽的乔丹
也许你不喜欢运动,也许你不会打篮球,但你一定会知道一个伟大的名字——迈克尔·乔丹。
曾几何时,扣篮大赛上飞燕掠空,技惊四座,人称:“飞人乔丹”;曾几何时,一柱擎天,****诸侯,雄霸天下,扶公牛王朝走上世纪之巅;曾几何时,三进三出,壮心不已,宠辱不惊,堪称一代豪俊。战斗!球场如战场,在球场上要想生存下去,惟一所能做的就是学会战斗。后仰跳投、三分、从罚球线起跳的精彩扣篮、决定胜负时最后时刻的绝杀,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球技使乔丹在球场上游刃有余,独步天下,高山仰止,无与争锋。智慧!霸王何等英雄!40岁的乔丹体力江河日下,精力大不如前,但他却能“读懂”场上的局面,知道如何破解对方的防守,统帅三军,转战四方,震慑诸强。
博大!乔丹的个人技术绝对一流,时常在关键时刻扮演“终结者”的角色。但乔丹并不专横,一旦出现机会,他便会毫不吝啬地把最后一投交给科尔或皮蓬,送队员到光辉中央。霸业为重,为队让功,侠之大者。执着!一个人的成功源于他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能够接受失败,但是我不能够接受不去尝试。”奥尼尔宁愿用40岁时的赋闲时间投入来追溯和缅怀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但40岁的迈克尔·乔丹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对无限的追求之中,他想把缺少真正中锋和控球后卫的华盛顿奇才托升到季后赛。完成又一次有意义的挑战。为了这个目标,拖着不再年轻身体的乔丹,愿意以一代球王的尊严作为代价。40岁的乔丹至少体现了巨大的勇气,40岁的乔丹胸中仍然勾勒着两个字:天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乔丹之风,山高水长!有了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有了运筹帷幄的智慧,有了无私博大的胸怀,有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迈克尔·乔丹无愧为伟大的绝世英雄!
今天,当40岁的乔丹将要告别篮球,告别比赛,告别球迷的时候,当光头、23号、飞翔、掌声、欢呼都成为过去的时候,乔丹终将无愧于自己、篮球和这段峥嵘岁月。从此球场上没有自由飞翔的身影,只有无数孩子在父母膝头聆听关于一个伟大的篮球巨星的不朽传说…
目送兮,不落别处
从未有过这样一句话,叫我泪流满面,“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初读,泛起一波辛酸与无奈,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寒风瑟瑟的夜晚您送了一步又一步,妈妈柔声呵斥您。小搀猫似的我像个会走路的复读机,“下次我还要吃你做的饺子。”您笑的和不拢嘴,不厌其烦的答应着。望着我们的背影,我无法体会您当时的心情,但那期盼的眼神,不受控制向前迈的脚步,一遍又一遍的招手再见,佝偻的身躯……这一切永远镌刻在我心低最柔软的地方。
前天早晨,姐姐的孩子去上学。姐姐满眼的担忧,探着身子注视,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于街角,她还时不时朝窗外凝望,自言自语:“路上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释然了很多,这是人生的轮回,子女继承着上一辈殷切的目送延续着对下一辈无止境的目送。
我不喜欢风花雪月的莺歌燕语,很甜蜜,很感伤,却缺少一种厚重感,文字的厚重,历史的厚重,情意的厚重。读龙应台的作品,需要一颗“竹不留声,雁不留影”的“闲心,静心,忧心。”
我相信,这不是文章,是灵魂的申诉,心灵彷徨后的呐喊。每逢假期,报纸旅游特刊总有一条路线,“金门三日游”“好金门三千九百九十九元,战地风光余韵犹存”。我一直心存敬畏,因为“这里的人,好多在上学的路上失去了一条手臂,一条腿。这里的人,好多过了海去买瓶酱油就隔了五十年才能回来,回来时,辫子姑娘已是白发干枯的老妇;找到老家,看见老家的顶都垮了,墙半倒,虽然柚子还开着香花。捡起一张残破的黑白照,她老泪纵横,什么都不认的了。”第一次接触这段文字,自诩理性的我颤抖了,我不敢正视,不管是文字还是历史,因为这不是新闻,不是回忆,是赤裸裸的苦难和接受真相后的万念俱灰。“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岛在四十四天内承受了四十七万枚炸弹从天而降的轰炸。在四十年的战地封锁中又在地下埋藏了不知其数目的地雷。这里的孩子没人敢到沙滩上嬉耍追逐,这里的大人从没见过家乡的地图,从不敢问山头的那一边有多远,从不敢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不管是反抗者还是侵略者,他们或为天下苍生或为一己私利,血染了这个灰色岛屿,胜利者载誉而归,开始新生活,失败者铩羽而归,也开始新生活。留下面对需要四千三百年才能清除的地雷的子民,新生活在哪?
《目送》的绵绵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融,《目送》的绵绵生命,是正义背后的罪恶和时代的残酷与疼痛。林清玄引用过伟大禅师庞蕴的名言“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纯洁的雪花飘落融化,却悄悄滋润了我们的心田。真好!
茶,一杯已尽,不愿再续。
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宛尔。
走近大海
小时候,大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海风、金黄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只是在梦中才能见到。那时,我经常想着有一天能够踏着细软的沙滩,在大海边尽情喊叫和狂奔,然后,快乐地拾起一个个斑斓的红贝壳。这样一个湛蓝的梦,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看海的愿意终于实现了,爸爸带着我,坐上了开往海滨度假村的旅游车。多年的梦想即将实现,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一个劲地问爸爸什么时候才会到啊。爸爸总是对我说,不急不急,很快就要到海边了。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海边。一下车我顾不上放下行李就直奔海滩,向着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梦中的那可爱的大海奔去。眼前的大海,一望无际,却并不似我想像中的那般大,海水不是那种宝石般的湛蓝,却呈现出一种土黄色,显得浑浊不堪。沙滩的确是金黄色,却在金黄中夹杂着一些灰黑的颜色。心中那笼罩着的光环一下黯淡了许多。尽管这样,我依然十分开心。面对着大海,我能感受到它的博大,雄浑。这种感觉震撼着我的内心,幼小的我翻遍了大脑中匮乏的知识库,竟没头没脑地吟出了一句“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在海滩上足足疯玩了一整天。在沙滩上堆沙丘,在乱石缝中找贝壳,捉螃蟹。当然,我还不忘品尝了一下海水的味道,咸咸的,带着一股苦涩的腥味。
第一次的'大海之行在我的欢笑声中结束了,大海那博大的胸襟,雄浑的气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他不似心中那般完美无缺,但我依旧深爱着大海,渴望下一次再见到大海。
第二次与大海的“亲密接触”仍然是在一个暑假,也同样在那片海滩,但我却目睹了大海另一种风姿。
白天的玩闹自是不必说。到了夜晚,我突发奇想,想见识一下夜晚的大海。父母自是不同意的,他们忙着聊天,与别人打麻将,让我一个人去他们又不放心。去是一定要去的。我瞒着他们,悄悄溜出了旅社,来到了海边。夜里的大海是很安详的,波涛亲吻着海岸,发出轻微的“唰唰”声,白天那调皮的浪花早已不见,似乎早已安睡。此时的大海显得如此神秘,朦胧,仿佛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望着平静的海面,我的心也开始沉寂,完全陶醉在这夜色之中,竟不自觉地哼起了黄磊的《我想我是海》。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几艘渔船上的渔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第三次见到大海是在多年以后。高一暑假,我到琅岐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将近尾声之时,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一趟海边。这一次大海之旅也许是我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次,因为我见到的不再是我熟悉的大海:海水固然和沙滩有着相着无几的颜色,却不是土黄和金黄,而是一种触目惊心的黑色。海风卷着一阵阵腥臭的气息呼啸而过。——这无疑又是人类的“杰作”。
我退却了,不敢触碰这样的海水,更不必说品尝了。心目中大海那美丽的身姿被击得粉碎。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第一次感到了窒息。从那片海滩归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闷闷不乐,我不明白人们怎么狠得下这样的心肠,难道金钱果真如此重要?
从那次之后,我再也没去过海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我不敢再面朝大海,只想把有关大海的美好回忆保留于心,直至终老。
一起走过
我是在还沉浸在分班悲痛的泪水中时第一次好好打量梁sir的,虽然在这之前他已做了两个月我们的化学老师,我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很快乐,他总能在讲课时捎出1mol1mol的笑话,让整个教室的人笑翻,很年轻,瘦削,不高,也不帅,2001年11月17日,是我们这个班级成立的日子,也正是在这一天,这个被我们唤做梁sir的人,在我们许多人的生命中,变得重要了起来。
梁sir是狂妄的,这种狂妄在老师身上似乎很少见,他的狂妄来自他的才华,他的聪明,他算题的迅捷常常让我们瞠目结舌,他在教室后面贴的横幅是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说,他希望我们永远做到最好,
梁sir是认真而敬业的,同时带四个进度不同的班级,还每堂课都能笑得出,他能连续讲上一上午加一下午,讲到嗓子哑掉,只为在竞赛前把所有课程讲完。
梁sir在会教室中口气严肃的要死的向我们训话,说你们不要总是理想很高,梦想很美,却又做得很少!说一切软弱与纵情,都是逃避,说你们高三了,要戒网,谁让我逮到的话,格杀勿论……但他,也会在同学生日时,送包果冻,写张贺卡今天你生日,早点休息吧!
梁sir会在我们成功时,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兴,也会在我们失败时,告诉我们人遇逆境要从容。
梁sir有时象哲人一样深沉:用塌实代替浮躁,在成长的道路上,脚印端正即精彩有时又象孩子一样骄傲地宣布我已经戒烟一个月了然后等待我们噼里啪啦为他鼓掌。
不知不觉中,我们提到梁sir时,已习惯于说,我们梁sir了。我们为我们这个班级骄傲,更为拥有梁sir骄傲。
我们骗出梁sir的身份证查出他的生日,那天,我们在黑板上写满了祝福的话,在讲桌上点了3支心型的红蜡烛,那天是梁sir的30大寿,他走进教室,由惊愕到惊喜,烛光下,他笑得那样幸福,他用照相机把黑板照了下来,后来,我还在他的办公室看见了我们送他的那3个蜡烛,排成一圈,如三个被娇宠的孩子。
我们为让梁sir在生日时如此高兴而得意,在近一年后,我们才知道那天并不是他的生日,原来,他身份证上写得是阴历生日,但是,梁sir并不计较,原来。我们才是他最简单的快乐的源泉。
梁sir总说,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我们——他的学生,过得幸福,快乐,但,我总觉的,他时常退却,他好象越来越明哲保身,越来越喜欢紧守中庸之道了。
新年联欢会之前,我们费劲了唇舌和高一一个班级的学生争布置教室用的绒窗帘,他们抬出了他们的老师,气势汹汹地去办公室找梁sir,梁sir居然笑笑说,让给他们吧。
我们去海边野炊,有人围海收费,说我们带了西瓜,怕污染环境,让我们交押金以保证不乱扔西瓜皮,我们下午要走时,把周围收拾干净,把垃圾扔进他们拿来的垃圾带里,走到门口,居然不给退押金了,理由是,押金押的是西瓜皮的,必须拿西瓜皮来领。我们和这种不讲理的人争辩,梁sir居然拉着我们走……
有时,我们觉得梁sir是在社会的沉浮中逐渐磨掉了他自己棱角。
下乡时,我们坐在田间休息,几天工夫,梁sir就已和负责我们活动的村长混得很熟了,我们听他们聊天,听梁sir讲他那在农村的家,讲家乡的老墙,讲他的父亲,讲他的童年,讲他在初中前没见过火车,农村的婚丧嫁娶,份子钱……许多许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词汇。我终于了解了梁sir走过的路,那条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安静走向繁华的路,那条靠自己的奋斗走出的路,也终于明白了梁sir身上的永不服输同时却也质朴宽容的品质的来源。
许多天后的一天,打开好久没开的电子邮箱,里面居然有一封邮件,是梁sir发来的,看看日期,恰是那次野炊的晚上。Sir说;echo,不知今天的事情你怎么想的,但我只能做那个决定,因为我不想你们受到伤害。我想你觉得很委屈,可是,我们无法阻止丑陋的人和事继续存在。我们只能等以后,你们有所作为,让这些社会的败类全部下岗……
这就是梁sir,一个还在信仰着师道无尘的人,他用他独特的方式陪我们走过成长的道路,他希望我们懂得做人要大气,学会宽容,他知道社会的黑暗,却用了全部力量保护我们少受到污染,少受到伤害。
祝梁sir快乐。
彼岸,灯火阑珊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揖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联翩,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起万千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的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显婉约。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伤痕累累。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做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来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蒙娜丽莎的微笑还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知道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那么流行吗?如果人们知道了一切,楼兰古国还那么美妙吗??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