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圣杯骑士影像散文诗

时间:2021-04-17 20:39:4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圣杯骑士影像散文诗

  我曾提到,三个国家的导演未曾拍出过真实影像:韩国、法国和美国。因为对第一个国家的批评,导致招来骂名,所以我不愿再谈它。至于第二个国家为何也没能拍出真实影像,我记得也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及,在此我不打算展开细说,只是提醒两点:①“新现实主义”为何在法国落地生根后转变成“新浪潮”?②为何达内兄弟的电影在法语片里显得如此另类?如果你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我写给不同电影的影评中寻得,到时也便能明白法国人确实没有拍出过所谓的真实影像。

圣杯骑士影像散文诗

  这篇文章,我想详细谈谈的是第三个国家——美国。我们将从好莱坞的某一类电影讲起,这类电影非常特殊,好像只有美国人“乐此不疲”地在拍。它有一个专名,叫“灾难片"。几乎每年,我们都能从琳琅满目的好莱坞商品中看到它的身影。在此,也不对这一类型的电影展开详细探讨,而是想讲一下“灾难片”背后的叙述逻辑。

  顾名思义,“灾难片”讲得就是未来某个时空,灾难降临地球,人类如何渡过难关的`故事。所以,它基本的叙述逻辑在于一开始就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假想或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然后整架叙述机器才能发动起来,持续地运转下。

  此类电影为何在美国蓬勃发展?尤其当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的灾难,已经远远超过了“灾难片”可以抵达的真实性。其中道理,实则不难理解。美国作为全球最为富裕、最为安定的国家,整个社会已经到了一种“过真实”的状态,“迪斯尼乐园”极好地指出了这种“过真实”状态。在这样的状况下,美国人需要“制造”灾难来瓦解这种虚假的“过真实”状态。

  他们正是借此,来体验他们所能感知的“真实”。通过观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美国人民不仅能重新唤起因为安乐而不断丧失的应急心理,同时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存在”的脆弱性。最后,是向世界人民灌输的美式价值观:人类终将通过自自身努力战胜灾难。

  故而,“灾难片“的主导逻辑就在于人类永远是“被灾难”,它从来都不会是真正的灾难。这同样反映在美国电影所传布的意识形态上。可以用两个词总结:杞人忧天、无病呻吟。因为没有问题了,美国人才需要在电影中制造问题,因而这只能是无病呻吟。

  泰伦斯.马力克的《圣杯骑士》很好地体现了美国电影的这种意识形态。你可以说它的主题无限广大:人生、爱情、自然、宇宙……但反过来,正因为主题的而过于宏大与抽象,看起来也好像啥都没讲。

  泰伦斯.马力克非常聪明,可以借助标志性的移进镜头、呓语旁白、破碎叙事,让影像时间一直发展下,而不用受到时间的限制。这也是为何这部电影看10分钟与100分钟,实则无异。你甚至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开始看起,随机跳跃都行,而不太会影响影片最后的观感。

  这是很可惜的,这位被冠以“哲学家”的电影导演,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只会辱没这一传统的光荣。

【圣杯骑士影像散文诗】相关文章:

骑士11-08

骑士08-12

骑士的造句05-22

黑骑士10-27

孤独骑士10-01

骑士与马03-30

孤独骑士10-01

骑士精神08-31

蜗牛骑士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