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教案分类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关于散文《白鹭》学习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1、布置任务明确任务2、简介作家作品了解作家作品、补充3、组织讨论比较阅读4、指导确立专题自主组合确定专题5、提供帮助提出疑难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课内1课外3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师生共同反思专题示例:(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的内容分为:教材分析,新课标理解,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主要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文质兼美、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的散文诗。作者善于运用形象和色彩来刻画事物,运用新奇贴切的比喻描绘清丽悠远的意境,使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关于散文〈白鹭〉》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作者晓雪既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评论家,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全文在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处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束。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对诵读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在朗读时只停留在对文字表象的理解上,并不能深入体味语言的内涵,因此,作为教学活动中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合语文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和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先采用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知其大略,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品读,采用咬文嚼字的读书法,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这样,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明确要求,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探讨散文鉴赏知识。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能把自己的感悟与《关于散文〈白鹭〉》进行比较并说出差别,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
(二)教学重点:能将作品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晓雪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
五、 整体设计:
(一)自主阅读;
(二)走近作家作品;
(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
(五)成果交流展示;
(六)学习反思。 这样组织教学的依据和理由是:
1、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2、“感受—领悟—积累—实践”这一过程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读练结合,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具体过程: (一)结合课前收集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此环节不仅在于激趣、激思、激情,而且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二)组织讨论 比较阅读 1.品读郭沫若的《白鹭》一文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3、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这就给成绩稍差的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起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增强了差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2、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优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环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方法。 2.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 (1)我谈《关于散文〈白鹭〉》 ①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 ②请同学们谈一谈《关于散文〈白鹭〉》的文章思路。 (2)我评《关于散文〈白鹭〉》 探究两个问题: ①《关于散文〈白鹭〉》第二自然段举出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目的是什么? ②如何理解《关于散文〈白鹭〉》中引述的姚鼐和莱辛的话的意思,并说说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3.将你对《白鹭》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 4.谈对于文学短评该如何写的想法 ①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地把握评论对象。②可以从思想内容、创作风格、写作特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③要有独特的阅读感受。④评论点要集中。 ⑤引证的材料可以来自作品本身,也可以适当地旁征博引。
(三)课后作业
1.专题学习 指导确立专题 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指导学生形成成果 完成专题
2.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 3.师生共同反思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提高,能力迁移。
(七)板书设计 散文家谈散文 白鹭 郭沫若 品味语言、欣赏意境 关于散文〈白鹭〉 晓 雪 评价风格、独特感受 这个板书设计,目的在于浓缩教学内容,体现重点和难点。 总之,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新课程》的精神,播洒人文之光,开启情感之门,发掘读书之乐,导引学习之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6
课题
《散文家谈散文》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教具学具
Ppt课件
预 习 要 求
朗读《散文家谈散文》一文
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板 书 设 计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谈谈初中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
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
二、学生朗读《散文家谈散文》一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散文的特点及各种风格的散文。
第二部分(3—7):认为《白鹭》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散文。
2、请把《白鹭》对白鹭独特的美的部分画出来。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则嫌墨。”
“或许有人会感觉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3、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
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期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用高度概括的话对《白鹭》进行评价。“非常”“极其”“独特”“独到”“绝妙”使用恰切。
⑵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讨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以上三段分别引了姚鼐、莱辛、《白鹭》中的话来评价这篇文章。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这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结构精巧,语言清新,见解独到,感受独特的好散文。
作者围绕中心,或举例、或引用、或议论。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最精妙处指给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小评论。
4、请依据学生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
5、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实在”能否去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实在”一词不能去掉,它表达的感情比开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要强烈得多,经过一番描绘之后,作者认为白鹭实实在在是一首诗,有诗一般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用“实在”一词表示不容置疑。“韵在骨子里”指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无穷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美,它的美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人。
6、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
例如:
⑴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⑵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该段句式整齐,对各位作家作品的风格作了概括,如数家珍,用词非常准确,词汇很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是一幅非常清新的水墨画,作者想像非常大胆,描写十分生动有趣。确实给人像是在欣赏诗的感觉,非常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教 后 记
在诵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品味散文《白鹭》。着重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
课题
《散文家谈散文》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教具学具
Ppt课件
预 习 要 求
完成散文阅读练习前两张
板 书 设 计
《白鹭》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二、品读课文,分析内容: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③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3、细读课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①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水墨,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学生朗读课文
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②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略)。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优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环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方法。
总之,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4、感悟美点,完成两个目标:
(1)积累语言:《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语句转化和富有诗意及哲理的语句。
(2)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三、总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咏的对象。
2、巧用衬托比较的手法。
以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
写白鹭晴天的清晨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则是以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来衬托。
四、布置作业
学生在课下自选一篇优美的散文,按照本次课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品评文章的练习。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最后总结: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
教 后 记
课题
《散文家谈散文》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教具学具
Ppt课件
预 习 要 求
散文阅读练习
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欣赏的。
板 书 设 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课文:
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郭沫若的《白鹭》,你对本文有何感悟?
同学们各抒己见。
二、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欣赏的。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然后认真研读晓雪的文章。
1、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
2、掌握文章的思路。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这篇随笔式的评论文,作者晓雪一开始表白了自己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并在第二段列举了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这一方面有力支撑了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对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了一个铺衬。
写其他作者的不同风格,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最终他还是要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因此下面就写了郭沫若散文的风格,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而且后者是自己更喜欢的,最后落实到《白鹭》上来。
第四段是本文的核心,它指出了《白鹭》一文的写作特点。这就是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则是“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描写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好像也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绝妙的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以此来表达对郭老的赞叹之情。
五、六两段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目的在于强化注重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姚鼐主张以阳刚和阴柔来区分文章的风格,引文部分则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晓雪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他“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文章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最后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原文,反过来赞美《白鹭》一文,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颇具匠心。
三、课堂练习
1. 给红色的字注音。 隽( )永 绮( )丽 睿( )智 蓑( )毛 长喙( ) 铿锵( )( ) 鸿鹄( ) 黛( ) 寥廓( )( ) 嵌( ) 嗜( )好 鼐( )
2. 词语解释。 【冷峻】 【婉约】 【隽永】 【绮丽】 【睿智】 【蓑毛】 【 喙 】 【铿锵】 【寥廓】 【 忽 】 【 黛 】 【 嵌 】 【嗜好】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迈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隽美含蓄。 B.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C.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一一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D.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4. 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 我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②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③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 文学常识填空。 ①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散文家晓雪说:“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_________的最_________的文体。 ②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_》、话剧《_________》等。 6. 请依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重拟一个标题,要求形象生动,能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7.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以“季节”为内容写一段话。 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例句:我喜欢一年四季,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juàn qǐ ruì suō huì kēngqiāng dai hú liáoku qiàn shì nài 3. D 4. ① 排比 ②反问 ③比喻 5. ①形散神不散 随意性 多样性 固定格式 自由自在 ②郭开贞 尚武 女神 屈原 6. 如“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 如:我喜欢一年四季,喜欢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绿树浓阴、秋天的累累硕果、冬天的皑皑白雪。
教 后 记
《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2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教师: 总计_____课时 投放时间:_____课题:散文家谈散文 课型:新授 学习时间: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作者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
2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散文欣赏的一般常识
学法导引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学习本课,我们先阅读郭老的《白鹭》,然后品味、感悟、欣赏,再逐步理解他在文章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新华颂》、《百花齐放》、《潮汐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和《屈原》等。
2. 字词积累
冷峻(jùn):沉着而严肃。注意“峻”勿写为“竣”。
婉约:委婉含蓄。古人诗词的一种风格。
隽永:意味深长。
绮(qǐ)丽:鲜艳美丽。
睿智:英明有远见。
铿锵(kēng qiāng):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寥廓:高远空旷。这里指广阔的宇宙。
嵌(qiàn):把东西卡在缝隙里。
嗜(shì)好:特殊的爱好。
二、学习探究
1.读课文,写出内容提要
2. .阅读散文《白鹭》,并,找出对白鹭独特美描写的内容,抄写在下面
3找出文中对散文《白鹭》评价的内容,并抄写在下面
三、展示释疑。
四、当堂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隽( )永 绮( )丽 睿( )智 蓑( )毛 长喙( ) 铿锵( )( ) 鸿鹄( ) 黛( ) 寥廓( )( ) 嵌( ) 嗜( )好 鼐( )2。词语解释。
【冷峻】: 【婉约】: 【隽永】:
【绮丽】: 【睿智】: 【铿锵】:
【寥廓】: 【嗜好】:
3.文学常识填空。
①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散文家晓雪说:“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_________的最_________的文体。
②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_》、话剧《_________》等。
4.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以“季节”为内容写一段话。
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例句:我喜欢一年四季,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 我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 ②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③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学习与评价》基础题1-4题
2、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1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答:
二、学习探究
1:《关于散文〈白鹭〉》在谈到作者喜欢各种风格的散文时,列举了一些作家为例,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一文中引述清代散文家姚鼐的一段话?
3:《白鹭》一文中,作者说“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从全文来看,白鹭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4、写出你对下列句子的赏析
( 1).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 4).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5).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赏析 以诗作喻,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自然天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的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三、展示释疑。
四、拓展延伸
杜 鹃
郭沫若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①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婉,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至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种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1.作者为什说“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2.第5段中作者说杜鹃“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名”和“实”具体指什么?
3.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古诗词中与杜鹃有关的诗句不少,请写出两到三句。
《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2
只可欣赏不可复制——苏教版九年级上《散文家谈散文》课堂教学实录
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高级教师 海安县语文学科带头人 崔益林
(注:这是执教者为连云港支教学校全体老师所上的一节示范课)
时间:2009年10月20日
地点:江苏省灌云县图河中学报告厅
执教者: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高级教师海安县语文学科带头人 崔益林
导入新课:引入白鹭
师:同学们,上周末,我和咱们图河中学的教导处主任一起驱车去了10多公里之外的沂河,应该说,这是我有生以来,除了长江、运河之外,看到的第三条大河,很骄傲,为这里有这么一条大河而骄傲放眼望去,是怎么看也看不到尽头的沂河大坝以及碧波荡漾的沂河水,是挺拔高耸的白杨树,是成群结队的牛和羊,沂河的对岸是遥望青葱近却无的麦苗……但是最让老师感兴趣,不是这些,倒是在咱们南通不常见的伫立徜徉在河岸,频频走来走去的一种水鸟,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是什么鸟了吧!
生:知道,老师说的一定是白鹭
师:好,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儿来认识的一种水鸟——白鹭,请大家把课文打开到第十三课
(板书)散文家谈散文
师:这是一篇文学短论,由两篇文章组成,一篇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晓雪的文学评论《关于散文〈白鹭〉》,一篇是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郭沫若的《白鹭》
(板书) (空一行)
白 鹭 关于散文《白鹭》
郭沫若 晓雪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把两篇文章的顺序颠倒了过来,我想问一问同学,知道老师这样做的用意吗?
生:老师,我想你这样做还是从这篇文学评论本身的特点出发,为了让我们能够从感性上去认识郭沫若的《白鹭》,再从理性上去认识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这样安排顺序,完全符合我们认识的规律,是这样吗?
(板书) 感 性 理 性
师: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在读声中开始今天的这一堂课请大家一起朗读郭沫若的《白鹭》,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郭沫若笔下的白鹭与我们所见到的白鹭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读声引领
(板书)一、朗读《白鹭》 走近白鹭
生:(回答要点)白鹭是一种美丽的水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让这个水鸟成为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白鹭天生丽质,身材苗条而修长,它们不仅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还有很细长的嘴和脚趾,它的全省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水鸟,更主要的是我们来欣赏一下郭沫若笔下的白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一次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当然,这一次读的要求一定要比第一次高,姑且我们把它叫做品读,在该同学品读的过程中,大家跟着一起来思考这样二个问题:
(副板书)①文章第①段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有什么作用?
(副板书)②文章是怎样来表现白鹭形体美的特点的?
(板书)二、品读《白鹭》 走近《白鹭》
师:(肯定学生的品读)下面就一块儿来共同研讨第①个问题,哪个同学先来?
生:文章第①段这样说,是与文章的结尾相照应
师:很好!你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话的作用的?
生:(异口同声)结构
师:还有哪些作用呢?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语言很美
师:是吗?美在何处?
生: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白鹭精巧的特点
师:很好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还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师:(总结规律,可以赋分进行分析)这类题在作答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一是内容,而是情感,三是结构刚才我们的同学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第②题,文章是怎样来表现白鹭形体美的特点的
生:作比较
生:对比
师:哪一个同学的答案是对的?
生:对比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比较是说明方法,而不是表现手法
师:很好那么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这里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白鹭适宜的特点
(老师强调的注意点有:表现手法是对比,对比的效果是突出强调,对比的作用是体现白鹭适宜的特点,同样可以赋分进行讲解和分析)
师:既然大家已经分析到这个份上,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对郭沫若为数不多的散文中的这篇散文持什么不同意见,毋庸置疑,这是郭沫若散文中的精品,那么它究竟精在哪里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板书)三、默读《白鹭》 走进《白鹭》
(注:板书内容在《关于散文〈白鹭〉》下面)
(副板书)①你能用《白鹭》中的一句话来对《白鹭》这篇散文作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副板书)②你还能用二个四字短语对《白鹭》这篇散文作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生: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生: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吗?
生:(异口同声)可以
师:老师倒觉得有些问题,你能帮老师把问题找到吗?
生:(恍然大悟)老师,我知道了,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是针对白鹭的,而你的问题是针对《白鹭》这篇散文的,所以我觉得把他们的答案适当改一改就可以了
师:怎么改?你说来大家听听
生:我觉得只要在这两位同学的答案中的白鹭上加上书名号,就可以了,就符合了你的答题要求了,是吗?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有没有道理,我交给大家来回答,怎么样?
生:对,他的回答是正确的
师:(分析认真审题对答题的重要性)但是老师觉得还是太啰嗦了一点,我想把这句话再精炼些,你们认为怎么改?
生:“一首精巧的诗”或者“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板书)(板书在两个题目的中间)
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 鹭 → 关于散文《白鹭》
郭沫若 晓雪
(感性) → (理性)
师:我倒要问一问,你这样来概括有什么作用?
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白鹭独特的美,而且也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白鹭》这篇散文独特的美
师:同学们说说看,他的分析怎么样?
生:耶!是不是给他点掌声!
师:好!下面我们再一块儿来讨论第②题:你还能用二个四字短语对《白鹭》这篇散文作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生:柔软清丽、秀美含蓄
师:那么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哪篇文章的哪一段谈到这个问题
生:散文家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的第④段谈到这个问题晓雪分别从语言、情感和艺术三个方面对这个特点进行了分析
师:语言上晓雪怎么说的?我另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生:非常精彩、极其简练
师:情感上呢?
生: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
师:艺术上呢?
生: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对这些同学的分析肯定的同时,重点强调语言特点)
师:看来大家不仅对郭沫若的《白鹭》掌握得不错,同时对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掌握得也很到位
最后让我们一块儿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两篇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其中第①个问题,当堂完成,第②题由同学们课后去完成
①郭沫若笔下的“白鹭”仅仅是一个水鸟吗?为什么?
②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从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写起,这样安排是否冲突主题,为什么?
(板书)四、再读《白鹭》 走出《白鹭》
生:郭沫若笔下的白鹭不仅仅是一种水鸟,更多的还是它承载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点睛总结 布置作业
师:很好!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大家完成刚才我们布置的第②题,另外再补充一题:请你模仿晓雪评论《白鹭》的方法,就语言、情感、艺术中的一个方面评论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
(下课!)
附板书:
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 鹭 → 关于散文《白鹭》
郭沫若 晓雪
(感性) → (理性)
朗读《白鹭》 走 近 白 鹭 默读《白鹭》 走进《白鹭》
品读《白鹭》 走近《白鹭》 再读《白鹭》 走出《白鹭》
专家点评:
这是一堂原生态的课,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嫌疑,课后大家在一块议论时,都认为这是一堂“只可欣赏,不可复制”的好课,是否真实如此,请大家静下心来“看”一下这堂课
(点评人:图河中学教导主任、灌云县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崔文勤)
《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十三、《散文家谈散文》
【点拨导学】
教学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散文《白鹭》的内容,感受白鹭的美。2.在理解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与感受的基础上,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3.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重点: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难点: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学习环节】
一、自学质疑:
1.了解作者作品。
2.古诗积累。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3.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默写一遍。
冷峻 隽永 绮丽 恬淡 睿智 磅礴 含蓄 铿锵 鸿鹄 寥廓 蓑毛 嗜好 清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展示
1.朗读课文,感受白鹭之美。
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美在何处。
师示范:第一幅:白鹭肖像图(外形美)
生概括: 图( ); 图( ); 图( ) ;
2.作者本人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和感悟?
赏读感悟:“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散文诗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美的,而“韵在骨子里”则说明这种美很平凡,平凡得不易被人发现,是一种自然而成的美。
3.研读晓雪的评论
赏读第4节,考虑一下晓雪是从哪几个角度评价的?在文中做好批注。
语言文字: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内容: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手法: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明确写作评论的要点:
三、矫正反馈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候,享受秋风抚摩的qiè( )意;感受鲁迅的深沉冷jùn( ),体味林语堂的幽默隽永; , 。追寻先哲的ruì( )智,触摸生命的真谛——阅读改变人生。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请模仿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3)年级将开展“走近文学大师”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宣传语。
2.“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精确地概括了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论。请你根据《关于散文<白鹭>》中作者对《白鹭》的评价内容,模仿茅盾先生的标题形式也给这篇评论重起一个题目。
3.写点评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示例,给其它两句作点评。
示例: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1)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点评:
(2)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四、迁移应用
用今天所学的写评论的方法,为郭沫若的散文《杜鹃》写一篇评论(400字左右)。
郭沫若《杜鹃》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在眼前缠绵。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这样的例证多的是。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散文家谈散文》预习(练习)
《散文家谈散文》预习任务
班级 姓名
一、认识一位名人: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 ,又名郭鼎堂。 人。 家、 、
家、 家、 家、 家、 家。
二、了解一种水鸟:白鹭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对它的赞美早让其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三、课文《白鹭》赏析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白鹭》3分钟,把不熟悉的字词写下来。
2、谈观后、读后的感受。
3、文章主旨
《白鹭》通过对 的赞美,讴歌了 。
4、作者赞美白鹭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
5、白鹭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一种鸟,就象我们北方常见的麻雀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称赞他的自然之美呢?
6、文章6、7、8三节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
7、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8、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9、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读晓雪的《散文家谈散文》感知课文内容。
《散文家谈散文》预习任务答案
一、认识一位名人: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二、了解一种水鸟: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对它的赞美早让其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三、课文《白鹭》赏析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白鹭》,把不熟悉的字词写下来。
2、谈观后、读后的感受 ( 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主旨
《白鹭》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4、作者赞美白鹭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先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后具体从静态美和
动态美分写白鹭具体之美,最后,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
骨子里的散文的诗”作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5、白鹭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一种鸟,就象我们北方常见的麻雀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称赞他的自然之美呢?
明确:课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们忘却他们的美。
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物以稀为贵”,以为常见的并不美。其实不然,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被人忘却的美,正是作者刻意要挖掘的。告诉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
6、文章6、7、8三节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
提示: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7、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8、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提示: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9、关于《白鹭》的写作艺术
(一)、贵神韵勾勒、疏据实描写
提示: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究竟怎么适宜,却没有从正面作具体描写。再如:”那雪白的蓑毛······黛之一忽则嫌黑。“除”铁色的长 青色的脚“有具体的描写外,其他都是虚的、抽象的、概括的描述。这种注重神韵的写法和一般描写不同。
(二)、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
提示: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比较、突出白鹭的适宜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分类】相关文章: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教学设计06-07
《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教案05-10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06-15
《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稿精选05-19
《散文家谈散文》的学习要点06-07
语文教案设计:散文家谈散文06-06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反思三则06-27
苏教版九上《14、散文家谈散文》课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