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优秀散文:论窗外

时间:2021-04-12 09:13:25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优秀散文:论窗外

  富何必曰财产,有不止于金银。穷的只剩下了钱,嫉妒之语也,富得只有诗书、才华,解嘲之语也,皆不足为训。宇宙浩渺,岁月悠悠,何者为富,何者为穷,何者为有,何者为无,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优秀散文:论窗外

  譬如洁癖之人,每天一小洗,三天一大洗,稍有灰尘,匆忙拭之,眼里简直进不得一粒沙子,他算得上洁净的富有者吗?我看未必。倘若不识文字义理,不辨是非好坏,不行善积德,以助人为乐,内心充满了污秽、肮脏,他的衣服再洁净时髦,相貌再英俊美丽,又有什么用呢?洁净在外,更在内心。所谓“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衣服、家具、屋子上的尘埃,你每天抹洗不停,但是你内心的“尘埃”,比如寡识陋见、贪婪自私、急躁盲目等,你拂拭过吗?你有过拂拭的想法与念头吗?所以我得出结论是,洁净的富有者必然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心洁人方洁,心净屋才净,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

  譬如读书之人,早晨读课文,上午自习室,下午写笔记,晚上进图书馆,考试总是高分,荣誉奖状满墙都是,后来可能做了教师或者专家,这样的人是知识的富有者吗?我看也未必。荀子曰:“学不可已矣”,学习贵在坚持,最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若是这种状态能坚持一辈子,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反之,考试一过,证书一拿,职称一评,大多数人都作鸟兽散,从此将书本束之高阁,弃学问如敝屣,开始一心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抱这种态度的人真多,他们把知识、学问看成是敲门砖,门开了,砖也就扔了,毫不吝惜。这种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读书方式,诚不可取。真正爱学习读书、做学问的人,必定是“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绝非投机倒把、牟取利益者可比。用知识、学问来牟取利益,他们怎么会是知识的富有者呢?

  譬如节俭之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李绅的《悯农》二首时常挂在嘴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衣食用度、日常花费,他是俭之又俭、节之又节,惟恐多花了一分钱,消耗了半颗秕。这种人算得上节俭的富有者吗?我看连未必也不必了。心胸如此狭窄之人,多半胸无大志。当然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可以除外,比如灾荒之年,比如资助他人。除此而外,生活无忧之人,他省来省去,有什么用呢?钱是用来花的,要为人所用,而不是相反,人做了钱的奴隶,做了车房、名誉的奴隶。若只是一味节俭,朋友有难不帮,亲戚借钱没有,同事请客不去,同学聚会回绝,那么他的节俭还有什么意义呢?他知道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来之不易,怎么不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亲人之间的血脉、同事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情分呢?仁义礼智信,几乎要与这种人绝缘。吝啬鬼、守财奴才是更合适的称谓吧。

  譬如有钱之人,宝马豪宅、股票基金、公司古董,花起钱来,却比我们这些蚁民百姓还要小心谨慎,一分一毛都要计算清楚,这种人是财富的富有者吗?我看更是不可能。一件东西若是富有,必然是不会太吝惜的。李白、杜甫何曾把他们的诗藏着掖着,害怕世人偷窥、抢夺了他的才华?金庸、古龙何曾担心他们的小说没有读者、发表不了?开源节流,真正有本事或有钱的人,出手不一定阔绰,但绝不吝啬,斤斤计较,寒酸到连常人都不如的地步。花得多,挣得更多便是。靠抠门来发财致富,未曾闻也。洁净的富有在于心灵与节操,知识的富有在于坚持与分享,节俭的富有在于仁心与正义,财富的富有在于无私与帮助。家藏巨资,身价过亿,却舍不得拿出一点来捐助社会、资助弱者,这种人怎么称得上财富的富有者呢?金钱收藏私人爱好者才对呀!

  屈原,介之推,是洁净富有的代表,天下之人莫不闻其名而贤之;孔子、孟子,是知识富有的代表,他们不仅终身读书治学,更是桃李遍天下,让知识学问广为流布;清官、侠客,是节俭富有的代表,他们或为民请命、造福一方或急人之难、助人之困,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贪图享乐;邵逸夫等人则是财富富有的代表,不惜金银,捐于社会,用于教育,造福子孙。

  富何必曰财产,有不止于金银,仁义礼智信,才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最不可或缺的东西。

  戒之哉!勉之哉!

【优秀散文:论窗外】相关文章:

窗外的优秀散文02-25

优秀散文:窗外雨声05-30

关于窗外优秀散文06-04

优秀散文欣赏:窗外04-15

优秀散文:窗外小雨06-01

优秀散文:别处窗外06-04

优秀散文:神思窗外06-04

关于窗外的优秀散文06-04

优秀散文:窗里窗外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