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F调生活》
“原来,生活已然是F调的了!”
于书房中用湿布擦拭着书架和琴桌上的每一支箫时,不经意发出这样的言语来。
这样的话,若讲与别人听,怕是一定要被认作是痴人痴语的,即便是于己,如果定要用文字或浅显的语言解释明了,想来也非易事。
仔细思忖着,目光不经意穿过竹帘逃逸出,落在楼下小路上形形色色似是繁忙的人群身上,又深感这样的话语并非没有出处。两年以前的光景,想必是G调、D调、抑或是A调吧。记得在那样的一段时光里,我之所思、所想、所言与所行,似乎都与曾经舞台上的那些个人和乐器有关,其间最熟悉不过的,应是G、D、A这样的几个西文字母了,无论是音名还是调式,皆是如此。而伴随着这几个西文字母的,还有我年少时挥之不尽的热情,乃至狂躁。有友人曾于那时对我言道诸如“事业与爱好相结合的典范”和“煞是欣羡”这样的话语,我仅是一笑而过,并未深思,如今想来,却是当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今,离开那样的时光已是整整两年,不再需要去考虑如何规划乐团的事情,也远离了诸如“D,A”、“G,D”、“A,D,E,A”,或者是“G,D,A,E”、“C、G、D、A”这样的音名组合,生活的调式中,去掉了若干个“#”号,取其代之的,则是书房里琴桌上、书架上的那些古琴和琴箫的“b”号,原来,果真是F调的了。而曾经经常取出的G调洞箫和新笛,也因不再需要用之于乐队,已几近封存了。
这样的一种生活调式的变换,起先或许是痛苦的,然而,时光总是能扼杀一切,又重新塑造一切。F调的生活,似乎首先改变的是我的音乐生活。两年之中,我已不再去接触大型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或是交响乐作品,起先这样的一种改变,或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忌惮,犹恐再因此记忆起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拉萨行》、《云南回忆》、《达勃河随想曲》和《沙迪尔传奇》固然曾经使得我以及当时的我们,体验到大型作品给予的多维视听感受,甚至曾经使得我们心如洗礼,泪如泉涌,但时过境迁之后,该带走的也已带走,不该留下的自然也无需留下。因此,紧闭房门,取出江南丝竹和潮州弦诗的唱片来听,去细细品味那份恬淡真实,平静地思索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种种美与哲理,虽不会再令自己在如曾经那般心潮澎湃,但却是如溪水般的潺潺,感动于内心,发思于悠远。方才又体验到,原来这中国的音乐,其美不在于表,其形也不必繁,细微之处的点滴,却透出真来。若是抚琴弄箫,则更是怡然自得,正是“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
F调的生活,将心弦调低一个大二度,似是更趋于柔美,更像是水的声音,心情当然也是平静了许多,甚至是带有一丝婉约。于是,便有了如水般平静的心情去读书,或是写一点东西,哪怕是独自坐在书房里,和着窗外投射入室的月光,细细地品茗呢。曾经的岁月,多有身不由己的感慨,记得那个时候,也时常想何时能够心宁神定地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哪怕是读读案头的那几册散文。这两年,离开了那喧嚣的世界,换回的当然是这平静的空间,果真是应了曾经的期许。所以,每每从学校归来,约摸是月上树梢的时候,便是进入了自己的世界。淡雅静谧的灯光下,展开那装帧也同样是淡雅的散文随笔,一篇篇地读去,心也跟着文章里的'人和事飞走了,或是民国岁月里的旗袍长衫,或是江南水乡的黛瓦薄霭,方知这人间竟有那么多曾经不知的美好呢。于是,一时兴起,还曾在人人网自己页面的状态栏,写下来“忘记了整个世界”这样的感悟,不想,竟被有同样心情和感悟的朋友识出其中的玄妙。
F调生活,也未必只是在书房中去体验,心中常牵挂的,还有那户外的山山水水。于是,每当暑假到来的时候,便满载着相机、镜头、琴、箫,驾着车,走出三五千公里,独自一人远行去了。不喜与他人结伴,更不能随团出行,只是一人一车,独自行走在山水之中。所以有行驶在宁静的乡间小路上,打开车窗,让充满泥土和花草芳香的空气扑鼻而来的欣慰;有停车驻足,用蔡司镜头记录下远山云霭和郁郁稻田的悠然;有在微雨中踱步于乡村古镇,在百年老屋中歇息时凝视着天窗中垂下雨丝的宁静;还有在南靖土楼中深眠一夜,醒来时听见乡野中鸡鸣狗吠时的意趣。或许更为可贵的是,在体会这一切的时候,我不必去担心此时是否会有人打电话来搅乱这份恬淡幽静,此时的我,便只是自己的我,这里只有我和那“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江南。
或许也会有人劝我,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失去了斗志?我却说,斗志是事业的范畴,我并未放弃哩,但生活,却原本就该如此的。
【散文赏析《F调生活》】相关文章:
初中散文赏析:那个调04-13
散文赏析:小生活04-13
生活小调散文赏析04-13
双调的元曲赏析12-02
双调元曲赏析12-02
生活中的风景散文赏析02-20
老舍向往的生活散文赏析12-30
有关生活美好的散文赏析01-02
《双调.沉醉东风》赏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