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语文课内散文

时间:2023-01-26 16:05:3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内散文

  课文散文篇一:初二语文散文阅读

  散文的概念: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内散文

  散文的概念,曾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国古代,有人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散文。后来,随着文体的发

  展,它的概念渐趋缩小。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样式。散文是一个“大家庭”,如游记,抒情小品,人物传记,哀祭文,随笔,专访等都可说是它的成员。这里所说的散文主要是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广阔,形式自由而文学性又比较强的那一类文学体裁。

  散文的类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散文的特点:

  1.题材广泛,以小见大。散文长于写“小”题材,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情感。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点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澜,往往都是散文的好题材。

  2.手法多样,行文灵活。这首先是指散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均可使用。其次,是指散文结构形式的灵活自由。散文的结构中心多样,可以以人物,事件,景物,典型细节等结构中心。

  3.形散神聚,文情并茂。散文看似散漫却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一个情感基点去曲情尽态,妙笔生花。因此,散文既有优美的笔调,又有浓郁的,文情并茂。好的散文应是情感真挚自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

  散文的阅读方法: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⑥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4、品情感。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题型分析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该考点最终落实在对线索和行文顺序的考查上。(1)线索:直接问线索是什么的题目几乎没有,关键是考查能

  否准确判断出以什么为线索。(2)顺序:除常见的顺叙,倒叙,插叙三种行文顺序外,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考查形式灵活,如:(1)连续的材料,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

  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有几个地方供你选择。湖南永州卷《荷》第19题:纵观全文,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而第4自然段所写的内容却不是任一季节荷,与前后文不一致,是否应当删去?请说明理由。

  二、感知文件,概括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

  所选的材料中概括。常见的考查形式为:直接概括全文主题或某一段落的要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广东佛山卷《大自然之歌(节选)》第16题:纵观本文,作者在文中书写了情怀?又给你什么启示?

  三、品味语言,领会意境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

  (1)字词的含义。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含义。

  关键词的赏析:

  ⑴、该词的本义;⑵、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⑶、该词在本句中的含义(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作答;(4)、该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词语妙用。往往考查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点)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解答时结合语境,主题阐释外,勿忘加上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一类的规律性语言。如贵州铜仁卷《别踩疼了雪》第20题第一小题:分别品味第9自然段和第17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的词“踩疼”不同的效果。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个考点,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关键是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贵州铜仁卷《别踩疼了雪》第20题第二小题:选文第16段画线句子“夜晚再住黑,也压不住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

  (4)佳句赏析。根据具体的句子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联系语境,主旨并点出其表达效果。如广东佛山卷《大自然之歌(节选)》第14题: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4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此外还经常考查关键句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和对佳句妙语按句式进行仿写。如广东深圳卷《古藤》第16题:请你谈谈第8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抓四联系:

  四抓: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描写);

  四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联系作者情感、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

  四、指出表达方式,分析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里面考。纵观近几年语文中考试题,考查这个知识点的题目很少。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记叙的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议论的作用:表明观点,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升华感情

  五、辨识表现手法,了解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托无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结合等。这个知识较难,一般

  不考,即使考查,也往往停留在浅表层次。如贵州铜仁卷《别踩疼了雪》第21题: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铺垫(引出下文、铺陈夸张)、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

  六、描写及其作用:

  ⑴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

  ②正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

  ③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等。

  ⑵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②渲染了??的气氛(氛围);

  ③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做铺垫;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

  ⑤深化作品的??主题;⑥暗示社会环境的??;

  七、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修辞: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引用、夸张、拟人、对偶。

  ⑴比喻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⑵排比的作用:强调了??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⑶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⑷对比的作用:通过??与??相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八、关键句的作用:

  A.内容方面(联系中心;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背景,)

  B.结构方面

  ⑴、首段或段首、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领下文;渲染气氛: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⑵、中间过渡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尾段或段尾、篇尾:总结上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前后照应(首尾圆合),

  使结构更加严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九、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十、联系自身实际,述说感受

  感受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

  切忌不着边际和不切实际地抒发感受。如福建厦门卷《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第17题,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如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1.通读全文,圈点勾画。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6.打好草稿,简洁通顺。

  解题过程

  例题解析:话说知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

  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

  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

  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

  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第一步:审题,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进行筛选。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

  第二步:分析筛选出的内容,进行摘要。

  第三步:综合筛选摘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转换成答案。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2.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佳作赏析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于北京

  (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B)

  A.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

  (2)选文中先后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这泪水是(D)

  A.伤感愧疚的泪B.伤心悲痛的泪C.离别忧伤的泪D.感激动情的泪

  “我”两次流泪都出于对父亲送行时所作所为的感激,不是一般的伤心悲痛,也不是出于离别或愧疚之情,

  所以这泪应该是感激动情之泪。

  (3)选文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4)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B)

  课文散文篇二:七年级语文散文和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感知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2分)

  自身条件:

  生存状态:在风霜雨雪中经受磨砺

  内在精神:

  2、揣摩语句。作者在第③段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怎样理解?(3分)

  3、品味细节。具体分析第④段画线的语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4、杨木桩和小枣树有着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赞颂前者,也不愿苛责后者。你如何看

  待生命的行走呢?请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真实的感受。(100字左右)(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邓康延

  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负载的最重时,也许就是亲友离别的一刻了。时间和空间在那一瞬、那一站里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我常想,倘若那站台、机坪、码头有知有觉,能承负起那么多的离绪别恨、远思长情吗?母与子、夫与妻、姐与妹、朋友同事、知己同学、恋人情侣,目光拥抱着。——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拂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

  许多人一别再难相逢,这里便成为一个灰蒙蒙的背景,衬托起班驳的记忆;许多人又会久别重逢,于是这里便凝聚起双倍的柔情。

  每当我看到那些含泪又微笑,挥手再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

  这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10元钱争来扯去。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两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不,才相识几天。”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相交。”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四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以成句,索性打开一大碟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想:血管。再怎样延伸,伸,也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站台,是一个细腻多情的少女,又是一个粗犷豪放的汉子,它身上淌着南方河的气息,它肩上托着北方山的情志,它怀着对往日的追忆,它举着对明天的期冀。

  毕竟,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已走出了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孤寂。于是,便有我们这一辈人揣着激情,去西走日喀则,东闯大亚湾,北穿漠河,南跨老山。

  流动奔涌的,才是——生——活。

  我向往着远方,还因为在驶向远方的路上有许多站,站上有许多故事,故事里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以他们各自的送行方式表述着爱意。

  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地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

  1、“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你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吗?你还能举出“缺憾成美”的一个例子吗?(3分)

  2、文中把站台比成细腻多情的少女、粗犷豪放的汉子,读了这篇文章,你还能把站台比喻

  成什么?请写出你的创意。(2分)

  3、古人笔下的送别诗很多,除了文中出现的之外,你还读过哪些?请再写出两句(2分)

  4、作者将笔墨集中于站台,有哪些原因呢?阅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3分)

  5、文中描绘了一些不能忘记的送别场景,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场景吧,请回忆并描述出其中的一个细节(不少于30字)(3分)

  三、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u)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

  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新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建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芙,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1.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2.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3.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4.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四唤醒生命

  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驾着自己的车远赴2000多公里处的西藏。

  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不多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知识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一下,竟然没有找到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站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复检查车子,终于发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使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聚居区,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使的途中不幸死去。

  这段经历,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壁橱里。

  但我想说,那只误入高原的小鸟,它不曾想到过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他的生命因此得到再生。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征服无望的困境和厄运。

  1、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2、“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

  3、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

  4、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⑨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

  五、词典故事

  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

  课文散文篇三:初中语文现代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仰望母亲

  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

  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2)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2、“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仔细阅读2-8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4、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示例: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

  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作为标题?

  我怕你们急于求成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人生新的旅程的时候,我想与你们分享这个真实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有一棵杏树,农历三月,杏花开了,我就会跑去看,有时会睡在杏树底下,仰望蓝蓝的天空,等待着洁白的杏花结成绿绿的杏果,因为杏是我重要的口粮。杏花凋谢了,变成小小的果实,我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吃。你们知道,刚成果的杏,一咬就咬到嫩嫩的杏仁,非常非常苦,是没有办法吃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摘下来尝一尝。等待杏的成熟真是漫长的煎熬。慢慢地,杏核变硬了,果实也变大了,我就开始大规模地吃,当然杏还是很酸的,酸得让人龇牙咧嘴。到农历五月底、六月初,杏开始发黄了,但我们家杏树的杏已差不多被我吃光了。我拿着最后剩下的自家的杏与村里的小朋友交换着吃,结果发现,尽管我家的杏个头较大,但别人家的杏都比我们家的香甜可口。为此,我曾几次向父亲建议,把这棵杏树刨了,栽一棵新的杏树。不知为什么,父亲一直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所以,在我记忆里,我家的杏是全村最酸最苦的杏。

  1978年我上大学了,就再没有可能与我们家的杏树朝夕相对。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从西安回到家乡。我一到家,妈妈就给我端上来一大盘杏,她知道我爱吃杏,又听说城里没有杏树。这杏又大又甜,真是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杏。我问妈妈:“这是哪家的杏,这么好吃?”妈妈说:“就是咱自家的杏啊!”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我们家的杏比别人家的熟得晚,即使表面上看上去发黄,还得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真正熟透。熟透了,就是最香最甜的杏。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吃过熟

  透了的杏,难怪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杏总是酸的。

  同学们,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们:杏如人生,先苦后酸,再由酸变甜;杏如小孩,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杏如万物,长在向阳地的开花早,长在背阴地的结果迟;杏又同人一样,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

  作为上进的学生,我不担心你们没有远大抱负,但很担心你们急于求成!生活是需要耐心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意味着要道法自然。不要采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成熟是自觉自悟。只要你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你吃到的杏一定是甜的。

  1、同样是吃自家的杏,“我”小时候与长大后尝到的味道为什么不同?

  2、作者讲述吃杏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

  4、依据选文从语言、内容、写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出恰当的答案。

  海市

  张抗抗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的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

  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折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

  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当然,还有白灼的阳光,令戈壁越发地一览无余。

  在长久单调的旅途中,假如眼前忽而掠过了几丛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那样短暂而可怜的一点绿色,也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抑或是海,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

  有点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司机漫不经心的介绍。就只差停车下车,自己徒步大漠,直奔那远处的湖岸,去看个究竟了。

  ——嗨,你去吧,没等你找着那个地方,你就在沙漠里渴死累死了。司机显得有些幸灾乐祸。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被它骗了。都以为那是真的,奔着那好风景去。可你走它也走,越走越远,一辈子也走不到头??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

  ??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和理解,会如奇迹般出现??

  再看看海市,那清清的湖、静静的树,分明露着一种狡诈和虚伪的微笑。然而海市没有罪过。海市因沙漠的气流和折光而现,海市本无意。而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孤身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寻求一处绿树环抱的甘泉,就成为苦难的旅程中,灵魂最后的庇护地和温柔之乡的梦。人依赖于心造的幻影,苦挨岁月,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出高昂的代价。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

  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很久,却仍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

【初中语文课内散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重点句子赏析09-08

课内阅读训练09-17

课内阅读练习精选09-18

《老王》课内阅读理解09-20

课内古文阅读理解09-21

课内阅读练习:孔乙己09-18

《荷花》课内句子赏析02-23

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01-11

课内阅读阅读理解09-21

太阳课内选段阅读训练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