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留下最真切的北京记忆
有记忆的城市才是丰满的城市。北京是一座有记忆的城市,但是北京的记忆,却不一定足够完整。因此,日前首都博物馆开始联合媒体,面向北京市民征集北京的“城市记忆”。这种记忆是伴随自己生活几十年的物件:大到家具、生活用品、书籍、服装;小到照片、录像、录音、绘画、手稿、日记、论文等实物。
经海选胜出的市民家庭,将有机会带着这些实物和故事,走进首博的展览大厅,展示自己家庭生活的变迁以及与生活的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情结。
这是一件简单却难能可贵的事。必须承认,现代化的一个负面后果是,大量能够成为城市记忆的建筑、道路、商铺以及家庭物品,随着城市的改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于历史云烟。北京也不例外,古城楼、传统饮食、文化风俗,在过去几十年时间中或人为消除,或自然消亡;如果不是近年来一批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呼吁和保护,老胡同、老北京艺术、饮食,甚至旧家具、旧玩意儿,如果不是有意识地保留,恐怕真的要成为教科书里的想象,或者收藏家们仓库中不见天日的宝贝了。
然而,城市记忆是属于全体市民的。无论是官方收集,还是少数有识之士倾囊保护,他们毕竟只能涵盖城市历史保护的一小部分。在藏富于民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历史、实物、文化艺术形态,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普通公众的手中,并进而形成了城市记忆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要保留最完整的城市记忆,还需要更多的公民参与,形成一种“公民博物”意识。
在不少欧洲国家,除了公共博物馆和政府保护,“公民博物”已经成为保留国家和城市历史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政府、基金会或者博物馆出资,支持公众收藏家族、地区和国家的某一种特定历史产物,小到建立家族性的收藏地,大到捐赠给公共博物馆,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城市保护形式。
这种形态实际上最广泛地提升了民族素养,把公民教育的课堂建到了每一个家庭中,更增加了公众的城市认同感。
其实,近年来,“公民博物”在中国不少地方也屡现萌芽。当年流行大江南北的“老照片”系列出版物,就是“公民博物”的影像体现。问题在于,中国社会仍然缺少一种氛围,能够鼓励和支持“公民博物”。
片面追求现代化的结果,总是率先着墨于所谓的“现代行为”,忽视了公众对城市记忆残存的热情,也忽视了公众作为城市记忆主体这一事实。否则,我们的很多博物馆,就不会总把北京的历史叙述,定格在王朝兴废之中。
“公民博物”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与城市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的.大量印记,而且能够从最广泛意义上完成社会动员,让公众意识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体,能参与到保护城市记忆的行动中去。
而对今天的北京来说,“公民博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对公众的城市记忆保留行为,进行初期的教育和启蒙。
这能够让公众认识到,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和虚弱的。城市的记忆不但在我们的脑海里,而且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行动中。
北京是什么?古都、皇城、千年文化所在,可是,我们凭什么向后人证明这些?除了那些依然耸立的城楼、古墙、护城河,恐怕还得留下点像样的物件,来告诉我们的子孙,我们曾经是这个城市的一分子,我们也曾经为这个城市创造了完整和丰满的记忆。
这样的城市,才真实而属于全体市民。
【散文:留下最真切的北京记忆】相关文章:
最真切易懂的教导700字优秀散文04-14
关于《留下的记忆》散文随笔05-01
阑尾炎留下的记忆散文05-14
散文:最温暖的记忆05-23
风留下的记忆09-17
风留下的记忆09-17
真切的爱恋抒情散文01-05
最真最早的记忆散文01-09
生活的真切与动人诗歌散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