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情感散文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1
1998年,腊月二十,我的母亲离开了我,离开了她那个让她操碎了心的家,从此天各一方,留下我无尽的想念。
望着窗外,无尽的黑夜里,找不到母亲的身影。时隔二十多年了,突然间感觉,我已经不记得我的母亲了,不记得她的样子了。我的母亲是什么?
母亲是那位最期待你出生的人,是那位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把你生下来的人,是那位第一个听到你的啼哭而深感幸福落下热泪的人。
母亲是那位不顾你的屎尿有多脏帮你换尿布洗屁股的人,是那位见证你成长足迹的人,母亲是那位教你牙牙学语、扶你蹒跚学步的人,是那位帮你用纸币檫鼻涕,用毛巾帮你擦汗,用甘甜的乳汁不厌其烦实地哺育喂养你人。
母亲是那个我闯了天大的祸也会原谅你的人,母亲是那位召唤我回归正途的人,母亲是那个期待我成长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人,母亲是那个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为你我做准备早餐的人,母亲是那个唯一愿意把一生的财产、智慧、宽广的胸怀、坚毅、隐忍、知足、感恩、大度、勤劳善良传给你的人,母亲是唯一帮你把孩子带得健康活泼的人,母亲是唯一在寒冷入骨的黑暗夜晚企盼着远游四方的你归家的人。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开朗、热情、乐观、勤劳。很久以来,家对于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归巢和港湾,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任何时候,我觉得累了、倦了、想家了,都可以回家,回到父母身边。我想出去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时,又往往毫无牵挂地潇洒离开。但是现在不行了,我的母亲已经离我远去了,再也看不到她的样子了,她走了,带走了我的无限爱意,留下了我一腔的思念;
我一次次归来,又一次次离开,带给母亲喜悦,也留给母亲忧伤。在这无数次喜忧交织的折磨中,母亲老了,再也追不上我了,只能站在我身后,遥望着我远去的身影。
无论我身在海角,还是天涯,我们身后,母亲遥望的目光,从未有半点的落差。
母亲别无所求,只求你健康平安快乐!所以在她年老的时候,还能正常地吃饭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多陪陪自己的母亲,多理解宽容自己的母亲,多帮母亲分担一些家务,多陪他们散散步谈谈心,再也不要惹他们生气了,他们老了,再也受不起折磨了,所以,请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人生的悲哀!!!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2
近日我岳母因为严重的肝内胆管结石,在医院动了一个不小的手术。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我爱人的心情很糟,我的心情其实也很不好。不知何故,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二年了,早就想为她写一点东西,却迟迟没用动笔,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怕打开追忆她的闸门。此时此景,我甚是觉着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的母亲是典型的大嗓门。村东头喊回家吃饭,在村西头玩耍的我也能毫不费力的听到,并立即飞奔回家。可是大嗓门的母亲却甚少责骂我,相反却是我委屈时避风的港湾。小时候,一次与小伙伴玩耍,我被人撞了鼻子,流了很多血,哭的呼天抢地。母亲心疼至极,急忙帮我清洗打理,并问我谁撞的,准备带我去那个小伙伴家“理论”。然而,父亲却是坚决阻拦的,“谁让他自己去跟人疯,怎么没人来撞我啊”?父亲总是从大局出发,顾及邻里关系。母亲还是坚持带我去找那个玩伴的家长,让这个小伙伴今后跟我玩的时候注意一下。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可见当年母亲的举动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大的安慰!
母亲的大嗓门在父亲举起巴掌揍我的时候,常常当空响起。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砥砺着我们的脚板,给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水,融进我们的血脉,滋润着我们每一寸心田,常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不期而至。当倦了、累了、病了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好的停靠港湾。记得我十来岁时生了一场重病(重症痢疾),病的很厉害,四天粒米未进,母亲急得口舌生疮。后来,我在村上的小诊所吊水,每天都要到很晚,父亲忙于赶做别人的衣服,所以常常是母亲陪我。冬天的夜晚,寒气逼人。挂完了水,母亲把父亲的棉大衣给我披上,扣上脖子前面的一粒扣子,背上我一口气走回家,近两里多地的路,瘦弱的母亲这时候似乎有着无穷的力量。前两年,我因胃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的我不禁又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那温暖的背。我想,也许我们的亲人从未走远,她(他)在你最无助的时候便会在你心底出现。每当我们在饱受病痛煎熬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叫唤“哎呦,妈——”,轻唤一声,似乎病痛便减轻一分。
我的母亲性情刚烈。一副有着刚烈性情的农村妇人,很容易让人理想到泼妇,儿时的我对自己的母亲也有些许这样的烙印。我父亲的兄弟姐妹较多,还是我年幼时,我大伯因故去世,伯母当即改嫁消失的无影无踪。当年我爷爷尚未朽老,自持喝了点墨水,俨然一副封建家长风范,随后命令父母把大伯家的4个未成年的孩子揽过来照顾和抚养。父母原本就家底菲薄,度日艰难,如若那般家里的生活必然难以为继。母亲虽不识几个字,但头脑却异常清醒,她决绝的不同意,甚至使出了农村悍妇的浑身解数,类似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终于斗败了封建家长,保住了我们小家的温饱和安宁。现在想来,母亲的那般撒泼恰是一个柔弱农村妇人最不得已的自我保护方式。农村有句俗语叫“马善受人骑,人弱受人欺”,一个家庭必须有一个强悍的人让外人不敢轻易来犯,母亲的这种外表强悍,却恰恰是内心的脆弱逼出来的。据外婆讲,母亲自小体弱多病,瘦弱不堪。因而我至今仍然很诧异,那么瘦弱的身躯里是如何酝酿和迸发出那一股股让人生畏的力量的?!对自己当初对母亲的不理解甚感后悔。
母亲是一个记仇的人。欺负过我们家的邻居她防了一辈子,怕我将来一个人敌不过人家兄弟两个,坚持在近40的高龄生了我弟弟;此时,我爷爷已经迎来了他的风烛残年,当年封建家长的威风已经荡然无存,然母亲就是不能忘却他当年的“暴戾统治”,到死都没原谅他。现在想来,母亲当年所受的苦和罪必已痛彻心扉,我为当年对她不时的指责而深感羞愧。
母亲是一个好强的人。苏北的农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解决了温饱,却显得异常的贫瘠。童年的记忆都是泥土味的,茅草房,土垒墙,泥团当玩具,草丛捉迷藏。现在回忆起来,当然是别有一番情趣。可真要让我们定格或是倒回到那个年代,估计没人愿意。我们家在村上属于不算宽裕的人家,日子过的有点紧巴。可好强的母亲硬是省吃俭用、东挪西借,在1990年盖了三间大瓦房,在当时基本山算是最高最大的房子了。两年后,又和父亲自己烧砖,把之前的老前屋拆了重盖。我第一年高考榜上无名,家里已经债台高筑。父亲的想法是,我高中毕业出去也能找个工作养家了,或者当兵谋个出路去;母亲却坚持让我复读去,母亲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孩子想念,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让他念,这么多年苦都吃了,还在乎这一年?殊不知正是母亲的好强和坚持,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每次回到那已经斑驳破旧、 屋顶透亮的老屋,我似乎又看见了当年的母亲正端坐在门前,钉纽扣,锁扣眼,或是跪在柴席上套棉衣(父亲是裁缝,母亲常做这些打下手的活儿)……
就这样,母亲以她柔弱的双肩撑起了这个家的一角,没有她的强悍和坚持,可能我们的家早已屋漏房塌,在风雨中飘摇了........
隔壁床一位阿姨今天刚做完手术,两个儿子都在病房里陪着她。我想,这位阿姨身体虽饱受病痛折磨,但内心应该是欣慰和温暖的。我更羡慕这两位兄弟,还有这样的一位母亲好赡养和照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不仅是母亲的命运不济,也更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幸和悲哀啊!
对于母亲,如今的我,只能在梦里相见,心底怀念了。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3
今晚,我写母亲,是因为我是有文化的人。即使这样,所写也难以表达心情的万一。我的母亲没有文化,但是我坚信,我的母亲会写一个字:人!能懂一个字:爱!
——题记
母亲起得很早。
尽管母亲蹑手蹑脚地推开了我的房门,但还是惊醒了我。我听到母亲轻轻地开启火炉的盖子,把昨夜封住的火再次引燃。感觉母亲轻轻走到我的身边,我睁开了眼睛。母亲却不要我起来,让我多睡一会,因洗脸的水还没有热好,冷的馒头还没有烤好。于是,我把被子裹得紧紧地又睡了过去。母亲摸着我的额头说:“我儿的头都白了,你是吃力了。”然后,叹息着出去了。
母亲的手真好,虽然粗糙,但是温暖。
我睡着,想起了无数的和母亲交往的事情。
我是母亲的大儿子,母亲自然最早也最多地把自己的母爱给予我,把自己的希望、幸福都寄托在我的身上。
母亲经常说起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的事情,每说起我很小时候的事情,母亲就禁不住地幸福,禁不住地快乐。
母亲说:“你幼小的时候,我在磨房里推磨,找个盆子扣在磨盖上,把你放在盆子上面,这样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圈一圈地转悠。你也不很哭闹,我才得以把面粉磨好,才得以晚饭的时候喝上模糊(较稠的面汤)。那个时候是国家十分艰难的年月,你爷爷奶奶我们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也自然极其艰难,我的奶水不是很丰,你呢,就经常地喝面糊糊。你也不挑食,一勺子一勺子地喝,糊得小脸蛋儿上到处都是,拍着小手咯咯地笑。我就想啊,我儿子长大一定是一个能吃苦的汉子。”
现在,母亲说这个我幼小时候的故事的时候,前半段,我爱听,也随着母亲幸福地笑。后半段,我就听得不舒服了,因为我听着很惭愧。
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我是母亲的得力的帮手,母亲常常表扬我。这一点,我是有记忆的,我也承认自己曾经确实是母亲的好帮手。
那个时候的生产队,每到夏季拔麦子的时候,我每天和母亲一样起得很早。我背着馍馍,母亲提着水,和生产队里的很多的社员在朦胧的凌晨的月色里向大片的熟透了麦地走去。
母亲和社员们你追我赶地拔麦子,我呢,很注意地顺着母亲的麦隆向前走很远,也像母亲一样拔麦子。当时把这叫做“接麦趟”。我帮母亲拔一段,母亲就不至于被身体强壮的社员落下,或者叫“织口袋”。“织口袋”是很丢人的事情,它标志着你不是好劳力,关键还在于,你慢了,把专门捆麦子的人就给压下了。压下捆麦子的人,人家会很不客气地跟在你的身后催促你,数落你,多不好意思?
很多的社员你追我赶地拔麦子的场面,是十分壮观的。早晨太阳出山尖子的时候,环境辉煌,风吹麦浪,层层叠叠,拔麦子的人们,精力十足,你追我赶,尘土飞扬,还有大群的牛羊跟在后面抢食青草——这是何等的美丽壮观的油画,这幅油画永远地展出在岁月的画廊里了!
和我一样帮着母亲接麦趟的孩子很多。但是我是很少一部分被生产队长允许留下来接趟的孩子中的一个。因为,我拔麦子拔得快而干净。每说到这里,我的母亲就自豪地笑,说我确实给她长脸。
母亲从山里带回一篮野菜,和着苞谷面,做了好多的粑粑。那几天我上学的时候,感觉书包的脸上都是满足的,幸福的。从此,我没事儿的时候,就往山里钻,同样给母亲带回了好多的野菜。母亲说:“有个穷家,没有穷山。”
家里来了人,没有白面,母亲让我去邻居家借了一碗。等母亲在磨房里磨出白面后,满满盛了一碗要我还去。我瞪着眼睛说:“他家的碗很平!”母亲说:“咱要致人家的情。”
我上初中了,母亲为我改做了父亲的一条上衣。我穿在身上,神气得觉得自己是个干部的孩子,觉得一切的艰苦都会被母亲改编得很美好。
每放学回到家里,我常常帮着母亲做很多的农活,家活儿。母亲就希望着说:“真主要是把你给我世个女孩子多好啊!”母亲连着生了我们弟兄六个,都没有生个女孩,所以母亲说这话不完全是因为我勤快,还包含了希望生个女儿的愿望。
艰难的时候,山里的人,冬天取暖哪里有煤炭。每到寒假,我主要的课程就是和村子里的少年们,背着绳索和镢头去深山里挖柴根。我挖来的柴根足以供应家里锅灶和火炉的需求。当时我写过一篇关于挖柴的作文,父亲看了,对文中的一句话“勤走勤缓,离家不远”很是赞赏。父亲说:“这句话来自劳动,很有道理!”母亲不识字,但是听了父亲的解释,明白地笑着说:“很多的事情都是这个理儿。”然后,就把煮熟的鸡蛋往我手里塞,说:“我儿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鸡蛋。”
等到我上了高中,上了大学回家的机会不是很多,觉得自己属于半大子青年,或者半大子知识分子了,穿得又很讲究,加之弟弟们都长大了,我对农活儿,家活儿就爱皱眉头。母亲总是顺着我,多的也不叫我干活。偶尔,有重量级的活儿,我还是要出手的,每当这样的时候,我的母亲真的很开心,很幸福。母亲总是要刨刨我的黝黑的头发骄傲地说:“我的儿子和牛一样!”
……
和母亲的友谊就是这样在漫长漫长的艰难的、幸福的日子里结下的,而且是血浓于水,生死不变的。问题是等我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吃得更好了,穿得更好了,衣袋里面的钱更多了,我爱皱眉头的毛病也更加地多了,回家的次数也更加地少了……逢年过节回来一次,母亲就把我当成贵客一样地招待、伺候,而自己竟然连感谢的话都没有的说,贵人似的坐在沙发上,或者躺在床上,承受着母亲的招待和伺候,认为这是母亲应该做的。
人啊,人啊……
就像我这次回家一样,若不是遭逢婚姻劫难、工作突变、寒室清苦、心情郁结、我会回来投靠母亲吗?
母亲说:“我儿头都白了,是吃了力了……”然而,我曾几何时,拉着母亲的手,或者摸着母亲的额头说:我的母亲的头都白了,我的母亲吃了力了呢?恐怕是,看到了母亲的白发,也是看到了自然的现象而已,失聪的心灵不见得就动弹!
想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我的心里翻江倒海的。我深深地觉得自己十分地自私,十分地辜负了我的母亲的希望。
母亲又轻轻地推开了门,轻轻地揭开火炉的盖子,添足了炭。而后走到我的跟前,照样疼爱地摸摸我的额头,轻声说:“儿子,该起来了,洗脸的水给你热好了,馍馍你父亲给你烤好了。你洗了脸吃些馍馍,我这就做早饭去。”
我顺着母亲的意思,一样一样地去做了……
母亲给我添茶水的时候,我深深地望了一眼我的年已古稀,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母亲,我吃到口里的馍馍,堵在喉咙口,实在是难以下咽!
父亲说:“你母亲很坚强的,肉食一类的饭菜一口吃不了,每天两次胰岛素都是自己给自己注射。”
哦!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4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母亲对子女的付出是永远不求回报的,所以说母亲是伟大的。
六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乍暖还寒的北国初春,在呱呱坠地不到三个小时的时候,便被生母以是女孩和家里困难为由,就让一个中间人抱着没有吃到一口母乳甚至还没有闻到母亲身体气息的我,送到了善良的养父母家中,从此开始了我与养父母的共同生活。(当时上面已有了五个姐姐,如果我是男孩,就不会送人了。)在养父母家中,我享受着浓浓的亲情,至真的父母之爱,所以养父母就是我心目中永远最可爱的人,养母之恩胜过生母十月怀胎之恩,养母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母亲。
说到养母,不管她离开我多少年,不论时光如何变迁,她的样子已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都会记忆犹新。
母亲个子不高,也比较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有一双炯炯有神会说话的大眼睛。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宽容和大度,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对我更是百般的呵护,真的把我视如掌上明珠一般。对我非常爱,但不宠。当我有错误的时候,她对我的批评是非常严厉的。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同学发生争执后,吵架的当时我没说什么。因为我不敢惹人家,人家都有兄弟姐妹的,而我却是孤家寡人。过后,我却偷偷的把和我打仗的那个男孩父亲的自行车的气门芯拔了。母亲知道后,把我狠狠的说了一顿,母亲说:“做人要光明磊落,要坦荡,不能暗里捣鬼,你做的是什么事?我带你去向人有承认错误,把气门芯给人家送回去。”母亲说的非常严厉,我哭着向人家去道了歉,母亲也给人家赔了不是。我从小到大,母亲只说过我这一次。
曾经的记忆中,母亲抽烟,那个年代母亲抽的是“大建设”牌子的,二角四分一盒。每当她用纤细且弯曲的手夹着香烟的时候,那缕缕的青色烟雾滑过她的指缝,贴着母亲那非常消瘦的面庞上幽灵般飘过。在我七岁的时候,就患了严重的类风湿病,虽多方医治,效果甚微,所以她的手指是纤细且弯曲的。
也就在这一年的春天,我听邻居说起了我是抱养的事情。当时我非常敏感,因为在六七十年代,没有独生子女家庭,多数家庭都是二三个或者更多孩子的。在学校同学们也骂我是“要的”,我不还口,只是默默的掉泪。可能是性格内向的原因,在外面哭完了的我,回到家中却装做没事一样,什么也不说,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起这件事。但从知道这件事情开始,心里就对生母产生了一种怨恨,因此对疾病缠身的养母更加关心了。
后来,母亲的手变形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用筷子吃饭了,走路越来越困难了。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就全身瘫痪了,尽管如此,母亲对我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的。父亲每天上班,我们那个时候是每天上半天学,休息的半天,我抓紧时间写完作业,用多一些时间来照顾母亲。
有一次,我用小推车推着母亲去外面散心,看到别的女孩在踢键子,我贪婪的站在那里看了半天,母亲没有叫我,当我再推母亲的时候,母亲却说:“你和她们玩吧,看到你玩的高兴,妈妈就会开心的。”听着母亲的话,我哭了,推着母亲一直到天黑才回家。
北方的冬天总是下雪,狂风暴雪是经常有的事情,很冷的,要穿棉衣才能过冬的。那个时候的物资也没有现在这样齐全,这些过冬的棉衣都要自己做的。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母亲躺在炕上,手不能动了,用嘴教我如何做过冬穿的棉衣,告诉我“女孩子多学点家务活,将来能用上的,技多不压身,自己会了就不用求别人了”。她躺在那里看我一针一线的缝,这时候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晶莹的泪花。也就从那时开始,我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许多的家务。
母亲在病床上躺了十二年,这期间走访了许多当地和外地的名医,也是那个时候的医学没有现在发达,所以病越来越重。在我二十三岁的春天,母亲由顽固的类风湿转为风湿性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时间,母亲又与病魔苦苦挣扎了二十天,最后,无奈的松开了紧握着的我那冰一样凉的双手。母亲就这样与病魔抗争了近二十年,带着对我的爱和没有看到我穿上嫁衣的遗撼,带着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带着对美好人间的恋恋不舍,没有闭上那双依然明亮的眼睛,悄然无声的在春天里随着春风远走了。
送母亲上路的那天,我一身缟素,没有声嘶力竭的哭喊,只有无声的泪顺着苍白的面颊不断的滑落。仰望着母亲化做了缕缕轻烟,轻烟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我叹了一口气,嘴里说了一句母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啊!活是一口气,死是一缕烟啊”,之后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昏迷了三天。当我醒来的时候,母亲的骨灰已经下葬了。
母亲走了十七年了,这么多年以来,我总会想起母亲,但一直很少梦到母亲。母亲在临终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我死了以后,会保佑你一生平安的。”也许母亲怕我伤心才不来入我的梦吧!
当我生病和遇到坎坷艰辛的时候,母亲永远是我度过难关的最大的动力。当我遇到太多不如意的时候,我会一个人默默的流泪,无声无息,默默的看着母亲的照片,或者是到母亲的坟前痛哭一场,给母亲倒上一杯在世时没有喝到过的好酒,点上一根母亲活着时候没有抽到过的好烟,任清香的酒味飘荡,凭缭绕烟雾徘徊,独自坐在那里和母亲说上半天的话,会感觉心里痛快了很多。
母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但现在任凭我用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诠释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我只能说一声,母亲祝你在天堂平安!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5
母亲去世有九个年头了,可母亲的音容笑貌常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就象昨天一样清晰。每当想起母亲的时候,我的眼里就会满是泪水,我是个性格刚强的 人,很少有哭的时候,可母亲走的时候我几乎哭干了眼泪,有对妈妈的不舍,也有无能为力的无奈。在与无情的癌症抗争中我们是多少的弱小,拼尽了全力也没能留 住对人世间无限留恋的母亲,那一年母亲只有73岁。我的记忆也仿佛定格在那时---20xx年的冬天。
母亲是个农村妇女,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可母亲用她一生的经历教会我们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做人道理,善良、正直、宽容、乐于助人、永远不向命运低头。母亲用母爱为她的儿女们撑起一片蓝天,让她们象鸟儿一样自一由的飞翔。
记得母亲说过一句话:“你们将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如果有要饭的人到你们家要饭,一定要让她们吃饱,因为我当年就要过饭,是吃了好心人的饭才活下来 的。如果遇到有难处的人求你们帮助,一定要尽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们,当年我从山东逃难来东北也受过好心人的帮助,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母亲是这样要求 她的儿女的,自己一生中也是这样做的。
母亲一生有两样与众不同的本事,一是人们头疼脑热的时候会扎针拔罐子,二是会接生,母亲是个很热心的人,无论忙闲,几乎随叫随到,所以在村里人缘极 好。母亲出殡的那天,村里来送行的人很多,我们知道他们不是冲她的儿女们才来的,是因为母亲生前用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
母亲是个刚强的人,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四个儿女上学。母亲说:“我没上过学,是睁眼瞎一个,决不让你们再受不识字的苦,只要你们自己努力,念多 少年我都供!”我们家在偏僻的农村,初中以上的学校都离家很远,为了不迟到,每天都要很早去上学,母亲更是要很早起来做饭。特别是我上初中的时候,乡中学 重点班离我家十五里,那时每天早上7.30分上课,要6点之前从家里出发,母亲那时早上4—5点钟起来做饭,特别是冬天,4一5点钟离天亮还有很长时间 呢!可我每天醒来总是看到母亲己经把热一乎一乎的饭菜摆上桌,催我早吃早走,千万不要迟到,我那时不但没晚过,还很多次第一个到学校。老师经常在同学面前夸 我,可我知道这都是母亲的功劳。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我知道不好好学习,不但对不起自己的辛苦,而且对不起母亲的操劳!
我们姐弟四个也算给母亲争气,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大学,这在当地可不是件小事,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了四个大学生!可妈妈付出多少啊!没吃过一样 好吃的东西,没穿过一件象样的衣服,我们小的时候她穿自己做的粗布衣服,我们大了,穿我们不穿的衣服,她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却为四个儿女用尽了她的一 切积蓄,这就是母爱的无私吧!
母亲是个急性子的人,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的,宁可身上受苦,也不要脸上受热。母亲养大了四个儿女,其实一天也没享过儿女们的福,早些时候儿女们的生活 都不好,等都好一些了,她又得了绝症,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我现在常想,如何时间能够倒转,我一定会让妈妈少受一点苦,多享一点福,可人生没有 假设,不可能重新来过。母亲走的时候很安祥,我知道她看到四个儿女都有出息,心理很知足,人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是不愿意离开她的儿女们,她的儿女们是 她永远的牵挂!
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种场景,那就是母亲背着兜送我们去看生小孩的妹妹,当时她己经病两个多月,几乎不能吃什么饭,可她一直背着10斤小米的兜子走了近 百米的路,坚持不让我们背,我能理解当时妈妈的心思,她不能去看妹妹,但她也要为妹妹尽一份心,这就是人间最伟大的母爱!
母亲从得病到去逝一共病了六个月,原来身体一直很好,1.70米的个,腰一点都不弯,她常说能活到80岁,可六个月的痛苦折磨,使她临走的时候几乎骨 瘦如柴。母亲是刚强的,只要能坐起来,就不用我们侍候,癌症到后期是很疼的,为了不让我们揪心,很少听到她哼哼,就是好几个月不能吃饭了,她还对我说: “我的病会好的,我还得回去侍候你爸爸”当时爸爸得脑血栓己经一年了。她一生很少想过她自己,心中只有她的儿女和她为之奋斗一生的家!
这就是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好想你-----母亲!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6
母亲今年六十有三,虽没有老态龙钟,但确实是老了。老到每一次视频,看着她,我都是泪眼模糊……
远嫁的女儿注定是欠了母亲一个温暖的晚年,即使未曾远嫁,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常常陪她,但却能在想她时不至于要考虑路程的原因而却步。
有时候会想,当初母亲要是能够稍稍的坚持一下她的初心,阻止了我远嫁,那么现在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呢?母亲常说,她只有一个女儿,她的内心其实是不舍的,但是因为姑姑年轻时因为奶奶阻止了她的婚姻而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母亲违心的应允了。她说,她只是希望我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而不因为她的原因,让我的人生有了遗憾。当然,我们谁都无法预见到人生,预见到未来。
刚才看了一则关于养老院的新闻,思念便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想到母亲一个人独居在小山村里,眼泪便不受控制地流淌……很难想像,年轻时候胆小的她是怎样练成了钢铁一样的胆子,这么多年一个人居住。她说她喜欢村子里的清静,她说她住不惯别的地方。但是我知道,那只是无奈的借口与安慰。“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在母亲身上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还记得父亲去世后没多久,有一次爷爷去了远房亲戚家,家里就剩下我们母子五人,那段时间,家里每到夜半,对面空置的厨房便会有一阵阵像是动物的声音,叫得很是恐怖,我们都认为那是“鬼”,吓得不敢睡觉,母亲虽然也害怕,却依然勇敢地守护着我们。好在,爷爷回来后,那声音便没有再出现。她就是这样一步步的用她原本柔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段时间儿子到青春期,青春期特有叛逆,使得我们关系也时而紧张,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我,一般的年纪,一般的些许叛逆。但无论如何,我与母亲这些年虽天各一方,心里一有事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向她倾诉,只因为电话那头的声音是我在这世间最深的牵挂啊!当然,会让母亲难过的事还是选择性地说,这么多年远离家乡,远离她,从一开始就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很多时候,我宁愿将委屈和着泪水往肚子里吞,也不舍得让母亲跟着我伤心难过。
年轻时候的母亲是村子里最漂亮的。至今脑海里还记得她烫着一头当时流行的头发,撑着一把小洋伞拍的一张照片,母亲也曾惊艳了时光。
她心灵手巧,是村里少有的一位裁缝,我们兄妹四人自小穿的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她还会制作斗笠,小时候看着一根根小小的竹子在她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好看又实用的斗笠,我就觉得很神奇。那斗笠精致的犹如艺术品,但当时,她做的斗笠只是为了换取微薄的生活费。还记得年少时,她在房里挑灯做斗笠,我与两个年幼的弟弟就围在她身边捉迷藏,那时的日子过得清苦又简单……
实际上,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短暂,十三岁就离家读书,寄宿学校,一周回去一趟,就这样与母亲渐行渐远,但不管走得有多远,我的心始终都系着她,那个慈祥又可亲的妈妈,她给了我们最无私的母爱。我爱你,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7
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由于常年在田地里做农活,风吹日晒,肤色显黑。她的身形也有些臃肿,却并不影响她做农活时的速度,她永远都是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都是噼里啪啦,既快又好,让我很佩服。
农活做得多了,手里的茧就层层叠叠,旧茧未脱,新茧就开始替换旧茧,伸手触摸,犹如老树皮,粗糙的很。我没有见过母亲年轻时的样子,但她自己说,她十几岁时就是田间地头做农活的好手,甚至还是家里的一个实打实的劳力。她是吃苦的命,这是她自己说的。
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心,也为我操心,我十七岁时因病住过一次院,而那时正是夏季农忙最累时。住院时母亲天天都会来医院看望一下我,给我送点吃的,陪我说一会话,然后又匆匆坐车回家做事。
这天,中午之后天色就开始阴沉,渐渐风变大了,刮得窗外的树一阵乱摇,好像马上就会折断。大致到了三点钟左右,几声雷鸣后,就开始下起了暴雨,天色黑得可怕,只有闪电亮起时,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我想着母亲大概不会来了吧,这么大的风雨,家里又正是农忙的时候,她也脱不开身。
正在胡思乱想时,远远的,听见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分明是朝着我的病房来了。
我没有想到会是母亲。
门“呼”的一下打开了,真的是她。她一手握着把伞,一手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笑眯眯的看着我。
我眼眶一热,脱口而出:“妈!”
她走了进来,把门轻轻关上,走到我床前时甩了甩伞上的水珠,嘴里问着:“儿子,好点了吗?”
“好多了。”
母亲的头发,肩膀,裤腿大部分地方都淋湿了。我真是不知道下这么大雨她还来干什么,但心里却是暖融融的,说不出来的安心。
她放好伞,把手里的黑袋子搁上床头柜,打开,掰出一根香蕉递给我:“吃吧,刚在医院门口买的。”
“你浪费这个钱干什么啊。”我还是接过香蕉,剥开皮吃了。
母亲找了把椅子:“裤子有点湿,不坐床上了。”
她把我上下一阵打量,完了才点头笑着:“气色好多了,看来过几天就可以出院。”
“我巴不得现在就走嘞。”
母亲声音一下子柔和了:“不要着急,儿子,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好。安心再住几天,到时我让你爸来接你。”
我虽然不想继续住下去,但听到她这么说,便不再坚持了,这几天家里正是一年最忙的时候,我回去不但帮不了什么忙,还要人专门照顾我,不如再呆几天吧。
窗外风雨依旧猛烈,雷声更响,仿佛有人在头顶放炮开山,震得窗户一阵乱颤,不时闪电亮起,昏暗的世界又变为白色,瞬间又陷入黑暗。
而此时这间狭小的病房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安稳,静静的,淡淡的。
母亲不时询问我的情况,我一一回答,听到好的方面,她会笑一笑。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母亲站起身,说:“儿子,我先回去了。”
“啊!现在啊。”我担心的看了看窗外。
此时风雨略微小了一些,但雷声仍然在云中隐隐的响着,令人不安。我知道母亲肯定要回去的,家里事情这么多。
“那你注意点安全。”我望着她。
“没事。”
她拿上伞,叮嘱了我几句,便往门口走去,走到门前,拉开门,回过头看着我,微笑着说道:“明天天气就会好起来的,下午我再过来。”
我心里一热,点点头,“嗯”了一声。
母亲轻轻地把门带上,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远,慢慢听不见了。我靠着床头,看着窗外已经亮起来的天空,虽然还有风,雨也没有停,但比之前小很多了,母亲回去的路会轻松许多。
前两天我回家,又赶上农忙时节,母亲一边收着谷子一边跟我说:“年纪大了啊,这两天累了一下,感觉全身疼。”
我劝她少种点田,母亲却说她本来就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人,田都不种了,那不就剩下等死了。
听到这话,我也不说什么了,只是望着她头上已经零零星星的白发,心里却是说不出来的感伤。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05-19
情感散文阅读《回忆我的母亲》05-19
情感散文欣赏《我与母亲的告别》04-09
情感散文欣赏《怀念我伟大的母亲》04-08
我的母亲情感散文随笔05-02
母亲的存折-情感散文05-18
情感散文:祭母亲05-18
母亲的情感随笔散文04-30
关于母亲-情感散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