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异乡随笔
天,微微亮,父母已起床,郊区的鸡鸣声很清脆,清澈的河面很不安分地滚动着,微风吹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冷,是上海特有的冷,和夏天的热一样直接,毫不留情。
父母换上那套沾满油渍的蓝色制服,戴上帽子和手套,骑着相伴他们十年了的永久牌自行车,穿过僻静的巷道,越过上海人别致的小桥,消失在小道的尽头,成为茫茫打工人中的一员,他们坚定的背影,让高大的楼房自惭形秽,足以震慑这毫不含蓄的冷。
上海的街头总是那么拥挤,来自各地的人们,迫于生活而行色匆匆。闲暇无事,一个人走上街头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找不到那种初春时节漫步于家乡小道的惬意,听不到鸟鸣,看不见大山,嗅不到泥土的芬芳,一切都在这匆忙之间变得那么快速,让人心力交瘁。
回想起来,父母跻身于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已有十年,这十年的大好年华,他们却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在繁华的角落里,他们忍气吞声,强颜欢笑。
时间总是很快,我已经二十了,村子里同龄的孩子们已经在外好几年了,他们已经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有的已经结婚了,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对孩子的扶持与养育也算到头了,剩下的路要他们自己去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比我这个读书人强很多的,至少没有让父母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外乡的土地上,至少他们现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至少他们已经成家了,就算暂时不能孝敬父母,也让父母省心了许多。而我呢,硬着头皮一路走来,坚定地跋涉在求学路上,那种坚定的背后却牺牲了父母十几年的青春年华。
现在,他们老了,父亲花白的头发,微微弯曲的脊背,母亲蹒跚的脚步,日益明显的皱纹,看着就让人心痛,在我的脑海里,记不清父母年轻的模样,好像刹那间,他们就丢失了那份可贵的年轻,我上小学时,父亲就踏上了打工之路,我刚上初中的'那一年,母亲也出去了,他们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记忆中的爷爷奶奶好像就是爸爸妈妈,除了过年的几天,从来都见不到父母亲,而这点过年时在一起的记忆,也随着时间的冲击而越来越淡了,小时候不懂事,根本不在乎父母亲在哪里,后来长大了一点,又抱怨父母狠心不在家,再后来,成年了,上大学了,才明白父母亲的迫不得已。
当我来到他们打工的地方,看到年迈的父母眼中流露出那种欣喜若狂的眼神时,我被震慑了,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无地自容,我十几年来坚持的东西让父母付出了太多。
父母之恩,终生难报。这个寒假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看着他们每天做的事,看着他们和我在一起时的高兴,我只能给自己戴上一顶自私的帽子,看着周围打工的老乡,还有几个儿时的老同学,他们亲自担起了生活的担子,而我好像一个还未断奶的孩子,顿时感到自己很渺小,一无是处。
生活啊,总是让人很无奈,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切身体会,如今我只能做到在外照顾好自己,把握好自己,让父母少担心,然后尽快让自己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