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懒觉漫谈散文随笔

时间:2021-04-07 18:03:26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懒觉漫谈散文随笔

  秋雨总是那么迷人而富有诗情。白天看秋雨,心头会莫名的升起几分伤感,这一般原于花草树木的凋零,也有古典诗文戏曲的影响,毕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伤感、凄清的诗文太多了,历来的文人、闲者浅吟低叹就不足为怪了。黄昏看秋雨,多了几分无奈,多了几分闲愁,也多了几许幻想。今天的人,在感于一天的终结时,对晚饭后的生活有更多的期许。特别是城市的人,夜雨已经很难阻止出门的脚步,反而成为夜生活的迷幻剂。夜里看不到雨,但听雨更有意味。“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一种夫妻缠绵之情,这是一种亲人思念之情,也可以是一种友人相知之情,使人为之向往、为之陶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裘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也是一种情境吧?不过太伤感了,不值得讨论。我还是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打开前几天尚未读完的书卷,从字里行间寻找夜雨的文字,感悟古人感秋之情怀。思接千载,任我神游,岂不乐哉?

懒觉漫谈散文随笔

  前面说了那么多,但还不是最能打动我的。我觉得秋雨时节最迷人、最享受的莫过于清晨睡懒觉。六点钟生物钟把我从梦境中拉回到现实,朦胧中感觉到自己的肉体仍然存在于斗室之中、五尺床塌之上。这时听到窗外唰唰的雨声,心头忽然一松,睡意再一次洗来之前,灵魂深处听到一个声音:唉,今年的雨竟然这么多,真好!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了人生的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先生在这里谈的可能专指他治学的三种境味,即悬思、苦索、顿悟,进而用于人生之境却再恰当不过了。当我们踏入人生艰途之初,谁又没有几多幻想、而又几多迷惘呢?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离不开苦苦求索,“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只是屈原的精神,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何尝没有这样的精神?当然这里把情话相思之诗句用于写人生之境界,更是王先生的高明之处。

  说远了,不过随笔的好处就在这里——神思邈远而自由。

  其实睡懒觉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睡感十足、睡意浓烈,昏沉中不知时光之几何、身躯之所处。我把它看作福睡。第二种境界是似梦非梦。醒后不愿起床,高卧闲思,想起以前很多人和事,迷蒙中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或流泪、或痴笑、或蹙眉,真有庄周梦蝶之悟境。梦?非梦?我把它称之为意睡。第三种境界是似醒非醒。说醒着吧,心头却如处迷雾中,朦朦胧胧,不知身处何所;说睡着吧,却耳能听窗外人语、鸟鸣、风雨之声,神思微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是懒觉的最高境界,实为人生之至乐。

  为了仿王国维先生三境界说,我搜索枯肠觅得几句,以言懒觉之三种境界。当与不当,则视读者之境界、之趣味。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是第一种境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第二种境界。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第三种境界。

  虽然《兰亭集叙》能够名传千古者在于字而不在于文,但王佑军对人生的`感悟还是有独到之处。人生之相遇虽各有不同,但“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却是一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我们放下心事,舒心一睡,不是一大乐事吗?李白其诗、其情大多借酒而发,似乎人生常处于似醉非醉、似梦非梦之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之歌、我之舞,在梦醒时,回想起来,零零乱乱,纷纷绕绕,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离别,再回味一遍不也有趣吗?“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景、之情,美之无法言说,只有细细体会才觉其中趣味,此懒觉之第三种境界也。

  以上确有东施效颦之嫌,与王先生不可比也。

  睡懒觉只是人生长句中的一个小“顿号”,是父母唠叨、妻子娇吒以对的小场景,生活仍然日复一日地行进着。“偷得浮生半日闲”,人到了中年之后很难闲的下来,偶尔赖床不起,也无伤大雅。不要总是“半床明月半床书”,雅则雅矣,却失生活之真。“少年不知愁滋味”时的懒觉,至今想来犹觉香味十足,今再行之,不复有也。

【懒觉漫谈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漫谈理想-散文随笔04-28

时间漫谈散文随笔05-08

漫谈写作的散文随笔01-02

漫谈生活与健康散文随笔05-02

漫谈网络孙悟空散文随笔04-30

漫谈人类文明的伤痕散文随笔01-14

睡懒觉12-06

睡懒觉10-06

睡懒觉05-17